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白茶之乡 遵义红茶是什么茶 - 之乡 -

遵义白茶之乡 遵义红茶是什么茶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其实遵义白茶之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遵义红茶是什么茶,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遵义白茶之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遵义白茶之乡 遵义红茶是什么茶-第1张图片-

  1. 正安白茶的地域特色
  2. 遵义毛峰茶叶历史文化介绍
  3. 白茶古镇 *** 在哪里
  4. 遵义市有哪些值得一品的特产

一、正安白茶的地域特色

正安县位于遵义市东北中位地带,是贵州襟联重庆的前沿,县城北距重庆220公里,南距遵义140公里,贵阳295公里,是渝南、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古有“黔北门户”之称。全县辖19乡镇,152个村(社区、居委会),59万人,国土面积2595平方公里。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是一个一产薄弱,二产贫弱,三产低弱,财政脆弱,城镇化水平极弱的新时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正安属中 *** 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特别是在农作物生产旺盛期正值高温多雨时节,热量和水分的有效 *** 高,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由于地势高差较大,立体农业气候明显,温凉、温和、温暖气候均兼有。但日照少,辐射弱,春秋多低温阴雨,盛夏多伏早。

据县气象站1959一1990年的观测,年平均温度为16.14℃,极端更高温度38.8℃,极端更低温度零下6.2℃。年平均温度更高地区樊村为16.9℃,更低地区上坝为11.9℃,绝大部分地区在14一16℃。无霜期平均290天,最长337天(1973年),最短246天(1990年)。平均年降雨量1076毫米,多数地区在l000一1200毫米。总趋势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温度自西向东逐渐降低,降雨量则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十一五末期,该县挖掘发挥生态优势,盯住青山绿水白茶,强力发展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

“8万口沼气池,10万亩生态茶”。

这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正安,依托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举全县之力、上下齐心正在着力打造的金字招牌。为了使“山更青水更绿”,不到四年时间,投资1.4亿元,修建沼气池6万余口,覆盖了70%的农户;用沼液、沼粪做有机肥,在生态良好的适茶林区,新建茶园10.26万亩,其中引进种植白茶3万亩。

正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茶叶产业,大踏步跨入我省茶叶产业发展重点县的行业。

正安县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更高海拔1837.8米,更低海拔448米,是典型的山区。人口61万,其中农业人口56万,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人均保灌面积0.33亩。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县森林覆盖率低于28%。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生态不断变好,至2009年,全县林地面积达1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3%。2010年,正安被评为“中国绿色名县”。

守着青山绿水,老百姓在过去却艰难过着穷日子。2009年,农民年均纯收入为2697元,比遵义市人均水平低约1000元,比全国人均水平低2000多元。正安,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约18万人。

除了劳务输出,贫困的正安前景在哪里?靠什么竞争?正安一直苦苦 *** 尽快摆脱贫困加快发展之路。

保住青山绿水,保住这块没有工业污染的净土,始终不渝走生态文明之路。县委、县 *** 决定:“一步跨越三十年,实现农村沼气化”。

2006年起,正安县每年以1万至1.5万口的速度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通过实施“四改”(改厕、改厨、改圈、改院)、“三小”(小菜〈果〉园、小鱼池、小圈舍)、“两业”(畜牧养殖业、生态农业)、“一会”(以连片300—500户的规模组建一个“沼气协会”)探索“4321”生态建设模式。

8万口沼气池,不仅提供农民的生活燃料和解决了照明,改善了卫生环境,每年还可以有效保护40万亩森林不遭受砍伐。

“建设8万口沼气池,培育10亩生态茶”。正安县乘着建500万亩茶产业大省东风,充分利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结合自身的优势,作出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的重大决策。

贵阳绿色食品检测中心检测报告这样描述:“正安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毫米,年均日照数10 *** 小时,全年无霜期300天;土壤以砂页岩发育成的酸 *** 黄壤为主;远离大城市和重点工矿区,无工业污染,绝大部分区域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类标准,水质基本上未受污染。”

正安县作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改造2万亩低产茶园,新建茶园13万亩,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8万亩。

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成为正安县的寻求发展突破的头等大事。政策紧紧围绕这个目标,2007年县委、县 *** *** 文件决定:2007年至2009年,每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新建优质茶园10万亩。

