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的成语,形容虚心向别人请教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29

大家好,虚心的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形容虚心向别人请教的成语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虚心的成语和形容虚心向别人请教的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谦虚的成语
  2. 形容诚恳虚心的成语
  3. 形容虚心的成语
  4. 形容谦虚的成语
  5. 谦虚的成语
  6. 关于虚心的成语有哪些

一、关于谦虚的成语

1、谦虚是一种美德,它是指一个人在面对成就、荣誉或成功时,保持一种虚心、不自满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有很多成语用来形容谦虚的态度。

2、谦虚谨慎:形容人做事小心、谨慎,不骄傲自满。这个成语出自《周易·谦卦》:“谦,亨,君子有终。”

3、不耻下问:形容人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自以为是。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虚怀若谷:形容人心胸宽广、谦虚待人。这个成语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功成不居:形容人在获得成功后不骄傲、不自满。这个成语出自《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6、妄自菲薄:形容人过分看轻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个成语出自《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形容人知道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不自以为是。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满招损,谦受益:形容人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会得到好处。这个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9、这些成语都表达了谦虚的态度和品质,它们提醒我们在面对成就、荣誉或成功时,应该保持一种虚心、不自满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10、这些成语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通过保持谦虚的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能够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二、形容诚恳虚心的成语

1、温恭自虚:温恭:温和谦恭,虚:虚心。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虚船触舟: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 *** 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3、降心俯首:指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4、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5、谦恭虚己: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虚心的成语,形容虚心向别人请教的成语-第1张图片-

6、祛衣受业:祛衣:掀起衣服。形容恭恭敬敬地拜见,虚心请教

7、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

8、委诚求当:指推诚相待,虚心求教

9、矜功伐善: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

10、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12、纳善如流:纳:采纳,接受,善:好的建议和意见。形容虚心接受别人的好建议好意见,像水顺流而下一样自然顺畅

13、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4、自以为是: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15、自用则小: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16、闻义而徙:闻:听到;义:正;徒:迁移。听到符合道义的事就心动神往,虚心相就。

三、形容虚心的成语

1.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2.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3.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5.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8.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9.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13.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14.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5.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6.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17.深藏若虚----虚:无。把宝贵的东 *** 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8.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9.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20.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21.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2.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3.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4.克恭克顺----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25.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四、形容谦虚的成语

谦虚谨慎、谦谦君子、谦恭下士、你谦我让、黄公好谦、不矜不伐、不骄不躁、戒骄戒躁、不耻下问等。

1、稻穗结得越饱满,越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谦虚的胸襟。

2、竹,未曾出土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宁折不弯,能够表达士人行为上的品质、 *** 守,谦虚而刚毅的精神。

3、谦虚不是虚伪,更不是虚弱,而是放开心胸容纳他人,尊重他人;谦虚不是退避,更不是推委,而是虚怀若谷地精益求精,不耻下问地处处学习。

4、其实,松树是树王国中最为深沉的一位。他不言不语,不显露自己,总是默默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这种谦虚与稳重,也是我们年轻的一代需要学习的。

5、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他们的不足。

6、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 *** 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五、谦虚的成语

1、(闻过则喜)——过:过失、错误;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很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2、(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3、                                                                   (谦虚的成语)。

4、(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5、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谦虚的成语)。

6、(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7、(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表示自卑

8、                                                                                                                         

9、(谦冲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10、(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六、关于虚心的成语有哪些

1、不骄不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2、深藏若虚:把宝贵的东 *** 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3、逊志时敏: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4、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5、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虚心的成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形容虚心向别人请教的成语、虚心的成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虚心 成语 请教 形容 别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