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鱼米之乡最初是哪里和哪里是鱼米之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江苏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提到江苏,你首先会想到什么?鱼米之乡、太湖、苏州园林、大运河、吴语、江南丝竹、淮扬菜、秦淮河、昆曲、阳澄湖大闸蟹、明孝陵、鼋头渚……要说中国最典型的江南水乡,那么非江苏莫属。无论是比历史悠久,还是比当下经济,江苏都当仁不让。
在数 *** 的历史上,江苏先后属于吴国(春秋)、扬州/徐州、吴国(三国)、江南东道/淮南道、吴国/吴越国(五代)、江南东路/淮南东路、江浙行省、南直隶、江南省。清朝中期,江苏才脱离江南省成立江苏省。“江苏”省名,是从江宁(南京)、苏州两府名称中各取一字而成。
江苏历来被划分为三大地理板块:长江以南是江南,长江、淮河之间是江淮,淮河以北是淮北。在明朝之前,淮北和江南从未归属于同一个“省级”行政实体,所以苏南和苏北的习俗、饮食、方言存在天壤之别,反而苏南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很接近。
下面进入本文的主题:江苏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在夏商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尚未开发,仍是一片蛮荒之地。江苏仅北部的徐州一带,处于华夏文明圈的 *** 。从商朝末年开始,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开始进入江苏这片土地。江苏最初的开化,和“太伯奔吴”有关。
据《史记》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简而言之:商朝末年,周部落的首领叫古公亶父,他有太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太伯得知 *** 要让季历继承王位,于是带着家人和随从,逃到蛮荒之地的无锡、苏州一带,断发文身表示让贤。季历是周文王的 *** ,太伯是文王的伯父。太伯到南方后成为当地领袖,建立了勾吴,吴太伯成为吴国的开国始祖。
吴太伯率领从渭水一带(今属陕西)迁来的华夏人,与太湖一带的“荆蛮人”,共同构成了最早的“江苏人”,他们说的语言也成为吴语最早的源头。到春秋中后期,在阖闾、夫差担任吴王时,吴国进入鼎盛时期。吴王阖闾入选“春秋五霸”,吴国成为春秋时期国力最强的诸侯国之一。
进入战国后,吴国先是被越国吞并,越国又被楚国兼并,楚国最终被秦国消灭。秦始皇统一中国,江苏分属于会稽郡、东海郡、泗水郡。西汉时,江苏分属于会稽、丹阳、临淮等六郡。东汉时,江苏的长江以南属于扬州,以北属于徐州。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孙策带领一支五六千人的劲旅,迅速击败扬州刺史占领江东。孙策的 *** 主力都是北方人,这批军事 *** 成为东吴建国的核心力量。由于东汉末年中原陷于战乱,而江东由于长江天险尚能偏安一隅,所以很多江北的小地主、普通百姓也逃到江东。
东汉末、三国初,这批军事 *** 和北方难民,成为“太伯奔吴”之后,第二批成规模的北方 *** *** 江苏。但 *** 真正大规模迁入江苏,则发生在西晋末、东晋初的“永嘉南渡”。
西晋统一,结束了三国战乱的局面。但好景不长,西晋第二位皇帝司马衷继位后,第二年便发生了持续十多年的“八王之乱”。大乱的后果,是北方边疆民族大举南侵,匈奴、氐人、羌人、乌桓、鲜卑越过长城,迁入华北地区,随即爆发“永嘉丧乱”,西晋灭亡。
此外,华北还爆发了规模空前的旱灾、蝗灾,导致“白骨蔽于野,百无一存”。为了躲避战乱和灾害,中国历史上出现之一次大规模 *** 南迁浪潮,史称“永嘉南渡”。即使是昔日繁华的长安、洛阳,在战乱、灾害、 *** 的夹击下,也沦为两座空城……
