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龚州诗词之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华诗词之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平南县有几个乡镇
1、截止2005年平南县辖1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
2、平南县17个镇分别为:平南镇、平山镇、大坡镇、寺面镇、大洲镇、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武林镇、镇隆镇、上渡镇、安怀镇、思旺镇、大鹏镇、官成镇、同和镇、丹竹镇。
3、两个乡和两个民族乡为:东华乡、思界乡。两个民族乡分别是: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县城驻地平南镇,位于西江上游,城区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南县总人口1055782人。
4、2000年辖18个镇、7个乡。平南镇、平山镇、大坡镇、寺面镇、大洲镇、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武林镇、镇隆镇、环城镇、上渡镇、安怀镇、思旺镇、大鹏镇、官成镇、同和镇、丹竹镇、赤马乡、东华乡、思界乡、大成乡、富藏乡、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县 *** 驻平南镇。
5、2003年,平南县辖18个镇、7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2005年7月撤销环城镇,整建制并入平南镇;撤销大成乡,并入上渡镇,上渡镇 *** 驻地不变;撤销富藏乡,并入镇隆镇;撤销赤马乡,并入丹竹镇。
二、平南县有多少个乡镇
平南县有18个镇、7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平南镇、平山镇、大坡镇、寺面镇、大洲镇、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武林镇、镇隆镇、环城镇、上渡镇、安怀镇、思旺镇、大鹏镇、官成镇、同和镇、丹竹镇、赤马乡、东华乡、思界乡、大成乡、富藏乡、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县人民 *** 驻平南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98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67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8.35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万公顷,有林面积15.47万公顷。
平南县,古称龚州,广西贵港市辖县,平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贵港市东部,西江上游,北靠大瑶山,东接梧州,南连广西更大的侨乡容县,是广西主要的侨乡县之一,居北纬23219-24219,东经110354-1103942,面积2988平方公里。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南近海洋;属南 *** 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平南县户籍总人口152.46万人(2016年末),全县面积2988平方公里;境内有平南新八景等景点,曾荣获“中国诗词文化之乡”、“中国牛歌戏之乡”、“广西书法之乡”等称号。平南古称龚州,置县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地理位置优越。
