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经验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形容有经验的成语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经验成语和形容有经验的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表示回顾总结经验的成语
表示回顾总结经验的成语:引以为戒、殷鉴不远、惩前毖后、前车之鉴、覆车之鉴。
1、释义:指通过引用他人的教训,来告诫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2、出处:出自于清·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3、举例: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犯下同样的错误。
1、释义: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只要注意吸取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2、出处:出自《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意思是商朝的教训就在夏朝的灭亡史实中,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也是引用了这个意思。
3、举例: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的教训,以殷鉴不远为警,避免重蹈覆辙。
1、释义:指吸取以前的教训,谨防重蹈覆辙,以达到警醒后来的目的。
2、出处:出自《诗经·周南·卷耳》:“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卜启予之,且其命维。不惩不戒,终焉其殆哉!”意思是引以为戒,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3、举例: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失败,从中吸取教训,惩前毖后,以便更好地前进。
1、释义:指用前面的翻车来比喻前人的教训,提醒后人要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2、出处:这个成语出自《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意思是前面的车已经翻了,后面的车不知道要警醒啊!
3、举例: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成为前车之鉴。
1、释义:指已经翻车的教训,提醒后人要吸取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出处:出自《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勿以己之不欲,而欲人之不欲。”意思是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这些成语都强调了回顾和总结经验的重要 *** ,通过吸取前人的教训,
3、举例: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以免成为别人的覆车之鉴。
二、形容人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成语
形容人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成语举例如下:
1、饱经沧桑: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元朝李行道的《灰阑记》中就有他每有人爱为娼,有人爱为妾,只看人心,那里由得自己。哥哥每总饶我,教我改节了,原是咱父母弄璋之喜,谁期到只为他人作嫁衣裳,几曾有半点儿的饱经风霜。
2、千帆阅尽:形容经历了许多风雨、历练和挫折,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3、历尽沧桑:形容经历了许多变化和磨难,对人生的起伏有了深刻的感受。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文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词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1、青少年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人们在这个阶段中学习、成长、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同时,这也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认知和塑造自我形象的时期。在青少年阶段,人们会经历许多变化和挑战。
2、中年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人们在这个阶段中面临着许多重要的选择和决策。中年阶段的人们通常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职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这个阶段也是人们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在中年阶段,人们还会经历许多挑战和困难。
3、老年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平静和淡然的时期,人们在这个阶段中逐渐接受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的衰退,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和精神生活。老年阶段的人们通常已经经历过许多人生的起伏和挑战,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逐渐放下过去的执念和怨恨,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和亲人朋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精神追求。在老年阶段,人们会经历许多变化和调整。
三、形容有很多经验的成语有哪些
1、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2、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3、措置裕如: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4、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5、隔年皇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6、驾轻就熟: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7、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8、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9、老于世故: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10、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11、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1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3、入铁主簿: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14、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 *** 。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15、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16、少不经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17、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18、生搬硬套: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19、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20、事不师古: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四、关于学习经验的成语
1、闻鸡起舞,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专心致志
2、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3、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因穷无钱买烛.邻居家夜里点烛,烛光却照不进来,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烛光照 *** 来,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匡衡这种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称赞.
5、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6、悬梁刺骨: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形容刻苦学习.
7、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8、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尺璧寸阴、
9、目不窥园焚膏继晷圆木警枕坐以待旦攻苦食淡囊茧照读仰屋著书映月读书映雪读书引锥刺股
五、形容有经验的成语
1、老马识途:指的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2、驾轻就熟: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3、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或找出窍门。
4、游刃有余:指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5、久经沙场:指长期经历战争的锻炼。
6、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7、见多识广:指阅历深,见识广。
8、博学多才:指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9、老谋深算:指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10、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11、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2、经验丰富:指具有很多实践经验。
13、久经考验:指经历长久的考查验证。
14、独具慧眼:指具有别人没有的眼光和见识,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15、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6、轻车熟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17、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18、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19、洞察一切: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20、提纲挈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21、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22、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23、多谋善断: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24、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25、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关于本次经验成语和形容有经验的成语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