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青海特产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青海特产有哪些特产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青海泽库特产:泽库黄蘑菇
泽库黄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呈 *** ,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菌肉呈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泽库黄蘑菇因其水分少、肉质厚而细嫩,口感鲜嫩,味香色美,被誉为“草原仙菇”。泽库黄蘑菇的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糖等各种营养物质,并含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等生理活 *** 的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对 *** 补充营养,增进食欲,抗流感,防治神经炎、脚气病,促进儿童发育等方面有重要的 *** 理作用。2017年,泽库县黄蘑菇保护总面积6658.06平方公里,覆盖泽库县范围。
泽库黄蘑菇产地地势高峻,沟谷相间,滩地开阔,地貌复杂多样。气温日差大,降水集中,日照丰富,日射强烈,多大风天气,无绝对无霜期,泽库的气候适合黄蘑菇生长。
泽库县位于东与甘肃省夏河县为邻,南与河南蒙古自治毗连,西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德县相望,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分界,东北与同仁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4′-102°08′,北纬34°45′-35°32′之间。包括泽库县泽曲镇、麦秀镇、和日乡、宁秀乡、王家乡、多禾茂乡、西卜沙乡、巴滩牧场、恰科日社区,辖五个乡两镇一场一社区的 *** 个行政村。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85公里,总面积6658.06平方公里,覆盖全县范围。
泽库黄蘑菇鲜味独特,口感佳。其蛋白质含量克/100克≥40;脂肪含量克/100克≥4.8;淀粉含量克/00克≥12;维生素含量克/100克≥6.5;蔗糖含量克/100克≥3,
泽库黄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厘米,扁半球形至平展,呈 *** ,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呈白色。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厘米,粗1.2-2.5厘米,白色或带 *** ,内实,菌环以下具 *** 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和孢子印 *** 。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
泽库黄蘑菇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元朝祁连就以黄蘑菇名闻天下。据史料考证,泽库黄蘑菇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成为人类的盘中佳肴了。在中国古代,把蘑菇称为蕈、菌、茸、荪、莪、菇等。到了战国和秦代,人们开始把蘑菇做为食品。秦汉之后,中国食菌之风日渐兴盛。
2015年,青海省祁连县和泽库县就有牧民,在草场放牧的同时,就从山坡草地摘黄蘑菇,然后拿到市场上挂成串卖的记录。2017年,青海高原暨河湟流域第二届农产品展交会在海东市乐都区开幕,泽库黄蘑菇在展会上亮相。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 *** 国 *** 批准对“泽库黄蘑菇”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二、青海海东特产:乐都牦牛肉
乐都牦牛具有粗壮坚实的四肢,蹄质坚实而蹄尖狭窄、税利,蹄底有马蹄铁形硬角质,能攀登利用其他牲畜不能利用的高山陡坡的草场。屠宰后牦牛鲜肉颜色深红,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脂肪颜色微黄;肉煮沸后的肉汤清澈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的香味,味香四溢肉质鲜嫩、无异味,具鲜牛肉特有气味乐都区属典型的 *** 型气候,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为7.3℃,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适宜养殖牦牛。