平南县区位优势明显,是大西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结合部,境内现有南宁至梧州等4条二级公路,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正在开工建设,柳州至肇庆高速铁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西江平南河段常年通行3000吨级以上船舶,全县港口年吞吐量超千万吨。平南县自然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200多种,植物资源1000多种,其中 *** 用植物500多种。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石灰石、花岗石、红砂石、重晶石、金矿、高岭土等10多种。其中石灰石储量40亿吨;红砂石储量20多亿吨,花岗岩储量30多亿吨。境内有浔江、大同江、白沙江等十几条河流,水能蕴藏量9.49万千瓦,可开发装机总容量7.53万千瓦。全县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已建成的旅游景点有大王宫、白马双英等10多个。平南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南近海洋,属南 *** 带季风气候。全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1630毫米,年平均日照1712小时,年无霜期为340天。
三、平南县龚州中学录取名单
周振林、黄潇、蒙丽飞、唐桂珍、韦凤月、黎升莲、梁雨婷、李月铭、梁月梅、徐月林、黎金妮、彭湘铭、黄雨莹、程美茜
平南县,古称龚州,置县已近1700年。位于广西东南部,贵港市东北部,西江流域上游,面积2983.97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南县常住人口为1104273人。
晋升平五年(361),析苍梧郡置永平郡,析猛陵县地置武城县(也有记作武陵县),这是平南境内最早设置的县。贞观十三年(639年),省西平入南平,随后南平改称平南,这是以平南为名建县的开始。
截至2021年10月,平南县辖2个街道、16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平南县是中国诗词文化之乡、中国牛歌戏之乡、中国诗词文化传承基地、中国石硖龙眼之乡、中国文化名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2021年,平南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22.85亿元,增长6.5%;财政收入25.27亿元,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36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3元,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18亿元,增长12.0%。
秦始皇三十三年今平南境地属桂林郡。西汉时平南部分属猛陵县地,隶属苍梧郡(郡治所广信,今苍梧)。部分地属布山县。三国时,仍隶苍梧郡,猛陵县和郁林郡布山县地。
000年,平南县辖18个镇、7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平南镇、平山镇、大坡镇、寺面镇、大洲镇、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武林镇、镇隆镇、环城镇、上渡镇、安怀镇、思旺镇、大鹏镇、官成镇、同和镇、丹竹镇、赤马乡、东华乡、思界乡、大成乡、富藏乡、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县 *** 驻平南镇。
四、浔州的浔州美景
桂平市境内山川秀丽,风景名胜荟萃,“别有天地”、“凤擅名胜”、“秀盖南天”是“游踪来绝顶”的旅游胜地和 *** 圣地。以“南天之一秀山”而著称的西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金田 *** *** 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绿色翡翠;白石洞天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罗丛岩是全国七十二福地中的“天南福地”;东塔是广西之一高古塔;大藤峡是著名江流峡谷、明朝瑶民 *** 的根据地, *** *** 曾亲笔写下“大藤峡”三字;释宽能法师灵骨舍利是世界上有史料记载的之一个比丘尼舍利子;广西之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等景区景点,令人留连忘返。