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狮之乡,舞狮起源于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2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民间舞狮之乡和舞狮起源于哪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民间舞狮之乡以及舞狮起源于哪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藤县民间舞狮技艺的发展历程
  2. 舞狮起源于哪个省
  3. 中 *** 间的舞狮其中南北狮有什么区别
  4. 舞狮起源于广东吗

一、藤县民间舞狮技艺的发展历程

1、舞狮,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独特民俗风情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中国舞狮的传统源于一千九百多年前波斯与中国贸易中,波斯商人把狮子等动物运到中国。而历史上中国的自然环境没有狮子生存,狮子由于体形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国人不受狮患所害因而民众对狮子有了亲切感。

2、传说古时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尾岁末出现,到处槽蹋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堪其苦。后来,人们想了个办法,用竹篾扎成许多狮子的形状,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赶 *** 魔邪或 *** 武。当怪兽出现时,大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

3、从此,当地乡民认为狮子确有镇妖驱邪之功,有吉祥之兆,都希望狮子能到家门前舞动一番,以消除灾害,预呈吉祥。于是每年春节,挨家挨户舞狮拜年,渐渐蔚成风气。为了迎接瑞狮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挂个红包,狮子舞毕,举首衔去红包。由于华人在世界各地传播,舞狮得到了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4、藤县舞狮的历史与中原文化的南传有着深厚的联系。藤县几乎每个村都有舞狮队。有松散形临时成立的狮队,也有固定组织的狮队。有组织的以村或社、姓族专门成立舞狮队、“堂”社,选出“堂主”组织狮队的训练和联系表演。能担任堂主是一个人有名望和能力的体现,常有人乐此不疲担此重任。

5、藤县有名的狮队有藤城渔业社狮队、藤州镇的积庆堂、蒙江的子孙堂、少英堂、四知堂、沛国堂等。蒙江的子孙堂狮队师承广东佛山舞狮技艺,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禤洲狮队以高超的桩上舞狮技艺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声誉,但他们是在1997年时才开始向蒙江子孙堂拜师学艺的。

6、表演舞狮的都是些生活并不富裕的民间艺人,他们平时组织人员一边劳作,一边抽闲训练舞狮,到节庆时参与当地节庆、满月、贺寿、开业、庆典等表演舞狮,为主家增加喜庆,取吉祥如意之意,获取酬金。

7、特邀表演舞狮时双方会约定酬金的多少,主家要给予相应舞狮表演水平的酬金。有名的舞狮堂常是主家争相出高酬金邀请的对象,各主家往往会攀比给出高数额酬金,显示自己的富有。

8、另外,也有狮队主动上门舞狮讨酬金的。他们先派人持红贴上门,上写“春节喜庆,是日神狮临门恭贺新年。 *** 庙神狮队拜”字样,然后醒狮上门起舞,为主家增添喜庆求吉利,讨“利市”。主家为求吉利一般不会拒绝,然后燃炮仗、发红包相迎送。

9、 *** *** 初春节群众文娱活动较少,藤县的舞狮之风兴盛一时。县城春节主要的文化体育活动由经济宽裕的单位出高价请“狮子摘银牌”,其时街巷阻塞满是人群,炮仗声、锣鼓声、欢呼声交集一起,热闹非凡。

10、县体育部门也在春节期间连续数年举办过全县的传统舞狮舞龙比赛。1997年蒙江镇曾出现“百狮闹蒙城”的热闹景象。近两年新春年初三在县城举行的龙狮献瑞大 *** 活动,吸引了众多喜爱舞狮的人群。

11、2003年和2006年墨西哥人马琳、廖宁,瑞典人阿培分别不远重洋来藤县的小岛禤洲拜师学艺,在梧州成为新闻。

12、2004年7月禤洲狮队荣获 *** “云顶杯”第六届世界舞狮争霸赛冠军,获得“世界狮王”和“东方狮王”的美称。藤县农民以舞狮传播中华文化、为国争光在广西、梧州更是传为佳话。

