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 河道作用 河道航标灯的作用 - 之乡 -

鱼米之乡 河道作用 河道航标灯的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鱼米之乡 河道作用的一些知识点,和河道航标灯的作用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鱼米之乡之旅的更佳线路是谢谢!
  2. 华阳河的水利工程
  3. 鱼米之乡的简要介绍

一、鱼米之乡之旅的更佳线路是谢谢!

D1波密县城—然察公路口(129km)—德姆拉雪山(45km)—塔巴寺( *** km)—罗马桃花村(60km)—察隅县城(50km)—温泉山庄(2km),全程378公里。晚宿温泉山庄。

D2察隅县城—清水河(30km)—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km),全程56公里。晚宿察隅县城。

D3察隅县城—下察隅(66 km)—僜人民俗文化村(4 km)—冷泉(0.5km)—洞冲芭蕉林(1km),全程71.5公里。晚宿下察隅。

D4察隅返回八一镇,或沿贡察公路前往云南,或沿然察公路后由318国道前往昌都。其中,察隅—云南贡山2600公里,察隅—昌都527公里,察隅—八一540公里。

“察隅好,入冬天不寒,山头雪积银世界,山谷樟叶泛青光,郁郁似江南”。行走察隅,体验国画青绿山水的意境,感受原始淳朴的僜人风俗。

【绿海冰川—阿扎冰川】位于察隅县上察隅镇境内,属海洋型冰川,雪线海拔4600米,朝向西南,长20公里。其中,冰川的前沿部分深入到原始森林区长达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巨龙穿行于“绿色海洋”之中。

【梅里雪山】位于察隅县察瓦龙乡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饮县交界处,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海拔2800米,属怒山山脉中段,逶迤北来,连绵十三峰,座座晶莹,峰峰壮丽。

【日东 *** 】位于察隅县竹瓦根镇日东村,距县城30公里。景区拥有明镜般的湖水,碧草如茵的草甸、白雪皑皑的雪峰、莽莽森林,景色如诗如画,河道中许多 *** 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如进梦幻之境。

鱼米之乡 河道作用 河道航标灯的作用-第1张图片-

【罗马桃花村】位于察隅县古玉乡 *** 驻地东南方向约20公里的罗马村,有一片天然野生桃林。桃林三面环山,高处有水源,四周林木葱茏,终年碧绿苍翠,涧有流水,清澈见底;林间鸟雀欢噪,既静僻又幽雅,不失为一处难得的大自然乐园和桃果基地。

【察隅温泉】比起 *** 其他地方的温泉,更象是含羞的少女,温柔宁静,端庄大方,给游人一种怜香惜玉的感觉。察隅温泉最美的时候是每天清晨,由于空气还比较冷,温泉一带总弥漫着白色雾气,巨大的蒸气团从水面冒起,如人间仙境。经专家鉴定,察隅温泉对多种慢 *** 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功效。

【古拉 *** 器景观】位于察隅县古拉乡多吉帕姆山上,从山地远远就能看见在一片绿树林中 *** 蓝天的“擎天柱”,那是一根圆柱形大石柱,石柱中部光滑,顶部似一个半球形,上面长满了杂树,形状十分奇特,整个景观看起来酷似男 *** 巨人的 *** 器。当地人认为是巨人神的化身,成为当地不孕妇女的主要祭拜物。

【古玉塔巴寺】是察隅县现存的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刹名寺。该寺位于古玉乡次龙白玉村,每年前来朝圣的信徒多达千人。

【佛仗树】位于竹瓦根镇嘎巴村,属无叶花,每年4月开花,满树粉红色的花瓣却无一片绿叶,夜间有花爆声,犹如一曲曲优美的仙乐,被敬为“神树”。相传该树是一名 *** 高僧前往印度求佛取经,返回途中在此休息,将手仗 *** 于地上,随即生根发芽,化为此树。

【察隅瀑布群】位于上察隅镇公路沿途,瀑布大多沿着宽3---6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或者温文尔雅或者一泻千里,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美伦美奂,妙不可言。

【冷泉】位于下察隅镇洞冲村附近,泉水甘洌甜美,对治疗皮肤病有着神奇的疗效。

【清水河】距察隅县城东南方约30公里,当地人尊奉为“神河”。无论春夏秋冬,还是潮起潮落,河水总是清澈见底,砾石点点,游鱼如梭,两岸青山倒映水中,令人心旷神怡、美幻绝伦。据说,清水河的河水还有美容的作用。

