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金沙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金沙景区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金沙县属于哪个市
1、金沙县属于毕节市,是贵州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贵州西北部,贵州 *** 之一,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长江珠江之屏障,西邻云南,北接四川,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历史文化灿烂、资源富集、神奇秀美、三省通衢、红星闪耀的地方。
2、毕节,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 *** 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 *** 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盟地区的重要通道。毕节,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矿产60多种,磷矿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煤炭远景储量居于长江以南之冠,铁矿、铜矿、铅矿储量处在贵州之一;生物资源多样,动植物资源2800多种,有全国、全省如马铃薯之乡、白蒜之乡等众多“地理标志”;水能资源丰富,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
二、金沙江流经云南的哪几个县
金沙江南岸云南省境内流域,流经过以下七个县:
迪庆藏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是云南省惟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
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 *** 。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州风景名胜旅游点区达130多处
有“恐龙之乡”、“腊玛古猿”、“元谋猿人”、元谋土林、狮山牡丹、紫溪山茶、彝族十月太阳历等旅游资源,并以“恐龙之乡”、古镇文化、彝族风情和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而著称。
来自于古老的"西南夷"部落族名"昆明",元代设置云南省后,该市名一直沿用。昆明是云南省 *** 、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十大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是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
历史悠久,唐设曲州和靖州,因地域相连,合称“曲.靖州”,故得“曲靖”之名。曲靖是中原文化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交融荟萃之地。
古称“朱提”、“乌蒙”,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古“南丝绸之路”之要冲,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
三、中国贡茶之乡——金沙
1、在中国西南的黔北地区,金沙县以其丰富的茶文化历史和卓越的茶叶品质闻名于世。早在汉武帝时期,金沙茶叶种植便已初见端倪,而清朝嘉庆年间,金沙县的“贡茶”更是声名远播,为朝廷所瞩目。2009年,金沙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这是对其茶叶产业发展成就的认可。
2、金沙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茶叶种植大有裨益。县内地层结构多样,岩 *** 土壤广泛,且地势高差大,气候差异显著,形成了适合茶叶生长的优越小气候。这种环境特别适宜开发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全县的50万亩适宜种茶区域为优质茶叶的生产提供了广阔天地。
3、金沙县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有珍贵的茶树资源。古茶园中生长着40余株 *** 古茶树,而清池镇的茶叶历史尤为悠久,清池回龙湾的茶叶曾因品质出众被选为朝廷贡品。清池毛尖等茶叶品种因其优良的品质,多次在国内外茶节上获奖,如“清池毛尖”在2009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荣膺金奖,显示了金沙县茶叶的高质量和高声誉。
4、面对国际市场对名优茶的日益青睐,金沙县积极调整策略,加强名优茶的开发,优化品种结构,推动茶叶产业升级。通过改良茶树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和有机茶生产,金沙县正在建设贡茶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致力于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有机茶之乡,茶叶产业已成为推动金沙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贵州金沙县属于哪个市
金沙县是贵州省毕节市下辖县。中国贡茶之乡,金沙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部,地处贵阳、遵义、毕节、四川泸州四市交汇处,是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更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之一。
金沙物产丰富。清池茶在汉代被列为宫廷贡品。金沙是“中国酱香酒第二大生产基地”,中国驰名商标“金沙回沙酒”连续蝉联“贵州十大名酒”称号。“金沙回沙酒”“金沙贡茶”“禹谟醋”“湾子辣椒”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截至2019年6月,金沙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242个村(社区),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个副县级管理区。
毕节市,贵州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贵州西北部,贵州 *** 之一,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长江珠江之屏障,西邻云南,北接四川,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历史文化灿烂、资源富集、神奇秀美、三省通衢、红星闪耀的地方。
毕节市,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 *** 产业基地,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新能源、新型建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等多种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
毕节市,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 *** 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 *** 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全市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境内海拔更高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也是贵州更高点;更低处位于金沙县清池镇渔河,海拔457米。毕节距省会贵阳217公里,距泸州、昭通、曲靖、安顺、遵义分别为210公里、240公里、370公里、200公里、172公里。
毕节市属北 *** 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全市各区县多年(1951—1998)平均温度在10℃—15℃之间,更高为金沙县,更低为威宁县;年日照数在1096—1769小时之间,最多为威宁县;无霜期245—290天,金沙、织金两县最长;年均降水量849-1399毫米之间,最多为织金县,最少为赫章县。
海拔相对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化尤为明显,山上山下冷暖不同,高原盆地寒热各异,利于多种动植物生长。2010年,年平均气温在12℃—15.4℃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在995.2小时—1631.6小时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727.3mm—1193.2mm之间。
五、远去的金沙辉煌茶史
1、金沙县农业局副局长陈怀远向我们介绍说,金沙清池茶最早发现和作为贡茶,要追溯到西汉时期。
2、不久前,由贵州省茶叶协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贵州十大名茶”评选活动,金沙“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膺“十大名茶之一”称号。“清池翠片”能获此殊荣,除了该茶茶质上乘外,还与其产地金沙县厚重的茶文化不无关系。此前的6月17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将金沙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为此,该县不失时机地打出了一张漂亮的“文化牌”,唱响“中国贡茶之乡”、“中国贡茶文化发源地”品牌。金沙贡茶文化迅速成为贵州茶文化的一个热门话题。7月中旬,我们走进金沙,探访贡茶文化。
3、盐道、石碑、古茶树……纵横 *** 的清池贡茶史
4、金沙清池茶发现和作为贡茶,最早要追溯到西汉时期。清嘉庆年间立于古盐(茶)道旁的“贡茶碑”记载:“清水塘茶,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年年岁贡,惜产少耳!”
