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苹果之乡(中国十大苹果之乡) - 之乡 -

青铜峡苹果之乡(中国十大苹果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青铜峡苹果之乡,以及中国十大苹果之乡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青铜峡,我的第二故乡散文
  2.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3.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人口密度多少

一、青铜峡,我的第二故乡散文

1、从学校毕业分配开始,我便与青铜峡结下了一世情缘,也注定青铜峡成为我生命的第二故乡。

2、那年夏天,学校毕业面临分配,同学们都在托关系,找门路,以此能进一个中意的单位,理想的岗位,个别同学也因所学专业不理想,回老家谋求发展,还有的选择准备下海经商,没有几个选择将来在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青铜峡待下去。

3、瞧这气候与环境,没有几个看了不退缩的。春天,望不见一丝 *** ,狂风卷着漫天黄沙滚过,人的耳朵里是沙子,眼睛是沙子。盛夏,连个遮凉的树荫也找不到,毒毒的太阳如同火球一般炙烤每个人的脸,冬天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飞沙,到处肆无忌惮地咆哮着。

4、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我倍感失望,沮丧,这对于有着故乡情结的我,觉得一时很难适应,青铜峡留给我的印象,仅仅是与沙漠 *** ,光秃秃的山,光秃秃的地低矮的干打垒土房相关联,对青铜峡的印象也因眼前的一切打了折扣。

5、车子经过的农村,房屋低矮,完全是土坯建筑的泥巴房屋,青砖绿瓦很少见,路面坑凹不平。泥土地面,车辆驶过,尘土飞扬,避之不及,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苍蝇、蚊子等满天飞。

6、就是比较繁华的市区,也是街道狭窄、拥堵不堪,没有上规模、上档次的楼房,整个小城镇初步印象,不但和家乡那个小县城没有什么两样,而且似乎缺少了故乡小县城那种亲切感与归宿感。

7、想着眼前的现状,想着以后在这工作和生活的种种理由,脑海时不时闪现着家乡的青山绿水,想着家乡宁静而又恬淡的生存环境,一种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情愫此时此刻占据了我的心房。一种从没有过的惆怅的思绪慢慢地淹没了我。

8、留下还是回老家发展,此时此刻困扰着我,让我处在进退两难的境遇中。有谁能理解我此时感受,又有谁能帮我解读人生中更大的难题?

9、话说回家又能如何?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 尽心血,让自己出来读书,为的是将来有个好的工作,稳定的职业,将来成家立业。回家寻找工作?求爷爷,告奶奶,找门路,拉关系,为自己寻找好的工作,父母又将为自己多 *** 多少心,,面对年迈的 *** ,我又将为他老人家出了多大的难题?这样做我于心何忍?

10、喘喘不安,一脸茫然,心事重重地在老家度过那最难熬的一个暑假。

11、在老家,面对同学追问,我尽量避而不谈,实在熬不过,便以“还行”“还可以”敷衍过去。亲戚朋友问起我,我以“单位效益不错,有发展前途”蒙混过去,年迈的 *** 关切问我将来的打算,我真想将自己回家发展的想法告诉他,无意中我发觉 *** 两鬓日益增多的发丝,心中一种难以形容愧疚感涌上心头,我心想:“爸,我已经欠您的太多太多,我不能再这么自私了!”于是我假装高兴的告诉 *** :“爸,您放心,我已到新单位报到了,青铜峡,您知道的,国大型企业”我看到 *** 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知道 *** 为我的选择而感到欣慰。我也在刹那间感到 *** 对自己子女的前途命运有多牵挂。

12、暑假期满,我逃离式离开了家乡,也将回家乡发展的计划如同垃圾一般丢弃在漫长的回单位报到的路上。

13、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权衡利弊,考虑再三,采取随遇而安的'人生处世态度,犹豫不定的我也终于理清思路,心甘情愿地呆在青铜峡。

14、我抹胸自问,我有什么理由不留在青铜峡呢?