【原始芭蕉林观光区】位于察隅县下察隅镇洞冲村附近,遮天蔽日的芭蕉林,古老秀美,阔大的芭蕉叶翠绿透明。

二、华阳河的水利工程

二郎河治理,历史上二郎河河坝低矮弯曲,遇山洪暴发,两岸一片 *** ,淹没农田多达3万余亩,洪水常毁村庄。人们无计可施。建国以后的1955年,县人民 *** 动员2万民工,将城关附近的弯曲河道取直,堵老河口,开新河2.5公里,加固河东堤高4米,扩宽河道主泓底宽20~30米,深1.2米,完成近百万土方。1975年冬,隘口公社群众,自力更生,将上自张家河,下至姚湾圩口的弯曲主河道取直,与长溪河口相接,改线长2公里,河宽70米,两岸筑坝高4米,共完成20万余土方。1977年县委决定对上自隘口姚湾圩口,下至龙湖全长32.6公里的主干河道进行全面根治。按防洪标准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将河分为五段测算其流域面积和洪峰流量,而制定设计方案。河道横断面为 *** 。河槽两岸留有20~40米的平台,东堤顶宽5米,西堤为4米,河底宽30~70米,河槽内坡1∶4,堤坝内坡1∶3,外坡1∶2。河底起点高程33.375米,河底龙湖口高程11米。纵向坡度分别为1/1000至1/3000不等,沿线设计建立四道跌水和其它配套工程。1977年10月上旬,测量放样工作结束,下旬全县组织6万多劳力,奋战80余天,完成524万土方,建成大小拱桥涵70余处,后历时两年,完成二郎河沿线防洪抗旱的主体工程以及配套工程。

1955年,望江县堵筑宝塔河入武昌湖下口,分隔华阳河与皖河水系。1955年冬至1956年春兴建杨湾闸时新开挖的杨湾新河。起白杨湾闸,经杨湾 *** 机站至八两缺,全长约8.45公里。闸下段渠道1.5公里,由望江组织民工开挖,实做土方104.18万立方米,闸上段渠道长约1.04公里,由太湖县民工开挖,实做土方43.5万立方米。闸内深泓道水下土方系上海疏浚队承办施工,调来挖泥船(450匹马力)、吹泥船各1艘,泥驳及拖船各3艘,趸船2艘。原计划土方42.77万立方米,实际完成30.78万立方米。因上海疏浚队担 *** 位降落,机船不能返回,便仓促停工,使八两缺到杨湾深泓道口以上6公里长的河底高程达11.5米,而杨湾闸底高程为8米,当湖水位12米左右时,杨湾闸即亮底断流。1976年冬至1977年春,结合灭钉螺继续开挖,自杨湾 *** 机站起,横切胜利小圩,沿利新农场北湖堤内坡,经该场的饲养场、医院、第二大队、之一大队,穿过马家湖抵八两缺的新河,施工长度8公里,民工6万余人,完成土方205.9万立方米,河底高程8米,底宽60米,边坡1∶3,纵坡1/7000。河成后,一般年份增加抢排入江水量1亿多立方米。汛前泊湖底水由12.0米降低到11.5米,减轻了沿湖农田的涝灾。华阳河源头在宿松县西北部,系大别山余脉三面尖峰是宿松、蕲春、太湖三县的分水岭。自三面尖而下,分东、西两大山脉,向中部发展,成“全”字形,且层峦叠嶂,逶迤蔓延。

三面尖峰,中山绝对高度800—1000米,相对高度大于765米。分布在本县西北部,属大别山余脉的延伸地带,境内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8座,其中罗汉尖海拔1015.5米,三面尖1003.9米。中山主要由古生代浅变质岩系的花岗片麻岩组成。山地坡度陡,一般在30度以上,最陡可达60度左右。由于流水冲刷强烈,局部 *** *** ,陡坡和山体上部土层浅薄,并且石质 *** 强,但有机物累积明显,自然肥力高于其他地区,适应于发展林业。

低山分布在县西北中山山体两侧,与中山连成整体山体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低山由浅变质岩系的云母片麻岩各种斜长片麻岩、间夹磷矿石组成。山体坡度20—30度,局部可达40度,由于人为及风化作用,植被损坏严重,部分 *** *** ,土层浅薄差异大,农作物产量不高。中、低山区面积为346.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46%,分布在陈汉区、二郎区(铜铃乡东、南、北3个村);梅墩乡(东塌、且寄、黄大3个村);凉亭区(趾凤乡,柳溪乡东山村)。