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桂平市区内,以城郊1公里处的西山名胜为主体,包括太平天国金田 *** 遗址,太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紫荆山壮村瑶寨风情,天南福地洞天罗丛岩及白石洞天、麻垌荔枝之乡和浔州古城风光,北回归线标志等景观景点组成的集锦式大型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桂平西山素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圣”著称。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浆,有被誉为广西茅台的乳泉酒,有含对 *** 有益的多种微量矿物元素的罗汉果露等饮料,甘冽爽口。每值盛夏,乳泉边备有竹筒,供过往行人取水畅饮,舀一筒子泉水,慢慢啜饮,诚是一大乐事,被誉为西山一绝。
桂平市区以西为广西中部龙山山脉的一部分,素乳泉摇篮之称。因这一带系中生代花岗岩,地下水附存于岩体的理裂缝之中,积水成泉。这种泉水的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含有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据说只有杭州的虎跑泉才能与之媲美,有人作过一次表演:直至投入113枚,水在杯口鼓得像面包一样,却未外溢,把满则溢的规律打破了。看到这种特殊物理现象的人,无不叫绝。当地群众更加引以自豪。桂平有一首采荼调,就是赞 *** 泉的:花罅石,花罅石,乳泉水,西山茶。此话不与俗人讲,俗人听了要出家。
在一块花岗苦巨石之上,一棵根须 *** 的奇妙大树,盘根错节长在石上。巨石底下就是乳泉二字,为古人所书。泉深1米许,冬不涸,夏不溢。据《浔州府志》记载,乳泉清冽如杭州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现代科学化验证实,这种现象为氡气所。当氡气随泉水喷出,速度很快,便出现乳白现象。
西山景区历史悠久,原是 *** 胜地,现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 *** 建筑、庙宇,如龙华寺、李公祠、洗石庵、乳泉亭和飞阁等。历代文人学士留下赞赏西山的诗词对联达4000多首。大藤峡位于黔江下游,其出口处距桂平市区约8公里。据传古时候,在大藤峡峡谷中横跨一条如碗口般粗大的藤条,大藤峡因此得名。大藤峡以桂平、武宣县交界的横石矶为入口,弩滩为出口,全长44公里,均在本县境内。峡的两岸奇峰耸峙,急流险滩时隐时现,陡坡、深谷、悬崖、峭壁、支流相间。夏日滩涛翻滚,洪波击岸;秋天碧波荡漾, *** 辉映,是广西境内最典型的峡谷风景。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到此,曾作《大藤峡游记》一文记之。
明代初年,大藤峡爆发了大规模的瑶族农民 *** 。 *** 军前赴后继,坚持武装斗争近200年。峡的北岸碧滩、仙人阁、三妹洞、九层楼等处,均为当年的古 *** 。大平山位于县境西北部大藤峡腹地,距市区约35公里。这里山体陡峻,沟壑纵横,雨量充沛,有节理发达而奇特的地理结构,壮丽多姿的山水风光,芬芳醉人的奇花异草,罕见的热带林木和珍禽异兽,是桂东南较为完整的热带、 *** 带自然季雨林区。有“小西双版纳”之称。1983年县人民 *** 发布公告,划为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大平山地形复杂、构造奇特,沟谷多呈“V”字形,有的呈“U”字形,成90度角的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从沟底抬头仰望,往往只见蓝天一线。由盘迭至上的 *** 形成的一座座山峰,有如其大无 *** 千层糕。由峰顶俯瞰山下,只见丛林莽莽,在茫茫云海中时隐时现,变幻无穷。由于林木葱郁,水源丰富,大平山瀑布特多, *** 山天桥瀑布飞流直下,一泻百余米,响声如雷,水花飞溅数十米以外,景象尤为壮观。北回归线是赤道以北的一个纬度圈,也是太阳垂直照射北半球的极限。夏至正午,阳光直射其上,竖竿无影,其北诸域物影亦最短;夏至过后,太阳直射逐渐南移。冬去春来,太阳再度直射于此,致有四时炎凉。回归者,此之谓也。
