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音乐之乡的母亲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音乐之乡指的是什么地方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怀念母亲的歌曲有哪些
《母亲》是 *** 文学家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的。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 *** 。 *** 的 *** 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众生流放。
《妈 *** 恩情》这首歌曲最早是由宝音巴达拉呼、蒋丽君翻译作词;蒙古族歌唱家乌云其米格做为原唱。
《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厚爱,作为 *** 曲曾经出现在2部弘扬家庭伦理道德的 *** 中,即《妈妈再爱我一次》和《苦儿流浪记》。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都是一枚重量级的 *** 。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观众,大抵都还记得记忆里的那一次集体挥泪《世上只有妈妈好》。几乎每个从 *** 院里走出来的人,手里都搽着哭湿的手帕。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词创作于1987年,是词作者李春利为自己编剧的 *** 《眼睛里的海》作的 *** *** 曲。并且是献给卧病多年的母亲的,当时她还是个高中生,每个句子都是有感而发,且得到了母亲的认可和喜爱。李春利透露,自己当年写这首歌时得到38元的稿费,而近些年由于加入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每年也都会收到一些版权费,但侵权情况依然时常发生。
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由音乐人于金胜作词并谱曲,男歌手培少演唱的一首原创感恩音乐作品。
二、歌颂母爱的散文:我的母亲
1、【歌颂母爱的散文:我的母亲1】
母亲是乡村的诗,乡村更是母亲的诗。
2、母亲是乡村的诗,乡村更是母亲的诗。
3、起风了,风像从远方的 *** 上 *** 而归的将士,身披锦旗,在田野里驻足。风吹树响,草动麦黄,蝉鸣鸟唱。风放开喉咙,仿佛憋不住藏在心中许久的暗语,声音穿过麦浪,穿过林稍,穿过故乡,穿过远处的山岗。
4、似乎 *** 之间,麦子熟了,他们领会了风的暗喻,而这暗喻一经 *** ,仿佛一场酣畅淋漓的梦,墨绿的麦田便被风染成了金色的舞台。
5、母亲握着镰刀,走进这舞台 *** 。几十年来,她始终以躬耕的姿势,谦卑地俯向大地,低着头站在农业中心。麦浪在风中起起伏伏,金黄的曲线波动着,随着母亲有节奏的挥镰,向远处延伸。一串一串的汗,大颗大颗从母亲头上落下,砸进麦田。干涸的麦地,张开干裂的嘴唇,贪婪地 *** 母亲头上的汗。我相信,那里面有许多许多咸咸淡淡的盐粒,我也相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劳作的姿势把日子过得 *** 的母亲,她脊背上渗出的盐渍,肯定能发出钻石的光芒,粮食的光芒,劳动的光芒。蓝天无语,白云有情,她们注目着苍穹下,一个农村妇女舵手一样驾驭着一把镰刀,驶向麦田深处。
