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花鼓之乡安徽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凤阳花鼓安徽民歌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花鼓之乡安徽和凤阳花鼓安徽民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凤阳花鼓是哪个省份
1、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2、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3、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安徽各市古时候叫什么
1、问题一:安徽合肥古代叫什么城市?“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由县设市。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2、问题二:我国古代安徽叫什么古代地名?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 *** ,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 *** 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3、问题三:古代的安徽叫什么?皖位于长江下游,旧称安庆、徽州二府,今以二府首字合称,安徽省内有皖山,而在春秋时该地曾为皖国,故简称皖省;
4、问题四:蚌埠古时候叫什么蚌埠来历的美丽传说
5、很久以前,淮河边上有户姓吴的人家---吴老爹和他的孩子吴孩。一天,他门出去打鱼时,吴孩救下一只被鸬鹚啄住的河蚌。这只河蚌为了抱答吴氏父子的救命之恩,便化身一位美丽的姑娘,与吴孩相亲相爱,结婚生子。激一年,淮河发了大水,姑娘因帮渔民打鱼得罪了龙王,被龙王 *** 。人们遵照姑 *** 嘱,将一颗美丽的珍珠放在坟头上,渔民们每次都顺着珍珠的光去打鱼,回来时都在姑娘坟上添土,坟越来越大,成了一座小山,取名为“蚌山”再后来,蚌山周围兴建了城市,便叫着“蚌埠”。
6、这个古老的传说赋于了蚌埠独特的气质,这座淮河边的古城,山水相间,底蕴深厚,是安徽省最早设立的省辖市,长期与合肥芜湖并列为安徽三大中心城市。
7、问题五: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古时候叫什么?中原
8、问题六:安徽亳州在古代叫什么?东汉置,晋侨置陈留郡,北魏兼置南兖州,南朝梁改谯州,北周改亳州,隋复曰谯郡,宋升集庆军,即今安徽亳州治。
9、东晋末置,南朝梁改置北新安郡,东魏改蒙郡,隋废,故治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里。
10、北魏置,故治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11、问题七:古代的安徽叫什么?比如说唐朝的时候安徽那时候叫什么名字?文明源头: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之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 *** 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12、老、庄故里:安徽省是中国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悠久的历史产生出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
13、道家学说: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今安徽涡阳县人)、庄子(今安徽蒙城县人)创立了道家学说,老于主要著作有《道德经》,庄子主要著作有《庄子》。其主要哲学思想是: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解释宇庙万物的产生。
14、天文历法: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西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阴阳二气为理论解释四季变化,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历法,至今仍指导我国农业耕作。刘安在寿县八公山练丹求变研制出中华美食-豆腐,现已成为世界 *** 的食品文化。
15、理学学说:朱熹,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为江西省婺源)。南宋时期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资治通鉴纲目》。朱熹以人 *** 有天地之 *** '和气质之 *** 之分为定论阐发理学,完善了二程理学,并对孔子儒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16、安徽文学:东汉末年由曹 *** 、曹丕、曹植父子创立的建安文学,以其现实主义手法和清新的风格,形成建安学派,并对后世五言诗、七言诗产生深远影响。清初桐城人方苞、刘大槐、姚鼐主张散文应宣扬儒家思想,倡导唐宋古文传统,形成桐城文派,在清代文坛产生重大影响。
17、黄梅之乡:安徽是戏曲之乡,保存着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傩戏和古老的目连戏;发源于安徽的徽剧则是京剧的前身之一。黄梅戏已成为全国 *** 的大剧种。安徽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其中以淮河岸边流行的花鼓灯最为有名,被誉为东方芭蕾。黄梅戏原系皖鄂交界山区民间流行的采茶小调,经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演出《天仙配》、《女附马》等 *** 戏剧片,五、六十年代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进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经新一代艺术家的再创作,并广泛出访欧美、东南亚,黄梅戏已成为中外广受欢迎的大剧种。
