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之乡,靖港古镇景点介绍 - 之乡 -

靖港之乡,靖港古镇景点介绍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靖港之乡,以及靖港古镇景点介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靖港古镇的历史渊源
  2. 靖港古镇的史料记载
  3. 靖港古镇在长沙哪里

一、靖港古镇的历史渊源

1、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系沩水入湘江口。曾有“小汉口”之称。位于湖南 *** 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离长沙城区约为30公里,属望城区所辖乡镇。靖港扼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一统志》说:“在长沙县西北五十里,自宁乡县流至东北入湘。”地理上为洞庭湖流域南缘的大众垸区;南部、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本县新康乡、格塘乡与乔口镇相邻,东面隔湘江与铜官镇相望现靖港镇为1995年长沙地区撤区并乡时由原望城县靖港区靖港乡和靖港镇并入而来。

2、靖港是天然良港,地处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益阳、湘阴、宁乡及望城粮食及土特产都在这里集散转运。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之一繁荣集镇。在清朝末年至上世纪初期,靖港有粮栈米号20多家,还有一批 *** 作坊,远近商贾云集,生意买卖兴隆。当时有一个民谣说到: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清光绪二十四年( *** 8),有客轮停靠,在此设“洋棚子”接送旅客。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达千艘左右。清末民初,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他 *** 业。 *** 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1933年,建置长沙县直属镇。同年,设长沙县靖港民众教育馆。1935年,设长沙县卫生院靖港分院。1938年长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经商者大增, *** 业达500多户。

3、靖港古镇历史的厚重源于她有着悠久的历史。靖港已有上 *** 历史。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

4、李靖,字 *** 师,唐朝军事家。他少时即研读兵书,受大人赏识。后随李世民征战、屡立战功,官至兵部尚书。他才兼文武,长于料敌,用兵果断。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部扰唐,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受阻。此时,年已六十有三,且告老在家休养的李靖闻讯,即主动向太宗 *** ,率部进入吐谷浑。他以远程奔袭战,彻底击败吐谷浑。此战以“李靖攻吐谷浑之战”之名,被中外军事辞典收录。唐 *** 国之初,李靖曾奉唐高祖之命,领军击败萧铣平定江南,并镇守长沙湘江一带。他的兵营驻扎在沩水港口。李靖治军有方,对部下又要求严格,因此李靖的 *** 纪律严明,很受老百姓爱戴。他离开长沙去漠北之后,人们一直很怀念他,于是就把他驻扎过的“沩港”改名为“靖港”。

二、靖港古镇的史料记载

1、这些并非空穴来风,都有史料作证:

2、明朝的《一统志》说:“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

3、清朝同治年间的《长沙县治》也说:“唐李靖驻兵于此,秋毫无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

4、靖港的老百姓为感佩李靖的功德,特在靖港镇李靖祠以祀,旧有戏台,其对联是这样写的:

5、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

6、唱大江东去,九天烟云,好凭弦管吹开。

7、靖港镇还是湖南古代重要的军事重镇,太平军大败清军的场景依稀可寻。

8、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初九(3月7日)太平军征湘军占领靖港,四月初二(4月28日),石贞祥率征湘军大败曾国藩水师于靖港。曾国藩在靖港对岸铜官渚愤而投江,被人救上。湘军水师彭玉麟、陆师塔齐布等合力攻击太平军,四月初八(5月4日)太平军自靖港退守岳州。

9、上了年纪的人经常会想起和说起靖港古镇曾经的辉煌,毕竟那些繁华的日子在老人心里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曾经让他们心里有着很重的优越感。

10、是啊,也难怪他们会如此地习惯怀念,靖港的辉煌是其他村镇无法企及、望尘莫及的。那时的靖港码头热闹非凡。老街人多是生意人,他们把自己的小门面打理得格外有序。贸易的兴盛也使得当时的靖港出了很多富商。老街人做生意很讲信用,于是这里的富人多半就成了信誉的化身,所以不像别地“富人富, *** 骂”。相反,这的富人诚实本分,很受人尊敬。大概这也是老街的一大特色吧!新中国建立后,镇上最有名气的当数望江楼布鞋厂了。望江楼的布鞋虽然造型质朴,但穿着特舒服,而且结实耐穿,很受欢迎。其诚信经营也是出了名的。据说,当时鞋厂的一个公务员去上海出差。他在街头看到许多人在排着长队买鞋,于是也加入了队伍之中。买了之后他也没认真看,满以为是时髦的上海货。当他回到家,打开包认真看时惊呆了,因为这鞋就是自己厂里生产的。望江楼没打过什么广告,但靠着信誉二字,就赢得了市场。这个例子成为镇上众多铺子发家的一个缩影,当然也可作为现代商业经营的榜样!靖港的商铺很有名,米铺、陶瓷铺、印染铺、修理铺……各种铺面比较齐全,铺面不大,却内容齐全,用的多是祖上传下的手艺,所以格外有古韵。

11、表面上看,靖港古镇的衰落是在1957年沩水河改道,沩水河由新康(乡)注入湘江后,实质上却是后来公路开始取代水运。于是,靖港的繁华地位就渐渐逊色了,码头没有了以前挥汗如雨搬货物的繁忙,街上也再没了人头蹿动的热闹。走在古旧坚实的石板路上,听见的是单调的几声敲击石板的声音,店铺前也少有人来光顾。老街人生来奈不住寂寞,年轻些的全出外打工做生意,或者举家 *** 了。留下了一些留恋故土的老人家和一些坍塌衰败的老屋在艰难撑着这个古街的命。

12、湖南作家邓建华先生在他的《望城文化视点·且留古镇说昨天》中也说:

