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文化之乡隆昌,隆昌石牌坊之乡简介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青石文化之乡隆昌的一些知识点,和隆昌石牌坊之乡简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四川隆昌历史文化
  2. 《隆昌青石文化》作文
  3. 写作文隆昌石牌坊

一、四川隆昌历史文化

“中国石牌坊之乡”“青石文化城”

隆昌县境内有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古宇湖风景名胜区),古宇湖风景名胜区:由金鹅镇景区、古宇湖景区、云顶风景区和圣灯山景区四组风景名胜襟连而成,合称“一城一湖两架山”。

主要景点:川南明珠古宇湖,石化圣地圣灯山,梦幻奇峰云顶山,立体史书牌坊群。

两个县级风景旅游区(大佛坎风景旅游区,黑水凼风景旅游区)。

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隆昌盛产青石,为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城市特色,隆昌正在着力打造西部青石文化城。

已由四川美术学院瑞地设计室编制完成了隆昌县“青石文化城”总体城市风貌建设规划。

按照“青石文化城”总体城市风貌建设规划,将在城市空间中设置“城市之门、城市文脉、城市客厅、城市通廊、城市绿地、景观环道、城市金街、地标建筑”八大青石形象要素景观,构架“一座牌坊古镇,一座青石文化广场,两条城市文脉,四座城市之门”的青石文化城。

西部青石文化城的建设,增添了隆昌旅游的新亮点。

牌坊隆昌石牌坊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间“奉旨”建造,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素有“立体史书”之称。

隆昌石牌坊现存17座,其中主要的13座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位于巴蜀古驿道隆昌县城南北两端的驿道 *** 。

牌坊沉淀和蕴涵华夏文明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粹,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以其全国更大的石牌坊群、全国唯一男女同坊、牌坊种类多样、奉旨建造、雕刻精美等特色,与安徽歙县牌坊相媲美。

2005年3月,隆昌县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

张爱萍将军题词云顶古寨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占地245亩,寨墙总长1 *** 0米,墙高7.4米,寨墙宽4.5米,有庄院48座(现存13座),是隆昌更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四川乃至西南都具有唯一 *** 。

郭氏家族在云顶寨聚居600多年,生息繁衍,发展成为一个与安徽桐城方家齐名的大家族。

青石文化之乡隆昌,隆昌石牌坊之乡简介-第1张图片-

600年来形成了郭氏家族独特的族规族距,规章 *** ;演绎了云顶寨内许多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成就了郭氏家族工农商学兵的杰出人才。

云顶古寨是郭氏家族垒石成墙、筑寨自保的族居地,寨墙规模宏大,高大雄伟,寨楼、炮台、兵棚、马房、仓库、 *** 库、蓄煤池等一应具备,内容和形式构成上同欧洲的古堡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国内实属罕见。

寨内建筑形式多样,有川南民居、客家民居、徽派民居及中西混合式风格,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评价说:云顶寨的建筑在建筑学上堪称世界少有,是中国传统与近现代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云顶寨内湖以古寨为依托的云顶场被誉为川南民风民俗的活化石。

集市交易形成了独特神秘的“夜半相聚,鸡鸣则散”的半夜市场,俗称“ *** 市”,构成一幅川南民风民俗的生动画卷。

这一民风民俗在全国是唯一的,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探询“ *** 市”的神秘。

总之,云顶寨以其“万担地主收税院”、40平方公里地主庄园微缩景观、 *** 民风民俗活化石和独特民俗云顶场“ *** 市”而享誉四海。

*** 《走遍中国》、《搜索天下》栏目,先后到云顶寨拍摄了旅游专题片,并在 *** 台黄金时段播出,提高了云顶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云顶寨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距离隆昌县城仅19公里,车程仅需20分钟。

古宇湖古宇湖为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水库。

湖面面积5.4平方公里,东西最长7.5公里,南北最宽2公里,更大水深27米,平均水深15米,库容量5600万立方米,湖中岛屿和半岛较多。

以湖泊水景、环湖松林、成群野鸭灰鹤为景观特色,春夏赏湖光山色、秋冬观万千水鸟,素有“川南明珠”、“侯鸟乐园”之美誉。

古宇湖的野生水禽有5科16种,其中有大白鹭、鸬鹚等四川稀有种类,四川省熊猫馆馆长、省鸟类著名专家吴先智评价说:“古宇湖的水禽种类多,数量大,在四川的河湖库塘中是罕见的”。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十万余只水鸟在湖面飞翔,蔚为壮观,勾勒了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古宇湖距县城仅0.5公里,是成渝地区离城市最近的湖泊,极适宜都市人休闲旅游。