5、“要了解金沙的贡茶文化,得去清池镇。”金沙县 *** 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龙云告诉我们,“金沙县之所以能获得‘贡茶之乡’称号,得益于清池古镇。古时候,是清池的茶贡到了皇帝那儿。”
6、清池镇离金沙县城60公里,位于赤水河上游的鱼塘河畔,地处金沙县西 *** 南线上,位于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北与四川古蔺一衣带水,西与毕节市田坎乡毗邻,东与仁怀市九仓镇、龙井乡接壤,是全县海拔更低的地方。龙云与金沙县供销社主任江河、金沙县产业办农 *** 胡斌决定陪同我们前往清池镇采访。沿一条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仅一个半小时行程,我们便顺利抵达镇里。
7、据说清池还保存着许多上 *** 历史的古茶树,全国罕见。到镇里后,我们没顾得上喝一口水便直奔古茶树群。古茶树分两个地方:一个在木落村大桠村民组,另一个在阳波村回龙湾。
8、车行两个多小时,总算到达大桠。一棵硕大的茶树立于路旁,镇干部介绍说,此树主干直径60公分,高45公分;两棵分枝直径30公分以上。树高约12米,根系异常发达,树冠覆盖面积达60平方米。就在今年,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鉴定,它已有近两 *** 树龄,被当地人称为“神茶树”。但民间传说它是当年奢香夫人的义子——鱼塘河岜灰洞土酋的儿子“流涉才”父子,为置路标,引导奢香夫人去鱼塘河而培植的茶树之一,也是后来茶农们为抗拒朝廷的残暴苛捐而毁掉茶树、民间为纪念奢香夫人而保留 *** 下来的唯一一棵古茶树。据茶树主人司开礼老人介绍,该树每年可采摘上百斤茶青,加工出来的茶叶有条索均匀、汤色明亮、味醇香郁、饮后留香等特点。他告诉我们,400多年以前,芦竹山道士在山上掘了36眼井,取水烹煮早茶敬奉菩萨,有36种颜色和香味,朝山的人有幸喝上一杯能长寿。如今这里居住的300余人中,90岁以上的有5人,70岁以上的有30多人。我们看到,这棵大茶树周围还有古茶树300余亩,它们都是这棵大茶树所繁衍,高的有一两丈。
9、再行车两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回龙湾。这里的茶树群中更大的一棵被当地人称“大茶树”,也是盐茶古道上保存下来的珍贵茶树。据省有关专家鉴定,大茶树树龄在 *** 以上,此茶树树高13米,主干直径58公分,树冠覆盖面积48平方米,枝繁叶茂,每年可采摘茶青70余斤,揉制的台茶呈褐色条索状,叶与秆混存,用砂罐炭火烹煮,汤呈褐绿色,浓香扑鼻,有清神爽气和明目功效。据调查,周围上百年的茶林有600余亩。
10、古茶树无疑是清池贡茶的见证,但当年的贡茶是怎么走出去的呢?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脚下的盐茶古道。盐茶古道纵贯川黔两省,跨越鱼塘河,穿过清池镇,北是四川省古蔺县,南为贵州省金沙县,在县境内以鱼塘河为界,宽1米、长约70余公里,从西北向东南依次经过清池、石场等数十个村寨。全线置有石券拱和石板铺就的大小津梁10余座。其路面均墁有承受力强,抵抗磨耗和保持平整的自然石块。我们在清池镇境内看到的古盐道纵横交错,石板上当年运盐大军歇气时用背杵扎在石板上的“杵盘印”还清晰可见。
11、踩着沧桑绵长的盐茶古道向西走,大约5公里处在下里匡岩,到鱼塘河边上。我们被鱼塘河深深吸引,这是一条美妙绝伦的河。从云南镇雄发源,一路驶来,一头栽进清池地界。把几十公里长的身影绎化成一条绿飘带,缠绕在一座座青峰之间。缓时清澈见底,清莹莹的水,映着蓝莹莹的天;急时瀑布飞泻,咆哮如雷,吼声震天,在该河的活鱼塘处一块突兀的石柱上题刻的“雷吼涛声”四个大字现在仍依稀可见。河两岸青山对峙,树高林密,没有机器轰鸣,只有鸟语花香。它是金沙的母亲河,河水一路向东,下游不到百里便是闻名世界的茅台酒厂,被称为茅台河或赤水河,最后在四川合江汇入长江。蜀盐走贵州,盐登赤水河,这里作为赤水河的上游,应该是除了茅台镇之外的最后一个川盐入黔必经之地了。
