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转世之乡和人到底会不会转世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古代哪一个皇帝被称为神龟转世
1、皇帝到没听说过。不过传说汉王陈友谅是灵龟转世。清末袁世凯是蟾蜍转世。
2、 *** 生于1887年10月31日中午,其生辰八字为:丁亥庚戌己巳庚午
3、从大象上看,"丁亥"的纳音为"屋上土",其人为"屋上土"命,日干"己"土",其自身为"己"土,命与身相比和,"己巳"日干支为"金神",十分少见,其一生命运都与此金神有关.运,<三命通会>上说,"金神入火乡,富贵天下响".命相学家认为 *** 系神龟转世.以上观点为命理学家,
4、1,民间传说 *** 请雪窦寺高僧算命,得签曰;胜不离川,败不离湾."川""湾"皆系水域,因其系神龟转世,故其 *** 近水.
5、2,其名介石取自易经,合乎民俗神龟负石. *** 幼名石三牙子,毛幼时其母替他拜石头为 *** .故名. *** 合当为毛所克.毛上井冈山前曾言"就一定能够用小石头砸破 *** 那大水缸",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6、3,西安事变,蒋躲藏在俪山脚下的大石头下面,可谓"介于石"<易经>.
7、4,张灵甫初战涟水失利,将失败原因归结为涟水古塔,并发誓要炸掉古塔.民间有言:宝塔镇河妖.盖神龟惧为古塔所镇,此为最后失败之征兆.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被围孟良崮,孟良崮乃一石山,合当受困于此<介于石>,被歼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水,盖系神龟水族,缺水则死矣.
8、5,蒋亦系金神,我认为金神实为西方月神,例如古代传说”羿请不死 *** 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是为蟾蜍”张衡<灵宪>.西王母即是金神,后羿嫦娥实为同一个人,即月神.而 *** 的国旗恰好又是月亮旗〔参拙稿〕,蒋的部下亦多以金玉水等字命名者.如张钟灵黄寒玉胡伯玉邱清钱冯钦哉何应钦等.冯玉祥的八字也是金神格.
9、6,汪精卫之命名可使人联想到精卫填海,预言他将危害 *** 的海神之国[即水神或月神之国],可谓妙合无垠.
二、 *** 还有多少年转世
2.灵岩一会,俨然未散----释迦文佛何曾灭度?
*** 是佛十号之一。何谓十号?就是 *** 、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具此十号,故名为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称为 *** 。何谓 *** ?就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乘是如如的智,来是如如的境。以如如之智,来观察如如之境。境智如如,智境合一。换言之,也没有境,也没有智。道是因,觉是果。这是因圆果满的境界,所以叫做‘ *** ’。
*** 有二身,就是真身和应身。真身是法身,应身是化身,虽然名词不同,但是体用相同。应众生之机类而现身,为众生说法。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举例而言:真身好像空中的明月,应身好像水中的月影。所谓‘千潭有水千潭月’,凡是有水的地方,只要清净无浊,皆能现出月光。可是水中的月没有去,天上的月也没有来。所以说 *** 是不来不去。
*** 佛虽然来到这世界示生,可是他没有生;虽然示灭,也没有灭。为什么?因为他的本体没有动。这是无生示生,无灭示灭的境界,令众生不要执著有生有灭。佛是不生不灭,佛的寿命也是没有 *** ,在时间上是无限,在空间上是无量。
*** 有三身,就是:1、清净法身昆卢遮那佛,译为遍满一切处。他的智慧光照遍虚空,所谓‘尽虚空遍法界’。佛的法身无在无不在。为什么?因为佛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纯一清净。所谓‘真佛无形’,所以无处不是法身所在处。
有人打妄想:‘大概在不清净的地方,没有佛的法身吧!’告诉你!佛的法身无所不在。清净不清净,那是就凡夫的分别心而言。在佛的境界来说,就是不清净也会变为清净。在本经前边所讲三变土地,就是把不清净变为清净。
2、 *** 报身卢舍那佛,译为净满。就是诸惑皆净,智慧 *** 之义。 *** 佛在 *** 树下证道时,就现千丈卢舍那身,为法身大士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小乘人见佛只是丈六 *** 丘相,所谓‘有眼不见卢舍佛,有耳不闻 *** 。’这是形容小乘人没有大乘的根 *** ,虽然在场,如同瞎子聋子一样。
有人问:‘二乘是圣人,尚且不见佛不闻法;我们是凡夫,为何能见到华严经典?’