谭其骧在《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中指出:“永嘉之丧乱,致北方平均凡8人之中,有1人迁徙南土;迁徙之结果,遂使南朝所辖之疆域内,其民5/6为本土旧民,1/6为北方侨民是也。”
“永嘉南渡”南迁人口高达90万,占当时北方总人口的1/8,导致南方人口增加了1/6。南迁的路线可分为西线、 *** 、东线三条:西线为陕甘 *** 迁入湖北湖南, *** 为河南 *** 迁入安徽,东线 *** 为山东、河北 *** 迁入江苏的长江南岸地区。三条路线中,东线的规模更大,据学者统计 *** 人口高达26万。
谈到江苏 *** ,谭其骧指出:“其中来自北方诸省者,以山东占极大多数,河北次之,河南、山西、陕西又次之,独甘肃无。而本省及安徽省境内淮南北之人,又多有侨在江南北者。至侨民麇集之地,则江南以今之江宁、镇江、武进一带为最,江北以今之江都、淮阴诸县地为最。”
由于在镇江、南京、常州西北一带, *** 数量已超越当地土著数量。这些地区在东晋之前原本是纯粹的吴语区,但由于 *** 规模大,当时的北方官话大量涌入,导致那一带形成一种新的方言——下江官话(江淮官话),兼有北方官话和吴语的特征。
由于南京多次成为中国南方 *** 的中心,后来形成南北包容的“金陵文化”,从而与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一道,共同构成江苏“吴韵 *** ”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嘉南渡”后,历经南北朝、隋、唐代初期,江苏境内未出现大规模 *** 。直到唐代中期“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中原出现长达八年的战乱状态,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 *** ,南迁人口高达100万之众,规模超过了“永嘉南渡”。
“安史之乱”主 *** 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这里受战乱的影响最深,所以南迁的 *** 规模也更大。至于迁入地,与“永嘉南渡”不同,这次 *** 几乎涉及所有南方地区,有的远至岭南、福建,整体而言,以迁入江南、四川、江西、两湖地区为多,尤其是江南接收的 *** 最多, *** 占当地人口的比重高达百分之二三十。
在广袤的南方地区,江南一带开发时间最早,而且此前已有大量 *** 迁入,从北方可以方便地通过大运河、长江抵达,所以江南地区成为“安史之乱” *** 的首选之地。《全唐文》记载:“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江南接纳 *** 最多的,是江苏的南京、镇江、苏州,安徽的宣州、歙州和浙江绍兴。
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地区,历来就是北人南迁的中心;而镇江恰好处于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很多北方 *** 从运河直下,迁居此地;苏州位于长江和太湖之间,当时有7.6万户,其中约1/3都是“安史之乱”后的 *** 。
与此前的 *** 相比,尽管“安史之乱”后的 *** 规模很大,但 *** 人口数量并未超越土著居民。所以和“太公奔吴”塑造了吴文化、“永嘉南渡”塑造了“六朝文化”相比,这批新 *** 渐渐融入了当地文化,并没有“同化”当地固有的文化习俗。
经历唐朝末年的战乱后,中国进入 *** 的五代十国时期。江苏大部先是属于吴国,后来属于南唐,而苏州一带一直属于吴越国。从五代到北宋,中国都没有出现大规模 *** ,但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开始,中国迎来史上第三次大规模 *** ——“靖康南渡”。
