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馆陶黄瓜之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馆陶黄瓜小镇,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馆陶黄瓜之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馆陶旅游攻略云南,馆陶旅游攻略云南
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黄瓜之乡,曲堤镇黄瓜年产量达13亿斤,产值超过15亿元,并有黄瓜大棚2.6万个,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通过当地专业的黄瓜 *** 市场,曲堤黄瓜已经成功销往各地,并且出口 *** 、哈萨克斯坦等国。
馆陶县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黄瓜之乡”,馆陶县的地理环境非常事宜种植黄瓜,这里的畅销全国各地,就连蔬菜生产大省山东都有很多客商来这里 *** 采购黄瓜。地处馆陶县的翟庄村,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质适宜,浇灌水源富含矿物质,世界上110多种黄瓜,翟庄村就有105种!
马芳营旱黄瓜 *** 不菲,当地村民可以以十几元一公斤的 *** *** 出去。马芳营旱黄瓜的 *** 高不仅是因为它是错季菜,更重要的是它的口感脆爽,味道清香,瓜条匀称,很有儿时的黄瓜味。
作为主要的温室农作物之一,黄瓜在中国各地都有普遍栽培,像在山东的临沂兰陵、潍坊寿光等地都有大量的种植,并且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各大城市的餐桌
二、馆陶县的旅游
公主湖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100亩,其中水域面积470亩,位于县城规划区中心金凤大道与英才路交叉口西北角。景区设计突出“自然+湿地+人文”特色,以公主湖、广场、展馆为重点,以驸马古渡、黄花故台、“竹仙苑”茶社、“长门赋”诗碑为载体,利用现有地貌和历史遗迹,依托馆陶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游览风景区。
寿东村位于馆陶县西部,距县城3公里,寿东村建成了集加工 *** 、交流展示、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粮艺文化中心,家家户户开始 *** 粮食画,是全国更大的粮食画 *** 基地,荣获“中国粮食画研究会”称号。寿东村以粮画产业为依托,由粮画工作室、粮画坊、粮画农家餐厅、粮画胡同、午后咖啡屋、荷塘月色、麦秆画工作室、古韵葫芦坊、蛋雕画坊、豆腐坊、酒坊等构架了一处以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 *** 旅游景区,开创了乡村游的全新模式。2015年度,馆陶县寿东村被确定为 *** 美丽乡村拍摄基地、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并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选村。
翟庄村位于馆陶县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自上世纪80年 *** 始种植大棚黄瓜,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黄瓜种植专业村,现拥有温室大棚800多个,荣获“中国黄瓜之乡”的美誉,“馆青”牌黄瓜获得全国金奖。这里青砖小巷、曲直交错,农家小院,民风淳朴,自然生态、景色静美,建有黄瓜博物馆、黄瓜大学、黄瓜美容院、黄瓜酒坊、黄瓜食府、黄瓜饮吧,黄瓜主题采摘公园即将对外 *** 。一个商业业态的黄瓜小镇正在逐渐展现出来。
王桃园村位于馆陶县城北部,距县城20余公里。全村125户,520人,自恢复 *** 以来,先后走出123名大 *** ,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王桃园村是自然之赋,也是劳作之美。桃花深处有人家。灼灼桃花,简约村庄,淳朴民风,重教传统,再加上昆虫馆、农耕园、桃园庙、泥巴馆、铁匠铺、织布坊、金榜、光荣牌、学子墙等等,让游客无时无处不感觉到她的古朴高雅与现代唯美。
李沿村位于馆陶县标以南3公里处。全村共110户,419口人,小镇以传统养羊业、花木种植业为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养羊产业方面,为实现分散养殖到集中养殖的转变,已建成占地14亩、羊存栏2000只的养羊园区;养羊户和贩羊户自发建成了全市更大的 *** 羊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500只以上。花木产业方面,全村土地即将流转完毕,已种植各类花木550亩,并已打造形成了占地40亩的月季园。按照地缘近、人缘亲的原则,将邻村赵沿村、鲍沿村、尚沿村一并纳入羊洋花木小镇建设总规划,与李沿村一起重点打造。立足村情实际,计划在村东建设占地150亩的原始森林,同时重点谋划实施花鸟鱼虫市场、月季树培育温室、盆景、海棠、金叶榆种植园,空中餐厅、花木客栈、木子居、花坊、儿童游乐园、亲子体验园、垂钓休闲园等项目建设,努力建成冀南地区规模更大、品种最全、环境最美的农民花博园公园。
郭辛庄村位于馆陶县城北15公里,永济河贯穿南北。这里成为中国北方更大的杂粮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和生态、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杂粮小镇。有高低错落、颜色各异的云梯式田园博物馆,多姿多彩的杂粮种植园区,令人神往的高粱迷宫,唤起乡愁的土场,还有高粱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字。古朴的牌坊,独特的勤劳亭、神农广场,凸显了五 *** 农耕文化,也有杂粮博物馆,在杂粮煎饼铺子品尝杂粮煎饼,在杂粮营养体验中心品尝杂粮营养餐。另外,还组建了骑乘俱乐部,吸引了热爱马术的游客前来体验,建设百鸟馆,喜爱鸟类的孩子大饱眼福。郭辛庄村将成为中国北方杂粮营养体验中心,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基地。