答:‘因为二乘人的机缘尚未成熟,所以不闻大乘法。我们能见到华严经,要感激龙树菩萨的恩典。我们在往昔种下善根,与大方广佛华严经结了法缘,所以今生得闻此经典。’
在 *** 佛入涅盘之后,约有六百年前后,印度龙树菩萨降生于世。他有超人的智慧,无论何经何典,过目不忘,背诵如流。他把世间所有的经典读完,到无书可读,龙王便请他到龙宫藏经楼阅读大乘经典。他发现大方广佛华严经,共有上中下三册。上册和中册的偈颂太多,不是世间人所能接受。只有下册,仅有十万偈颂。他费了三天的时间,阅完十万偈,牢记在脑海中,返回印度,一字不漏抄在贝叶上,成为‘不可思议经’,流通于世。我们所见的华严经,就是这部经典。我们的因缘成熟了。将来把妙法莲华经讲完之后,接著就讲此经。我计画在十年内,讲完这部法界经。
讲到此处,又有人打妄想:‘龙树菩萨怎样到龙宫呢?他会潜水吗?’凡是证果的人,都有神通,能入地如水,履水如地。他到大海岸时,海水自然分开成路,他的脚不沾水,便走到龙宫,你说妙不妙!你想到龙宫去观光吗?赶快参禅打坐,获得五眼六通,无论想到何处?皆遂心如意,不受任何 *** 。
3、千百亿化身 *** 佛,译为能仁寂默。身口意三业,离诸过恶而静寂之义。佛能随类示现其身,而教化众生。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现羊,鹿中现鹿。总之,应众生之机,而现身说法。不但在这世界说法,还到十方无量世界说法,教化众生。
清凉国师赞叹 *** 的境界:‘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 *** 。富有万德,荡无纤尘。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 *** 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就是形容佛三身的境界。
这一品是为决众疑而说:‘我成佛以来,甚大久远, *** 寿命无量阿僧只劫。’本品说明佛的报身功德和智慧,上符实相,下契众生。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 *** 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 *** 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 *** 诚谛之语。
*** 佛在说完从地涌出品之后,将要说 *** 寿量品之前,就在这个时候,佛告诉在法华会上的一切菩萨及大众说:‘各位善男子!你们应当清净其心,收摄其意,注意聆听!应当相信了解 *** 真实诚谛之语。’何谓诚谛?浅言之,就是实义。从前说三乘法,是方便说,不名诚谛。现在说一乘法,是佛随著自意而说,故名诚谛。
悲心切切的世尊,深恐在 *** 中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们打妄想不注意听法,所以再说一遍:‘汝等当信解 *** 诚谛之语。’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所以佛所说的话,都是真真实实的。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在这个时候,在大会中的菩萨们,听到佛如此三次的劝告。弥勒(慈氏)菩萨, *** 大众,向佛恭敬合掌,而对佛说:‘世尊!惟愿您为我们说诚谛之语。我们应当深信接受佛所说的话,绝对不会怀疑佛所说的法。’这样说了三次,佛仍是默然不语(三次请法,以表示至诚恳切)。弥勒又说:‘惟愿世尊为我们说,我们决定信受佛所说的话。’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 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 *** 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 。
在这个时候,佛知诸菩萨三次请法而不停止,便对诸菩萨说:‘你们要仔细地听著! *** 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和阿修罗,他们都是这样地说:“现在 *** 佛,离开净饭王的宫殿,去到伽耶城不远的地方,在 *** 树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 。”’
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
然而,善男子!我实实在在成佛以来,一直到现在,已经有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中国的计数,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秭、十秭为穰、十穰为沟、十沟为涧、十涧为正、十正为载、载天地不能载)。并不是现在才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 。