15、青铜峡,地处美丽富饶的宁夏中部,银川平原西南部。黄河流经市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建于元代初年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一百零八塔,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广武口子门岩画,鸿乐府、牛首山寺群,汉、唐古墓群,古长城遗址,清代俞提督墓,庙山湖和鸽子山低温热水泉,西北第二大鸟岛等。

16、除九曲黄河流经市区外,还有秦、汉、唐、清各 *** 挖的六大古渠及后来开凿的太宁渠、西干渠、东干渠,被称为“九大干渠”。1967年竣工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则把九大干渠之口统由拦河大坝控制,是银川平原引黄灌区的总门户,俗有“银川锁钥此称雄”之说,近年又有“宁夏都江堰”之称。

17、青铜峡市地处黄河之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盛产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豆类及油料、瓜果、甜菜等农产品,是宁夏主要的产粮区,也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这里出产的大米、西瓜、苹果被称为青铜峡“农业三宝”。

18、青铜峡市也是工业生产基地,主要工业有电力、冶金、煤炭、机械、化工、食品等。

19、青铜峡不仅仅有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更因它一还有个富有神话和传奇色彩的地名。

20、相传远古时候,这里是由黄河水形成的大湖,由于贺兰山的阻挡而水流不畅。大禹来到此地,看到上游因湖水受阻而形成水涝,下游无水又旱情肆虐。为解救百姓苦难,这位治水英雄举起神斧,奋力开山,只听一声巨响,中间豁然出现一道峡谷,黄河之水得以疏通,下游旱情得到解除,上游也不再形成涝灾,农田滋润肥沃。就在大禹劈开贺兰山的时候,满天的夕阳把牛首山青色的 *** 染成了迷人的古铜色,大禹见此情景,兴致勃勃地提笔在山岩上写下了"青铜峡"三个大字,从此这段峡谷便有了青铜峡的美名

21、曾几何时,为这充满传奇色彩的青铜峡,一向荒凉寂寞的古峡迎来了一批批的创业者,他们告别家乡,携妻带子,来到这荒凉的古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奉献着自己宝贵的青春,由于他们的参与,荒凉寂寞的古峡不再沉积,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傲立于古峡大地,屹立在富饶的宁夏平原。

22、回首古峡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古峡的建设者们在古峡的发展中奉献了自己一生,但他们无悔于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悔于这个时代,正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今天古峡的繁荣与美丽。

23、当然,青铜峡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迁,更离不开全市二十多万人的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更离不开古峡大地人民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勤劳的可贵精神。我开始为自己此前的认识的浅浮而感到不安和愧疚。也为自己当初差点和这美丽的地方失之交臂而自责。

24、现在,作为外乡人,在古峡大地生活工作了近二十五年,我完全融入这里的生活,也渐渐对这里产生浓厚的感情,古峡大地早已成为我生命的第二故乡。古峡的兴衰牵动着我的心弦,古峡荣辱更撩拨着我的爱憎感情。

青铜峡苹果之乡(中国十大苹果之乡)-第1张图片-

25、今日的青铜峡,在 *** 的 *** 和自治区等关心领导下,在市委市 *** 的带领下,借助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有利契机,兴修水利,美化居住环境和市政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带动了金融,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齐头并进,使古峡跨入了西部百强县的行列,使古峡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成为宁夏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26、面对现在古峡,我感慨她这些年发生的变化。

27、去年,远在家乡的 *** 趁着儿子去外地求学之际,来到青铜峡,我带着 *** 俩围绕市区转了一圈,映入他们眼睑的是:现代化城市主干道,宽敞整洁,引人注目;醒目的标志 *** 建筑一幢幢、一排排,彰显市区的气势不凡;宽敞的广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地方,霓虹闪耀, *** 式的秀丽公园,垂柳依依,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绿草茵茵,游人如织;幽雅的住宅小区,树木参天,空气清新自然,心旷神怡。

28、此外,我还自豪地介绍了青铜峡几处名牌旅游景点,如一百零八塔,鸟岛,金沙湾,中华黄河坛,及建设中的黄鹤楼。

29、我要让 *** 不但知道古峡的魅力,古峡的富绕,我要让 *** 知道他哥哥还有一个美丽富饶第二的故乡,我要让 *** 知道他哥哥工作生活的地方的很好。知道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好让家人放宽心的好地方。

30、游览完毕, *** 对我说,听别人说青铜峡美丽富饶,旅游资源丰富,是宁夏观光旅游的好去处,今天绕市区转了一圈果然名不虚传。走之前,意犹未尽的 *** 还声称,等暑假还来看看,届时还让我当他的旅游向导,去其它地方转转,我爽快地答应了。

