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陕西省柴胡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柴胡的产地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东邻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凤翔,南俯扶风、岐山,北依彬县及甘肃灵台县。总面积1740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11乡、110个行政村、438个村民小组,共有22604户、8.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农村劳动力3.98万个。县城距西安市160公里,距宝鸡市106公里,距西宝高速公路眉县口55公里。境内群山结秀,诸水环布,气候宜人,是天然的避暑消夏、观光旅游胜地。麟游县辖5个镇、5个乡: *** 宫镇、崔木镇、招贤镇、两亭镇、天堂镇、常丰乡、河西乡、丈八乡、桑树塬乡、酒房乡。
麟游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煤炭、陶土等矿产资源分布广、藏量大,经省煤炭地质局勘探,麟游北部地区煤炭藏量在24亿吨以上,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特高发热值的长焰煤,开发潜力巨大。全县有耕地34.88万亩,林地142万亩,宜牧草坡70多万亩,发展林 *** 的条件十分有利。土特产种类较多,其中核桃、蜂蜜、苦杏仁等享誉省内外市场。
麟游县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秦时即设县制,称杜阳、普润。1300多年前,隋唐两朝在今县城所在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避暑离宫——仁寿宫( *** 宫),两朝四位皇帝21次驾幸麟游,这里曾一度成为全国 *** 、文化的中心,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著名的有由唐代名臣魏征撰文、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丹的国之瑰宝《 *** 宫醴泉铭》碑、由唐高宗李治御书的《万年宫铭》碑、慈善寺石窟等,均属国家一级文物。
全县属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9.3℃,一月平均气温-4℃,七月平均气温22.1℃,极端更高气温37.5℃,极端更低气温-19.5℃,全年大于等于10℃的积温3019℃,年日照2138小时,年平均降水656毫米,年无霜期178天,平均海拔1271米,宜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
麟游历史悠久,据古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旧石器时代,先民已在境内繁衍生息, *** 已有氏族部落聚居。
夏:夏禹“治漆及岐”,疏通漆水,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后,麟游地属雍州。
商:周代祖先从邰沿漆水进入今麟游地,建杜林邑故称杜地。历经二代,公刘时 *** 邑于豳(今彬县)。古公_父时,受狄侵,又由豳退出,集结于岐北高山(今麟游)地带,休养生息,始南迁周原,定都岐阳。
周:西周时,麟游地属西周辖。周平王东迁洛邑时,将岐山以西地赐给秦襄公,麟游归秦辖。
秦:统一中国后,始置郡县,麟游东部置漆县,西部置杜阳县(县址在今麟游县招贤镇),均属内史地。
西汉:沿秦治,杜阳县、漆县均属右扶风。
东汉:中平元年(184)后,将杜阳县划归汉安郡。
三国:杜阳县、漆县(属魏)归扶风郡辖。
晋:初年,撤销杜阳县,其地西南归雍县,东北归漆县。均属右扶风辖。
北魏:皇兴二年(468),今麟游北部属白土县,归新平郡辖。南属雍县,归秦平郡辖。
西魏:今麟游南属雍县,归岐山郡辖,北部属鹑觚县,麟游郡领上宜、麟游、普闰三县。
唐初,改麟游郡为西麟州。贞观元年(627)废州。麟游地东有麟游县、西有普润县。属岐州。
五代:麟游县、普润县均归凤翔府辖。
北宋:设麟游、普润二县,属秦凤路凤翔府辖。
南宋:初麟游县、普润县属秦凤路。后属金。改秦凤路为熙凤路。1187年,分设凤翔路辖凤翔府。麟游、普润属之。
元:大德九年(1305)撤销普润县,其地并入麟游县,归凤翔府辖。
*** :辛亥 *** 后,麟游县属关内道。 *** 二十四年,属陕西省第九区行政 *** 专员公署。 *** 三十七年,麟游之一次解放,建立麟游县人民 *** 。7月, *** 县 *** *** 。
1949年5月21日,麟游第二次解放,麟游县归彬县专区辖。1950年,撤销彬县专区,麟游划归宝鸡专区。1956年10月1日,宝鸡专区撤销,麟游县直属陕西省。1958年12月10日,麟游、岐山、凤翔三县合并为凤翔县。1961年10月9日,宝鸡专区恢复。同时恢复麟游县,归宝鸡专区辖。1971年12月8日,宝鸡专区撤销,设宝鸡市。麟游归宝鸡市辖。1979年3月10日,宝鸡地区恢复后,麟游县属之。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区与宝鸡市合并,恢复省辖市领导县、区体制,麟游县仍归宝鸡市辖。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地处东经107°19′—108°2′,北纬 34°33′—34°58′,东临咸阳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南与扶风、岐山、凤翔毗邻,北与彬县及甘肃灵台县接壤,全县版域面积 1740平方公里。