“优惠奖励40条”规定:种茶农户、城镇居民、机关干部职工按规定 *** 新建茶园的,给予3年贴息;机关干部职工领办茶产业建园100亩以上的,可以带薪当茶农;2007年以后的发改项目、农业项目、农业综合项目、财政扶贫项目、林业项目、国土整治项目等项目资金必须围绕茶产业项目实行 *** 使用;核心茶区按高标准建设宽4.5米以上的行车路。

2010年,正安再次 *** 《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建设标准化茶园、扶持加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奖励。

2008年、2009年、2010年,正安县分别用 *** 财政现代农业奖励资金652万元、生产发展资金1032万元和1600万元,县级整合9.5倍以上,资金约3亿元用于发展生态茶产业。

仅2009年,修建茶区公路9条113.25公里、蓄水池12111立方米、小水池680口、茶区沼气池2150口、国土整治629.6亩等系列工程。

正安3万亩白茶部分茶园开始收益,加工企业直接到茶园收购茶青,茶农从茶园采摘 *** 0多公斤茶青,现过现地卖了80余万元。加工的500余公斤干茶,不出县城就被慕名而来茶商买走,总的卖了600多万元。

在中观镇红光村种茶的宋庆贵,75公斤白茶茶青,卖了24160元。他说:两万多元是县绿办副主任王永超帮他从土里捡来的。

他的茶园是2008年冬栽,原本想到3年才可以收益,绿办专门派人到茶园亲自指导,茶青才没有浪费在地里。他说:早知道采茶的知识,还可以多采二三十公斤茶青。

正安白茶的好价钱,缘于好的品质;好的品质又得益于好的生态,和8万口沼气池提供有机肥料。

该县乐俭乡3125户依靠沼气池2700口,新建茶园1.3万亩,实现人均茶园1亩,户均5亩。乡 *** 陈瑞容带着记者在一个又一个茶园转,底气十足告诉记者:“可以刨开土检查,我们决不做假100%用有机肥,茶树下面埋的都是沼液、沼粪。”

国家 *** 茶叶质量监测中心公布:正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数据为9.1%,是普通绿茶的2—3倍,比目前国内其他产区白茶氨基酸更高含量6.4%要高出2.7个百分点。

生态茶产业作为绿色的金字招牌,在正安县开始发挥效应。2009年,正安茶园总面积达到12.26万亩。到2013年,全面投产后,按每年每亩茶园产值3500元计,茶园年产值可达4.2亿元,通过加工、销售环节增加产值2亿元,正安的农业生产总值为15亿元,茶产业的贡献率超过30%。

二、遵义毛峰茶叶历史文化介绍

1、大名鼎鼎的遵义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茅酒之乡,红色的 *** 文化闪耀在青山绿水之中。当你走进遵义,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多彩贵州,红色遵义”的精确说法。

2、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遵义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省更大工业城市,因生产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而驰名中外。

3、1974年,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以引进的良种福鼎大白茶茶芽为原料,研制成功名茶遵义毛峰,以纪念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

4、遵义毛峰的外形紧细圆直,锋苗显露,色泽翠绿润亮,白毫满披,银光闪闪;内质嫩香持久,汤色碧绿明亮,滋味清醇鲜爽,叶底嫩绿鲜活。

5、(其条索圆直,锋苗显露,意指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白毫满披,银光闪闪,象征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独特的嫩香,高香持久,比喻红军烈士 *** 情 *** 世代流芳。遵义毛峰具有香高而长、汤色和叶底翠绿明亮的特点。)

6、遵义毛峰为新创名茶,属绿茶类。

7、1974年为纪念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而创制。产于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

8、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茶园三面傍水,一面依山。日出时,湄江、小溪水面蒸腾,雾气给茶园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阴雨天更是云雾缭绕,水汽濛濛。

9、茶园四周人行道、山坡上,种植了许多的桂花树、香蕉梨、柚子树、紫薇等芳香庇荫植物。阳光透过水汽雾层、疏密有致的树叶,产生反射和折射,形成漫射光,光学上称之为“丁达尔”现象。

10、这里酷似高原盆地,昼夜温差较大。这样独特的生态环境,恰巧符合茶树 *** 发育的要求,有利于生化物质的合称积累,尤其是芳香物质的生产。

11、遵义毛峰以每年开园头十五天左右的福鼎大白茶之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茶青为原料。