18、名人荟萃:安徽自古人杰地灵,这块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科技方面,主要有在世界上最早用全身 *** 的 *** 施行外科技术的东汉医学家华伦,西汉天文历法创始者刘安,中国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现代美籍物理学家 *** 宁,中国两弹元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等;文化方面,主要有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庄子,汉末建安文学的 *** 人物曹 *** 、曹丕、曹植,清初新安画派 *** 人物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清代桐城散文 *** 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清代戏剧家、徽剧领袖程长庚,现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著名学者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经济方面,主要有清代经济学家、 *** 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等; *** 、军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时期 *** 家、经济学家管仲,三国时期的曹 *** 和周瑜,北宋时......>>
19、问题八:那个知道安徽阜阳在古代叫什么名字?颍州,现今安徽省阜阳市。
20、阜阳在商周时期,就建立了胡子国,秦代始置汝阴县,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23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宋设顺昌府,清雍正十三年更名为阜阳,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仍沿用阜阳之名。
21、颍州,古名汝阴,唐代始称为颍州,宋称为顺昌府,金又改为颍州,至清改为颍州府,清雍正年间设阜阳县,隶属颍州府。 *** 改府属为阜阳专区。新中国成立后是为阜阳地区。现于颍州城设阜阳市。地区、县、市各级***,均在阜阳城内。
22、问题九:安徽的毫州在古代是那个国家,叫什么名字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
23、春秋。焦属陈国。陈于此营建“焦邑”,与焦邑毗连的是“夷邑”(故址在今亳州城东南部的城父)。焦、夷二邑是当时东南地区与中原腹地相沟通的交通要道。因而也是战略重地,“南北分疆,此亦争衡之所也”。
24、战国。公元前637年,楚将成得臣率师伐陈。夺取了焦、夷二邑,遂为楚地。尔后,楚平王筑谯城,并派太子建驻守城父,使得当时的谯、夷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5、西汉,谯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
26、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其疆域区划为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和西域长史府,各王国、属国按郡制;邑、道、侯国、公国等按县制。
27、东汉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署谯郡,谯的地位更显重要。
28、三国魏文帝(曹丕)皇初二年(221年),鉴于谯在军事、 *** 、经济方面的重要地位,也由于它是皇族本籍(曹氏父子及部分重要的文臣武将是谯郡人),谯被封为“陪都”,地位显赫。西晋,谯为豫州谯国。
29、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置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北魏正光年间(520一525)又移治谯城(今安徽亳州)。
30、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畿,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改称兖州为亳州,州治所仍设于小黄,“亳州”之名,始见于此。亳州从此成了南亳的后身。这时亳州的辖境,大约包括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睢县以东、涡阳县西北的涡河、西淝河流域 *** 地区。
31、隋代《隋书》地理志:谯郡后魏置南充州。后周置总管府,后改曰亳州。开皇元年府废。
32、唐代谯郡隶属河南道。唐武德七年(624年),谯郡更名为亳州。天宝元年(724年),亳州又改名谯郡。乾元元年(758年),谯郡再次更名为亳州。
33、北宋至道三年(997年)亳州隶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扬州,西路治庐州。亳州属淮南东路。
34、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侵淮、泗地区。亳州沦为金地,隶属金之“南京路”。金灭亡后,亳州复归南宋。
35、元代亳州隶属河南江北省汴梁路。元至元八年,令归德自为一府,割亳、徐、邳、宿四州隶之;
36、明朝,亳州属南京(南直隶)凤阳府。洪武初年(1368年),亳州以州治谯县省入,寻降为县,属归德州。洪武六年(1374年)六年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十月复升为州。不辖县,隶南直隶、凤阳府。
37、清朝亳州初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改左布政为安徽布政使司。雍正二年(1724),升凤阳府属之颍、亳、泗三州,庐州府属之六安州,为直隶州。太和、蒙城属亳。雍正十三年(1735),升颍州升为府,增设阜阳县,降亳州及所隶太和、蒙城二县来属隶。同治三年(18 *** ),析出亳州东乡十三保(当时亳州有八十五保)和宿州、蒙城、阜阳的一部分,设置了涡阳县。
38、公元1912年, *** 成立。亳州改为亳县,隶属安徽省。 *** 二十七年(1938)5月21日,日本侵略军之一次攻陷亳城,并继续西侵。次年4月26日,日寇第二次占领亳城,***亳县***迁至古城集。
39、 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辖城关及郊区,与其他边区县并存。
40、 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专员公署。
41、 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隶阜阳行政公署,其辖区不变。
42、 1998年2月,收归安徽省直接管辖。
43、 2000年5月,设地级亳州市,管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一区。市***驻谯城区。...>>