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天文分界线,沿线区域为 *** 带。北回归线横贯我国台、粤、桂、滇四省区,陆地线总长两千多公里,在广西经过梧州、桂平、上林、平果、那坡等十六个市县,长达五百多公里。故广西气候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草木葱茏,物产丰富。北回归线于天文、地理、气象、农业和生态等科研领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桂平古郡,素以人文胜迹和绮丽风光闻名遐迩。桂平北回归线标志的建立,更使浔江两岸锦上添花;科学普及、国情教育又增新苑,规划建设、旅游开发亦得其利。
该标志位于东经110°08′37″.34、北纬23°26′15″.67,占地2462平方米,高17.2米,为广西之一座北回归线标志,由广西自治区人民 *** 、贵港市人民 *** 与桂平市人民 *** 拨款,广西自治区 *** 承建。主体工程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一日动工,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一日落成。罗丛岩坐落在莲花山脉前沿零星分布的岩溶残丘地带,东南距郁江河畔的白沙圩约8公里,距市区35公里,属思建村范围。在方圆五六公里的平原上,平地崛起石山9座,当中一座高70米,长约350米,宽80米,坐北朝南,状若覆舟,被誉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南福地”和桂平八景之一的“罗丛岩月”,指的就是这座石山。
罗丛岩内有古人类洞穴遗址,1980年,自治区和县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岩洞内发现了大量夹砂陶片、磨光有肩石斧、螺狮胶结层、兽骨、野猪牙齿等遗物,说明在距今约六七 *** 前的 *** ,古人曾在这里生活栖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龙岩附近的一个小岩洞里,至今还保留着相当明显的文化层,文物考古人员在这里采集到石器、陶片、螺狮壳等遗物,现存县博物馆。
罗丛岩成为风景名胜,始于宋代皇祐年间(1049年至1054年)。那时,程颐、程颢自洛阳至龚州(今平南县)省父,随同他们的老师周敦颐一道“遍游浔郡诸名胜”,曾经在这里筑室为居,读书讲学。后人在他们的旧居遗址建周程三夫子祠,今祠已不在,但用大块石灰石垒砌的墙基犹存。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专程前来游览考察罗丛岩,并在他的《粤 *** 记》中有所记述。白石山在桂平市区东南35公里,麻垌圩西北8公里处。海拔650米,道书称“白石洞天”,在全国三十六洞天中名列第二十一。宋 *** 始在山上修建寺观,明代以后成为游览胜地。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并写了《白石山游记》。山之东为独秀峰,孤峰 *** 天,西为莲 *** ,又称鹅头峰,奇怪险阴,是白石山的主峰,山麓有寿圣寺,炼丹灶,不远处还有飞鼠岩,都是吸引游人的奇特景观。
白石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道家活动场所,有寿圣寺、三清观、会仙岩等寺观。山以独秀和莲蕊两大 *** 为主,中有五姥峰,山之东为独秀峰,拔地而起,四面绝壁,直指霄汉,海拔 *** 8.8米,相对高度500米;山之西为莲蕊峰,殊为险绝,势若游龙。山体景观独特,气势宏大,上山必经之路一线天,宽2米多,是由 *** 隙形成,破壁直上约300余级,仰头上望只见悠悠白云。走出一线天,举目峭壁又是云梯,70多级石磴,是在石壁上凿出,这正是勇敢攀登者的情趣所在,登顶回首,自豪感油然而生,正是 *** 不信无阶级,透出风云数十层。