譬如有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无量数)那样多的三千大世界。假使有人把这样多的大千世界,统统磨碎成为微尘,一直向东方走,经过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的国土,就放下一粒微尘。像这样继续向东行,次第放下一粒微尘。这样把所有的微尘放尽,一粒不存为止。
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各位善男子!你们的意思如何?像这样的世界有多少呢?你们可以思惟,可以校计,它究竟有多少数目,你们能知道确实的数目吗?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弥勒菩萨及一切菩萨,同时对佛说:‘世尊!这些世界是无量无边,不是算数所能算出来的数目,也不是一般人的心力所能想像得到。就是一切声闻和缘觉们,用他们的无漏智来思惟,也不能知道其数目。我们菩萨众,皆住在不退地,对于这些世界的数目,也不能了达。世尊!这些世界,没有数量,没有边际。简直是不可说,无法可形容了。’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国。导利众生。
在这个时候, *** 佛告诉在 *** 中的大菩萨说:‘各位善男子!我现在应当对你们分别宣示。向东方行,经过这样无量的世界,或者放下一粒微尘,或者未放下一粒微尘,再把这些世界,统统磨碎成为微尘。一粒微尘当做一劫来计算,我从成佛到现在,已经超过这个微尘数劫,有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那样多之大劫。自此以来,我常在这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众生,也在其他世界教化众生。在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那样多的国土,教导利益一切众生。’
所谓‘观机逗教,因人说法。’观察此人的根 *** ,若有小乘根 *** ,便说四谛十二因缘法;若有大乘根 *** ,便说六度万行法。总而言之,说法要对机,否则不契机,就得不到法益。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盘。如是皆以方便分别。
各位善男子!我从最初成佛,到现在灵山 *** 为止,在这中间,我曾经说过:‘我在然灯佛时代,名叫善慧菩萨。后遇然灯佛,他给我授记,在贤劫时期,应当作佛,名号为 *** 佛。’我又说:‘然灯佛在何时入涅盘?’我所说这些法,实在是方便法,为对众生的根 *** ,而说出这种因缘、本迹的事情。实际上并非是这样,不过方便分别说而已。你们不要把它当作真实的。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盘。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多位善男子!假使有众生,来到我的处所,我用佛眼来观察他的五根(信、进、念、定、慧)是利还是钝。随其应感,而为说法。
若有信根的人,一听佛法,便相信其理,不生怀疑心,守规矩不放逸。 *** 佛法之后,还要精进,努力修行。否则,有信根没有进根,便成为‘口头禅’。能说不能行,等于空谈,对实际上无益。有了进根,没有念根,互相不配合,也是无用处。要念兹在兹,行住坐卧念念不忘,才有功效。不然的话,把所学的法门,不切实研究,不专心读诵,甚至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就永远得不到解脱。念根不退,才能生出定根。有了定根,才会生慧根。这五根都有连带的关系。没有定根的人,境界来考验,便迷糊了。为什么?因为没有慧根的缘故,所以慧根最为重要。由五根而生五力,帮助道业有所成就。
再言之,利 *** 聪明人;钝 *** 愚痴人。聪明人不被境界所转,而能转境界。恶的境界能转为善的境界;逆的境界能转为顺的境界。愚痴的人,恰好相反,把好事做成坏事,善事做成恶事,尽做颠倒事。为什么聪明?多做功德,不做缺德事。所谓‘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何谓阴骘?简而言之,所做的功德事只是自己知道,不令他人知道。例如无条件帮助人,无企图救助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对国家有所成就,这就是阴骘的表现。做善事想令人知道,那是沽名钓誉的作风,与阴骘相差十万八千里,背道而驰。古人云:‘万事皆虚善不虚,万物皆空德不空。’无心行善才是阴骘。人为什么愚痴?因为不做功德事,尽想占便宜,不肯吃亏。要晓得‘吃亏便是占便宜’。这个道理,各位自己琢磨一番!便知其中义。