华阳河中游经过丘陵区:丘陵区北接中、低山区,南临湖泊,圩畈相间,近山多畈,近湖多圩,分布在程集、许岭、九姑、佐坝、二郎和凉亭区的绝大部分以及城关镇、五里乡。丘陵区主要由侏罗纪的泥质页岩、紫色砂页岩、凝灰岩、砂砾岩组成,并夹有条状石灰岩,岩 *** 复杂,母质类型多。丘陵区间有岗地。 *** 分布在铜铃、二郎、韭山、梅墩、凉亭、河塌、柳溪等凹陷过渡地带,相对高度在40米左右,坡度为6—8度。由第四纪的红色粘土、磷矿石、条块石灰岩、紫色砂砾岩组成。水土流失强烈,植被难免 *** 。低岗分布在沿湖周围,占整个岗地的80%主要由白垩纪紫色砂砾岩。第四纪红色粘土组成。因流水切割形成波状起伏,岗、垄、冲相间。华阳河上中游为冲积平原,在丘陵起伏的岗地下部和湖区二级阶地以下的地段,含山麓平原和河畈平原。主要分布在二郎河、凉亭河两侧,为:二郎畈、梅墩畈、茯芩畈、马畈、凉亭畈、张畈、甘家畈。冲积平原母质来源质系花岗片麻主要岩云母等岩风化物,经流水夹带河流沉积,含有石英砂、长石类的黄沙及云母片等矿物发育而成。华阳河下游地区沿湖洼地平原分布在泊湖、黄湖、大官湖、龙感湖等湖滨地带,海拔15—20米。在地质构造上届长江大地堑垂下凹陷控制形成的内陆水泊区域,第四纪红土或下蜀系黄土物质组成的洼地平原。 *** 畈、二姑畈、黄雀畈、下仓畈和龙湖圩均是湖相沉积物发育而成的潮土,属二元母质型。宿松县湖泊湖面辽阔,水域面积为698.6平方公里。主要有龙感湖(与湖北省黄梅县共有)、大官湖、黄湖、泊湖(与太湖、望江共有)。四湖水面毗连,上接湖北黄梅、广济河流,中纳宿松县二郎、凉亭两河的水源,下经望江县华阳镇通江,是华阳河水系储洪纳泻之所。华阳河河口地区为长江冲积平原分布在复兴洲地,由长江冲积物发育而成,土层深厚,分选 *** 明显,土呈微碱 *** ,土壤肥沃,为省重点产棉区。宿松县

县城,明崇祯乙亥年(1635年),监军史可法监督城垣。宿松知县苟天麟奉命监造,两年完工。城垣周长四里(2000米),共建箭垛1420个,城楼6座。清康熙初年,知县王民皞督修内台4座,寓铺4座;知县朱维高督造悬楼20座。因城墙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朱卷鼎造东门城楼;刘晏督造北门城楼;毕有光等督造小东门城楼。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张鼎主建城西化龙门。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知县张俦奉命维修扩建城垣。城高2.3丈(合8米);墙基宽2.5丈(合8.3米);正门4个城楼全为5架3间重檐四垂式建筑;边门两城楼各建屋一间。全城周长3448米。城墙、城门在 *** 二 *** (1939年)为 *** *** 县长谢殿栋下令拆毁。《江南通志》载:“汉松兹候国故城,在今宿松县城北五十里即松兹县邑,名仙田庄,有县河遗迹”,隋开皇 *** (598年)移治鲤鱼山南麓,距今1387年。今县城位于县中部偏西,地理座标为东经11603~~11607北纬30°07′~30°1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拨:18~~50米,西北、东北土质坚硬,属黄土丘陵地带;西南、东南近河,为河沙淤积地带。地层上部属第四纪冲积层,厚度不大,为亚类土、砂、砂砾石层。县城西南有河西山,东北有钱家山,县大河沿县城之西南廓,自西北向东南注入龙湖。县城南部,原有一条“古雷水系”,接通县大河,早巳淤塞为田,成为蔬菜生产基地。

凉亭镇,自古有一条大河,由西而南穿镇而过,名“旧县大河”,元代有条古驿道自此经过,是安徽至湖北的必经之道。当时,在河流的东、西两岸,各建有凉亭一座,供商贩旅人休息。河西搭一木板便桥。清末至 *** 时期,以河旁凉亭为中心,连贯成东、西两条街道,为北三区区公所驻地。建国后凉亭区公所仍设置于此。

隘口乡,位于宿松县西北部,全乡辖11个村,总户数6610户,国土面积6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29.5公顷,林地3574公顷,水域131.57公顷。境内资源丰富,是全县主要经果林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全县茶叶生产基地,同时又是旅游之圣地,既有九井沟、 *** 罗汉古松和“石破天惊”等独特自然景观,又有始建于唐代的燃灯古寺(旧时宿松十景之一)、清代闵浙巡抚罗遵殿、1931年 *** 宿松县 *** 员 *** 会议遗址等历史文化景观。