桂平客运站乘车到麻垌镇或者油麻镇下车,然后请面包车前往白石山。龙潭森林公园内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千峰如屏、劈地摩天、怪石林立、神奇峻秀。连绵的群山犹如上下飞舞的绿龙。山的脉络主次分明,层次丰富。远眺群山前拥后簇,高矮参差,绵绵不断地伸展开去。更高峰大平山顶海拔1158米,相对高度780米,四周众山簇拥,呈现出一派顶天立地的雄伟气势。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里峡谷遍布,狭窄的峡谷在群峰之间,曲折回绕。游人穿行于峡谷中,忽而从险峻的、满是荆棘的山坡间走过,忽而涉足于溪流之中,忽而在尖突的 *** 潜行,涛声、溪水声交融在一起,在湿润的空气中回荡。空气中弥漫着多年苔藓的清香,泥土的芬芳,一派原始、自然的气氛,野趣浓郁。在这远离尘嚣的山野去处,呼 *** 清新的空气,静观满目浓荫,听着鸟叫蝉鸣,整个身心仿佛都被大自然洗涤干净,为其融化,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春天,这里繁花似锦,百草含芳,树枝生出清香的绿叶,漫山翠绿,蜂飞蝶舞,五彩缤纷,色彩各异的鲜花点缀其中,散发着阵阵花香。漫步于龙潭,时刻感觉到强烈的春天气息。盛夏,浓荫密枝,万木向荣。这里也成了绿色的海洋:新绿、翠绿、浓绿、黛绿、墨绿、深绿交融在一起,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使人振奋,催人向上,给人以希望。金秋时节,龙潭披上了富丽的色彩,乌桕、枫香的红叶,浸入绿色之中,红绿相间,组成了一幅绚丽无 *** 巨幅油画。
龙潭森林公园沟谷纵横,溪流密布,瀑潭众多。从深山里流出来的溪水,弯曲蜿转穿林过石,分合起落,构成了一级级激流飞湍和层层叠叠的潭瀑奇观。瀑布为公园的一大奇观,具有生动的动态美。这里有的瀑布高达100米,在高高的翠岩上悬泻倾挂,似巨幅晶帘凌空飞落;有的瀑布在山谷中腾越呼啸,几经跃碰,声若滚雷。石泉激溅起的无数水珠,化作迷蒙的水雾,在阳光照耀下,常常变幻出一道道七色彩虹,像彩桥飞架,整个山谷也好像笼罩在一片金色轻纱之中。近观瀑布如龙飞凤舞,充满活力;远望瀑布如白练垂帘,宁静清雅。好一个多彩多姿的瀑布奇景。
众多的溪流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潭。大的500平方米以上,小的也有10平方米。潭水清碧,生栖着多种鱼类。有些潭边绿树葱笼,纷纷前倾,探向水面,犹如一张张绿色的大伞,遮盖在潭面上,形成天然的室内游泳池。有的潭水面宽阔,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山、近树,渲染出美丽无 *** 水中画。紫荆山属大瑶山余脉,在市境北端,东边平南县鹏化山区,西北与武宣、象州、金秀等县相邻。幅员辽阔,面积27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重叠。 *** 茫茫,大坪、田心、花蕾三水由北至南,至旧三江圩汇合,再经风门坳破峡而出,奔向金田平原。
紫荆山区山雄水奇,洪水项海拔1313米。由于“山高皇帝远”,明代大藤峡瑶民 *** 曾“据为窟宅”(旧县志)。1851年太平天国 *** 于金田村,紫荆山又成为这场农民 *** 的摇篮。至今,两次农民 *** 的遗迹随处可见。紫荆山内,壮、汉、瑶三个民族毗邻而居,壮村瑶寨,风光独特。
紫荆山位于数县交界处,清代中叶以后,一度为浔州、柳州、梧州三府的陆路交通孔道。旧《武宣县志》在一幅地图中,将武宣县东乡通往紫荆山区的一条羊肠小道—东张界,标明为“通衢大道”。解放后,研究经济史的学者络绎而来,沿着这条“通衢大道”,去寻找广西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发展的脉络。
这样的“通衢大道”,还有从紫荆山区北面经洪水界至象州县境一条。据史料记载以及紫荆山区老人世代相传,清道光末年(19世纪40年代末)以后,大批“过山客”沿着这条崎岖小路,经过紫荆山区往南再经金田平原,将各种山货、土特产挑运至浔江边上的大湟江口,经水路运梧州、广州;往西、北翻越东乡界和洪水界,将大批经由大湟江口运来的当时所谓“洋货”,如“东盐”、“洋纱”、“火油”等,挑运到武宣、象州,然后运销柳州、贵州。这些络绎于途的“过山客”,少者每天数十人,多时每天可达二三百人。
洪水界下的界脚、深水和东乡界下的花蕾等村,是“过山客”必经之路。当年,村民开设不少路店, *** 来往客商食宿。至今,当地老人还可给来访客人指点,那里就是当年开设路店的地方,历历如数家珍。
紫荆山区曾经孕育了大藤峡瑶民 *** 和太平天国 *** ,洪秀全、冯云山曾在这里秘密进行反清活动数年,留下了许多吸引中外游人的史迹。
紫荆山内,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壮村瑶寨,风光奇异,瑶寨风情尤为独特,近年前来观光浏览的人渐多。“东塔回澜”是桂平八景之一。正对东塔的一段浔江河面,位于扬澜滩之下,水下暗礁遍布,黔郁两江汇合后,水流湍急,为礁石所阻,激起阵阵漩涡,在长达数里的江面上,波澜泆起,回环激荡,变化无穷,蔚为奇观,遂被称为东塔回澜。