老子曾经说过这样几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意是这样:大道没有了,才去讲仁讲义。有智慧的人出来,世上就有奸伪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因为有智慧的人,可以欺骗没有智慧的人。家庭不和,才显出孝慈。国家昏乱,才显出忠臣。俗语说:‘没有高山不显平地’。国家太平盛世的时候,人人都是好人,分不出忠奸。到国家存亡的关头,泾渭分明,忠臣报国,奸臣 *** ,古今有明鉴。
佛随著所应度的众生,到处说法,教化他们。所以在在处处而自说自身的名号,或说毗卢遮那,或说虞舍那,或说 *** 。虽然名字各别,可是都是一人。佛住世的年纪,或大或小,或老或幼,各有所异。又对 *** 说:‘我现在应当入涅盘。’其实佛也没有生,也没有灭,常在常寂光净土说法。又用种种方便法门,演说微妙不思议法,能令众生,生欢喜心。
诸善男子。 *** 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 。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各位善男子! *** 观察一切众生的根 *** ,而为说法。有的众生,欢喜小乘法,就为他说小乘法。有的众生,欢喜大乘法,就为他说大乘法。对于福薄德浅,或烦恼垢重、钝根众生便说:‘我在少年的时候,就出家修道(佛在十九岁出家),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 的觉果。’
可是我从真实成佛以来,一直到现在,时间很久远,已经超过了如是阿僧只尘劫(前边所说的尘劫数)。但用方便权巧法门来教众生,令他们改邪归正,回小向大,发 *** 心,证入佛道,所以才做这样的说法。
诸善男子。 *** 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
各位善男子! *** 所说一切的经典,皆为度脱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说。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所以才说出八万四千法门。每种法门对治某种尘劳。对贪心重的众生,说不净观的法;对嗔心重的众生,说慈悲观的法;对痴心重的众生,说因缘观的法。总而言之,对症下 *** ,才有功效。佛用种种法门,对治众生种种习气毛病,成为特效 *** ,最近一般人,研究佛学,但不修佛法,那和研究 *** 方不吃 *** 一样的可笑!
*** 化众生,或说自己的身,或说诸佛的身,以身作则,给众生做榜样。或示现己身,或示现他佛,作为示范,令众生学习。或示自己本生本事的因缘,或示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的本生本事的因缘。其言说都是真实不虚。
所以者何。 *** 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 *** 明见无有错谬。
这是什么原因呢? *** 以真如实智的知见,照见三界之相,没有生死。在佛本身来讲,也没有生,也没有灭,也没有退,也没有出,也不住世,也不入灭。
一般凡夫观一切法是实有;二乘观一切法是空相;佛观一切法是非实非虚。换言之,乃是真空妙有的中道。就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也不是非如非异。怎叫非如?不是一个。怎叫非异?也不是两个。不像三界中的众生,见到三界,有个三界。在佛份上来沟,没有生死,没有三界。像这样的事情,只有 *** 才能明见,没有错谬。
以诸众生有种种 *** 。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
因为所有的众生,都有种种的习 *** ,种种的嗜欲,种种的业行,种种忆想分别的缘故,佛欲令众生种一切善根,故用种种的因缘,种种的譬喻,种种的言辞,种种的说法。所做的佛事,从久远以来,未曾暂时废止。换言之,天天大做佛事,没有休息。
何谓众生?凡是有血有气有生命者,皆为众生。也就是由众缘和合而生。飞潜动植皆为有情众生,草木金石为无情众生,有情众生在说法,无情众生也在说法。不过,我们凡夫不晓得而已。证得五眼六通的圣人,悉知悉见,一目了然。
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只劫。常住不灭。
好像前边所说,我自成佛以来,其时间甚为久远,有无量阿僧只劫那样长的寿命,常住在常寂光净土,也不生也不灭。并不是只在 *** 树下证道,双树林入灭,那样的无常。那不过是方便示现而已。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 *** 以是方便。教化众生。