乐都区土地资源丰富,因夹在拉脊山脉与达板山之间,境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湟水自西向东,横贯境中部,形成河谷盆地,地势较平坦,境内更高点为花抱山(海拔4484米),更低点为老鸦峡谷(海拔185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850-3400米之间,全区总耕地面积4.2万公顷,其中水浇地0.83万公顷,土壤类型以栗钙土和灰钙土为主,土壤有机质丰富,物理 *** 状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乐都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35.4毫米,主要集中在7至9月份,加之地处湟水河岸,引胜沟、上、下水磨沟、岗子沟、虎狼沟等水源形成乐都独有的高原特色气候,湿润而温和,适宜牦牛生长。乐都区属典型的 *** 型气候,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为7.3℃,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乐都区草场面积275.91万亩,草场可利用面积188.28万亩,占草场面积的68.24%,占全区总面积的46.55%,草场类型由湟水河谷向南北两山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光热、水条件的改变,较有规律地形成以下几类: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灌丛类高寒草甸类及疏林类和地梗。平均亩产可食鲜草219.08.公斤,年总产鲜草4.13亿公斤,平均每百亩可载畜10.4个羊、牦牛单位。
乐都牦牛肉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海东市乐都区所辖下营乡、城台乡、峰堆乡、瞿昙镇、蒲台乡、中坝乡、达拉乡、 *** 乡、寿乐镇、中岭乡、李家乡、马营乡、芦花乡、马厂乡共计14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36°46′。
乐都牦牛呈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无任何污染环境,终身无劳役,一生中摄入富含中藏 *** 材的牧草,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乐都牦牛肉经 *** 批准机构检测,蛋白质含量高达22.3克/100克,脂肪含量低,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烟酸、维生素E、钙、磷、钾、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食用品质好,对增强 *** 抗病力、细胞活力和 *** 功能均有显著作用。特别是乐都牦牛肉中的油酸含量高达32.8克/100克,比牦牛肉的规范值13.01±3.24高出一倍,牦牛肉油酸对降低 *** 胆固醇具有巨大的作用。由于乐都区是富硒区,硒的含量也比其它牦牛的含量高。
独特感官特征乐都牦牛具有粗壮坚实的四肢,蹄质坚实而蹄尖狭窄、税利,蹄底有马蹄铁形硬角质,能攀登利用其他牲畜不能利用的高山陡坡的草场。再加上后躯短窄而斜,后肢刀状肢势,就更显攀登灵活。外形结构紧而匀称,体质坚实,相貌粗野,整个身躯低深而长,公牛颈短厚而深,母牛颈薄浅,无垂皮,前驱发育良好,后躯欠佳,鬐甲高,背腰平直,十字部上隆, *** 斜,头较粗长,额短宽面部微凹,侧视呈楔形,眼圆稍突出,明亮有神,鼻梁狭窄,鼻镜鼻孔较小,唇薄灵活,耳小,耳壳内密生绒毛,角粗壮光滑,角形向外上方生长,形成不密闭环形,有牛角占81.05%, *** 短窄而斜,尾短,尾毛长而浓密,肋骨开张,腹较大,四肢骨骼坚实,前肢粗壮端直,后肢多呈刀形,蹄比普通牛属较小,蹄匣周围有马蹄形角质物,蹄缝紧合。屠宰后牦牛鲜肉颜色深红,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脂肪颜色微黄;肉煮沸后的肉汤清澈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的香味,味香四溢肉质鲜嫩、无异味,具鲜牛肉特有气味。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乐都牦牛呈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无任何污染环境,终身无劳役,一生中摄入富含中藏 *** 材的牧草,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乐都牦牛肉经 *** 批准机构检测,蛋白质含量高达22.3g/100g,脂肪含量低,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烟酸、维生素E、钙、磷、钾、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食用品质好,对增强 *** 抗病力、细胞活力和 *** 功能均有显著作用。特别是乐都牦牛肉中的油酸含量高达32.8g/100g,比牦牛肉的规范值13.01±3.24高出一倍,牦牛肉油酸对降低 *** 胆固醇具有巨大的作用。由于乐都区是富硒区,硒的含量也比其它牦牛的含量高。因此,乐都牦牛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其他牛肉所无法比拟的,成为人们秋冬的滋补佳品。乐都牦牛肉品质检测值表乐都牦牛肉品质规范值、检测值的对比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总量(%)硒(?g/100g)牦牛肉(规范值)≥20≥15≥0.5乐都牦牛肉(检测值)22.318.38.84.3安全要求乐都牦牛采用的是传统加科学的 *** 自然放养,草质优良,无任何有毒物质,区内没有任何工矿企业,因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乐都牦牛生产区的环境影响几乎为零。