东塔坐落在浔江南岸、桂平市寻旺乡境内,因在城区东郊而得名,距城区4千米,是广西境内更高的一座古塔。1963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塔始建于明万历初年,由桂平知县刘万安倡议集资兴建,后因刘万安去世,仅建成两层。到了崇祯年间,才由御史李促熊、浔州知府葛元正增建成九层宝塔。
关于东塔的建造,当地盛传这样一种说法:过去有个风水先生对人说:“两江夹一舟,当官难长久”,说桂平地形狭长,是块竹排地,两条大江左右冲击,竹排摇曳不定,所以在这里当官的总是当不长。风水先生出主意说,只要在两江汇合处建一座宝塔,好比在竹排上 *** 一根竹篙就行了。据说刘万安当了桂平知县后,他对风水先生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大兴土木建造此塔。不料塔未建成,这位县官大人便死在了任上。
历经400多年风吹雨打,东塔破败不堪。20世纪90年代中期,桂平市人民 *** 按原貌对东塔进行了维修。
该塔为八角空筒倚柱式砖塔,底径12米,高50米,每层饰以九叠重檐,涂朱砂。每层有圭角式拱门8个,其中2个是真门,6个是假门。塔内有穿壁式盘旋而上,直达顶层。塔顶安置着一个铜葫芦,原是为了“镇邪”及装饰,实际上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每层8个檐角原来装有铜质铃,共 *** 个,遇风丁当响,声闻数里,可惜现已不存。
东塔地处浔江平原,周围大地苍茫,车来人往,塔畔江水长流,百舟竞赛,东塔平地拔起,状若文笔,直指云天,与西山、白石山遥相呼应,气势雄伟,蔚为壮观。过去,塔畔浔江水下多礁石,江水受阻回环激荡,塔影摇荡于江中,非常好看。而桂平绿豆糕作为桂平的美食 *** 。其中宏发祥绿豆糕便是典范。宏发祥绿豆糕是桂平宏发祥饼家的传统产品,早在解放前已闻名广州和港澳等地。
宏发祥绿豆糕细嫩、甘滑、清香,甜而不腻,融糕点和清凉补品两特点于一体。宏发祥绿豆糕如柠檬,嫩绿莹润,有如碧玉。品尝时佐之以西山茶,味道更佳。
宏发祥绿豆糕畅销于广西、广东等 *** 省份,并远销到、 *** 、 *** 以及东南亚等地。
到桂平旅游,购其绿豆糕曾予亲朋好友更是每个游客的习惯。敬慈斋馆在广西桂平市西山风景区洗石庵内。由桂平城区 *** 协会营办,可预约承办港澳台胞、华侨和各界人士的素餐,并供应素面、粉饺等风味小吃。在敬慈斋馆进餐,不仅可以领略素食的特殊风味,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吃在 *** 文化中的渊源。
敬慈斋馆 *** 的素食受广东的影响,有相似之处,又有别于广东 *** 界 *** 的素食。素餐宴席上经常出现的菜色有“绣球玉液”、“彩菇争艳”、“杏林春满”、“百花拼盘”、“千层百叶”、“芙蓉酥酡”、“酥脆香卷”、“如意吉祥”、“不可思议”等。有的菜名诗意盎然,表现了出家人的幽默。如“杏林春满”、“不可思议”等。“杏林春满”用冬菇、杏仁、胡萝卜、丝瓜、竹笋、作料,切粒混合炒制而成。红、绿、黄、白、褐五色相间,清雅素淡,春意盎然。用沙田柚皮泡制的“不可思议”皮酥肉嫩,甘香可口,如无人介绍,吃时不知是何物所制,令人有不可思议之感。“如意吉祥”用荔浦芋 *** ,形状酷似“五柳鱼”,甜、酸、酥、嫩皆备,闻其味即令人食欲大增。【猪脚】猪脚粉是桂平著名的特色美食。桂平传统工艺 *** 的猪脚粉工艺、用料都十分讲究,其中,主菜猪脚肥而不腻,皮略脆,不软不硬。猪脚 *** 平,味甘咸,具有补血益气、通乳、去毒功效,适合气虚体弱者食用。猪脚骨中的胶质含有钙、磷等矿物质,能强化人的牙齿和骨骼。搭配粉面一起食用,更能起到补充体力和补血益气的作用。猪脚与章鱼相宜,同食可润泽肌肤,益气养血。
【粉】桂平猪脚粉选用河粉。原料:大米。 *** 流程:将米洗净后磨成粉,加水调制成糊状,上笼蒸制成片状, *** 后划成条状即成。手工制成的河粉色白。桂平猪脚粉所使用的粉是自己手工蒸的,从选米到磨浆到蒸粉,均为人工 *** ,绝不使用机器 *** ,因为这样才能保证粉的质量和口感。蒸粉最关键是火候,多一把火则过老,少一把火则不熟。广西桂平市的香辣糟 *** 独特,味道极好。现今在该市的城厢,金田、江口、紫荆、南木等乡镇的人家几乎都爱吃香辣糟并会 *** 。
