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汲取教训的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和形容吸取教训的成语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四字成语
1.关于吸取教训的成语
1.亡羊补牢
成语解释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 *** 的圈。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解释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抄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成语解释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成语出处清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百引以为戒。”
成语解释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度误。
成语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成语解释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诗经周讼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一、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
宋·无名氏《五代汉史平话·汉史》。蹶:失败,挫折。便:熟习,此指教训。这两句大意是:经过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经过一件事情,便增长一分智慧。此二句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失败。在作者看来,经过一次挫折,事业受到一些损失,并没有什么可怕,只要能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相反,未经过风雨,未受过挫折,其感情必然脆弱,其能力必然低下,其经验必然缺少,这种温室中的花朵,是难以成为栋梁之材的。可以此劝慰那些暂时受到挫折的人。
二、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经验教训名言
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鉴:镜子,这里是照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对水而照的人可以见到自己的面容,与人相鉴照的人可以知道吉和凶。以水作镜可以见到自己的面容,以人作镜,可从前人或他人的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测知自己作为的正确与否。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要善于以前人或他人的事例作鉴戒。
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以铜为镜:古人把铜磨亮作为镜子。这几句大意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帽;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代的兴亡替代;用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得和失。这几句用一连串的比喻说明事理,使人易于接受,现在可用于说明要以历史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作为鉴戒。
前车之鉴 [qián chē zhī jiàn]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释义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殷鉴不远 [yīn jiàn bù yuǎn]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释义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
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引以为戒 [yǐn yǐ wéi jiè]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释义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引以为鉴是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借鉴,避免重犯。鉴:借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读音 qián shì bú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解释师:借鉴。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示例我们要记取这次失败的教训,争取下次实验成功。
二、表示“汲取教训”的成语有哪些
1、《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2、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3、《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4、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5、《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6、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7、是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借鉴,避免重犯。
8、qián shì bú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9、解释师:借鉴。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0、示例我们要记取这次失败的教训,争取下次实验成功。
三、吸取教训和汲取教训这两个成语是一样的意思吗
吸取教训和汲取教训这两个成语都是正确的。
吸取教训与汲取教训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汲,指的是取水,而汲取则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精力。吸的意思是吸收液体和气体,并没有汲的强大。所以,比起吸取教训,汲取教训显得更加的认真和努力。
1、二者的使用场景不同,吸取用于书面语和口头语二者皆可,而汲取多用于书面语之中。
2、二者的搭配对象不同,吸取搭配抽象和具体的事物对象皆可,而汲取多与抽象事物搭配。
3、二者动作的侧重点不同,吸取侧重于采取、采用,而汲取侧重于取得、取来。
四、形容吸取教训特别快的成语
1、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2、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3、蹈袭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4、出处:《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轧辙。”
5、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6、出处:李娴娟等《血染的爱》:“出了更大的反面教员,我们的 *** 可以从这场血淋淋的惨痛的教训中汲取教益。”
7、丰屋之戒指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8、出处:《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9、复蹈前辙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10、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11、覆车之鉴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12、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隗器凭陇而亡,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13、覆车之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14、出处:《晋书·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矣。”
15、覆舟之戒 *** 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16、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17、后车之戒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18、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五十二回:“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重。’”
19、稽古振今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20、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21、鉴前毖后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22、鉴往知来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23、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24、前车可鉴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25、出处:《清史稿·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 *** 成,前车可鉴。”
26、前车之鉴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27、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28、前覆后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29、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30、前危后则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31、前辙可鉴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同“前车之鉴”。
32、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33、出处:《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34、以往鉴来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35、出处:《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36、殷鉴不远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37、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38、引古证今用古代的经验教训,证明现实中的事情。
39、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 *** 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40、引以为戒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41、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42、知往鉴今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43、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44、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45、酌古御今指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46、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47、观今宜鉴古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48、出处:《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49、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50、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51、出处: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七:“仁庙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犹或时失足。汉顾赵曰:‘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5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53、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5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55、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