各位善男子!我在往昔行菩萨道的时候,所成的寿命,至今犹未能尽。比上边所说的尘劫数,更为长远。现在我要入涅盘,不是实在入灭度,只是方便说法,便唱言应当取灭度。 *** 为方便教化众生,而如是说。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 *** 。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
佛为什么有灭度,又说没有灭度?佛本来是不生不灭的。假使佛久住于世,不入涅盘,那么,福薄之人,就生起依赖心,不想种善根。心想:‘反正佛住世,我慢慢种善根,也来得及,来日方长,有很多的时间。’所以佛示现涅盘的本意,是令众生早种善根,早成佛道。
讲到此处,想起在东北的时候,皈依我的 *** 很多,但是修行的 *** 很少。教他们修行,有的说:‘将来再修行,以后的时间很长。’有的说:‘我没有时间修行,等我家成业就再修行也不迟呀!’后来我离开东北,来到 *** 。有的皈依 *** 来信说:‘某某人现在修行,非常努力,而不懈怠。’因为师父不在,他才修行。如果师父在,他还不会修行。我到 *** 之后,也有很多人皈依,可是修行不认真,敷衍了事。我离开 *** ,来到美国,这时他们才知没有师父在,发生困难,就无法解决。于是,这个来信请师父回去,那个来信请师父帮忙。总之,天天见面,不觉得重要;见不到时,便知重要。
佛不住于世的原因,乃因贫穷 *** 的众生,贪著五欲(财、色、名、食、睡)的快乐,不知不觉 *** 在颠倒忆想妄见之网中。遂把智慧覆盖,失去光明,尽做颠倒事。
人为什么贫穷?因为前生未做功德事,也不种善根,尽想占便宜,患得患失,所以今生不得福报。
在佛印禅师三世因果劝世文上说得非常清楚:‘今生富贵是何因?前生舍财装佛金;今生贫贱是何因?前世不肯济 *** 。’不用解释,各位皆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若见 *** 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于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 *** 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
贪恋五欲的众生,如果见到佛常住于世,而不入灭度,他们便生出骄傲恣意之心,就放肆不守规矩。他们天天见佛,时时见佛,便生厌烦懈怠的心,而不能生起难遭难遇佛住世之想,不生恭敬三宝的心。因为这个缘故,所以 *** 方便说:‘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十方诸佛出现于世,是不容易遇到的。’
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 *** 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 *** 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为什么说很难遇到佛呢?因为一切福薄之人,经过无量百千万亿那样多劫,或者有的见到佛,或者有的见不到佛。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才说:‘各位比丘们! *** 是很难相见的。’这些众生,听到我这样说,必然生起难遭难遇佛出世之想,心中便恋慕于佛,渴仰于佛,便种下善根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 *** 虽然不是真实入灭度,而方便说入灭度。其实,佛现在仍然在灵山 *** 演说妙法莲华经,尚未散会。有何证明?在隋朝天台智者 *** ,他念法华经 *** 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而见到此境界,由慧思 *** 印证:‘非汝莫识,非我莫证。’由此可知,确有其事,并非虚构。祖师大德,不打妄语。
又善男子。诸佛 *** 。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
各位善男子!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说这样的法,所谓‘佛佛道同’。为教化众生而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先说三乘法,乃是为实施权;现在说一乘法,乃是开权显实。先三后一,为开迹显本,本迹不离。这是泯三归一,泯迹归本的法。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 *** 。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 *** 。 *** 发闷乱。宛转于地。
佛为说明这种道理,乃举出十三个譬喻来解释。譬喻虽然不是真理,但是能说明真理。所以有譬喻经,流通于世。
