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邪成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成语闭邪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歪门邪道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真没想到,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门邪道。”近义词有:左道旁门、歪风邪气,反义词有:康庄大道、正人君子,歪门邪道是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途径或 *** ;也比喻坏主意。
1、旁门左道(注释原指不正派的 *** 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2、歪风邪气(注释:歪、邪:不正当,不正派。指 *** 的作风和风气。)歪门邪道(注释: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3、邪门歪道(注释: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左道旁门(注释:原指不正派的 *** 派别,借指不正派的 *** 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1、康庄大道[kāng zhuāng dà dào]
宽阔平坦的大路,比喻光明美好的前途。
2、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
指品行端正、遵守道德的人。也用于讽刺伪善的人。
*** 用语,“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意思是说,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后用来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
4、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1)形容光明正大:做一个歪门邪道的男子汉。
(2)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歪门邪道的相貌。
5、必由之路[bì yóu zhī lù]
指前往某处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多用于比喻: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歪门邪道。
二、旁门邪道成语解释
1、【标准发音】:páng mén xié dào
2、【旁门邪道是什么意思】:见“旁门左道”。
3、【旁门邪道成语接龙】:作舍道旁→旁门邪道→道 *** 遗
4、【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指不正经的`东西
5、【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páng mén xié dào】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6、【出处说明】: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他就是想靠旁门邪道一举‘成名’。”
7、【对应近义词】:旁门外道、旁门左道
三、獬豸触邪成语典故
1、典源出处《后汉书·舆服志》:“法冠,一曰柱后。…… *** 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注引《异物志》(汉·杨孚撰):“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 *** 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ze)不正者。”《太平御览》卷 *** 。引《说文》日:“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史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wei)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又引《论衡》曰:“獬豸者,一角之羊, *** 识有罪。皋繇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皋繇敬羊,跪坐事之。”《神异经》、《述异记》亦载。
2、释义用法神话传说獬豸是一种神羊(牛),可以分辨人的曲直邪正,用角去触有罪或不正的人。后以此典借指执法判断曲直;也借指执法官员。
3、【豸角】唐·白居易:“宪府触邪峨豸角,琐闱驳正犯龙鳞。”
4、【触豸】元·傅若金:“立朝防触豸,行路避乘骢。”
5、【獬豸】唐·李商隐:“凤凰传诏旨,獬豸冠朝端。”
6、【神羊角】唐·元稹:“再砺神羊角,重开宪简函。”
7、【神羊触】唐·元稹:“始效神羊触,俄随旅雁征。”
8、【獬豸威】唐·杜甫:“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
9、【獬豸触】唐·李商隐:“邪同獬豸触,乐伴凤凰听。”
四、歪风邪气是什么意思歪风邪气成语故事
歪风邪气拼音 [ wāi fēng xié qì ]
歪、邪:不正当,不正派。指 *** 的作风和风气。
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感 *** 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歪风邪气近义词
柳青《狠透铁》:“只有王以信装得镇静,面不改色,还对高 *** 说:早应当整整社员里头的歪风邪气了。”
1、改正,或是在犯错以前提醒帮助,若有智慧地同情,才会赢得别人的称赞,不能以为只要是同情,就是好的,是非不分,助长歪风邪气
2、作为领导响应 *** 的号召没错,用心配合国家发展也没错, *** 歪风邪气更不错,只是那里面有个治理 *** 的问题
3、我们学校去年被市里评为“文明单位”后,歪风邪气在校园 *** 本就没有立足之地。
4、只有王以信装得镇静,面不改色,还对高 *** 说:早应当整整社员里头的歪风邪气了
5、他以一身正气压住了歪风邪气。
五、邪不压正的意思
1、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2、成语出处:唐·韦洵《刘宾客嘉话录》:“此邪法也,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3、释义:傅奕回答:"这是邪术啊。我听说邪不犯正,如果让他来咒我,一定不会成功。"
4、示例:真是邪不压正,我们终于胜利了。
5、成语解释: *** 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6、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7、释义:我听说邪不犯正,如果让他来咒我,一定不会成功。"
8、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正义战胜 ***
9、成语例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邪不干正,妖不胜德。”
10、释义: *** 的压不倒正派的,修德是为政之本,妖邪决不能战胜德行。
六、什么真什么邪成语
1、纯:单纯。真:天真。无:没有。邪:邪念。单纯、天真的没有什么歪念头、邪想法的小白。
2、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4、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 *** 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 *** 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5、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汉语词汇 *** 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6、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7、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8、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 *** 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 *** 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 *** 的。
9、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七、带正邪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1.改邪归正:改正错误,返回正道。
2.降邪从正:放弃 *** ,效忠正义。
3.黜邪崇正:摒弃 *** ,尊崇正义。
4. *** 邪陷正:追随 *** ,陷入困境。
5.答棚邪不压正:正义不可被 *** *** 。
6.正纯正无邪:纯洁无瑕,没有 *** 。
7.舍正从邪:放弃正义,追随 *** 。
8.归邪返正:离开 *** ,重返正义。
9.回邪入正:改变 *** 行为,走上正道。
10.扶链运正:支持正义,使其得以实施。
11.祛邪舍邪:驱除 *** ,放弃 *** 行为。
12.棚举梁归正:纠正错误,回归正道。
13.中正无邪:正直无私,没有 *** 。
14.反邪归正:反抗 *** ,回归正义。
关于本次邪成语和成语闭邪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