13、伫立长堤,倾听江涛拍岸,心灵与身后曾有“小汉口”之称的古镇一起震颤,一起感受那江、那河、那庙宇、那古街、那悠渡、那清清脆脆圆圆润润的叫卖声……在望城,文化积淀最厚重的古镇靖港,用沧桑的面孔迎来新世纪的曙光。

14、不知道唐代名将李靖是怎样一位横刀立 *** 人物?是否真的在这过去叫芦江的地方,驻过兵、扎过寨?是否真的是因为他军纪严明,百姓拥戴,才将这个小镇改名靖港……但在风云变幻的磋砣岁月,背负世俗与灾难重荷的靖港人,对此坚信不疑,代代传颂。在南岸堤飘送过来的清凉的二胡声里,许多老镇人仍然在述说靖港昔日的韵致。由南向北流的湘江与自西而东淌的沩水,紧紧依拥。傍水而生的三角洲地带上的古镇靖港,在水运唱主角的年代里,理所当然地占尽舟楫之利,上宁乡、去长沙、发湘潭、下岳阳,往返湘阴、益阳、安乡等地的船只帆影不绝,湘米、淮盐、花生、园茶、蚕豆、禽蛋、绸布、棕麻等据此集散,商贾云集,店铺相连,绿女红男,穿梭不绝。紫云宫戏台,最是个牵魂的去所,那副 *** ,仍然有人倒背如流:“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唱大江东去,九天烟雾,好凭管弦吹开”。从紫云宫到杨泗庙,是曲折迂回的麻石路,因沩水湍急而下,留下一截半边街,形成独特景致。

15、光绪年间,靖港曾设“湘鄂洋棚子”,先后为英商太古、怡和公司、日商日清公司代售轮船过境船票和接送客货。安化茶商梁啸岚租赁小火轮船,开通靖港至长沙的航班。宁乡的“乌舡子”在沩水、湘江出尽风头,“船到靖港口,有风也不走”,平日近千艘船只牵挂在麻石栏杆硬朗的手臂或依依垂柳腰上,女人们或在船头升起炊烟,或掏出针线篓子边晒太阳边缝缝补补。小孩子三五成群打打闹闹,或为水上一只不明漂浮物的打捞各显其能。那一支青篙能逼开一条莽阔江河的汉子,或许此刻正在粮行米号、钱庄当铺磨蹭生意,或在烟馆窑班、茶楼酒肆混迹于豪绅、富商之中,吆三喝四,硬充大爷。一个临水而建的戏台,还没来得及装点脂粉,却 *** 本人的枪炮之声喊成了缄默的古迹,屈成如今古镇人之瓜棚李下。到了 *** *** 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的靖港,已经远远撇开了一犁风雨阵阵野谣的乡村,俨然经风见世,不同凡响。

16、当然,好地方更难免有刀兵相见的 *** 记忆,也很难不有水火相扰之惊慌。咸丰四年,湘军与太平军昏天黑地一战,血染湘沩,湘军统帅尽失威颜,靖港团练中炮身亡; *** 七年,数百名假“护 *** ”窜至靖港强行索饷,抢财夺物; *** 十二年,军阀赵恒锡、蔡钜献火拼,分别在铜官、靖港驻扎,隔江对峙, *** 扰月余;一九四四年,日本兵进犯靖港,无恶不作;同治元年,水盈三尺,饿殍见野;一九三二年,狂风大作,风急浪高,湘江河段五十艘船只悉数被吞……

17、解放后,人民 *** 虑及百姓安危,防洪保安,筑堤围垸,拦河建坝,改道沩水,加之陆路交通日趋便利,天然水运甘当配角,良港优势渐失,古镇便少了些喧哗,多了些寂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镇上国营、集体企业一片兴旺。“望江楼”布鞋踏遍海内外,曾在靖港指挥过 *** 的 *** 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政委王首道题写的厂名至今仍留在这个古镇上,记载着小镇有过的辉煌。王首道 *** 的夫人曾办过公的 *** 湖南省委机关于一九三○年曾经临近迁驻的靖港半边街,个体 *** 企业也一度红火。如今一条崭新的大道横贯大众垸,古镇被 *** 车流冷落一旁。许多人感叹靖港太老了,老得无法昂首挺胸地与新兴的小城镇媲美了。为作历史村镇调研,我在空洞的八街四巷七码头的麻石街面上走过,老是在想,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未必有半边街前这哑河水清亮?古镇一旁仍然骨络分明的木架房和摆放其中木屐、油伞、竹笠、瓜瓢仍在苦诉着怎样的片断和故事?那些历史上小有名气的人物是否到过这依然存在的风水无边的宏泰房?那久负盛名的靖港香干、火焙鱼和家家户户会 *** 、人人能放飞的形态各异的风筝又是否能让我们感悟到什么?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为后人留下一个解说昨天的空间,恐怕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

三、靖港古镇在长沙哪里

靖港古镇位于湖南 *** 沙市望城区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

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系沩水入湘江口。曾有“小汉口”之称。位于湖南 *** 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离长沙城区约为30公里,属望城区所辖乡镇。靖港扼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 手迹展览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的 *** 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俗话说,字如其人, *** 的书法龙蛇飞舞,大气磅礴,豪放酣畅,因为其书法风格独具特色,因此自成一体,称为“毛体”。我们馆还珍藏了 *** 的几件 *** 作,如《 *** ·长沙》、《清平乐·六盘山》等。

江南民俗文物馆,由花轿馆、千尊古神殿、珍藏馆三个小馆组成。馆藏以明清民俗文物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总计上万件。

民俗文物多为古代百姓喜庆、祭祀等大型活动中的常见物品,花轿、 *** 、佛像、各类珍稀文物,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先民生活场景,集中反应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

靖港之乡,靖港古镇景点介绍-第1张图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靖港古镇

关于靖港之乡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古镇 景点 介绍 港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