譬如有位更优良的医生,他的智慧聪颖,明白 *** *** ,善于医治一切疑难杂症。这位良医( *** 佛),有若千儿子( *** 众生)。或者有十个(十地菩萨)儿子,或者有二十个(二乘)儿子,乃至百数( *** 百法界)儿子。这位良医,因为有特别的病人,远至其他的国土,于是无法照顾家中的诸子。家中的儿子,皆很年幼,无人照料,便把毒 *** 汁当做糖水,饮下后即中毒。心中闷乱(发狂),便在地上滚来滚去,痛苦不堪。
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 *** 。愿见救疗。更赐寿命。
在这紧急的时候,他们的 *** ,从国外归来。这些小孩子,已经饮了毒汁,有的已经失去知觉,有的还清醒,中毒不深。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 *** 回来了,皆生大欢喜。有的叩拜,有的问讯。乃对 *** 说:‘爸爸!您老人家平安归来,无恙吧!我们兄弟太愚痴,把毒什当做糖水饮了。唯愿爸爸原谅我们愚痴,祈求爸爸为我们治疗,令我们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 *** 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 *** 。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
这位良医从国外回家,发现自己的儿子,因为贪食而中毒,有的不省人事,有的尚在清醒中,可是都感到很痛苦,十分可怜。于是依照诸经的 *** ,寻求解毒最有效的 *** 草,其颜色好看,味道很甜美,所以说色香味俱全。令小孩子喜欢服此解毒 *** (佛法)。良医精心细制,将 *** 材碾碎,过筛子成为细末,加上蜂蜜,和合为丸,令儿子服之,便解除 *** ,很迅速的恢复健康。
然后 *** 对儿子说:‘这是更好的大良 *** ,色也香,味也美,一应俱足。你们赶快把 *** 吞下,能解除你们的痛苦即刻痊愈,不会再有其他的病痛,这种 *** 是万灵丹,能治百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这位良医就是佛,诸子就是一切众生。说佛到其他世界去,或者没有出兴于世,或者已入涅盘。这时的众生,因为没有真正智慧,故不分有毒无毒的食物,见到就吃,便误吃中毒。这种毒 *** 就是旁门左道的邪见,所讲的道理不究竟。无知的众生,把毒 *** 当做长生不老丹。为什么分别不清楚。因为迷得太深,无法自拔。
被迷太深的众生,一见佛回来,便叩头顶礼,请佛慈悲怜愍,拯救出苦海。因众生有的肯吃 *** ,其毒除尽;有的不肯吃 *** ,其毒仍在。所以学佛法贵在行,不在说。
良医有妙手回春之神效。反之,若是庸医,则是 *** 不见血的刽子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的医生,大多数不讲医德,以病人为试验品。成功他就有名气,失败则病人倒楣。
现在讲一个公案,虽然是笑话,但是有教育的 *** 质,可作为医生的警惕。有一天,阎罗王患病,令小 *** 到阳间请医生。小 *** 说:‘这件事我不能去!’阎罗王问:‘为什么?’小 *** 说:‘我不知道那位医生是良医?’阎罗王说:‘这事很简单,你到 *** 铺(医院)门前看, *** 魂少就是良医,就请他来阴间给我治病。’于是小 *** 奉命,来到阳间,到处找遍,也找不到良医。看每个诊所的门前,皆有无数的冤 *** ,哭哭啼啼在讨命。小 *** 实在没有办法,想回来交差,又怕阎罗王发脾气,无精打采向前走。忽然发现一家诊所的门前,只有两个冤 *** 。小 *** 便请这位医生到阎罗王处,给阎罗王治病。
这位医生来到阎罗王病室,受到热烈的招待。又敬烟又敬茶,令他细心诊脉。阎罗王问:‘请你诊脉,我患何病?’医生说:‘不需要诊脉。无论什么病,只要服下一粒特效 *** ,皆有 *** 到病除之效。’阎罗王一听,觉得莫名其妙,心想岂有此理,不诊脉就吃 *** ,岂不是郎中吗?郎中就是卖假 *** 的医生,专门骗无知无识的乡下人。便问:‘医生你行医有多久?生意还不错吧!’医生说:‘今天早晨才开市,中午就被 *** 大哥请来给您治病。’阎罗王一听,发生疑问,便向小 *** 间道:‘他的门前有多少冤 *** ?’小 *** 回答:‘只有两个,在那里哭诉,被他用错 *** 毒死,死得很冤枉。’阎罗王便对医生说:‘你不要回阳间去了,就留在此处吧!免得再毒死无辜的人。’于是这医生也做 *** 了。
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 *** 。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 *** 。而不肯服。