13、原县体育局副局长廖金胜还担任过1999年举办的广西之一届舞狮比赛的总裁判长,制订了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他培育了获得2004年 *** “云顶杯”第六届世界舞狮争霸赛冠 *** ----禤洲狮队。在2004年8月他通过了国家体育 *** 和社会体育中心的国际舞狮裁判、教练的 *** ,当时广西仅两人,全国仅三十五名。他因培育了禤洲狮队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的称号。他担任了在 *** 美里、云顶、广东佛山举办的国际、世界舞狮赛的裁判。2006年9月他被国家体育 *** 社会体育中心和国家龙狮协会,指定担任梧州第四届宝石节国际舞狮裁判的副裁判长,被人尊称为“狮王”。

二、舞狮起源于哪个省

1、舞狮起源于广东省。舞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2003年12月遂溪县被中 *** 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2、遂溪的舞狮队中,有男子女子醒狮队单狮、双狮地狮、高桩狮高桩单狮、高桩双狮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醒狮艺术风格,多支舞狮队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其中的文车醒狮队还到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展演。

3、舞狮子的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就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它们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民间较流行地说北狮源自北魏。舞狮流行于胡人,以木雕成而动,做祭治仪式,北魏年代魏武王称之为北魏瑞狮,除作为宫中娱乐之处,亦为胡人一解思乡之情。至南宋称之为北狮。

三、中 *** 间的舞狮其中南北狮有什么区别

1、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特别是广东。

2、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民间舞狮之乡,舞狮起源于哪里-第1张图片-

3、南方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妞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数。

4、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5、南师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寳、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舞者透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

6、客家传统中多神论,每村每屋都有守护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狮队伍经过神坛,一定要 *** ,否则视为不懂礼节,看不起本村人,村中乡 *** 不会出钱请舞狮队。

7、传统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狮者,其后裔新屋,不能请其舞狮。据传此规矩与客家崇拜祖先有关。

8、传统民俗中,认为右边为小片,左边为 *** ,围屋来龙处在左边,所以舞狮队伍一定要从左片进入围屋,左边( *** )来龙来狮,意兆龙腾狮跃,人财二旺。所以舞狮队伍禁忌从右边进入围屋。而且进入围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锣进入围屋 *** ,意在祝此屋添丁发财,新年万事如意。

9、传统民俗中,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面而入坐,相传围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狮,舞狮队员坐在屋檐下,背向着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后看舞狮,如果相对向而坐,会视为轻眺,而遭冷落。

10、传统打鼓分快锣、慢锣,狮锣与龙锣,如果乱打一通,视为不尊敬本屋,而受到驱逐。

11、神前及花灯灯盏,每一盏 *** 一位新丁,灯火愈旺, *** 新丁愈兴,如果不小心吹灭了灯火,轻则赔礼,重则驱逐出门。

四、舞狮起源于广东吗

1、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

2、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 *** 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3、舞狮子的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就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它们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民间较流行的说:“北狮”源自北魏。舞狮流行于“胡人”,以木雕成而动,做祭治仪式,北魏年代,魏武王称之为“北魏瑞狮”,除作为宫中娱乐之处,亦为胡人一解思乡之情。至南宋称之为“北狮”。

4、“南狮”,流行于中国南方广东一带。说是有一头怪兽,到处吃乡农的收成,但不伤人畜,常发出“年年”之声,人们便称为“年兽”,年兽眼大口阔,头有触角, *** 格善良。乡农视之为圣兽,不敢捕杀,后村民以爆竹之嘈杂声吓走了“年兽”,民间复加平静。

5、村民互相向亲友祝贺,并定这天为“新年”,象征新的开始。从此,每逢新年,民间以竹仿制“年兽”,烧爆竹,派红封。其次,南派狮头与北派狮头在造型上有严格区别,北派以写实为基础。南派则以神似为主导,它以塑造一个夸张、浪漫的狮子为艺术形象。

6、南派舞狮头以广东醒狮最有 *** *** 。狮子流传到各地后亦因应当地的习俗,在握法、舞法、外型方面有所不同(尤其 *** 、新加坡等地)。

7、但万变不离其宗,狮头外貌是以色彩来表现其 *** 格,如红狮关公脸,黑白脸、青鼻铁角蓄牙刷须的张飞形象则表现在豪放粗犷的气势。

OK,关于民间舞狮之乡和舞狮起源于哪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民间舞 舞狮 源于 哪里 狮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