与古宇湖襟连而成的圣灯山,有纪念***、 *** 、***等老一辈 *** 家视察“3·27”炭 *** 间的纪念馆,是留下***一生唯一蹲姿视察记录照片的地方。

有水气同井的温泉资源,经初步测定,温泉日产量可达800—1000立方米,水温达60—70℃,所含对 *** 有益的矿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医 *** 保健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二、《隆昌青石文化》作文

1、我的家乡位于重庆和成都中间,自古以来就有“川东大门”的称呼。

2、我的家乡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石牌坊之乡”。沿着弯弯的青石路,你会来到座落于县城南关的石牌坊群。这里有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古牌坊。每一座牌坊就是一个故事。瞧,我家乡的牌坊简直就是一部活的历史书,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3、在我的家乡,有一座雄伟的大山——圣灯山。这儿,曾经留下了伟大领袖 *** 的足迹。这里有许多挺拔的树木和一片片绿色的良田。到了春天,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人走在山间,就像一个个走在花海中的花仙子一样。

4、在我的家乡,还有一个风光秀丽的古宇湖水库。水库四周环绕着一座座青山。古宇湖像群山珍藏的一颗硕大的珍珠。风一吹,湖面荡起涟漪,像一块随风舞动的青纱。风一停,古宇湖就像一面闪着银光的镜子,倒映着两岸的绿树、青山。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划船欣赏古宇湖各个小岛的风景,也可以划船到湖心与白鹭、野鸭 *** 游戏。

5、我的家乡真是一座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城市啊!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一定会像我一样深深爱上她。

三、写作文隆昌石牌坊

1.写隆昌石牌坊的作文500字

隆昌石牌坊建造于清道光 *** (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其建筑格式大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三开间牌楼式清石仿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左右。牌坊南北向古驿道延伸尽头为界,东西向以石牌坊两侧向外延伸15米为界。从北到南分别是:郭陈氏节孝牌坊、禹王宫山门牌坊、锄莠安良碑、牛树德政牌坊、孝子总牌坊、刘光第德政牌坊、肃庆德政牌坊、郭玉峦功德牌坊、舒承是百岁牌坊、节孝总牌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牌坊、觉罗国欢德政牌坊、郭王氏功德牌坊等。

隆昌石牌坊建造于清道光 *** (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其建筑格式大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三开间牌楼式清石仿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左右。牌坊南北向古驿道延伸尽头为界,东西向以石牌坊两侧向外延伸15米为界。从北到南分别是:郭陈氏节孝牌坊、禹王宫山门牌坊、锄莠安良碑、牛树德政牌坊、孝子总牌坊、刘光第德政牌坊、肃庆德政牌坊、郭玉峦功德牌坊、舒承是百岁牌坊、节孝总牌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牌坊、觉罗国欢德政牌坊、郭王氏功德牌坊等。

昌石牌坊在全国的石牌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史学专家到隆昌考察后认为与全国各地的石牌坊相比,隆昌石牌坊具有三大特点。

隆昌石牌坊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隆昌县城南、北两关的 *** 古驿道上,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间“奉旨”建造,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现存的石牌坊多为清代修建,明代石牌坊只余一座。

隆昌现存石牌坊17座,其中主要的13座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位于巴蜀古驿道隆昌县城南北两端的驿道 *** ,其余4座则散布于县内响石、石燕桥及渔箭三镇。

隆昌石牌坊群大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石质牌楼式建筑,平均面阔9米,通高11米,坊间距离最近处仅10余米。

隆昌石牌坊无一例外雕刻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刻有上佳楹联。一座石牌坊不仅反映出隆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反映了隆昌文化、艺术状况和当地民风民俗,积淀和蕴涵着华夏文明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粹,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由此,隆昌县2005年3月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

隆昌石牌坊种类繁多,计有德政坊、百岁寿坊、功德坊、节孝坊、贞节坊、山门坊、镇山坊、嵌瓷坊等九个种类。这些牌坊从 *** 、经济、社会、伦理、文化、艺术等方面全面反映了明清时代隆昌的状况,无疑是研究隆昌历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依据。

隆昌石牌坊群,分布于隆昌县城西北至东南长约3公里的成渝古道上,13座石牌坊均坐落于街尾,各坊遥相呼应:隆昌石牌坊群建造于清道光 *** (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49年问,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

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隆昌县志》记载,城内有大小石牌坊33座,然而,经过一个半世纪自然界风风雨雨的侵蚀和人为 *** ,至今 *** 下来的牌坊仅有13座。其中,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百寿坊1座、庙宇山门坊1座。

由北到南,它们分别是:郭陈氏节孝坊;禹王宫山门坊(锄莠安良碑);牛树梅德政坊;孝子总坊;刘光第德政坊;肃庆德政坊;郭玉峦功德坊;舒承浞百岁坊;节孝总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坊;觉罗国欢德政坊;郭王氏功德坊。