麟游县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全县平均海拔 1271米,更高海拔 16 *** 米,更低海拔 74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 65.28公里,南北宽 46.35公里。境内沟壑纵横、坡缓川狭、少有台塬。可分为低中山、黄土丘陵、黄土残塬、河谷川道四种地貌单元。
麟游县属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的特点是热量不足,春旱、夏凉、秋涝、冬寒,且春夏季节不明显,日照分布不均,全年日照时数 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为 180天,平均气温 9.1℃。东部塬区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 9-10℃,北部年平均气温为 8.1℃。年平均降水量为 680毫米,多集中在7、 8、 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 50%以上。影响我县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冰雹、霜冻、大风等。
麟游县常年农业耕地面积为 40万亩左右,分布于梁、塬、山、河谷,由坡旱地、川地、塬地、旱平地、梯(台)田构成。全县土壤共有 8个土类, 26个土种,黄土 *** 土是主要土壤,分布普遍,占总面积的 75%左右, *** 绵易蚀,土层深厚,透水 *** 强,易耕作,其次是红土及粘黑垆土、紫色土、褐土等。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1.1%,全氮 0.073%,碱解氮 48ppm,速效钾 139ppm。
麟游县地表水总径流量 14539万立方米,地下水总蕴藏量 633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 670万立方米。由于环境条件制约,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落后,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不高,属雨养型农业。
麟游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35万亩左右,主要有小麦、玉米、杂豆、荞麦、薯类、烟叶、蔬菜等,粮食总产常年稳定在 5万吨以上。并有优质玉米、名贵杂豆、荞麦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扶持农业和农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把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作为科学 ***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压粮扩经、压夏扩秋,狠抓规划布局,突出基地建设,集中精力发展区域优势作物,年建立稳定的优质玉米基地6万亩,优质小杂粮基地5.6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有力的促进了全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截止2005年全县种植业产值10386万元,占农林牧鱼业总产值的32.72%,农民人均纯收入1499元;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粮食总量继续保持增长,总产达到6.6万吨,蔬菜、烤烟、瓜果等经济作物发展步伐加快,面积稳步增长。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按照“压粮扩经、强抓畜牧、突出 *** 、大上 *** 草”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狠调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羊、草、果、 *** ”四大特色产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0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畜牧强县建设成效显著。2003年全县羊只饲养量36万只,牛7.2万头,畜 *** 产值达到1.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5%,畜 *** 已占据农村经济的“半壁 *** ”。特别是布尔羊,因其品系最全、种公羊数量最多、杂交改良面更大、外销纯种布尔羊和杂交改良羊数量最多而被誉为“中国布尔羊之乡”。饲草产业方兴未艾。坚持立草为业,全县以苜蓿、红豆草、黑麦草等为主的优质牧草总面积达到10.7万亩。以优质核桃、仁用杏为主的干杂果基地县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完 *** 工造林22.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7.26万亩,完成以核桃、仁用杏为主的干杂果建园8.8万亩。多经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种植烤烟4812亩,实现产值270万元、税金54.9万元;种植板兰根、黄芩、柴胡等中 *** 材1.32万亩,全县 *** 材留床面积达到1.39万亩。