据说清末太平天国农民 *** 军在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时,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和支持。由于当时的农民生活比较贫困,平时一般都没有好酒好肉招待客人,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大瓮细瓮的香辣糟,煮好米粥或蕃薯芋头饭,盛情招待义军,让将士们吃得津津有味。
这香辣糟的制法是:把5公斤上好糯米煮饭凉至28至36度左右,加入10只(约50克)研成粉末的酒饼拌匀,装入盘中用棉布盖紧,温度保持25度以上,3天后发出酒香就可待用。将剪了叶柄的指天椒、牛角椒成只洗净凉干切段共约2公斤,加300克熟盐,然后和糯米酒饭一起拌匀,放入洗净滴干水了的、特制的嘴凸肚大的瓦瓮里,先用平盖盖住,再用倒钟型的盖罩住,在凸咀的边缘加清水封口,以防漏气腐烂。半月后即变成香甜酸辣咸俱佳的食品。
可随时享用,取后马上盖紧,并注意在边缘加水密封。一般家庭都制有几瓮,轮流吃。还有的家庭将经过加工的豆角、木瓜、萝卜、菜头、黄瓜、蒜、姜、蕹菜杆等做料,制成各色香辣糟,如密封得好,可保存至对年。此糟用来送饭送粥,或当作佐料制配宴席佳肴,都可令人食欲大开,赞不绝口。桂平人素有吃狗肉的习惯,旧时县城内有狗肉塘,城外有狗桥。近年,桂平市内五花八门的熟食摊档中,以狗肉最为吃香。在桂平饭店和各大酒馆,同样可以品尝到各种风味独特的狗肉。本地人对狗肉的吃法很多,花样不同,风味各异。或红烧、红扣,或清炖、白切,或生焖。小摊挡、小饭店则以狗肉火锅招待顾客。
狗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食用价值很高。
狗肉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入 *** 疗疾的效用。狗肉味甘、咸、酸、 *** 温,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之功。《普济方》说狗肉“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本草纲目》中载,狗肉能滋补血气,专走脾肾二经而瞬时暖胃祛寒‘补肾 *** ’,服之能使气血溢沛,百脉沸腾。故此,中医历来认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 *** ,有补肾、益精、温补、 *** 等功用。桂平本地有句俗话语:“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唔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狗肉中含有少量稀有元素,对治疗心脑缺血 *** 疾病,调整高血压有一定益处。狗肉还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如尿溺不尽、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用狗肉加辣红烧,冬天常服,可使老年人增强抗寒能力。但要注意的是,由于狗肉 *** 温,所以有阳虚内热,脾胃温热及高血压患者应慎食或禁食。另外,狗肉食后易口干,喝米汤可纠正这一副作用。
1.一般用炒、爆、烧、炖、卤等烹调 *** 。
2.狗肉用白酒、姜片反复 *** ,再用稀释的白酒泡1-2小时,清水冲洗后入热油锅微炸再烹调可有效降低其腥味。【简介】
在桂平市,各种小吃摊档琳琅满目。在五花八门的小吃食品中,田螺汤是特别引人的一种。田螺的吃法很多,最常吃的是田螺汤。田螺汤不仅螺肉爽口,而螺汤之鲜,尤为令人称道,既似海味,又有别于海味,因此食客甚多。
田螺汤的 *** *** 很讲究,首先将买回的田螺放在有铁 *** 物的清水中养数天,每天换水两次,让其肚内杂物全部排掉。
下锅前,先用刷子将附在外壳的青苔及泥渍洗净,然后剪刀去田螺尾部尖端,置锅内以过面水煮沸,将螺捞起,剥掉螺盖,以利油盐、配料进入螺内。开始先用猛火炒田螺,加少量油、盐、酒以除去腥味,再投入姜片、桂枝以及猪骨汤同煮。起锅前,再放少许油、盐、蒜泥、辣椒、紫苏、毕迟或假蒌合炒片刻,吃时再配上螺汤。
经泡制后田螺肉脆爽口,汤鲜味美,别具一种说不出的野味。
田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以及钙质等,中 *** 可入 *** ,有清热、生津、明目、利水通淋之功能,对 *** 很有补益。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龚州诗词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