6、金黄的麦子,古铜一样的质地,沉甸甸,浑厚、结实。母亲把麦捆抱在怀中,这曾经哺育在襁褓中的孩子,今天,已经成熟了。或许沉甸甸的麦穗贪婪母亲肩头的那番温柔,它们伏在母亲的肩膀上,麦芒如竖琴,被母亲结茧的手指拨弄着,发出清脆的声音,干涩却又铿锵有力。母亲不懂音乐,她柔软的心,只懂蛙鸣、鸟叫、狗吠、牛哞、马嘶、猪嚎、羊咩。这凡俗的声音,没有金色大厅里那昂贵器乐奏出的优美旋律,也没有指挥家引领通晓乐律的演奏家集体抒情的高雅。而就是这些悦耳的声音,围着母亲,几番晨昏几番风雨,在岁月的轮回中,传颂了大半生。母亲老了,这些声音也一天天老了。只有庄稼拔节的声音、豌豆花爆裂的声音、麦子在烈日的 *** 下脱壳耳而出的声音,牲 *** 产幼小生灵的声音是年轻的,新鲜的。就是这些声音,像一把糖果撒进她渐渐苍老的心窝里,撒进她被农业拖累得渐渐矮下去的身影里,让母亲没有多少杂念的心安稳、烫贴、欣慰。
7、母亲的脊背如一把张满的弓,汗珠如箭矢,一箭一箭射落夕阳。在农业的方圆里,从清晨到黄昏,她不怨不艾,背着晨曦,挥别晚霞,心里始终装着一个粮仓。这些汗,或者这些盐粒,一滴一点腌着 *** 落里的家常春秋。春去,麦穗花开;秋来,麦香芬芳,飘过田野,飘进母亲澄明清净的心田。
8、晚风吹来,母亲累了,坐在田埂上,我看到她脊背上的汗渍在汗衫上绘出一团团云烟,白色的汗渍、麦杆的黑枯叶、 *** 的泥土,把她的汗衫染成一副水墨画。夕阳的余晖洒在 *** 的母亲身上,时光静谧,我感觉母亲如佛,淡定、超然。一股说不出的气场让我不敢言语。我坐在母亲的背后,看着晚风吹着她稀疏的头发,晚霞绚丽如云锦,母亲的头发像镀了金,又像撒了一层霜。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9、母亲说,回家吧,我们揉一把麦子带回家。几株干了的麦穗被母亲摁断后,放在掌心里轻轻揉了几下,片刻摊开手掌,吹了一口气,金色的麦壳,纷纷扬扬,像金箔像飞鸟。顿时,夕阳下,一只只金色的鸟,在麦田里飞翔。
10、农业是母亲一生的坐标。儿女、庄稼、蔬菜、牲畜是分布在这个坐标不同座落的标点。沿着这个坐标,清晨她从庄廓出发,把我们带走向麦田,认识农业这部古老典籍和生命坐标所蕴含的甘苦。经过三十多个春秋,我才明白,怎样的姿势才能抵达幸福深处。这一切是,站在麦田 *** 的母亲以弯腰拔苗到午后的姿势、信念教会我的人生箴言。
11、而今,我就像一粒脱壳的麦粒,乘着一股从远方来的风,远离故乡,远离母亲,远离田野,落进他乡的土地上,寻找一方供灵魂 *** 栖息的土壤。现在,我也在城里种田,不过我的田在流淌着唐诗宋词的方格纸上,我的汗滴在城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键盘上。摊开一张白纸,我就拥有一 *** 故乡的雪;淌下一滴蓝墨水,我就拥有故乡的一方湛蓝天空;轻叩一个键钮,我就发掘出一眼故乡河流边上清澈的沙泉。蓝墨水滴在白纸上,我就看到母亲的蓝头巾渐渐隐没在麦浪深处。文字闪耀在电脑屏幕上,我更感受到了母亲握镰挥向麦杆的力量。
12、很多个夜晚,当我在方格纸上、键盘上画出一个 *** 的句号,我默念着站在麦田 *** 的母亲,戴着草帽,挥臂拭汗的情景。
13、哦,亲爱的母亲,你赐予我们一方麦田。你说过“春种一粒种,秋收万把粟”。在春天里,我们总要种下些什么,不然,当秋风吹来,检验我们走过的岁月时,我们站在麦田角落,画不出一个 *** 的句号。四顾空旷,内心未免惆怅,愧对临别时站在麦田 *** 的母亲交给我们的那把 *** 。
14、几年前,我把父母亲从远方的老家接到我工作的城市住了几个月。考虑到年迈六十的父母亲出一趟远门不容易,我和在深圳工作的姐姐每人给父母买了一枚金戒指。三个月后 *** 听说奶奶生了病就要急着回家。
15、快回家的那几天,我带母亲到商场里给她买衣服,我选中了一款适合她年龄段的真丝名牌衣服,让她试穿,母亲不试,她说太贵且穿上去肯定不好看。我说钱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让你穿的气派、年轻、舒适。母亲不试。商场里的员工看透了母亲矛盾的心思,极力推荐这款衣服,说很适合母亲的年龄和皮肤,穿上去肯定要年轻些,前两天好几个和母亲同龄的老人都买了。我站在一边极力附和售货员,以此打动母亲。