杨湾镇,因境内江湾处原有一个杨姓聚居的自然村,故名。位于县境西南部。南部的四合洲、新洲与彭泽隔江相望,西邻大治圩、泊湖乡,西南邻 *** 畈农场,东邻城关镇、白沙乡,北邻翠岭乡。面积55平方公里,辖周湾、晒场、杨闸、杨湾、杨河、丰乐、丰裕、丰大、曾墩、盛塘、鸡冠、柯墩、跃进、团结14个行政村,263个村民组。 *** 10年安徽 *** 吕调元组织十三股东,在丰大村设立丰大公司围湖开垦。村西有一个小凸,传说李白乘船遇雨,书被淋湿,在此晒书,故名晒书场、晒书嘴。杨湾闸位于乡境西南,原有安庆小客轮停靠,通汽车后停航;现仍为 *** 畈农场和徐桥、宿松等地部分物资转运港口,是县境西南边界一个小集镇。杨湾棉种场、栏杆湖养殖场均在此。乡 *** 驻曾墩村,距县治8公里。水陆交通两便。

华阳镇,位于望江县境东南部。东邻永兴乡,东南临长江,西临大治圩、泊湖乡,西南与 *** 畈农场、宿松县交界,北与茶安、沈冲乡隔河相望。面积180.40平方公里,辖杨湾、白沙、雷池3个乡和华阳镇郊及华阳街道两办事处。人口103129人,耕地122236亩(其中旱地8 *** 45亩)。主产棉花、油料。是望江重要产棉区。年产皮棉4840吨,占全县皮棉总产量的40%;年产油料5156吨,约占全县油料总产三分之一。区(镇)公所驻华阳街。为全国优质商品棉基地之一。办事处驻华阳镇,北距县治8公里。

望江县雷池乡,东靠长江,西依武昌湖,南与县城毗邻,北与漳湖镇接壤。乡域地势较为平坦,地形呈狭长型,南北相距40余公里,总控制面积147.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人口5.4万。雷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古雷水自湖北黄梅县界东流至此,积而成池,故名雷池,“ *** 吞天胸,蛟龙垂涎口”,此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即源于此。这片乡土人文荟萃,清代钱币学家、收藏家、著作家倪模,曾任河南巡抚的倪文蔚均出生于此。古雷池 *** 连体、一遍 *** ;新雷池宜人宜居、宜工宜商,交通较为便利,水陆交汇融通。占居长江“黄金水道”25公里,堤顶公路南北贯通,也可经湖东码头过江直上沿江高速;省道华莲公路穿境而过,建设中的济广高速横跨腹地;村村通工程全线贯通,环乡交通 *** 基本形成。雷池乡系圩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属传统农业大乡,素有“鱼米之乡”、“白云之乡”之美誉。雷水之战。东晋义熙六年(410)七月,广州刺史卢循反晋,领兵10万,屯兵浔阳(今九江市),策划西取荆州之后,再决战建康。十二月,晋将刘裕率军进驻大雷(今望江县)布阵,阻挡卢军东进。时值腊月,天寒地冻,卢循挥师乘流而下。船队进入望江地段,刘裕即命士兵驾驶轻舰出击,其右军参军庾乐畏惧不前,被斩。众兵遂以万箭齐射。是时,北风怒吼,江浪翻滚,卢军船队前后互相挤撞,难于展开,只好向西岸靠拢,又遭岸上伏兵火攻。霎时烟焰漫天,卢军损失惨重,败退,经左里(鄱阳湖口)、豫章(今南昌),还保番禺(今广州市南)。

三、鱼米之乡的简要介绍

1.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扰码原,北接淮阳山,南接江南丘陵。

2.地势不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鄱阳湖平原。

3.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其中长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米以下。

4.平原上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高邮湖、巢湖、洪泽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狭长地带。

5.向有“水乡泽国”之称,盛产鱼、虾、蟹、菱、莲、苇。气候温和,无霜期240~280天,江南可种植双季稻,粮、棉、水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

6.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有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大城市和苏州、连云港、无锡、常州、盐城、淮安、镇江、扬州、泰州、南桥李明通、上饶、铜陵、南昌、岳阳、应城等中等城市。

7.由原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

8.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江西、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

9.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油菜气候大部分属北 *** 带,小部分属中 *** 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更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

10.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于春、夏两季。地带 *** 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

11.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上海62.1%,江苏敏告45.6%),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12.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10%。

13.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例如鄂东南地区策湖,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

14.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产鱼、虾、蟹、莲、菱、苇。

15.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

16.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南昌市、苏州市、连云港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上饶市、芜湖市、长沙市等城市。

17.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水上运输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18.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都很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无数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网。

19.长江中下游平原在长江三峡以东,淮阳山地和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及闽浙丘陵以北,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20.跨赣,鄂、湘、皖、苏、浙六省和上海市,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它包括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四部分。

21.中游平原地区比较宽广;下游地区的平原多沿江伸展,形状狭长,这里地势平,河道弯曲,湖泊密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

22.是我国主要农业区,平原上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鱼米之乡 河道作用和河道航标灯的作用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河道 航标灯 作用 鱼米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