12、“清池的茶叶名动天下,也是因了这条河。”清池镇镇长穆俊波说。
13、顺着南岸再往上500米处,陪同人员便停下脚步说,这个地方过去立有一块“贡茶碑”。精通地方志的清池小学校长罗成仲告诉我们,这块“贡茶碑”于嘉庆年间所立,上面刻有“清水塘茶,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年年岁贡,惜产少耳!”等字样。可惜这块碑早在 *** 期间就已受 *** ,散失不可寻,只在《金沙县志》里有记载。
14、由此石碑处往南上行1000米远到观音岩口,又一块“贡茶碑”立于古道边。从上面的字迹辨认,它立于清光绪五年,但已 *** 不堪,只剩下部分。罗成仲介绍说,此处以前还有一块石碑,也是很多年前被 *** ,现在找不到了。三块石碑先后立于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因此地方百姓称其为“三块碑”,这一段地名也被叫作“三块碑”。
15、金沙县农业局副局长陈怀远向我们介绍说,金沙清池茶最早发现和作为贡茶,要追溯到西汉时期。西汉元鼎20年(公元前135年),汉中郎将唐蒙受汉武帝委派,征发巴蜀士兵千人,加上粮食、布帛、金银、珠宝等辎重队伍1万余人,从赤水河口符关(即今日四川省合江南关上码头)出发,沿赤水河上行,来到了紧邻古蔺的清池停留,后辗转北盘江直达夜郎国,并劝夜郎王多同归附汉家王朝。据后来的《大定府》记载:唐蒙出使夜郎,曾在清池停留一天,当地少数民族为了迎接唐蒙,将家中刚刚炒制的新茶让唐蒙品尝,口干舌渴的唐蒙和他的 *** 品尝到清池茶后,赞叹说:“我从都城出发,走了近一年,还没有品尝到这么好的茶。”临走时,唐蒙向当地村民购买了10斤上贡汉武帝。汉武帝品尝后,大加赞誉,亲自将此茶命名为“夜郎茶”,并传旨作为贡茶。
六、金沙酒是哪里生产的
1、金沙酒是贵州省金沙县的生产的。
2、金沙回沙,来自赤水河上游贵州金沙的酱香名酒,是贵州老八大名酒、贵州老字号品牌、纯粮固态发酵认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沙回沙酱香酒,畅销贵州60年,以本地优质糯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轮发酵、七次取酒的传统大曲工艺进行酿造。金沙回沙酒,贵州省金沙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3、生产出的基酒经过三年以上陶坛储存后精心勾调包装上市,是贵州除茅台酒外的之一个大曲酱香型白酒,具有微黄透明、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味。
4、金沙回沙酒产地位于毕节市东部,地处乌蒙山与娄山山脉的交汇处,夹在乌江与赤水河之间,东临历史名城遵义,北依国酒之乡茅台。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宜人的气候赋予了金沙回沙酒得天独厚的天然品质。金沙回沙酒创制于20世纪初期,为茅台酿酒师刘开廷引入茅台大曲酱香工艺酿造而成。
5、金沙所产糯高粱颗粒坚实饱满,淀粉含量高,是贵州本地优质高粱的典型 *** ,十分有利于酱香型白酒多次蒸煮翻烤。
6、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金沙回沙酒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