12、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三、白茶古镇 *** 在哪里

1、白茶古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具体 *** 是白茶古城白茶路B-8-11附1号商铺正东方向80米。

2、这个古镇因产白茶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大多数房屋采用传统的贵州民居建筑形式,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走在古镇的街道上,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淳朴的民风。

3、除了建筑风格外,白茶古镇还以白茶文化闻名。这里出产的白茶品质优良,深受茶客喜爱。每年春季,当茶树吐露新芽时,整个古镇都弥漫着清新的茶香。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白茶,还可以在茶园中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

4、此外,白茶古镇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茶园、茶厂,了解白茶的生产过程;还可以游览古镇的古迹、寺庙,感受当地的 *** 文化和历史传承;在古镇的商铺中,还能购买到各种特色手工艺品和土特产。

5、总之,白茶古镇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茶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品茶、观光还是购物,这里都能给游客带来愉悦的体验。

四、遵义市有哪些值得一品的特产

1、遵义鸡蛋糕: *** 始于清代,已有百余年生产历史。

2、贵州玉兰片:主产于赤水、桐梓两县。尖片又称笋尖,用笋的尖端部制成,质地极为清脆,为赤水、桐梓玉兰片中的上品。

3、遵义棕竹手杖:棕竹主产于赤水河流域。其中,以白色牛角制成手柄者,属高档手杖。该手杖早年多为民间艺人 *** ,50年代后集体批量生产。

4、遵义丝绸:系以柞蚕丝为原料织作而成,有被面、缎背绉、美丽绸及和服绸等品种,以丝绸被面为传统产品。遵义地区13个县为柞蚕的主要产地,亦为贵州丝绸业发源地。至道光年间,该地即成为丝织业发达之区和省内丝绸贸易中心。产品远销西域、南洋等地。

5、盛产楠木、南竹,是全国11个南竹重点产地之一,并建立以桫椤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制脱胎漆器工艺品著名。

6、赤水晒醋:系以大米、麦麸为原料,以兔耳凤、红梅等数十种 *** 材制成醋 *** ,采用固体发酵传统工艺酿成。创始于1830年。

7、大同镇敏溪嘴村:四洞沟特产青、白两种鳝鱼。

8、茅台酒享有中国“国酒”之誉,闻名世界。怀酒、茅河窖酒、醇泉大曲为省内名酒。

9、板桥镇:“化风丹” *** 及藤椅、棕床手工业品有名。

10、鸭溪镇:鸭溪窖酒省内外享有盛名。

11、绥阳空心面:又名银丝面、盐水面、回锅面、贡面。该面条纤细如发,中空如管,入锅稍煮即熟,细嚼绵软有劲,味道鲜美。该面早在元朝时已列为贡品。

12、娄山关镇玉龙桥村:东山茶清醇可口,清代曾为贡品。

13、“习酒”、“习水大曲”省内外著名。

14、习酒镇:“习酒”、“习水大曲”著名。

15、坭坝乡:盛产棕片,有“棕片之乡”之誉。

16、“龙背台猪”皮薄、肉嫩,育肥期短,为遵义地区地方生猪良种。

17、市坪苗族仡佬族乡:流渡陶器在附近各县有名。

18、构皮滩镇:“大漆树”产量高,为省内优良漆树品种。

19、“湄江茶”、“毛峰茶”、“湄潭窖酒”驰名。

20、湄潭百合:为地方传统产品。具有皮薄肉厚、鳞瓣肥硕、色白或微黄、味不涩苦、营养丰富的特点。

21、湄江翠片:属高档扁形绿茶,以色翠、馥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其外形似瓜子仁,扁平光滑,匀齐完整,色泽翠绿;清香扑鼻,高爽持久,嫩香显著;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回甘。冲泡后,芽叶鲜活完整,一旗一枪,匀嫩成朵。宋代《太平寰宇记》则有以当地茶为贡品的记载。

22、为省桐油、桐油、生漆、五倍子、蚕茧、蜂蜜重要产地,素称“桐 *** 之乡”。产天麻、黄连、潞 *** 参等 *** 材。

23、都濡镇:城郊乌龙大叶茶(又名都濡高树茶)自宋代已享盛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遵义 红茶 什么 茶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