在这些儿子之中,有的发狂,有的清醒。尚未发狂的儿子,见到这种色香味美的良 *** ,即刻便服下。所中的毒,悉皆去除(即是把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统统破除)。中毒太深的儿子,见 *** 回来,虽然欢喜问讯,也求 *** 治病。可是 *** 给他们的解毒 *** ,他们不肯服下(知道佛法是良 *** ,专治贪嗔痴烦恼热病,但不肯依教奉行,好像中毒的小孩子不肯服 *** 一样的可怜)。
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 *** 香 *** 。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 *** 。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 *** 。
这是什么道理?因为中毒太深的缘故,毒已侵入五脏六腑之中,所以失去了本来的清醒心,变成糊涂。对于这种色香味俱全的好 *** ,反而说不美不甜。
佛是良医,专治众生的热恼病,为解除众生的苦毒,宣讲妙法莲华经。而众生不相信,佛也没有办法。佛悲切切,苦口婆心来教化众生。不要贪、不要嗔、不要痴,这是害人三大毒汁。可是众生我行我素,把佛的金玉良言,当做耳边风,过而不留,实在辜负佛菩萨一片苦心。
三、人类真的会投胎转世吗
1、佛经上说,人有来生,有六道轮回,分别是,三善道(天堂,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 *** ,畜牲),善道很快乐,人道苦乐参半,恶道很痛苦,地狱苦得无法形容。
2、根据生前的善恶,大善之人上天堂,中善之人投胎为人,恶人入三恶道受苦,极恶之人下地狱。
3、大善之人上天堂,在天堂享受快乐的时间很长很长,以多少万年计,所以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人善人欺天不欺,善人必有善报。
4、中善之人可重新投胎做人。佛言,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就是说,能重新投胎为人的,像手掌中的土那样少,失去人身而入三恶道的,像大地的土那样多,所以说入善道不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改正自己的过失,不知道行善积德。而是跟随自己的心,自己的 *** 去做。这样的人,十有 *** 要入恶道的。
5、极恶之人下地狱,地狱之苦,苦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受苦时间之长,以万年,亿年计。
6、上天堂,和做人,佛经上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你持守五戒和十善的水平。
7、佛经上说,行上品五戒十善的人,来世可以上天堂,行中品五戒十善之人,来世还可以投胎做人。
8、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 *** 。四不妄言。 *** 饮酒。
9、十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 *** 。四不妄言。 *** 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10、从中可以看出,能上天堂,或重新为人,条件是很高的。大多数人都会去三恶道。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老 *** 苦口婆心让我们积德的根本原因。
11、附一点,孝顺父母是人间大善,不孝是很折福的。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所以我们以后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12、另外,虽然天堂很快乐,但佛法仍然不推荐我们追求天堂,因为天堂虽快乐,享受快乐时间很长,但依然在六道轮回之中,天人寿尽,还是要死,死后就有可能入三恶道受苦了。所以,佛法建议我们跳出轮回,来世去西方极乐世界。慢慢成佛。这是究竟 *** 彻底的幸福。
13、如何去西方极乐世界呢, *** 就是4个字,老实念佛,一心称念南无 *** 圣号,来世就能去极乐世界。当然了,佛菩萨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八个字,也不要丢了。
14、最后,楼主要是有兴趣,可以请一本《认识 *** 》来具体全面的了解一下。佛法讲明了世间的起源,人生的道理,我们凡人如何离痛苦得幸福之道,很是值得我们学习。这本书可以寺庙里请到。最后祝愿楼主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 !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转世之乡和人到底会不会转世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