31、昔日的古峡喜换新颜,今非昔比,舒适宽松的环境让居民抖搂精神,期待加倍的努力,投入旺盛的精力,创造古峡更美好的明天。

32、今日之古峡,焕发无穷的魅力。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古峡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丰富的精神内涵,吸引多少外乡游子在古峡扎根发芽,奋力拼搏,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

33、青铜峡,作为我的第二故乡,魅力就在她有着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以及秀丽的山水,古老的黄河文明能够让我对她有着情感和吸引力。

34、我因古峡而骄傲!我也相信,古峡因我们外乡人的加入而精彩!我们在共同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社会安康、人民富裕幸福的青铜峡。

二、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塞上明珠”青铜峡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牛首、峡口两山对峙,黄河穿峡而过,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青铜峡历史悠久,秦代起就有行政建置,属北地郡富平县地;清雍正二年设宁朔县。现全市辖6镇8乡3个农林场,共有104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有汉、回、满、蒙等16个民族,总人口24万人。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

青铜峡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土地、水利、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自然景观、工程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远近闻名。主要景点有:元代一百零八 *** 塔,是 *** 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府和广武口子门沟岩画,为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牛首山寺庙群、古渠首、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等诸多景点,吸引着万千游人争相观赏、流连忘返。

青铜峡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便利,气候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优势,农业历来是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排在全区之一位,产量约占全区的十分之一,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区的六分之一,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县之一和自治区科技兴农试点市,获“全国林业百强县”殊荣。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肉奶、禽蛋、蔬菜、果品等各类农副产品。

全市四纵(109国道、小李公路、小邵公路、沿山公路)三横(吴青公路、小大公路、叶甘公路)7条主要公路已形成 *** ,包兰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青铜峡、大坝、玉泉营三个火车站。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乡村道路硬化率达90%,村村通上了班车。

青铜峡市辖8个镇:裕民街道;小坝镇、大坝镇、青铜峡镇、叶盛镇、瞿靖镇、峡口镇、邵刚镇、陈袁滩镇;连湖农场。

秦统一中国后,市境属北地郡富平县。西汉、东汉时仍属富平县。北魏太炎三年(公元436年)置薄骨律镇。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青铜峡市属其管辖。北周属回乐县。隋属灵武郡。唐为回乐、灵武两县属地。宋初属灵州,咸平五年(1002年)地入 *** 项,西夏置为顺州。元属宁夏府路灵州,隶甘肃行中书省。明属宁夏卫,隶陕西都指挥使。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宁夏府今市境分属宁朔县和灵州。同治十一年(1827年)设置宁灵厅。 *** 二年(1913年)改宁灵厅为金积县,辖黄河东及中滩。 *** 改宁夏府为朔方道(亦称宁夏道),仍属甘肃省。1 *** 9年宁夏道改建为宁夏省,青铜峡市属其管辖。1945年宁夏省建行政 *** 专员区,现市境属之一 *** 专员区,不久,此区撤销,仍属宁夏省。

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宁夏省于1954年建立河东 *** 自治区,市辖金积县部分属河东 *** 自治区。同年秋,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甘肃省银川专区建立,市辖宁朔县部分属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 *** 自治区成立,银川专区撤销,市辖地均直属宁夏 *** 自治区。1960年,宁朔、金积两县撤销,设置青铜峡市,驻青铜峡。1963年青铜峡市改为青铜峡县,驻小坝。1972年宁夏 *** 自治区银南地区成立,青铜峡归属其管辖。1984年,撤销青铜峡县,恢复青铜峡市。

气候资源独特青铜峡市地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域的交汇地带,属中温带 *** *** 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2955小时,年平均气温摄氏8.3-8.6度,无霜期176天,年降水量260.7毫米。

水利资源充沛黄河流经青铜峡市58公里,年过境水量400亿立方米,自秦汉先后开掘的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均从青铜峡境内引出,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地下水补给总量3.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2亿立方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水资源。

土地资源广阔拥有耕地3.266万公顷,农村人口人均3亩,宜林面积2.2万公顷,宜牧草地11.066万公顷,宜渔水面3933.3公顷,国有未主。

电力能源充足是宁夏的电力工业基地,有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大坝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30.2万千瓦的青铜峡水电厂和8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年发电量100.8亿度,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石、水泥灰岩、石膏、烟煤、重晶石、砂砾、胶泥等,其中水泥灰岩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达1.3亿吨。

