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表示不重视的成语和被忽略不被重视的成语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形容不重视或漠不关心的,有哪些成语
1、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3、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4、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5、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6、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7、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8、不理不睬: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9、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10、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11、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12、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3、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14、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15、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二、形容不重视,对人或事不关心的成语四字词语
1、【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2、【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3、【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4、【不理不睬】——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5、【装聋作哑】——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6、【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7、【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8、【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9、【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10、【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11、【不了了之】——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
12、【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13、【麻木不仁】——不仁:没有感觉。肢体 *** ,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14、【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15、【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16、【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17、【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18、【视若无睹】——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19、【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20、【置之不理】——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21、【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22、【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23、【淡然置之】——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24、【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25、【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6、【形容不重视成语】:充耳不闻【拼音】: chōngěr bù wén
27、【解释】: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8、【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9、【形容不重视成语】:装聋作哑【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30、【解释】: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31、【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32、【形容不重视成语】:不闻不问【拼音】: bù wén bù wèn
33、【解释】: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34、【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六回:“也不想想朝廷家平空的丢了一个太守,也就不闻不问,焉有是理。”
35、【形容不重视成语】:置若罔闻【拼音】: zhì ruò wǎng wén
36、【解释】:置:放,摆;若:好象;罔:没有。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37、【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阁臣相构》:“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推其微意,谓便做也得。”
38、【形容不重视成语】:熟视无睹【拼音】: shú shì wú dǔ
39、【解释】: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40、【形容不重视成语】:风吹马耳【拼音】: fēng chuī mǎěr
41、【解释】: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42、【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三、不重视的成语
不重视的成语有:漫不经心、不闻不问、不屑一顾、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不值一提、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等。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多用来表示不把困难、威胁、强敌、危险等放在心上。有时也表示“无动于衷”的意思。一般作宾语、状语。
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也作“不足齿数”。多指事情很小;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也用作谦辞。一般作谓语、定语。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多用于工作、学习方面。一般作定语、状语。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用来形容人、事物的数量非常少;或事物的意义;价值非常小。一般作谓语、定语。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可用于人、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用作贬义;多用来表示对错误言行的蔑视。一般作谓语、宾语。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含轻蔑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四、形容“不重视”“不当回事”的成语有什么
不屑一顾、若无其事、无动于衷、漫不经心、满不在乎。
出处:《孽海花》第二十八回:“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都悍然不屑一顾了。”
释义: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王柬芝若无其事地闩上门,又叫她点着灯,他那双眼睛四处巡视着。”
释义: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默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出处:明·朱国祯《诵幢小品·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 *** ;有司漫不经心。”
释义: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出处:朱自清《执 *** 大 *** 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关于表示不重视的成语和被忽略不被重视的成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