馆陶县黑小麦农场位于柴堡镇东广才村,106国道东侧,距县城12公里,东临卫西干渠,林柴线在农场中间通过,地势平坦,耕层深厚,水利条件优越。黑小麦农场建设面积1000亩,主要用来繁育冀紫439黑小麦良种,年可生产黑小麦 *** 50万公斤。场部位于农场 *** ,集中建设黑小麦展厅、黑小麦磨坊、餐厅、粮仓、晾晒场等设施,占地6500余平方米。该农场是邯郸东部集品种繁育、示范推广、观光品尝、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文化景点。
中国大运河发轫于春秋,建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卫运河是中国大运河通渠较早的一段。卫运河—馆陶段起始于馆陶县徐万仓村,终于山东德州市四女寺镇,县境内河道长52公里,是冀、鲁两省边界河道。左岸途径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故城县;右岸途径山东省冠县、临清市、夏津县、武城县,到四女寺枢纽分流入漳卫新河和南运河。依河而居,卫运河畔的人们伴随着卫运河的变迁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等方面展现了冀南风情。
王占元(1861—1934),字子春,馆陶镇陶西村人,1 *** 0年任两湖巡阅使、湖北督军兼 *** ,1934年病死在天津寓所,后归葬南馆陶镇西。王占元宗祠始建于1915年 *** 时期,原建筑群为南北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均建于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牌坊、大宫门、过厅、园门、大殿、后殿等建筑。在中轴线两侧为耳房、东西厢房、西小门、西大门、东大门、东小门等建筑。建筑结构严紧,规模宏大,是一座典型的中轴线建筑布局。可惜的是,这些古建筑和牌坊在上世纪,多被拆除,1996年夏,因修永济路从院的 *** 分开。目前,周边均为居民区。王占元宗祠现存宗祠西厢房两座6间,耳房两座2间,现存建筑共8间,南北长29.2米,东西宽8.16米,占地面积约252平方米,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瓦顶脱落,门窗出现裂纹。该宗祠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 *** 认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中国黄瓜之乡指的是哪里
馆陶县是中国黄瓜之乡,黄瓜种植已有30年的历史,规模大,发展基础较好,馆陶黄瓜连续七次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评“金奖”。
馆陶县,河北省下辖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毗邻。全县辖4镇4乡277个行政村,总面积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万亩,总人口36万人。馆陶是 *** 古县,赵王“在城(今冠县东古城)西北七里陶丘侧置馆,故名馆陶”,自西汉初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
馆陶县先后荣获中国蛋鸡之乡、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粮画之乡、中国轻工轴承之乡、中国黄瓜之乡、中国漆画艺术之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等等30余项国家级殊荣。
近年来,馆陶县着力打造了五张名片。一是“更大”,禽蛋交易市场金凤市场,单体全国更大,鸡蛋远销广东、广西等地,2016年交易额达到110亿元;二是“更优”,馆陶是中国著名的黑陶艺术之乡,现代黑陶艺术经过馆陶人的继承和创新,达1000多个品种;三是“更好”,馆陶是中国唯一的黄瓜之乡,馆青牌黄瓜,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绿色博览会金奖;四是“更佳”,馆陶有独一无二的富含三价有机铬的黑小麦,可应用于抑制血糖和抗肿瘤等医学领域;五是“最美”,粮画小镇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即将由3 *** 景区升级成为国家4 *** 旅游景区。
截至2016年,馆陶县耕地面积48万亩,全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规划总面积28271.67公顷。
馆陶县境内自然植被类型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6种类型。馆陶县栽培植物资源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稻谷、棉花、花生等,是中国主要的粮棉、禽蛋、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土特产品有鸡蛋、黑小麦、晚秋黄梨、手工挂面、酱包瓜等。
馆陶县野生动物主要为陆栖脊椎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和兽类较少,较大的兽类几近绝迹;哺乳类有野兔、黄鼠狼等;鸟类有麻雀、鸽、喜鹊、燕子、鹌鹑、啄木鸟等;鱼类有鲤鱼、草鱼、鲫鱼等;爬行类有壁虎、蛇、蜘蛛等。
好了,关于馆陶黄瓜之乡和馆陶黄瓜小镇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