交通便捷畅达京藏铁路、大古铁路、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横贯全市,距银川机场5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56公里,青铜峡火车站是京藏铁路大型的客货运站。率先在全区实现了镇、村通硬化路面,形成了四通八达快捷的立体交通网。

服务设施完善全市已形成以专业银行、地方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有5家分支机构承办外汇业务;城乡通信均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供排水、供电、供热、供 *** 能齐全,城区日供水能力达34000吨_日,供热能力134兆瓦,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服务设施的需要。

工业实力雄厚是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基地,辖区内有青铜峡铝厂、大坝电厂、青铜峡水电厂等20多家 *** 、区属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电力、冶金、化工、建材、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各类工业产品达480余种。年产铝锭58万吨,碳素制品26万吨,铝型材5000吨,水泥230万吨。铝锭、铝型材、PVC树脂、水泥、烧碱、皮革、加气砌块、御马葡萄酒、老苗月饼等名牌拳头产品畅销区内外,法福来面粉荣获自治区名优产品称号,“西夏贡米”荣获99’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御马庄园葡萄酒荣登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宝座。

现代农业发达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苹果、葡萄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市,形成了粮食、畜牧、蔬菜、食用菌、瓜果、桑蚕、肉蛋奶、水产品等八大农副产品基地,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2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5亿公斤,水果、蔬菜产量18.2万吨,食用菌栽培面积达22万平方米,总产量达600吨。贺兰山东麓是全国酿酒葡萄更佳种植生态区,被誉为中国的“波尔多”,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4万亩,5年内将发展到10万亩。规范化养殖水平处于全区前列,猪、鸡、牛、羊饲养量分别达45万头、300万只、4.8万头、65万只,奶牛饲养量1.3万头,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量大质优的原料来源。由此崛起了年加工优质小麦5万吨、优质水稻4万吨的法福来面粉公司和塞外香面粉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葡萄酒的御马酒业公司,年加工120万张优质滩羊裘皮的雄鹰皮草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周边县(市、区)均属引黄灌区精华地带,经济发达,资源富集,为投资者提供了充裕的原料保证。

旅游资源奇特境内有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有线条清晰、写意逼真的广武口子门岩画;有号称“宁夏小八达岭”之称的北岔口明长城;有西北更大最多的 *** 庙群牛首山寺庙和始建于西夏时期排列奇特的108塔;有气势雄伟,蔚为壮观,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青铜峡拦河大坝;有风光旖旎的库区鸟岛、金沙湾、黄河风情园;有颇具民族特色的回乡民俗风情园等众多旅游观光胜景。

投资政策优惠在青铜峡投资置业,充分享受 *** 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宁夏 *** 自治区 *** 引资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优惠政策。

位于青铜峡大坝之西陡峭山坡上的108塔,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 *** 式实心塔群。在此处的塔基里,曾发现过书有西夏文题记的千佛图帛画。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

一百零八塔,建在一排排被人工铲削成阶梯式的山崖上。塔基除更高处的之一行一座为方形外,第二行以下均为单层八角形须弥座。塔身除之一行一座较大,高3.5米外.其余的高度均在2.5米左右。塔体形制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之一行一座为覆钵形,面东开有龛门;第二行至第四形,为八角鼓腹尖锥形;第五行至第六行,为葫芦形;第七行至第十二行,为宝瓶形。所有塔体的外表均涂有白灰。由于从始建至今已有 *** 百年,其间后代曾多次维修,故塔体外裹的白灰也多达数层。揭去后代维修所抹的草泥白灰,可以看出在最早的一层白灰上,总有与 *** 教有关的彩绘图案。

“108”,是 *** 中惯用的数字。 *** 认为人生有烦恼与苦难108种,为消除这些烦恼与苦难,规定惯珠要108颗,念佛要108遍,敲钟要108声所以,108塔应该是那些捐资造塔的“功德主”为消除人生的烦恼与灾难而特意建造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功德主”为尊仰《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造。无论出于哪种想法,显然都与佛家惯用“108”这个数相关。

如此众多的塔体,按规律组合成群,不要说是在宁夏,就是在全国现存的古塔建筑中,也是罕见的。一百零八塔,是 *** 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自治区 *** 评为A *** 景点。

2021年1月14日,农业农村部推介青铜峡市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青铜峡市榜上有名。

