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之乡西塘?绍兴越剧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越剧之乡西塘的一些知识点,和绍兴越剧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西塘镇的历史文化
  2. 西塘旅游景点攻略
  3. 西塘的历史和典故

一、西塘镇的历史文化

1、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3、在唐开元年间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 *** 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

4、“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5、后弦的《唐宋元明清》也是在古镇西塘时有感而发而写的。

6、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7、西塘古镇还有以提倡民族气节, *** 封建的清王朝,建立 *** *** 政体为志的南社,是在 *** 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 浪潮汹涌澎湃的激荡下,于1909年11月在苏州秘密成立的。

8、南社的发起人是吴江著名诗人柳亚子,他在西塘发展南社社员18人,较为著名的有余十眉、李钟麒、郁佐梅、沈禹钟、江雪塍等。

9、南社是一个 *** 团体,它主要是以文字鼓吹反清 *** ,与同盟会互相呼应,成犄角之势。

10、一时京、沪、苏、浙、湘甚至南洋等地不少报纸,都为南社社员所掌握。

11、“欲凭文字播风雷”(柳亚子语),为反清民族 *** *** 大造声势。

12、后来,南社在大 *** 的浪潮中也四分五裂,但西塘的一班诗友,又组织了胥社,宗旨不变,人员不变,成为南社在西塘的延伸组织。

13、胥社成员的诗文绝大多数保留了下来,这些诗和他们的“宗师”柳亚子在西塘留下的90首诗文一起,并且共同成为西塘的千古绝唱。

14、版本一: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

15、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16、版本二: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那是嘉善县境内更大的湖泊之一。

17、传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间,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

18、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19、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

20、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

21、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 *** 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

22、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 *** 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23、据《西塘镇志》记载,来风桥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清代两度重修。

24、相传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

25、 1988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片桥。

26、 1998年重建,采用古典园林中“复廊”的形式,中有隔墙花窗,两边通道。

27、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

28、又此桥赤名“滴水晴雨桥”’谐名“情侣桥”。

29、前者能使人想起雨天的景象,在此坐憩,喝上一杯岂不更好?坡。

30、男子当然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老人们说:“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的,不妨也来走一走。

31、田歌又称吴地歌曲、子夜歌,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农村民歌,至今仍传唱于江浙沪毗邻地区,是太湖流域水乡农村生活的历史写照。

32、田歌是中国地方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其旋律特征:一是 *** ,因为西塘地处水乡平原,河网交错,船行水上,对酒当歌,抒以情怀;二是清亮,优美而不失挺拔,歌词内容多反映民间故事、农事活动,如落秧歌、放鸭歌、送粮。

3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编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奖”。

34、越剧是中国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在西塘有着众多的兴趣爱好者,他们汇聚一起成立了西塘越剧协会,其中大多是中老年人,学越剧,唱越剧,演越剧,不仅陶冶情 *** ,而且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35、每逢节日,或者庙会,或者旅游节等喜庆日子时,他们都会用越剧来助兴,不仅表演越剧名剧,而且还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越剧。

36、现代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先生便是西塘人,他的 *** 作越剧《五姑娘》、《五女拜寿》、《汉宫怨》、《陆游与唐琬》深受人们喜爱。

37、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保护神,在西塘百姓的心目中,七老爷就是他们敬仰的守护

38、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也就是七老爷生日的时候,当地老百姓会有隆重地庆祝仪式,庙会把七老爷的神像抬出庙门,从晚上11时许出发,经过既定的路线走,每到一处,都会迎来很热烈的欢迎,一路上旌旗飘飘,锣鼓震天,鞭炮齐鸣,丝竹悠扬,浩浩荡荡,直到第2天下午,才回到庙中安歇,于是开始演戏,连演三天。

39、庙会期间,还有 *** 戏,摇燥船,荡湖船,踏白船等民间文艺活动。

40、从农历四月初二的晚上开始,陆陆续续的香客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有些是为了赶烧头香,有些则是通宵达旦的念经、求神拜佛,祈求岁岁平安,晚上在庙内还有香客自组的社戏表演。

41、出会定于农历四月初三清早,出会时所抬的七老爷是他的座宫,即七老爷的塑像,出巡前,所有的绶带、轿班都守候在暖阁,时间一到,即由4名绶带抢出暖阁,同时有大批太保助威,出巡时按照既定的路线走,沿途设有社棚,善男信女们在七老爷休息的厂棚内迎接,社棚内还设有供桌,摆有鸡、鸭、鱼、时令干鲜水果等祭食,这叫迎会,另外也有各色各样的役色,如起马牌、开导锣、 *** 将、红、绿、黄、白、黑五营等,各役色分别由各业议定担任,如 *** 将由绸布业,黑营由煤炭业担任,一路旌旗飘扬,调龙舞狮、打莲香等一些民间文艺汇演也会在出巡队伍中。

42、庙会期间,在镇的各条街上,各种当地的文化活动也纷纷展开,打莲香、扭秧歌、调龙舞狮、打腰鼓、荡湖船、挑花篮,人们用不同的形式来纪念这位守护神。

43、西塘方言,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二、西塘旅游景点攻略

这个我知道!对于爱旅游的我来说,西塘是一个让 *** 连忘返的地方,当时去的时候收集了西塘一些必去的景点资料。现在我把西塘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环秀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相传以前晴天时站在桥顶可以北望太湖边上的青山。这里有幅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描写了过桥的两种方式。

环秀桥连接着烟雨长廊和繁华热闹的西街,也是从长廊到石皮弄的必经之路。而无论是晴天、雨天还是处于夜幕之中,站在桥顶远眺水乡,但见灰墙白瓦层层叠叠,两排大红灯笼在河道边高高挂起,河中乌篷船随波摇晃,亦是一番浪漫美景。

