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编花篮歌曲歌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编花篮歌曲歌词以及编花篮 花篮里面有小孩 儿歌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编花篮的儿歌有哪些
1、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银个丹丹嘿银牡丹,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花儿开得多娇艳,姑娘见了好喜欢,哎嗨哎嗨好喜欢,五彩缤纷嘿齐争艳,齐争艳那个哪哈依呀嗨。
2、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蹲下,起来。坐下,起来。一二谁出来。一二谁出来。
3、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站得稳,跳得齐。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 *** 九一百一。
《编花篮》是由钟庭润作词,郭复善作曲的一首小调歌曲作品,这首歌曾一度被认为是集体创作的河南民歌。20世纪80年代经歌唱家朱逢博重新配器演绎,才真正流行全国并产生广泛影响。直到2008年3月,河南版权局确认歌曲《编花篮》属于郭复善和钟庭润的原创音乐作品。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南山有块棉花田,朵朵开得像牡丹。
金牡丹来银牡丹,银牡丹呀哪嗬咿呀嗨。
采,采,采新棉,三朵两朵采一篮,
俺把那篮儿送北京, *** 见了夸奖俺。
夸俺的篮儿编得巧,夸俺的棉花开得艳,谁见了谁喜欢呀啊。
二、小时候玩的游戏叫“编花篮”的,里面的词是怎么念的
《编花篮》是一首由钟庭润填词,郭复善谱曲,俞淑琴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中 *** 歌》中,发行于2004-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20首歌曲。
1、姜涛演唱的《编花篮》,该歌曲收录在专辑《2012年05月 *** 红歌 2》中,发行于2012-05-30,该张专辑包含了94首歌曲。
2、侯欣悦/侯欣然演唱的《编花篮》,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歌声的翅膀第7期》中,由梦响强音公司发行于2017-06-04,该张专辑包含了8首歌曲。
三、小时候玩的小游戏《编花篮》的童谣
1、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
2、银个丹丹银牡丹,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
3、 *** 儿多娇艳,姑娘见了好喜欢
4、五彩缤纷齐争艳,齐争艳那个哪哈依呀嗨
5、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
6、银个丹丹银牡丹,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
7、 *** 儿多娇艳,姑娘见了好喜欢
8、五彩缤纷齐争艳,齐争艳那个哪哈依呀嗨
9、《编花篮》是一首由王园园演唱的歌曲。同时这也是一首河南民歌。
10、王园园,生于河南省商丘市。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现任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原河南省歌舞剧院)独唱演员,民族女高音。原创作品《月似我心》。
11、2003年,获河南省中等专业学校声乐比赛一等奖。
12、2005年,河南省“雪碧杯”飙歌赛开封赛区十佳歌手。
13、2006年,河南省第十届大 *** 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民族组一等奖。
14、2007年,河南省第三届专业声乐大赛,“文华奖”民族组表演一等奖。
15、2008年“河南省大 *** 艺术节”声乐比赛专业民族组一等奖。
16、2009年,全国第二届大 *** 艺术展演声乐类一等奖。
17、2009年,中南六省第六届“樱花杯”专业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三等奖。
四、编花篮的歌曲歌词
1、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2、南山有块棉花田,朵朵开得像牡丹。
3、金牡丹来银牡丹,银牡丹呀哪嗬咿呀嗨。
4、采,采,采新棉,三朵两朵采一篮,
5、俺把那篮儿送北京, *** 见了夸奖俺。
6、夸俺的篮儿编得巧,夸俺的棉花开得艳,谁见了谁喜欢呀啊。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7、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
8、银个丹丹嘿银牡丹,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
9、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
10、花儿开得多娇艳,姑娘见了好喜欢,
11、哎嗨哎嗨好喜欢,齐争艳那个哪哈依呀嗨,祖国 *** 没个边。
五、编花篮原唱
1、王曼云。《编花篮》原唱是王曼云,首唱于1960年,原版并未正式发行,歌词有: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
2、《编花篮》是由钟庭润作词,郭复善作曲,收录于 *** 1月1日发行的专辑《中 *** 歌欣赏》中,2004年,入选中国 *** *** 会宣传部推荐的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
六、《编花篮》是哪的民歌
随便找个人问一下,知道哪首“河南民歌”? *** 都是《编花篮》,很少有人说出第二首“河南民歌”。《编花篮》作为“河南民歌”被传唱了近半个世纪。但是,河南省 *** 退休干部、今年76岁的郭复善认为,这首歌是他谱曲的,是“原创歌曲”,不是“民歌”。歌词原本是“摘棉花”,而不是什么“摘牡丹”。《编花篮》到底是谁的?又是怎么被“改头换面”的?
【20年 *** 之路】《编花篮》是我“编”的,怎么还说是民歌?
