重庆艺术石雕之乡 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龙 ***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重庆艺术石雕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龙 *** 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重庆
  2. 简介中国四大石窑资料
  3. 重庆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
  4. 石雕艺术之乡是指重庆哪里

一、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重庆

石雕艺术之乡是重庆万州区罗田镇,正式入选首批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命名为石雕艺术之乡。罗田镇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古迹,古墓群牌坊石刻艺术独具特色,堪称精美典雅古朴的普济桥建造于清道光十七年,距今170多年历史,桥上雕塑有石狮、石象等;古场镇末端,建有字库塔,为仿木重檐阁式石塔,塔身刻有对联。罗田古代石雕艺术的精湛技艺传承至今,用于现代建筑中。为保护现存众多已成文物古迹的石雕作品,传承古人精湛的石雕技艺,罗田镇制定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将石雕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并制定修复规划进行修复。制定石雕技艺培训规划,在镇内及周边培训一批石雕工匠,将石雕技艺传承发展。当地并加大力度保护好现存石雕艺术文物,对普济桥进行维修,对老街石板路进行修复,对古墓群的雕刻进行防风化处理。同时举办培训班,对现代工匠进行石雕技术培训,将石雕艺术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制定石雕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石雕特色产业镇,加大 *** 引资,在罗田镇建石材、石雕加工企业,以石雕艺术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雕刻尊重传统,注重规律,艺术价值很高,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受到广泛欢迎。

重庆艺术石雕之乡 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龙图片-第1张图片-

更多关于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重庆,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二、简介中国四大石窑资料

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 *** 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 *** 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遗产遴选标准:云冈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 *** 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 *** 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 *** 艺术之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 *** 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更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为中国规模更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 ***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 *** 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 *** 艺术向中国 *** 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 *** 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 *** 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 *** 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 *** 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遗产遴选标准:龙门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更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 *** 中 *** 题材的艺术作品, *** 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更高峰。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s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之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 *** 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更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更具有 *** ***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 *** 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 *** 的佛像,人物面部 *** 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在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更具有 *** *** 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之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 *** 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 *** *** 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 *** ,左右二边有 *** 、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更大的一个石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 *** 、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更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 *** 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 *** 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 *** 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 *** 方洞,刻有140个 *** 方,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 *** 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 *** 。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 *** 、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 *** 、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 *** 、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 *** 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 *** *** 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 *** 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 *** 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中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更佳。

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 *** 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 *** 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更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 *** 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交通:在麦积区火车站前每日有专线旅游车34路发往麦积山,车程约1小时左右,每半小时一趟。

△门票:麦积山景区门票70元,包括景区和石窟票。60岁以上者、 *** 及 *** 半价,记得带老人证、 *** 、士兵证和 *** 证。

特别提醒:参观石窟禁止带包和相机,山下有寄存处。由于麦积山是人文景观,建议请导游讲解讲解。

大足石刻1999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唐末、宋初时期的 *** 摩崖石刻,以 *** 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

世界遗产 *** 会评价: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 *** ,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 *** 、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 *** 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 *** 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 *** 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 *** 。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 *** 、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 *** *** 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最著名、规模更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 *** 作。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 *** 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 *** 的重要窗口。大足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上佳去处。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于宋代。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宁,遍布1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更大艺术价值更高的石刻造像 *** 。

石刻以 *** 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属于石窟艺术的范畴。早期的“庙宇殿堂”式结构,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 *** 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突破了一些 *** 的约束,使造像更具人 *** 化。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辅以其他形式。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摘自:

三、重庆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

中国的石雕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悠久,许多的文化古迹,甚至是古建筑都有石雕的存在,十分精美,让人眼前一亮,那么重庆石雕艺术之乡是哪里呢?

1、重庆石雕艺术之乡是:万州区罗田镇。

2、罗田镇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古迹--古墓12座,古墓群牌坊石刻艺术独具特色,堪称精美典雅古朴的普济桥建造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距今170多年历史,桥上雕塑有石狮、石象等;古场镇末端,建有字库塔,为仿木重檐阁式石塔,塔身刻有对联。罗田古代石雕艺术的精湛技艺传承至今,用于现代建筑中。

四、石雕艺术之乡是指重庆哪里

1、中国的石雕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悠久,许多的文化古迹,甚至是古建筑都有石雕的存在,十分精美,让人眼前一亮,那么中国四大石雕之乡是哪些呢?重庆的石雕艺术之乡又是哪里呢?接下去就让本期的城市文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吧。

2、惠安,地处我国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我国 *** 隔海相望,是福建著名侨乡和 *** 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隶属泉州市,人口93万,面积668平方公里,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被 *** 授予“中 *** 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

3、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4、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 *** 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图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纪念 *** 建筑物、高档府第、民宅的石质装饰, *** 作有 *** 初年南京中山陵的华表、光华亭的金鱼池等。现在惠安县拥有一座“中国雕艺城”,汇集上百家以石雕为主的雕艺企业。

5、温岭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较早起步于宋代,至明代嘉靖年间,石雕工艺已盛极一温岭石雕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目前,温岭市有40余家石雕企业,从业的石雕艺人近2000人,其中高龙石雕艺人占80%。

6、石雕行业的兴起,已成为温岭市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为了共同创建石雕市场,保持行业的长盛不衰,温岭市高龙乡 *** 在浦三村专门划出30亩土地,集中全乡30余家石雕企业建立高龙石雕园区。 *** 负责通水、电、路等园区配套设施,制订出优惠政策,实行税收、用电等方面的倾斜,从而使石雕产业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占工业产值的一半多。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温岭人不断提高石雕工艺的科技含量,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的石雕工艺,开始采用电脑刻字设计和人工雕刻相结合的新 *** ,生产一些品位高、深受人们喜爱的石雕工艺品。

7、青田石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这已被 *** 冬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证。自十九世纪青田石雕以来,青田石雕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银奖,赢得极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被 *** 和国家入选作国礼赠送外国元首。19 *** 年国家邮电部专门发行了四枚石雕特种邮票,1995年、1996年青田分别被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

8、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和类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石材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

9、在西汉时期曲阳石雕已初具规模;唐代,曲阳成为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达到鼎盛。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到金水桥、人民 *** 、人民 *** 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10、万州区罗田镇正式入选首批“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命名为“石雕艺术之乡”。

11、罗田镇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古迹———古墓12座,古墓群牌坊石刻艺术独具特色,堪称精美典雅古朴的普济桥建造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距今170多年历史,桥上雕塑有石狮、石象等;古场镇末端,建有字库塔,为仿木重檐阁式石塔,塔身刻有对联。罗田古代石雕艺术的精湛技艺传承至今,用于现代建筑中。

12、为保护现存众多已成文物古迹的石雕作品,传承古人精湛的石雕技艺,罗田镇制定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将石雕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并制定修复规划进行修复。制定石雕技艺培训规划,在镇内及周边培训一批石雕工匠,将石雕技艺传承发展。

13、当地并加大力度保护好现存石雕艺术文物,对普济桥进行维修,对老街石板路进行修复,对古墓群的雕刻进行防风化处理。同时举办培训班,对现代工匠进行石雕技术培训,将石雕艺术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制定石雕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石雕特色产业镇,加大 *** 引资,在罗田镇建石材、石雕加工企业,以石雕艺术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雕刻尊重传统,注重规律,艺术价值很高,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受到广泛欢迎。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石雕 重庆 哪里 艺术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