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的成语(直言四字成语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21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直言的成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直言的成语的知识,包括直言四字成语大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敢于直言无所顾忌的成语
  2. 直言正谏的意思
  3. 直言不讳读音直言不讳成语念什么呢
  4. 成语直言什么
  5. 表示直言的成语有那些

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的成语

1、昌言无忌,指敢于直言,无所顾忌。出自清代汪琬《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昌言无忌,希赐裁答。”

2、谠论侃侃,指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出自宋代苏舜钦《祭滕子京文》:“往往谏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

3、谔谔以昌,指百官敢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4、正色敢言,指态度严肃,敢于直言。出自《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5、批鳞请剑,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出自《汉书》,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 *** 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以厉其馀。

二、直言正谏的意思

1、成语发音:zhí yán zhèng jiàn

2、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3、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4、近义词:直言极谏 直言切谏 

5、成语例句:其有直言正谏之士,敢决徇义之夫,二十五日,悉集华林东门,人别引见,共论得失。★《北史·魏纪四·肃宗孝明帝》

三、直言不讳读音直言不讳成语念什么呢

1、直言不讳,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yánbùhuì。

2、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形容一个人说话毫无隐瞒。

3、成语出处:《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4、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5、示例: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 *** 无派的人,才敢这样直言不讳。——梁斌《红旗谱》五十二

四、成语直言什么

【解释】: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出处】:《内晋书·刘容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示例】:一个青年人;应该襟怀坦白;热情爽朗;勇于~.

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晋书属·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一个青年人,应该襟怀坦白,热情爽朗,勇于~。

出处:《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释义: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规谏必看不讳之门。”

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直言贾祸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内致。指说话容坦率的人会惹祸。

直言极谏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直言切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直言取祸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直言无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直言无隐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直言勿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直言正谏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直言正色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解释】: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出处】:《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示例】:一个青年人;应该襟怀坦白;热情爽朗;勇于~.

【解释】: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自】:《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释义]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回。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语出]《东周列答国志》第十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用法]用于形容某人凭借道理;不畏恶势力;说公道话。一般作谓语、宾语。

[例句]他为人正直;乐于排难息事;敢于~。

[英译] speakoutfro *** senseofjustice

【解释】: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出专处】:《晋书·刘波传》属:“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示例】:一个青年人;应该襟怀坦白;热情爽朗;勇于~.

形容“敢于直言无所顾忌”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复“敢于直言无所顾忌制”的成语有心直口快、毫不讳言、言无不尽、直言无讳、正色敢言。

五、表示直言的成语有那些

1、【不讳之朝】: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 *** 清明之世。

2、【不讳之门】: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3、【草茅危言】:草茅:指民间;危言:直言。指民间敢于指责朝政的正直言论。

4、【昌言无忌】:昌言:原指善言,引伸为直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

5、【持禄保位】:禄:旧时官吏的薪俸。为了保持俸禄官位,大臣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也指大臣有过失不肯引咎辞职。

6、【从谏如流】: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7、【谠论侃侃】: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8、【谠论危言】:公正的议论,无畏的直言。

9、【谔谔以昌】: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群臣勇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

10、【谔谔之臣】:谔谔:直话直说。勇于直言劝谏的臣子。

直言的成语(直言四字成语大全)-第1张图片-

11、【犯颜敢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12、【犯颜极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13、【犯颜进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14、【犯颜直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直谏:以直言规劝。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15、【謇谔之节】:謇谔:忠诚直言;节:节 *** 。忠诚直言的节 *** 。

16、【謇謇谔谔】:謇謇:正直,诚实;谔谔:直言敢谏。形容忠正直言。

17、【谏争如流】: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18、【君仁臣直】:仁:仁义;直:正直。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19、【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20、【面引廷争】: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21、【面折廷争】: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22、【面折廷诤】: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23、【面折庭争】: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24、【面争庭论】: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庭争”。

25、【批鳞请剑】: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26、【批逆鳞】:批:触;逆鳞:倒生的鳞。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27、【批其逆鳞】:批:触;逆鳞:倒生的鳞。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28、【饰非拒谏】: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29、【廷争面折】: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30、【言人所不言】:言:说。敢于说别人不敢和不便说的话,即直言不讳。

31、【言无粉饰】:粉饰:装饰表面。说出的话没有虚伪掩饰的地方。形容说话直言不讳。

32、【义不容隐】:隐:隐瞒。就道理上讲不应隐瞒,理应直言。

33、【有犯无隐】:指对上敢于无所隐讳地直言正谏,虽有冒犯也在所不顾。

34、【正色敢言】: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35、【正色危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36、【直言极谏】: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37、【直言切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38、【直言无隐】: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39、【直言勿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40、【朱云折槛】: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文章分享结束,直言的成语和直言四字成语大全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直言 四字 成语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