这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分为三个时期:“靖康之乱”、南宋金对峙、南宋蒙元对峙。据吴松弟的《中国 *** 史》一书统计,“靖康之难”导致北方人口锐减1500万,除 *** 于战乱的,有七八百万逃往南方。根据历史文献对 *** 的统计:江南出现808例、江西出现215例、福建出现144例,也就是说江南(包括浙江、苏南、皖南、上海)、江西和福建接纳的 *** 数量最多。
北宋都城在开封,包括宋朝皇室、朝臣、贵族、 *** 在内的中原人,可通过黄河、大运河方便地南迁至江南一带。进入南宋后,江苏分属于两个国家:淮河以北属于金国,淮河以南属于南宋。
经历此次大 *** ,江南成为全国无可争议的经济中心,也是人口密度更高的地区。江浙的杭州、苏州,成为全国“一线城市”,南宋开始流行谚语:“天上天堂,地上苏杭”,后来变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过,这次 *** 对苏南、杭州的影响不同,北方 *** 并未改变苏州作为吴语中心的地位,而杭州由于大量接纳开封 *** ,当地方言受到剧烈冲击,变得具有明显的北方官话特征,至今杭州话也比苏州话更接近普通话。
南宋灭亡后,中国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但好景不长,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再度出现。韩山童、张士诚、方国珍、徐寿辉、朱元璋、明玉珍率领的农民 *** ,互相攻伐,导致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损失。
尤其是中原和四川一带,地处战乱的核心地带,战乱之后变得荒无人烟,于是明朝官方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北有“大槐树” *** ,南有“江西填湖广”,从受战乱影响较小的山西、江西向周边省份 *** 。在江苏一带,也组织了从江南向苏北的大型 *** ,至今仍有很多苏北人到苏州阊门寻根问祖。
很多苏北人称睡觉为“上虎丘”,称做梦为“上苏州”,这种奇特的现象,和六百年前的那场 *** 有扯不断的关系。明朝建立后,苏北受战乱影响,人口锐减,而江南百姓曾支持过朱元璋的对手张士诚,朱元璋为了报复,把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一带的40万人强行迁往苏北。
“一敬天地,二敬祖先,三敬阊门故乡!”苏北人从未停止过到苏州阊门寻根问祖。其实和 *** 大槐树一样,苏州阊门只是一个 *** 中转站,这些 *** 来自苏南、浙北、徽州、赣北……从苏州迁徙去苏北,从阊门进入大运河是更佳路线。
进入清朝之后,中国出现了“湖广填四川”、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的 *** 浪潮,但与江苏关系不大。对江苏影响较大的 *** ,是太平天国运动。
由于苏南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地区,所以人口损失也居全国首位。李鸿章在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对苏南进行考察:
“查苏省民稠地密,大都半里一村,三里一镇,炊烟想望,鸡犬相闻。今则一望平芜,荆榛塞路,有数里无居民者,有二三十里无居民者。有破壁颓垣,孤嫠弱息,百存一二,皆面无人色, *** 垂毙……”
运动结束后,一部分避难异乡的 *** 者回到苏南,但由于损失人口过多,地广人稀,很多良田沦为无主之田。于是苏南尤其是靠西的南京、镇江、常州一带,地方 *** 大力招募苏北农民前来开荒,把无主之田招人认垦。光是苏北的 *** 还远远不够,又从湖北、河南、安徽招徕大量 *** 进入苏南。太平天国之后,苏南接纳的 *** 数量达到100多万。
*** *** 后,得益于靠近上海的地缘优势,苏南经济在全国率先腾飞,苏州、无锡、南京等地纷纷成为中国长三角地区的明星城市,越来越多外地人口选择到长三角地区永久定居下来。读到这里,江苏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有了 *** !