我的家乡位于重庆和成都中间,自古以来就有“川东大门”的称呼。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石牌坊之乡”。沿着弯弯的青石路,你会来到座落于县城南关的石牌坊群。这里有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古牌坊。每一座牌坊就是一个故事。瞧,我家乡的牌坊简直就是一部活的历史书,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雄伟的大山——圣灯山。这儿,曾经留下了伟大领袖 *** 的足迹。这里有许多挺拔的树木和一片片绿色的良田。到了春天,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人走在山间,就像一个个走在花海中的花仙子一样。

在我的家乡,还有一个风光秀丽的古宇湖水库。水库四周环绕着一座座青山。古宇湖像群山珍藏的一颗硕大的珍珠。风一吹,湖面荡起涟漪,像一块随风舞动的青纱。风一停,古宇湖就像一面闪着银光的镜子,倒映着两岸的绿树、青山。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划船欣赏古宇湖各个小岛的风景,也可以划船到湖心与白鹭、野鸭 *** 游戏。

我的家乡真是一座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城市啊!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一定会像我一样深深爱上她。

一共有17座牌坊所以又17个故事从北到南分别是:郭陈氏节孝牌坊、禹王宫山门牌坊、锄莠安良碑、牛树德政牌坊、孝子总牌坊、刘光第德政牌坊、肃庆德政牌坊、郭玉峦功德牌坊、舒承是百岁牌坊、节孝总牌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牌坊、觉罗国欢德政牌坊、郭王氏功德牌坊等。

这是一座气势异常宏伟的“乐善好施”石牌坊。它在“ *** ”时好几次险被拆除,它能完好的保存至今,实属不易。这要归功于当地一农家,借用了牌坊的两根立柱来使自己的房屋更加稳固(由于房子的存在而幸免 *** )。

目前,在我国其他省份也偶见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呈规模、分类别出现的。且其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实属全国罕见,具有很高的民俗史料价值和完美的艺术价值。

这条石板路与牌坊的关系看似不直接,但细想起来关系密切。因为这条路的存在,有多少隆昌的生意人,告别家乡,把年轻的妻子留在空寂的家闺房,沿着石板路走向迷茫的商海,而妻子们只能把望穿秋水的目光投向石板路的尽头……

这是一座由民众共同集资修建而成的德政牌坊。据介绍是当地百姓为了表彰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6)时任隆昌知县的肃庆而修建的。其为官期间为民办实事,且清政廉洁,当地百姓为了颂其功绩,激励后来官员,便自愿捐银出钱为肃庆修建了这座德政牌坊。

据说他在清朝道光年间任忠义大夫时,购千余亩良田,其所收租金大多用在为百姓谋福利上。其救贫扶困之举得到首肯,后为其建立功德牌坊以示表彰。

坐落在县城北面的郭王氏节孝石牌坊,所表彰的是一位郭氏的妇女。她二十三岁丧夫,为了让九泉之下的丈夫瞑目,她辛勤 *** 劳,将两个儿子哺育 *** 。两个儿子不负母亲愿望,奋发读书,双双中举。在清朝道光 *** 间(公元1838),县府将郭氏妇女为夫守节、尽孝终身的事迹奏请朝廷批准,建郭氏节孝牌坊。

隆昌石牌坊的修造是及其精美的,大到牌坊的气势、篆刻,小到每个细节都极其完美。这便是郭王氏节孝牌坊的一个局部。它讲的是郭王氏辛勤 *** 劳,将两个儿子哺育 *** ,两个儿子不负母亲愿望,奋发读书,双双中举的故事。这个局部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花鸟、动植物等图案造型讲究、雕工精美,书法刚劲有力,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在隆昌石牌坊群里,人们都会惊奇的发现有的牌坊正门上刻的“乐善好施”的“善”字没有中间的两点。据当地的老人解释说,“善”字没有中间两点是表明善事永远都做不完。一个善字,给了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这是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石牌坊,它的来历传说很有意思:从前隆昌有个强盗出身的绿林好汉,领了一帮兄弟占山为王,可是好汉遇到一次注定的机缘,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他改恶从善,兄弟们也“放下屠刀”,在他的领导下做起了生意。后来这帮好汉居然经商成功。为了纪念他们这种强烈的“反差”,人们修起这座“警示牌坊”,警示后来人千万莫走他们从前走过的邪门歪道。

根据当地老人介绍,在明、清期间,这里的孝子牌坊、德政牌坊、百寿牌坊等个 *** 突出的各式各类牌坊近70座,而现在仅有17座,其余50余座石牌坊均遭不幸。眼前这尊石狮见证了这一切

