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带有矛盾的成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带有矛盾的成语的知识,包括相互矛盾的成语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形容“矛盾”的成语有那些
1、【拼音】: hán shǐ xiāng gōng
2、【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3、【举例造句】:今夫儒者函矢相攻,蜩螗相喧。
4、【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5、【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 *** ;盾:保护自己的 ***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6、【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7、【举例造句】: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8、【拼音】: máo dùn xiāng xiàng
9、【解释】:向:对着。形容针锋相对。
10、【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11、【举例造句】: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12、【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bèi
13、【解释】: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14、【举例造句】:与人相交贵在诚信,若经常言行相悖,出尔反尔,将难以取信于人。
15、【拼音】: máo dùn chóng chóng
16、【解释】:重重:层层。彼此间的冲突、意见很多。
17、【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 *** 时期史话》第68章:“ *** 各国在国际关系上虽然各怀 *** 胎,矛盾重重,但是……”
18、【举例造句】: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很不简单,矛盾重重。
二、矛盾的成语矛盾的成语是什么
矛盾的成语有:自相矛盾,倒持戈矛,磨盾之暇。
矛盾的成语有:倒持戈矛,不名一钱,自相矛盾。2:结构是、矛(独体结构)盾(半包围结构)。3:注音是、ㄇㄠ_ㄉㄨㄣ_。4:词 *** 是、形容词。5:拼音是、máodùn。
矛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矛盾máodùn。1._投埽扔餮孕凶韵嗟执ァ2._缰しㄉ现缚凸凼挛锖腿死嗨嘉诓扛鞲龆粤⒚嬷浠ハ嘁览涤只ハ嗯懦獾墓叵怠
⒈见“矛_”。⒉特指以文词相辩难。按,同书卷十二有“矛盾”一目,所记皆当时文士以诗句互相指责非难之事。引南朝梁何逊《西州直示同员》诗:“矛盾交为论,光璧带成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争解元》:“会郡中有宴,乐天讽二子(指张祜、徐凝)矛盾。”⒊犹屏障。《宋书·萧景传》:“_蛮悉渡汉水来降。议者以蛮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引景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蛮,则魏军无碍,非长策也。’”⒋违抗。引明王_《春芜记·忤奸》:“想着我宠冠臣邻,我屈指朝中半从顺,怪伊行敢相矛盾。”⒌哲学名词。在唯物辩证法中,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⒍逻辑名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矛、盾, *** 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如:「自相矛盾」。也作「矛_」。词语翻译英语contradiction,CL:德语Auseinandersetzung(S)_,Gegensatz,Widerspruch,Kontradiktion(S)_,entgegengesetzt,sichwidersprechend,unvereinbar,kontradiktorisch(Adj)_法语contradiction,désaccord,contradictoire
矛盾(对立统一关系之逻辑术语)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 *** 关系。这种属 *** 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从广义上讲:如果两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时另一件一定存在,那么这两件事物就有矛盾。矛盾(汉语词语)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无善恶之分。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在逻辑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在口语和辩证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逻辑中完全不同的意义。
胸中矛盾无更于矛盾觅调和矛盾出户牖
conflictcontradictioncontradictincompatible
自相矛盾不名一钱矛盾相向磨盾之暇鬻矛誉_伯道无儿 *** 矛入室亡戟得矛杯酒戈矛鬻矛誉盾
1、老师分别找李响和张宇谈话,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2、经过解释,他们之间的矛盾涣然了。
3、老师解决同学间的矛盾,要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不能只听信片面之词。
4、他的个 *** 遇事犹疑不决,说法常前后自相矛盾。
5、这篇作文矛盾百出,显然是编造出来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矛盾的详细信息
三、矛盾的成语大全
1、驴唇马嘴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2、出尔反尔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3、大处着眼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4、 *** 成仇 *** :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一般指夫妻不和,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5、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6、食宿相兼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7、势不两立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8、一分为二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 *** 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9、以夷伐夷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10、以毒攻毒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 *** 的 *** 物治疗毒疮等恶 *** 。比喻利用 *** 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 *** 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11、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12、与世无争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13、大相迳庭谓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
14、添油炽薪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15、言行相悖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16、以火去蛾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17、以肉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18、以肉驱蝇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19、以夷制夷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四、矛盾的成语
汉语中有许多成语与矛盾的概念相关,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喜忧参半:表示既有高兴的事情,也有令人担忧的事情,存在着矛盾的情绪。
2.青红皂白:表示区分是非、黑白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
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表示解决问题只见到片面,不从全局来考虑,因此矛盾难以根治。
4.肝胆相照:表示交心、互信的朋友,因为互相认同与支持,因此解决矛盾更加得心应手。
5.两全其美:表示两个看似对立的局面兼顾得当,达到了矛盾双方或多方的改善或统一。
6.强弩之末:表示物极必反,因为受到过度的扭曲、压抑,所以会引发激烈的反抗和矛盾。
矛盾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相互抵触的两个或多个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 *** 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这些成语生动地表达了矛盾思维理论,说明了矛盾、对立和统一的重要 *** 、复杂 *** 和相互依存 *** 。掌握这些成语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的不同方面,以及相应的矛盾关系。
五、关于矛盾的成语有哪些
1、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2、矛:进攻敌人的刺击 *** ;盾:保护自己的 ***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3、《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4、宋·钱易《南部新书》:“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5、【举例造句】: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6、与人相交贵在诚信,若经常言行相悖,出尔反尔,将难以取信于人。
7、重重:层层。彼此间的冲突、意见很多。
8、陶菊隐《北洋军阀 *** 时期史话》第68章:“ *** 各国在国际关系上虽然各怀 *** 胎,矛盾重重,但是……”
9、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很不简单,矛盾重重。
OK,关于带有矛盾的成语和相互矛盾的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