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越剧之乡西塘?绍兴越剧-第1张图片-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生活着的 *** 古镇,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古镇内多处种福堂、尊闻堂、薛宅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民风淳厚,橹声悠扬。

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

普通票:95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南苑路258号

西园是西塘古镇更大的私家花园,1993年重建,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入园处小桥流水,石狮门厅,园内树木花草、假山亭池错落有致,假山上有座六角亭名为“醉雪亭”,西塘八景之一的“小山醉雪”就在这里。

新开辟有“朱念慈扇面书法艺术馆”、“百印馆”、“南社陈列室”等展厅,可以深入了解与西园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

景区联票100.00元(包括11个景点)

08:00-18: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镇苏家弄

纽扣馆位于西街上,共有六个展厅:古代纽扣展示区、近代纽扣展示区、现代纽扣展示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纽扣应用区、中国结展示区。钮扣博物馆的开馆开创了中国钮扣史上崭新的一页,也为有着钮扣之乡的西塘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在纽扣博物馆里你不仅可以观赏古今中外的各式纽扣,游客还可以动手 *** 纽扣。

塘东街是 *** 至解放时期西塘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现在是西塘唯一的酒吧街,一到晚上就开始热闹起来,街上也有各种餐饮小吃店或者有些特色购物店,白天逛逛也不错。

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南苑路258号

在西塘流传着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清末时期,塘东村的杨家地主 *** 五姑娘与长工徐阿天相爱,遭到了异母胞兄的反对, *** 害致死。后来她的爱情故事被编成田歌,在这里传唱了一百多年。根据嘉善田歌改编的音乐剧《五姑娘》获得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独瓦亭是徐阿天在当窑工时为表达他对五姑 *** 独一无二的爱情,而特意烧制的一片瓦盖成一个亭。在亭里挂有一口钟,上面刻有他们两人在这里相约的情景,和一见钟情的文字。

田歌是西塘民间流传下来的农村民歌,至今仍传唱于江浙沪毗邻地区,是中国宝贵的地方音乐文化遗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编的音乐剧《五姑娘》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并且在1954年,由已故的越剧创作家顾锡东改编成越剧《五姑娘》,由浙江省越剧团演出,夏衍(著名剧作家)看了戏后,非常赞赏,特在《人民日报》撰写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根据《五姑娘》的民间故事,在古镇西塘西线入口处建造了占地3000平方米具有西塘水乡特色和人文历史的五姑娘主题公园,其中包括五姑娘雕像、独瓦亭、水上舞台等。

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镇西线入口处

安境桥建于明代,是镇上的交通中心。桥孔呈圆拱形,为拱桥。站在安境桥上可以将三座不同类型的桥尽收眼底,在其他古镇实属少见。过安境桥至鲁家桥,桥下的东西向河道即为烧 *** 。

冬季(11月1日-次年2月28日)8:00-16:30,夏季(3月1日-10月31日)8:00-17: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镇胥塘河上

醉园原是西塘望族王氏宅院之偏厅,四进院落,并在园内设“王氏父子版画馆”,以示家庭文化之传承。

醉园的意思有三层:一是“醉经堂”——醉读经书之意,“醉经堂”为王氏世祖王志熙修建,王志熙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书画家;二是园内池石玲珑、回廊通幽、翠竹生研、秀色醉人;三是园内正厅“艺香斋”辟有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峥版画陈列,进入园中,即沉醉于版画艺术。

08:00-16:30(冬令),08:00-17:00(夏令)(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塔湾街31号

烧 *** 以河得名,港的北岸、南岸街道则由此称为烧 *** 南街,烧 *** 北街。

烧 *** 内民居基本保留明清时风貌,小河悠悠,石驳岸里镶嵌着一个个石河埠;连绵屋宇中一条条古弄前通河后达田,中间曲径通幽。港北有高街沿李姓大弄、小弄、倪家弄。港南有坟浜弄。

烧 *** 的“港”字有两港之含义:一为街道,二为河港。很久以前都是富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烧 *** 里的建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里的门槛特别高,有一尺多,用整条的石头做成。

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上西街119号

送子来凤桥修建于明代,是西塘古镇绝对的的C位--三孔石板桥承启西街沿线与烟雨长廊,也是古镇的第 *** 头。

走这座桥还有点讲究,桥的南面是阶梯,北面是斜坡。男子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老人们说:“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的,不妨也来走一走。

国际影星《廊桥遗梦》的女主角梅利尔来到西塘,也走了这座廊桥,她笑着说:如果我先走了这里的廊桥,也许就不会有美国的“廊桥遗梦”了。

08:00-21: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南苑路258号西塘古镇景区

三、西塘的历史和典故

西塘的历史典故是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西塘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是吴地方文化的 *** 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被誉为生活着的 *** 古镇。

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 *** 景区。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西塘镇地处嘉善县北部,南接320国道和沪杭、申嘉湖高速公路,北连318国道,杭申甲级航道穿境而过,善江一级公路横穿全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82. *** 平方公里。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

田歌又称吴地歌曲、子夜歌,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农村民歌,至今仍传唱于江浙沪毗邻地区,是太湖流域水乡农村生活的历史写照。田歌是中国地方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其旋律特征是 *** ,因为西塘地处水乡平原,河网交错,船行水上,对酒当歌,抒以情怀。

清亮,优美而不失挺拔,歌词内容多反映民间故事、农事活动,如落秧歌、放鸭歌、送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编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奖”。

越剧是中国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在西塘有着众多的兴趣爱好者,他们汇聚一起成立了西塘越剧协会,其中大多是中老年人,学越剧,唱越剧,演越剧,不仅陶冶情 *** ,而且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文章分享结束,越剧之乡西塘和绍兴越剧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西塘 绍兴 越剧 剧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