二、长江发源于哪里
问题一:长江的发源地是哪?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 *** 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各 *** 冬雪山与它周围的20座海拔6千米以上的雪山组成了南北长50余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的雪山群。海拔5800米以上终年积雪,积雪面积在600平方千米以上。雪山群中有近40条现代冰川沿山谷向下移动,有的形成冰舌,冰舌末端海拔约5400米。晶莹夺目的雪山和冰川,储存着大量的、用之不竭的固体水源。雪山群西南部的姜根迪如雪山,海拔6548米,有南北各1条冰川围绕,形似螃蟹的两只前螯,南冰川长12.6千米,宽1.6千米;北冰川长10.1千米,宽1.3千米。冰川末端的冰舌,因融溶作用形成许多奇特的冰峰,组成瑰丽的冰塔林和冰瀑布。冰舌两侧和末端接近 *** 和砾石***区,吸热较多,融溶剧烈,一串串冰凌下的一滴滴融水形成一股股小瀑布,水声潺潺,奔流向前。这就是 *** 长江的发源地,这两条冰川的融水就是长江源头的最初水流。
问题二:长江发源于哪里,途经哪些地方?长江资料
国之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 *** 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头情况。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3条。其中无论流域面积或水量都是当曲更大,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了沱沱河为正源。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气温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为主。7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辐射之下,气温才能达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就成为长江的最初水源。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 *** 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 *** 产生不同的影响。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之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宽浅,一般河宽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从巴塘河口到宜宾称金沙江,是之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这里地形突变,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河流穿行于峡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转向东北流,著名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峡长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出虎跳峡后、穿越云贵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镇以下进入第二级阶梯,在宜宾附近汇集了岷江之后,才称长江。自宜宾以下至宜昌之间长1030千米,习惯上称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内,河床平缓,沿途接纳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众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宽。过川东奉节白帝城,长江穿行在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切过七岳、巫山和黄陵3个背斜,两个向斜,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约200千米,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 *** 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 *** 7千米,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7.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千米,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荆江又分为上荆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 *** 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进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千米,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8%。江苏省扬州、镇江一带的......>>
问题三:长江发源于哪?流到哪?长多少?长江
中国之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 *** 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6397km,是世界第三长河,径流量也是世界第三。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 *** 冬峰,经青藏高原、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注入东海,沿途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一百八十多万平方公里,约 *** 国土地总面积两成。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长江源于青康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 *** 冬西南侧。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从江源到人海口,可分为三大段。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 *** 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从宜昌到芜湖一段,两岸湖泊极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更大。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江水入江苏后,因受山势所阻,向东北绕过宁镇山地。自镇江以下,折向束南,进入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织似网,一片水乡泽国景象。江口竟宽达八十公里,呈现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色。长江两岸多名山大泽,风光秀丽,有许多游览胜地。由于流程长,流域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国」,下游多「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中华民族的摇篮虽在黄河流域,但据史载,周武王灭殷后,领域南达长江流域,此后黄河、长江两流域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庆、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国更大的 *** 业城市。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有不少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航道总长八万多公里。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抵达汉口,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百吨级可通宜宾。
问题四:长江的起源地在哪里 1、长江江源为青海省沱沱河。
沱沱河是长江的正源。它从格 *** 东雪山的姜根锭如冰川发源时,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这时的水面宽只有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流过9千多米长的距离,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经过一条长约15公里的谷地,继续向北,分成了两条宽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两边的谷地中还有许多密如蛛网的水流,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在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条长约5公里的陡峭峡谷,高达20多米。众多河流交汇后,形成了河道开阔,水流交织的长江上源――沱沱河。
沱沱河又称托托河、 *** 河,蒙语意为“红河”,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南部,是长江正源(长江北源为楚玛尔河,南源为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 *** 东西南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五千五百米。
问题五:长江起源于那里长江简介