12月19日上午,郑州晴冷,记者来到人民路郭复善老先生的家。郭老师今年76岁,戴着一副老花镜,看上去精神不错。郭老师家里还有一位客人——天基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建兵。王律师说,他是听说郭老师要“ *** ”,主动上门“服务”的。
在郭老师书房,一个小书柜上摆满了与《编花篮》相关的音像制品,记者随便翻了翻,多把《编花篮》注为“河南民歌”。
郭老师拿出两张光碟给记者和王律师看,分别是中国唱片总公司2004年出版的《民族歌坛名人》和2005年出版的《民间小调》,两张光碟都收录有《编花篮》,均注为“河南民歌”。
正是这两张光碟的出版,再次引起了郭复善老人“ *** ”的想法。
“1986年,我发现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出版的磁带中把《编花篮》当做‘河南民歌’。”郭老师说,他给对方致信要求“恢复词曲原貌”。对方在回信中称,“不知道歌曲是你们创作的,以后再版时再恢复”,并寄来30元稿费。“没想到20年过去了,《编花篮》还是署名‘河南民歌’”。
今年3月,作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郭复善给协会寄去了从市面上购买的侵权作品,委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追究中国唱片总公司的侵权责任。据郭复善介绍,从3月份到10月份,虽经协会与唱片总公司协商,但结果是最多支付一些费用,署名不会变。
【回忆创作经过】小时候常去棉田摘棉花激发创作灵感
郭复善老师回忆了《编花篮》创作经过。新中国成立前郭老师就参加了 *** 军,主要搞文艺创作,豫剧《朝阳沟》的作者杨兰春是当时文艺队的队长。
新中国成立后,郭老师先到省歌舞剧院担任指挥,后转到省文联任曲艺编辑。郭老师回忆说,“1958年,我在当时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了省文联干事钟庭润的歌谣——《编花篮》。这激起了我的创作灵感,就为歌词谱了曲。”
“我老家就是老洛阳县城的, *** 是棉花技术员,侍弄棉花很有一套。我常跟着 *** 到地里摘棉花。”所以,当郭复善看到《编花篮》的歌词时,仅仅用了2个多小时就谱写了这首词的曲子。词曲出来后,一个勤劳欢乐的农村少女形象也就面世了。郭复善说,这首歌本来就是歌颂劳动人民的:一个棉产区的少女自己种棉花,自己编花篮,棉花熟了以后自己采摘;摘了棉花以后送到北京送给 *** 。
“作为一个棉产区的人,我对棉花有很多遐想。”“为啥棉花像牡丹?棉花白啊!”“为啥三朵两朵就能摘一篮?棉花丰收啊!”
摘牡丹有违道德洛阳人民不会同意
1959年,北京《歌曲》半月刊第3期首发了《编花篮》,词作者钟庭润,曲作者署名“筱轩”。“筱轩就是我。”郭老师说,因为我字轩,就取了个笔名“筱轩”。
郭老师送记者一本《编花篮——郭复善作品选》,里面收录了郭老师作曲的38首歌曲,多署名“筱轩”。1960年, *** 人民广播电台首播《编花篮》。“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
1986年,郭复善偶然在郑州市二七广场听到《编花篮》,才发现曲子没有变,但歌词却被“篡改”了,而且还被冠名为“民歌”,既没有词作者,也没有曲作者。
“为啥要摘牡丹?牡丹是观赏用的,摘 *** ,那是有违道德的,也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当郭复善把这首改编过的词告诉钟庭润时,这位词作者也是一脸的不解:“我的诗歌怎么成了民歌了?我歌颂劳动人民,歌颂人民领袖,怎么变成了姑娘摘牡丹了?”
郭老师的妻子史子珍也是搞文艺工作的。她带大家唱的《编花篮》是原版的,就是“摘棉花”,而不是摘牡丹。“摘牡丹洛阳人民都不会同意的。”
郭复善表示,他将通过诉讼一方面要求恢复《编花篮》歌词原貌,另一方面讨回署名权。
七、编花篮歌曲内容
1、传统版本的《编花篮》歌曲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歌词中唱道:
2、“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有块棉花田,朵朵开得像牡丹。金牡丹来银牡丹,银牡丹呀哪嗬咿呀嗨。”
3、这是一首赞美劳动与丰收的歌谣,表达了对美丽棉花田的热爱和对 *** 的敬仰。
4、而现代改编版的《编花篮》则赋予了新的寓意,歌词变为:
5、"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银个丹丹嘿银牡丹,祖国 *** 没个边。"
6、这首歌颂了祖国的繁荣与春天的美丽,摘牡丹的动作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祖国花朵的欣赏。
7、无论是哪一版本,都传达出对自然美景和劳动成果的热爱,以及人们心中对美的追求和对领袖的敬仰之情。
8、《编花篮》是一首个人创作的作品,但现在常被冠名为河南民歌的名头。《编花篮》词作者是钟庭润,曲作者是郭复善。新中国成立前郭复善参加了 *** 军,主要搞文艺创作。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编花篮歌曲歌词和编花篮 花篮里面有小孩 儿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