2020年10月20日,青铜峡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8月24日,农业农村部推选青铜峡市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19年11月12日, *** 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青铜峡市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26日, *** 认定青铜峡市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6年7月,青铜峡市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0年2月4日,住房和城乡 *** 命名青铜峡市为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

三、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人口密度多少

“塞上明珠”青铜峡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牛首、峡口两山对峙,黄河穿峡而过,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青铜峡历史悠久,秦代起就有行政建置,属北地郡富平县地;清雍正二年设宁朔县。现全市辖6镇8乡3个农林场,共有104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有汉、回、满、蒙等16个民族,总人口24万人。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

青铜峡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土地、水利、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自然景观、工程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远近闻名。主要景点有:元代一百零八 *** 塔,是 *** 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府和广武口子门沟岩画,为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牛首山寺庙群、古渠首、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等诸多景点,吸引着万千游人争相观赏、流连忘返。

青铜峡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便利,气候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优势,农业历来是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排在全区之一位,产量约占全区的十分之一,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区的六分之一,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县之一和自治区科技兴农试点市,获“全国林业百强县”殊荣。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肉奶、禽蛋、蔬菜、果品等各类农副产品。

全市四纵(109国道、小李公路、小邵公路、沿山公路)三横(吴青公路、小大公路、叶甘公路)7条主要公路已形成 *** ,包兰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青铜峡、大坝、玉泉营三个火车站。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乡村道路硬化率达90%,村村通上了班车。

青铜峡市辖8个镇:裕民街道;小坝镇、大坝镇、青铜峡镇、叶盛镇、瞿靖镇、峡口镇、邵刚镇、陈袁滩镇;连湖农场。

秦统一中国后,市境属北地郡富平县。西汉、东汉时仍属富平县。北魏太炎三年(公元436年)置薄骨律镇。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青铜峡市属其管辖。北周属回乐县。隋属灵武郡。唐为回乐、灵武两县属地。宋初属灵州,咸平五年(1002年)地入 *** 项,西夏置为顺州。元属宁夏府路灵州,隶甘肃行中书省。明属宁夏卫,隶陕西都指挥使。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宁夏府今市境分属宁朔县和灵州。同治十一年(1827年)设置宁灵厅。 *** 二年(1913年)改宁灵厅为金积县,辖黄河东及中滩。 *** 改宁夏府为朔方道(亦称宁夏道),仍属甘肃省。1 *** 9年宁夏道改建为宁夏省,青铜峡市属其管辖。1945年宁夏省建行政 *** 专员区,现市境属之一 *** 专员区,不久,此区撤销,仍属宁夏省。

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宁夏省于1954年建立河东 *** 自治区,市辖金积县部分属河东 *** 自治区。同年秋,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甘肃省银川专区建立,市辖宁朔县部分属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 *** 自治区成立,银川专区撤销,市辖地均直属宁夏 *** 自治区。1960年,宁朔、金积两县撤销,设置青铜峡市,驻青铜峡。1963年青铜峡市改为青铜峡县,驻小坝。1972年宁夏 *** 自治区银南地区成立,青铜峡归属其管辖。1984年,撤销青铜峡县,恢复青铜峡市。

气候资源独特青铜峡市地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域的交汇地带,属中温带 *** *** 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2955小时,年平均气温摄氏8.3-8.6度,无霜期176天,年降水量260.7毫米。

水利资源充沛黄河流经青铜峡市58公里,年过境水量400亿立方米,自秦汉先后开掘的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均从青铜峡境内引出,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地下水补给总量3.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2亿立方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水资源。

土地资源广阔拥有耕地3.266万公顷,农村人口人均3亩,宜林面积2.2万公顷,宜牧草地11.066万公顷,宜渔水面3933.3公顷,国有未主。

电力能源充足是宁夏的电力工业基地,有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大坝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30.2万千瓦的青铜峡水电厂和8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年发电量100.8亿度,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石、水泥灰岩、石膏、烟煤、重晶石、砂砾、胶泥等,其中水泥灰岩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达1.3亿吨。

交通便捷畅达京藏铁路、大古铁路、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横贯全市,距银川机场5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56公里,青铜峡火车站是京藏铁路大型的客货运站。率先在全区实现了镇、村通硬化路面,形成了四通八达快捷的立体交通网。