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主体来抓,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43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县属工业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48.4%。投资600多万元,引进国家二类新 *** 加替沙星项目已经国家 *** 监局审批,即将投产;县印刷厂和植保化工厂通过租赁改制恢复生产;新庄塬水电站正式建成发电;由西安中罡实业有限公司投资710万元新建的宝鸡鑫中天制 *** 有限公司,已完成基本建设任务,开始试产;宝鸡市伏尔康医 *** 研究所和 *** 庆丰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陕西庆丰信念 *** 业有限公司已动工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开工奠基。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加快丈八煤炭资源开发,目前正在加紧勘探等前期工作,已与徐州矿务局签订了开发协议,预计明年立项开发。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持续发展,2003年底,全县个体 *** 户和 *** 企业分别达到914户和36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
麟游县卫生局下设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保所、县卫校6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7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两亭中心卫生院、丈八中心卫生院、常丰中心卫生院、崔木中心卫生院、招贤中心卫生院、酒房中心卫生院、阁头寺中心卫生院)、8所乡镇卫生院(桑树塬卫生院、澄铭窑卫生院、河西卫生院、洪泉卫生院、花花庙卫生院、天堂卫生院、庙湾卫生院、良舍卫生院)。共有在职职工31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0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91人,大专以上学历72人。主要负责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规划管理,监督管理县、乡、村 *** 医疗 *** 建设;负责协调全县卫生技术力量,组织对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防控处置重大 *** 、病情、灾情等卫生突发事件;承担传染病、地方病和其他常见病、多发病的监测防治任务;监督管理全县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等工作,依照国家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相关产品规范,负责经营许可工作;同时承担着全县爱卫工作和卫生城镇的创建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负责对全县大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健康教育、除害防病工作;负责对卫生城镇、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考核验收。
近年来,全县卫生工作在县委、县 *** 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 *** ”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这一主题,突出抓好卫生 *** 、公共卫生、农村卫生、行风建设四项工作,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完成了各项卫生工作任务。
1、麟游县卫生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业务股、计财股、爱卫办、地病办,县卫生局机关(爱卫办、地病办)核定行政编制7名。现有人员7人,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纪检 *** 1名,地病办副主任1名,一般工作人员2名。
2、县医院:正科级差额事业单位,事业编制120名,现有在岗人员1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7名,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2人,大专以上学历44人。承担着全县医疗、预防保健、急救等医疗服务工作。