隆昌石牌坊位于中国四川省隆昌县境内,是汉族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2013年被国家评为4 *** 旅游景区,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分别分布在隆昌县城北关和南关,其中北关(道观坪)7座,南关(春牛坪)6座,另有4座分布在相应村镇。目前,在我国其它省份也偶见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呈规模、分类别出现的,且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实属全国罕见,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具有很高的民俗史料价值和完美的艺术价值。2001年06月25日,隆昌石牌坊作为清代古建筑,被 *** 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隆昌石牌坊群,分布于隆昌县城西北至东南长约3公里的成渝古道上,13座石牌坊均坐落于街尾,各坊遥相呼应:隆昌石牌坊群建造于清道光 *** (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49年问,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隆昌县志》记载,城内有大小石牌坊33座,然而,经过一个半世纪自然界风风雨雨的侵蚀和人为 *** ,至今 *** 下来的牌坊仅有13座。其中,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百寿坊1座、庙宇山门坊1座。由北到南,它们分别是:郭陈氏节孝坊;禹王宫山门坊(锄莠安良碑);牛树梅德政坊;孝子总坊;刘光第德政坊;肃庆德政坊;郭玉峦功德坊;舒承浞百岁坊;节孝总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坊;觉罗国欢德政坊;郭王氏功德坊。

17座石牌坊有着17个动人的故事,在今天看来,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每座牌坊的正门上面分别刻有不同的碑文。上下、左右两侧也分别刻有擅长芳名、立坊年代以及象征“善”“福”“寿”等浮雕。无论是功德牌坊、警示牌坊、节孝牌坊还是百寿牌坊,在修造、雕刻、篆写文笔等方面都极其讲究,因此,石牌坊的“高”、“精”、“理”尽显突出位置。“高”指牌坊要有气势,“精”是雕刻工艺精致、用石独特讲究,“理”则是牌坊上刻写的文字、图案颇具深刻的思想内涵、高深的文化和生活哲理。每座上面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动植物等图案,图案造型讲究,雕工精美。这些牌坊均建造于清道光 *** (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其建筑格式大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三开间牌楼式清石仿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左右。牌坊南北向古驿道延伸尽头为界,东西向以石牌坊两侧向外延伸15米为界。从北到南分别是:郭陈氏节孝牌坊、禹王宫山门牌坊、锄莠安良碑、牛树德政牌坊、孝子总牌坊、刘光第德政牌坊、肃庆德政牌坊、郭玉峦功德牌坊、舒承是百岁牌坊、节孝总牌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牌坊、觉罗国欢德政牌坊、郭王氏功德牌坊等。

在几次拍摄隆昌石牌坊的过程中,使我领略到一座座气势雄伟、雕刻精美的石牌坊,其蕴藏的寓意和小城浓郁、奇特的文化氛围,身临其境中,一种恍若隔世之感浸透你的身心,你会对中国古老文化艺术植根于伟大中华民族之林的智慧与光芒而骄傲。它将一如既往地激励着后人,勤劳智慧、善美孝道、清廉守法。

隆昌石牌坊位于中国四川省隆昌县境内,是汉族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2013年被国家评为4 *** 旅游景区,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分别分布在隆昌县城北关和南关,其中北关(道观坪)7座,南关(春牛坪)6座,另有4座分布在相应村镇。目前,在我国其它省份也偶见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呈规模、分类别出现的,且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实属全国罕见,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具有很高的民俗史料价值和完美的艺术价值。2001年06月25日,隆昌石牌坊作为清代古建筑,被 *** 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隆昌石牌坊是一部立体史书,是 *** 古驿道文化、隆昌青石文化的重要人文历史遗存。

它以6条古驿道为存在环境,以县产青石为载体,蕴含深刻的社会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纯朴的哲学理念,独特的审美创意,精美的建筑工艺,表述着明清两代巴蜀人文演化的历史进程,立体见证隆昌“以站(驿站)置县、以道(驿道)兴城”的县城发展历史;隆昌石牌坊既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工艺技法之大成,又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个 *** 特点;隆昌石牌坊沉淀着厚重的华夏文明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力学、建筑学、文化艺术精粹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品的 *** 作,具有很高、很珍贵的历史、艺术、文物科学价值。隆昌石牌坊保存数量多、相对集中;种类、建筑形式多样;坊主多人、男女同坊;竖石仿木,浑厚雄伟;文化内涵丰富;富有鲜明地方和民间特色,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

牌坊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里历史悠久的建筑艺术,隆昌石牌坊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的牌坊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关于本次青石文化之乡隆昌和隆昌石牌坊之乡简介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隆昌 石文 石牌 简介 化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