因此,乐都牦牛饲养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相关规定;饮用水符合NY2057无公害牲畜饮用水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HJ568—2010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乐都牦牛肉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1984年青海高原牦牛品种被列入《青海省畜禽品种志》。
1985年,青海省制定了青海牦牛选育暂行草案。
1996年,制定了青海牦牛品种地方标准。
2014年,青海省相继制定了《青海省特色农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 *** 发展规划》。
2015年,乐都区成立藏家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 *** 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乐都牦牛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三、青海海晏特产:海晏牦牛
“海晏牦牛”具有高蛋白质、高热量、氨基酸种类齐全等特点
藏族口头流传形式的长篇巨作《格萨尔王》中,已将牦牛作为力大无 *** 神描述,在“世界公桑”分部本中,北方魔国魔王的寄魂红铜角野牛被岭地人们煨桑时燃起的桑烟所激怒,先后冲入 *** 的霍尔和岭地人马中间,造成大量伤亡。作为魔王寄魂物的野牦牛被表现为拥有撼天动地的力量、常出现与风暴、日蚀、野火等可怖自然现象联系到了一起,可见人们对牦牛的崇拜与敬畏。范晔《后汉书》指出:“冉駹夷出旄牛,重千斤,毛可为旌,观此则牦牛之名盖取诸此。”《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汉代的羌人因其养牦牛而被称为牦牛羌,又因河湟羌人“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谓首,灭狄、戎……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嶲羌是也”《后汉书西羌传》。由此可推测从爰剑时代河湟羌 *** 开始驯养或放牧牦牛了,并被其后代子孙所继承和发扬,到了汉代以驯养良种牦牛而著称。公元310年,吐谷浑人进入青海现 *** 、海晏、刚察等,继续驯化昆仑山、祁连山的野牦牛。形成具有体躯矮长,四肢短细,蹄小而尖,头侧视呈楔形,多无角,无角者颅顶突起,额毛丛生,有角者头形清秀,胸深宽,背、腰略凹陷, *** 狭而斜,尾中下端生有帚状长毛外貌特征的海晏牦牛。千百年来,牦牛与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创造着生命的奇迹。牦牛精神诠释着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即“立足高原,扎根高原,顶天立地,默默耕耘,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拼搏进取,无私奉献”。
海晏牦牛保护地域范围为:海晏县北接祁连、门源,东邻大通、湟中,南接湟源、 *** ,西邻刚察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0°23′~101°20′,北纬36°44′~37°39′。海拨2726—4583米,属高原亚干气候。全县四乡一镇:三角城镇、青海湖乡、甘子河乡、哈勒景乡、金滩乡,县域总面积4853平方公里,草场面积44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17万亩,养殖牦牛15万头,覆盖全县。
1、独特感官特征:由于海晏县地区气候条件独特,且牧草相对丰富,且通过引进野牦牛冻精提高海晏牦牛的品种特征。因此海晏牦牛体现出生长发育好的外形特征,具体表现为体躯矮长,四肢短细,蹄小而尖,头呈楔形,额毛丛生,胸深、背宽、腰略凹陷, *** 狭而斜。从 *** 上看,肌肉光泽润滑,色泽略深,脂肪淡 *** ,肌纤清晰有韧 *** ,弹 *** 好。肉品质好、肉质鲜美、肌纤维较粗、色泽暗红、腥膻味小,而且外表湿润,不粘手,无异味,具鲜牛肉特有气味。牦牛肉煮沸后的肉汤清澈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的香味。2、内在品质指标:海晏牦牛长期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属传统游牧放牧饲养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同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海晏牦牛发育较好。海晏牦牛肉所含蛋白质总量≥18%、脂肪含量≥3.0%、17种氨基酸总量≥17.5%。高蛋白、高热量,氨基酸种类齐全,是生产加工优质牛肉制品的原料,也是一种口味鲜美的优良肉食品。
文章分享结束,青海特产之乡和青海特产有哪些特产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