3、县中医医院:正科级差额事业单位,事业编制46名,现有在岗人员6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0名,高级职称 3人,中级职称20人,大专以上学历21人。承担着全县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医疗服务工作。
4、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事业编制27名,现有在岗人员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高级职称 3人,中级职称6人,大专以上学历3人。承担着疾病控制的组织管理及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
5、县妇保所: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事业编制9名,现有在岗人员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名,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大专以上学历 3人。承担着全县妇幼卫生等医疗服务工作。
6、县卫校:全额事业单位,事业编制1名,现有在岗人员1人,负责全县医学教学、卫生职业教育、继续医学教育。
7、乡镇卫生院:差额事业单位,共有15所,其中中心卫生院7所,卫生院8所。编制人数145人,在职职工只有137人(含临时工4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2(含临时人员27人),无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98人,中初级职称之比为1:7。大专文化程度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
8、其他医疗机构:各类伸点办医8所(医疗卫生单位设立的门诊部),各类社会企事业办医机构10所,村卫生室94个。
2021年1月, *** 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麟游县上榜。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麟游县在列。
2016年2月16日,麟游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0年2月4日,住房和城乡 *** 命名麟游县为2009年国家园林县城。
二、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人口密度大吗
延长县位于延安市东部,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
土地总面积2368.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58人/平方公里。 *** *** 以来,县委、县 *** 带领全县人民以脱贫致富为目标,认真实施“梨果富民、石油强县”的特色经济战略,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2000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599万元,农业总产值1.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8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6元。
延长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石灰石等,其中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 24万吨,储油面积 *** .3平方公里,开发于1904年的“中国陆上之一口油井”就在县城,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母亲矿的延长油矿也在县境内;煤炭分布范围16平方公里,矿井圈定储量252万吨;水能理论蕴藏量19700千瓦,被国家列为第三批电气化县。 *** 用植物较为丰富,大宗有甘草、远志、柴胡、酸枣等。
全县辖7镇7乡,288个行政村,776个自然村,总人口14万,延长县辖6个镇、6个乡:七里村镇、黑家堡镇、郑庄镇、张家滩镇、交口镇、安河镇、郭旗乡、刘家河乡、安沟乡、罗子山乡、雷赤乡、南河沟乡。其中农业人口11.8万人。
延长县属 *** *** 季风半干旱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夏短冬长。
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少雪。从每年10月16日至次年4月10日,平均177天。平均温度-3.6℃。
春季:极地 *** 气团销弱,热带暖气团北进,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因冷气团的活动,气温日差较大,易出现寒潮、霜冻、大风等天气。风多沙尘暴(黄风)和浮尘,常有春旱。从4月11日至6月10日,约61天。平均温度10--22℃。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温高,降水多,多雷阵雨,时有冰雹。受冷空气活动和地形影响,雨量分布不均,常有伏旱。从6月11日至8月10日,约61天。平均温度23.1℃。