三、介绍一下安徽民歌
1、凤阳花鼓、巢湖民歌、当涂民歌、五河民歌和大别山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歌需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2、11月9日,全国农民歌会将在我省滁州市举行,这一盛会在安徽的举行,吸引不少人开始关注安徽民歌。安徽民歌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历史悠久,这与安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
3、我省地处华东腹地,历史上是南北交通要冲,许多历史事件发生于此。如大禹曾在涂山(今怀远县)治水,秦末农民 *** 的起源地在宿县,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发生在寿春,等等。正由于处于这一汇南聚北的位置,造成了南北文化在这块土地的上冲撞和融合,进而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而民歌,作为植根于农民的一项民间艺术,在安徽这个农业大省里,理所当然地发展壮大起来。
4、安徽民歌,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的“音初篇”上:“涂山氏之 *** 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 *** 作歌‘候人兮猗’。”这首歌虽然只有4个字,但它却可称得上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之一首“女声独唱”。
5、《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的著名长篇叙事民歌,它叙述了建安年间庐江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以生命来维护爱情的故事。这首悲剧 *** 的民歌情节动人,语言朴实,形象鲜明,是乐府民歌中的 *** 作。
6、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晚年流落安徽,在他的诗中有许多描绘安徽民歌活动的内容,其中《秋浦歌(第十四首)》中就描绘了人们在明月下集体欢唱的场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7、明末清初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则是我省“凤阳花鼓”中更具 *** *** 的曲调,也是安徽民歌中的瑰宝。凤阳花鼓的兴起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凤阳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常给当地带来水灾,而当大水吞没家园时,人们只好离乡背井外出乞讨,而凤阳花鼓作为一门流浪手艺兴盛起来;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为致富家乡,从全国各地移来24万户富庶的居民充实凤阳,规定他们不许离开凤阳回家乡,而这些人为了回乡探亲,只有敲起花鼓装成乞讨者,才能回家乡看看,同时由于这些人的迁入,造成不同地域文化的冲撞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凤阳花鼓也起到积极作用。
8、安徽地域广阔,全省各地的民歌有多种形式和内容。从内容上分,有六种;从体裁上分,有五类。
9、从内容来分,一是反映劳动生产场景的民歌,主要集中在号子、山歌和秧歌等类民歌中,如六安民歌《车水不唱瞌睡多》,和县秧歌《认不得稗子要姐教》等;二是反映农民生活场景的民歌,如巢湖民歌《唱四季》、淮北民歌《四季颂》等;三是反映农民爱情生活的民歌,这种类型的民歌在民歌中比例更大,从多侧面反映劳动人民的爱恋和婚姻生活,如舒城民歌《棒棰打在石头上》、滁州民歌《山头调》等;四是反映当地生活习惯的民歌,这些歌曲有不少是在节日和 *** 中用以助兴来演唱的,如在结婚仪式中演唱的《哭轿》、《敬酒》等;五是旧社会广大农民受到残酷的 *** ,他们把满腔的愤怒化为歌声,用以揭露当时的黑暗,如贵池民歌《唱个山歌出出气》、淮北民歌《杀赃官》等;六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过上幸福生活,从而出现一批热情歌颂 *** 和祖国的民歌,如颍上民歌《多亏 *** 好领导》、当涂民歌《芝麻开花节节高》等。
10、从体裁上来分,安徽民歌分为以下五种。一是号子,这是一种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它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 *** 很强,十分口语化,易于传唱,号子基本上遍布全省各地,有农事号子、建筑号子、搬运号子和船工号子等等;二是山歌,主要流行于我省江淮地区及江南地区山,分为放牛山歌、采茶山歌等,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别山民歌”就是山歌的一种;三是秧歌,有些地方称秧歌为田歌,我省民间把在秧田中 *** 秧、薅草都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悠扬悦耳、节奏 *** 舒缓,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巢湖民歌,就是以秧歌为 *** 的;四是舞歌,指民间歌舞中所唱的歌曲,它的特点是载歌载舞,融歌唱和舞蹈为一体,如“灯歌”和“花鼓歌”等,其中凤阳花鼓就是其中的 *** 之一,此外还有流行于淮河两岸的“花鼓灯歌”,流行于舒城地区的“舒城花鼓”,流行于歙县一带的“牧牛花鼓”等;五是风俗歌曲,指在民间传统的风俗 *** 节日活动中演唱的歌曲,包括“划龙船”、“门歌”、“婚礼歌”、“庆寿歌”和“葬礼歌”等。
11、我省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反映了江淮儿女勤劳善良、多才多艺的一面,通过民歌也能看到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的场景,且由于民歌一般都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因此,通过民歌也能看出一些地方特定的历史和人文背景,正因为这些,民歌的传承也受到国家的重视。
花鼓之乡安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凤阳花鼓安徽民歌、花鼓之乡安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