长江为中国之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 *** 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源头冰川未端海拔5400余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还流过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个省、自治区境内。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流域大部分处于 *** 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万亿立方米, *** 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麻逊河和刚果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详见世界大河水量比较表)。
长江水系发育,支流数以千计,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4大支流的流域面积均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淡水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大湖、巢湖等。
长江干流从江源至湖北省宜昌为上游,长约4500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河道经过高原山区和盆地,金沙江和三峡河段多高山深峡,水流湍急。气候分属青藏高寒区和 *** 带季风区。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
宜昌至江西省湖口为中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其中枝城至城陵矾河段习称荆江,荆江河道婉蜒曲折,又有九曲回肠之称。主要支流有清江、洞庭四水(湘、资、沅、澧)、汉江、鄱阳五水(赣、抚、信、饶、修)等。
湖口以下至长江口为下游,长835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安徽省大通以下受海潮影响,水势和缓。江苏省江阴至长江口为河口段,江面宽由1200余米扩展至91公里,呈喇叭状。主要支流有青戈江、水 *** 、滁河、秦淮河、黄浦江等。淮河的大部分水量也经京杭运河汇入长江
问题六:长江的起源在哪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 *** 冬雪山。
长江(Changjiang River), *** 之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 *** 之一位。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 *** 冬雪山。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藏)-云南(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东海。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 *** 冬雪山【又名格 *** 东】西侧姜根迪如【又名姜古迪如】雪山的冰川;与位于青海***交界处的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通天河与位于可可西里腹地发源的长江北源楚玛尔河汇流后,向东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从此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的长江干流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在以前的荆州河段称作荆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Yangtze River)。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问题七:长江的发源地是在哪里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长江源区由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组成,沱沱河流与当曲汇合在一起以后,叫通天河。通天河在玉树接纳巴塘河后进入***自治区与四川省交界处的高山峡谷之间,称为金沙江。金沙江穿过云贵高原北侧,流到四川省宜宾市。当它和北面流来的岷江在宜宾汇合之后,才称为长江。其干流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约 *** 国陆地总面积的1/5。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
问题八:长江的发源地在哪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拨6621米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 *** 冬雪山西南侧的埂根迪如雪山。对长江源头的正确认识,是勇敢者探险得来的成果。从汉代到明代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江源于岷”,即岷江源头的岷山是长江之源。
问题九:长江发源于什么地方?全长多少千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 *** 东的西南侧,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
问题十:长江起源于何处?止于哪里?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 *** 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 *** )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三、鱼米之乡是哪里
1、鱼米之乡一般指上海南京南昌武汉苏州连云港无锡常州盐城淮安镇江扬州等城市鱼米之乡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鱼米之乡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
2、一是哪里鱼米之乡其实指的就是盛产鱼稻米的地方,也就是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平原主要的城市就是长沙杭州武汉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在这里种植水稻,要比其他的城市产量更好,它们不。
3、鱼米之乡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
4、“鱼米之乡”一般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Middle and Lower Ch#39ang Chiang C *** ghsiayu P#39in *** uen。
5、“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泛指江南水乡,如嘉兴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余杭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6、“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嘉兴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余杭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绍兴历史悠久,名人。
7、太湖高邮湖巢湖洪泽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狭长地带向有quot水乡泽国quot之称,盛产 *** 菱莲苇气候温和,无霜期240~280天,江南可种植双季稻,粮棉水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素称quot鱼米之乡quot。
8、中国的“鱼米之乡”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珠江三角洲,即广州-深圳-珠海三角洲,“稻米流脂蚕茧白,蕉稠蔗忙塘鱼肥”说的就是这里二洪湖的“鱼米之乡”之名源于那首歌“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
9、鱼米之乡是哪里一是哪里鱼米之乡其实指的就是盛产鱼稻米的地方,也就是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平原主要的城市就是长沙杭州武汉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在这里种植水稻,要比其他的城市产量。
10、鱼米之乡最初说的是原楚国境内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最重要的是洞庭湖平原,至于长江下游的江浙苏杭地区是东夷开发后也就是三国孙吴开发后才慢慢兴起。
11、“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12、许多人以为鱼米之乡就是指鱼和大米的产量,东北的粮食种类有10几种,水稻玉米世界两大玉米带,另一个是美国大豆高粱谷子糜子稗子麦子荆子,玉米就有10种左右,粘玉米白玉米五月先玉米黄玉米黑玉米油玉米。
13、 *** 通俗的讲,就是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一临川县江西才子之乡这个县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多达134人,有历代“临川才子”的光荣称号,如宋代的宰相兼大文豪王安石。
14、鱼米之乡指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发音 yú mǐ zhī xiāng释义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来历 quot鱼米之乡quot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15、河南省省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之一,可称为中国粮仓,不过也有称东北为北国粮仓的。
16、我们知道过去农业社会,大家拼的就是之一产业,农业经济,他们同属鱼米之乡,当然差不多了,现在是多元化的经济,苏州的科技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人才政策等方面,使得苏州成为了江苏的之一大。
关于鱼米之乡最初是哪里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