秋季:暖湿气团与干冷气团交替,阴雨多,降温快。晚秋天气晴朗,秋高气爽。从8月11日至10月15日,约66天。平均温度为10--22℃。
由于地形影响,东西气候差异大。东部黄河沿岸地域,年平均气温9.5--11.4℃。,无霜期180--190天,年降雨量450--500毫米。东西部习惯播种季节相差15--20天,收获季节相距20--30天。
全县湿润状况:干旱5个月(3--6月、11月),严重干旱3个月(12--2月)。半干旱1个月(10月),湿润3个月(7--9月)。
延长石油驰名中外,并有天然气、煤、瓷土、石灰石、石英砂、铜等资源。
县境内储油面积 *** .3平方公里,油层埋藏于距地表60--400米的岩层之间。其油潴厚度一般为6.48米。东部浅,西部深,南北基本呈水平状。 *** 储存条件较好,地质储量 *** 24万吨。所储原油为低硫--石蜡基原油。密度小,喊硫量在0.05--0.20%之间,运动黏度50℃,3.91--7.61厘泊。镍钒含量不高,残炭和胶质含量亦较低,可加工千余种产品。
延长地处东部季风湿润区与内陆干旱区中纬地带的过渡区,植被带有过渡的特色。全县可划分为黄河沿岸暖温带落页阔叶林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落叶阔叶林区。
县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狼、狐狸、野兔、野猪、豹、獾、黄鼠、麻雀、啄木鸟、蝴蝶等100多种。
延长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110KV变电站即将并网运行,基本实现了自然村村村通电、通路、通视和有线电视乡乡通, *** 电视村村通目标,程控 *** 通到乡村,广电传输 *** 延伸到乡镇,人饮工程覆盖人口达到80%。城镇建设不断加强,雷家滩商住小区开发全面开工建设,交口、张家滩、黑家堡、郑庄小城镇建设进度加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提高。
延长县民风淳朴,民间艺术蕴藏丰富,文物古迹遍布城乡,主要有中国陆上之一口油井、剪纸、石板画、 *** 会议旧址和石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996年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线达标,现正在实施“普九”工程,罗子山下西渠王思明式教学在全县推广,光华中学素质教育全面推广;1997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建达标;1998年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三为主”,努力向“综合服务县”迈进。
延长县土地广阔,可开发利用面积达230余万亩,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农林 *** 生产,是优质酥梨、苹果的更佳优生区域。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梨果面积达到18万亩,其中酥梨10万亩、苹果8万亩。果品品质良好,酥梨色泽金黄、皮薄个大、肉嫩汁多、清脆甘甜,曾三次荣获中国杨陵农博会后稷金像奖及北京农博会铜奖,1999年荣获陕西果品国际年会优质水果奖,有“延长酥梨佳天下”之美誉;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连续五年荣获省优产品,深受消费者好评,已被陕西省确定为酥梨、苹果生产基地县。以退耕还林(草)为中心的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25.8%,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全面实施。羊子更高存栏达24万只,是全省白绒山羊生产基地县。
春秋(前770--前476)为白狄(后改白翟)地。
战国(前475--前222)初属魏,后属秦。
秦(前221--前207)今境为高奴县辖,高奴为百户之上县,隶上郡。
秦汉之际,项羽分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汉高祖元年(前206)灭翟国,复设高奴县。
西汉(前206--24)高奴县隶上郡。
公元8年,王莽篡汉,更朝“新”,改高奴县为利平县。
东汉(25--220)复名高奴县,隶上郡。
三国魏(220--265)居住匈奴等少数民族,未设县。
西晋(265--316)并入金明郡地。
前秦(351--384)氐人苻健居关中称帝,都长安。为氐地。
后秦(384--417)羌人姚苌据北地,杀苻健取长安,自称秦帝。为羌地。[按:乾隆、 *** 《延长县志》均记为“晋室东迁,(延长)没入苻秦,为羌地;姚秦又灭苻秦,为氐地”,有误,据《晋书帝纪》载:“东晋穆帝永和七年(351)氐人苻健据关中称帝,建都长安,自称秦帝,国号后秦。”]
大夏(407--431)匈奴族酋长赫连勃勃自称大夏天王,公元412年发动民众十余万户,筑统万国作国都。今延长为夏地,界于石城(甘泉县西)、因城(安塞县南)2县之间。
北魏神四年(431)魏灭夏。置广安县,属敷城郡北华州。北魏置广安县,方在今日之延长县境内。
西魏(535--557)以广安析置义乡县,属延州文安郡。
北周(557--581)广安县、义安县,属延州文安郡,仍西魏故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分云岩、汾川2县地设门山县,属丹州乐川郡。