服务设施完善全市已形成以专业银行、地方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有5家分支机构承办外汇业务;城乡通信均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供排水、供电、供热、供 *** 能齐全,城区日供水能力达34000吨_日,供热能力134兆瓦,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服务设施的需要。

工业实力雄厚是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基地,辖区内有青铜峡铝厂、大坝电厂、青铜峡水电厂等20多家 *** 、区属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电力、冶金、化工、建材、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各类工业产品达480余种。年产铝锭58万吨,碳素制品26万吨,铝型材5000吨,水泥230万吨。铝锭、铝型材、PVC树脂、水泥、烧碱、皮革、加气砌块、御马葡萄酒、老苗月饼等名牌拳头产品畅销区内外,法福来面粉荣获自治区名优产品称号,“西夏贡米”荣获99’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御马庄园葡萄酒荣登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宝座。

现代农业发达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苹果、葡萄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市,形成了粮食、畜牧、蔬菜、食用菌、瓜果、桑蚕、肉蛋奶、水产品等八大农副产品基地,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2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5亿公斤,水果、蔬菜产量18.2万吨,食用菌栽培面积达22万平方米,总产量达600吨。贺兰山东麓是全国酿酒葡萄更佳种植生态区,被誉为中国的“波尔多”,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4万亩,5年内将发展到10万亩。规范化养殖水平处于全区前列,猪、鸡、牛、羊饲养量分别达45万头、300万只、4.8万头、65万只,奶牛饲养量1.3万头,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量大质优的原料来源。由此崛起了年加工优质小麦5万吨、优质水稻4万吨的法福来面粉公司和塞外香面粉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葡萄酒的御马酒业公司,年加工120万张优质滩羊裘皮的雄鹰皮草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周边县(市、区)均属引黄灌区精华地带,经济发达,资源富集,为投资者提供了充裕的原料保证。

旅游资源奇特境内有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有线条清晰、写意逼真的广武口子门岩画;有号称“宁夏小八达岭”之称的北岔口明长城;有西北更大最多的 *** 庙群牛首山寺庙和始建于西夏时期排列奇特的108塔;有气势雄伟,蔚为壮观,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青铜峡拦河大坝;有风光旖旎的库区鸟岛、金沙湾、黄河风情园;有颇具民族特色的回乡民俗风情园等众多旅游观光胜景。

投资政策优惠在青铜峡投资置业,充分享受 *** 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宁夏 *** 自治区 *** 引资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优惠政策。

位于青铜峡大坝之西陡峭山坡上的108塔,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 *** 式实心塔群。在此处的塔基里,曾发现过书有西夏文题记的千佛图帛画。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

一百零八塔,建在一排排被人工铲削成阶梯式的山崖上。塔基除更高处的之一行一座为方形外,第二行以下均为单层八角形须弥座。塔身除之一行一座较大,高3.5米外.其余的高度均在2.5米左右。塔体形制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之一行一座为覆钵形,面东开有龛门;第二行至第四形,为八角鼓腹尖锥形;第五行至第六行,为葫芦形;第七行至第十二行,为宝瓶形。所有塔体的外表均涂有白灰。由于从始建至今已有 *** 百年,其间后代曾多次维修,故塔体外裹的白灰也多达数层。揭去后代维修所抹的草泥白灰,可以看出在最早的一层白灰上,总有与 *** 教有关的彩绘图案。

“108”,是 *** 中惯用的数字。 *** 认为人生有烦恼与苦难108种,为消除这些烦恼与苦难,规定惯珠要108颗,念佛要108遍,敲钟要108声所以,108塔应该是那些捐资造塔的“功德主”为消除人生的烦恼与灾难而特意建造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功德主”为尊仰《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造。无论出于哪种想法,显然都与佛家惯用“108”这个数相关。

如此众多的塔体,按规律组合成群,不要说是在宁夏,就是在全国现存的古塔建筑中,也是罕见的。一百零八塔,是 *** 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自治区 *** 评为A *** 景点。

2021年1月14日,农业农村部推介青铜峡市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青铜峡市榜上有名。

2020年10月20日,青铜峡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8月24日,农业农村部推选青铜峡市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19年11月12日, *** 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青铜峡市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26日, *** 认定青铜峡市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6年7月,青铜峡市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0年2月4日,住房和城乡 *** 命名青铜峡市为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

关于青铜峡苹果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青铜峡 中国 果之乡 十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