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连城红薯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南方红薯叫什么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连城红薯之乡和南方红薯叫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连城地瓜干的基本简介
1、福建连城,山川秀丽,气候独特,境内有国家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被称作“北回归荒漠带
2、上的翡翠”、“动植物基因库”。连城县以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生产出来的红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
3、地瓜干,在闽西各县都有,但连城地瓜干却以它独特的原料与 *** *** 出名,
4、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已有二三百年历史。
5、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
6、它是用林坊、隔田、隔川、揭乐、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红心地瓜 *** 而成,所以又称为红心地瓜干,也称为红薯。
7、这些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这种红心地瓜生长。
8、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耐嚼,而且还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含量。
二、福建连城有什么特色小吃
1、连城红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营养丰富,远销东南亚和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连城白鸭:连城白鸭出产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全身羽毛洁白,因为黑色的脚丫和头部,当地又称“黑丫头”。“全国唯一 *** 用鸭”,“鸭中国粹”。连城的两大特产红心地瓜干和黑丫头连城白鸭均驰名中外,有“土藏萌番薯,水游黑丫头”的美誉。
3、捆板:亦称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连城南部地区,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街头小吃摊上也时有 *** 。
4、九门头:连城传统火锅名菜,别名焖九品。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俗称“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 *** 制成。
5、芋子饺:芋子饺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是连城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
6、四堡漾豆腐: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是福建闽西连城县客家的特色佳肴。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与明清时期四堡的印刷业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以四堡当地特产的一种“五月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嫩白滑爽,滋味香鲜。
7、雪花鱼糕:连城群众喜爱吃鱼,不仅因为鱼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且“有鱼”象征“富足有余”的好兆头。连城菜中有多种多样的淡水鱼菜肴,其中尤以“雪花鱼糕” *** 精细、造型新颖、鲜嫩可口,成为宴席中的上等菜肴。
据《读史方舆纪要》,南宋置莲城县,因县治以东莲峰山而得名。元代改为连城县。宋元符间(1098-1100)建莲 *** ,属长汀县,绍兴三年(1133)设莲城县。
元至正六年(1346)改名连城。隶属汀州、汀州路、汀州府、汀漳道。1 *** 9-1934年先后在新泉、莲峰建立县苏维埃 *** ,曾一度改名明光县。1949年11月6日解放,隶属龙岩专区(地区)、龙岩市。
连城县是 *** 老区和客家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既是福建建设 *** 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
三、红薯是从那个国家引进的详细点
1、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 *** 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
2、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3、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在明代时期引入中国,中国引进番薯之一人是陈益,据史料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 *** 北栅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他身着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 *** 出发前往 *** (今 *** )。
4、到达 *** 后,当地酋长接待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充饥,这便是番薯。
5、陈益此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 *** 和栽培 *** ,两年之后的1582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陈益在其祖父位于 *** 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
6、成功收获后,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并将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边,要与番薯长相厮守。陈益作为“中国引种番薯之一人”,为我国开辟粮源,贡献重大。
7、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8、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9、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 *** ,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
10、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11、陈振龙的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据记述,陈世元在山东胶州古镇传授种植番薯的时候,亲自整地育秧,剪蔓扦 *** ,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竞相种植。番薯在华北地区便很快推广开来。
12、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1733年,番薯传到四川,1735年传至云南,1752年传至贵州。此后,番薯踪迹遍布西南。
13、有观点提倡番薯应连皮吃,因番薯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多酚。烹煮前应彻底将皮洗净,连皮煮熟食用最能吸收营养;且因番薯较少加 *** ,可购买品质较好的番薯,带皮烹煮食用,更能吸收到完整营养。地瓜皮含丰富的黏液蛋白等多糖类物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血管弹 *** ,预防血管硬化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14、橙 *** 的番薯是因为当中的β-胡萝卜素,但不是所有的番薯都是橙 *** 的。除了有紫心番薯之外,在乌干达的番薯却是白心的,因为当地的气候令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物种无法成长,但可以生长的物种却只会制造大量碳水化合物。
15、红薯含有众多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增强肠道 *** ,另有一种氧化酶物质,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红薯吃得过多,会使人腹胀、打嗝、 *** 。
16、红薯是β-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之一,到达 *** 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对 *** 免疫 *** 和至关重要,而且也可以保持眼睛健康。
17、在 *** ,烤红薯是流行的街头食品。在中国,红薯,通常是 *** 品种,在冬天用大铁桶烘烤,作为街头食品 *** 。
18、冬日供应的红薯汤,将红薯加 *** 和姜在水中煮沸。在闽菜和 *** 菜中,红薯常与米饭一起煮成粥。红薯蒸干是连城县的一道名菜。红薯青菜是 *** 菜中常见的配菜,通常煮熟或炒熟后与大蒜和酱油混合食用,或在食用前简单地加盐调味。
19、它们以及以红薯根为特色的菜肴,常见于便当餐厅。在中国东北菜,红薯通常被切成块并油炸,然后浸入一锅沸腾的糖浆中。
20、在印度的一些地区,红薯晚上在厨房的煤上慢慢烤熟,然后配上调料食用,而在南方,更简单的 *** 是在去皮、切块和调味蔬菜菜肴之前简单地煮沸或加压烹饪,作为膳食的一部分。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它被称为“Sakkara valli Kilangu”。
21、它被煮沸并作为晚间小吃食用。在印度的一些地方,新鲜的红薯被切成薄片,晒干,然后磨成面粉;然后将其与小麦粉混合并烘烤成薄饼(面包)。一些印度社区将 15%到 20%的红薯收成转化为泡菜和小吃片。部分块茎收获在印度用作牛饲料。
22、在巴基斯坦,红薯被称为shakarqandi,可作为蔬菜菜肴和肉类菜肴(鸡肉、羊肉或牛肉)烹制。灰烤红薯在巴基斯坦集市上作为小吃和街头食品 *** ,尤其是在冬季。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连城红薯之乡和南方红薯叫什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