隋仁寿元年(601)为避太子杨广名讳,广安县更名延安县。大业元年(605)将义乡县并入,属延安郡。开皇三年(583)门山县改属丹州,大业元年改州为郡,门山县撤消,辖地划归汾川县,隶延安郡。
唐武德二年(619)境内兼设北连州,增置义乡、齐明2县,贞观二年(628)州废,义乡、齐明2县撤并。武德三年(620)分汾川县地复设门山县,隶属丹州。广德二年(7 *** )始改为延长县,取延水长流入黄河之意,改属延州。
五代十国(907--979)沿用延长县、门山县建置,隶延州。唐末延州被李茂贞占据,延长为节度使拓拔功所据。 *** 年间(907--911)延州归后梁,延长隶属忠义军。后唐隶彰武军。后晋、后汉、后周仍隶彰武军。
北宋初,设路以辖州,延长县隶延路延州。元佑中(10 *** --1091)延州改称延安府。熙宁七年(1074)门山县改属延安府。
金(1115--1234)沿用延长、门山县旧制,属延路延安府。皇统二年(1142)改隶彰武军。
元(1260--1368)陕西设行中书省,领延安路,辖延长县。至元六年(1269)撤消门山县,辖地并入宜川县。
明洪武九年(1376)六月设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五月改延安路为延安府,辖延长。
清(1 *** 4--1911)实行省、道、府、县四级行政制。延长县属陕西省延榆绥道延安府辖。
*** 二年(1913)撤消府、州、厅制,省下设道、县两级,延长县隶属陕西省榆林道。
*** 十六年(1 *** 7)撤消道制,省直辖县。
1935年5月30日延长县解放,成立延长县 *** *** 会,隶属陕北省苏维埃 *** 。当年, *** 陕西省 *** 将延长县划归第二区行政 *** 署(实已不管领)。
1936年12月10日原延长县六区与红泉县合并,成立红宜县 *** 救国 *** ,属延宜军分区管辖。
1937年第二次 *** 合作,成立延长县 *** 救国 *** ,属陕甘宁边区 *** 管辖。同时并存 *** 延长县 *** ,属 *** 陕西省 *** 第二区行政 *** 署管辖。
1937年7月红宜县改成称固临县,属陕甘宁边区 *** 管辖。
1942年陕甘宁边区分置延属分区、绥德分区、关中分区、陇东分区、三边分区5区,延长、固临县改归延属分区所辖。同年,固临县分出南泥湾;设南泥湾垦区、归延属分区管辖。
*** 三十五年(1946) *** 陕西省 *** 将延长划归之一区行政 *** 署管辖(实已不管领)。
1948年7月19日,陕甘宁边区 *** 决定南泥弯垦区和固临县合并,撤消固临县,成立临镇县。
1949年2月撤消临镇县,辖区划归延长、延安两县,同年5月4日延长县属陕北行署直属县。
1950年2月10日陕西省人民 *** 成立,延长县隶延安专区(1969年改称延安地区)。
1958年11月延川县并入,称延长县。1961年6月,按合并时的地域分出延川县。
2020年6月,延长县列入第二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陕甘宁片区)。
2019年3月,延长县列入之一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陕甘片区)。
2017年2月21日,延长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三、青山乡的陕西省商南县青山乡
青山乡位于商南县东南部,距县城18千米,东邻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湘河镇,西与城关镇毗邻,北与富水镇接壤,南隔丹江与水沟乡相望。属青山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东西长22千米,南北宽12千米,总面积119.8平方公里。介于东径110°48′26″~111°02′01″,北纬33°20′20″~33°26′58″之间。全乡辖10个村,96个村民小组,2 *** 3户,10153人。 *** 驻地青山村。
青山乡境内大部属丘陵低山地貌。青山河、新庙河流域为河谷川塬地貌;地势北部、中部高,东部、南部和西南部较低,境内岭谷相间,地势起伏,相差悬殊。更低点为跃进村常乐沟口丹江边,海拔288.0米;更高点为跃进村207信箱所在地,海拔1056.5米,相对高差768.5米。辖区主要河流有丹江、青山河、新庙河和吉亭河。境内丹江长17千米,流域面积39平方公里;青山河长12.6千米,流域面积41.3平方千米;吉亭河长9千米,流域面积37.5平方公里。金红石储量居全国之一;水晶储量居 *** 首位,素有“水晶之乡”之美誉;铁矿、石灰石、钾长石藏量巨大,品位高,具有很高开采价值。珍贵植物有红豆杉,喜树;珍贵动物有果子狸,岩羊等。名贵中 *** 材丹参、杜仲、桔梗、柴胡畅销全国,农特产品有茶叶、香菇、天麻、木耳、板栗、核桃等。
青山雄居武关古道之要隘,古为商於达荆襄通衢之咽喉。商郧路18.5千米,横贯东西;富木路11.3千米,新马路7千米,纵贯南北;通村水泥路47.5千米,通达工程15.7千米,纵横交错,交通便利。青山、笔峰山、朝阳洞、尧夫柳,数景融聚,列为《商南八景》之一。峻峰高耸,壁立千仞,设青山天然屏障,苍翠吐瑞,霞蔚云蒸,添文笔地灵胜景;怪石溶洞,茂林修竹,奇花异草,分外引人入胜。临登绝顶,更是一览众山小,方圆百里尽收眼底,令人赏心悦目。明抚治参议黄卷游青山,由衷发出“地灵人杰禅光媚,玉泽山辉宝器铙,万仞青山刀削就,四时草木永无消”咏叹。
OK,关于陕西省柴胡之乡和柴胡的产地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