16、母亲只得依了。穿上那件衣服母亲显得很得体、精神,气质比以前好多了。我说好,就买这件。就在我即将去付款的时候,母亲说:等等,这件不错,让我试试看。很快,她拿起衣架旁边的一件灰色的看上去很老气的衣服走到试衣间,出来后她一脸的欢喜。这里摸摸那里揪揪,象个孩子,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我一看 *** ,是打折处理的便宜货,不足一百元。我阻止母亲穿她挑选的那件衣服。她固执自见地说:就买这件了,我喜欢,刚才的那件我穿着不自在。
17、我不答应,有点生气地说:人家打扮自己恨不得越年轻越好,你却反而把自己越打扮越老气。听了我的话,母亲很失望,不说话。最终我给她买了那件三百多元的名牌真丝T恤。
18、回家的路上母亲埋怨我太浪费。嘴里一直小声念叨着说:我老了,只剩下一把老骨头,穿那么好干什么。这句话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我有点不耐烦地说:辛苦了大半辈子,该享受的时候就要享受,钱算什么?母亲无语。
19、第二天我去上班,下班后发现我买给母亲的那件衣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昨天她自己挑的那件便宜货。我问:妈你又买衣服了?母亲说:我把那件衣服退了,昨天晚上 *** 都睡不好觉。三百块钱可以抵得上几百斤粮食,可以买几十桶油啊。剩下的钱我给你老家的哥哥买了条裤子,他种田挺苦的。我很生气地说:你总是这样,我会给哥哥买衣服。
20、也许是我说话口气重了些,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然后马上转过身子。父母亲临行前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到商场把最初的那件衣服买了下来,晚上乘母亲休息时悄悄装进他们的行李箱中。
21、父母亲回到家后不久,我收到了一张 *** 的四百元的. *** 单,这让我不可理解。我打 *** 给 *** 问怎么会事。 *** 说:这是 *** 平时积攒的你们给的零用钱, *** 说尽管钱不多,但你凑起来以后买房时可以多买几块砖,这样你经济上就不会太吃力。我问:妈现在穿那件衣服吗? *** 说:回去后她舍不得穿,你不听她的话 *** 还掉眼泪呢,她还是穿自己挑的那件衣服。这孩子,其实你不懂 *** 心,她喜欢的才是更好的。
22、失落、内疚、自责、不安像藤条缠绕我心头,顿然明白:其实我们真的不懂母亲的心。原来我们自以为是的爱,对母亲而言反而是一种负担和煎熬。母亲的爱是固执又凡俗的,可是这种凡俗的感情会有各种各样的结晶,如同一粒盐,但因为有了爱,它可能比一颗钻石还要珍贵。因为一粒盐的孕育过程,其实比造就一颗钻石更加漫长。虽然它只用了一秒钟就溶化在我们的舌尖。
23、红尘中自负的朋友们,如果你爱母亲,就请你,尊重她的选择。爱不是你付出了多少,而是你尊重了多少,付出只是爱的载体,而尊重才是爱的灵魂!
24、有一种东西在你的身边无声无息,它可能平淡如开水,没有玫瑰花绽放的热烈,也没有林间小鸟追逐的欢闹。你可能觉察不出它的存在,就像空气。当你发现它的奥妙时,你会感到脱胎换骨的庆幸;但当你漠视它并最后失去它时,你会感到虫噬咬的痛、窒息的悔。它就是爱,更确却得说是父母之爱。
25、生活中的我们都把母亲对我们的爱看得理所当然,母亲的忙碌也看成是习惯 *** 的动作。
26、母亲睡觉的样子,相信很多人都没看过,即使看过的也许只是轻轻一瞥。文章中的肖秋林却从母亲的睡姿中读出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妈妈 *** 着身子躺在浴缸里,头耷拉在胸前,臂弯里搭着一条湿漉漉的毛巾……她是在洗澡时不知不觉地睡着的……她太劳累了……”
27、就像生活中处处都是美一样,母爱也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可以读懂。母亲是伟大的女人,她可以为子女人任劳任怨,她很爱你,但她不会说出。她的目光会永远停留在你身上,无论你走向何方。她永远也不会嫌弃你,无论你是多么的落魄与悲哀。她会为你付出所有,即使这样的付出可能不会得到任何回报。
28、有人说:母爱是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进远方的路;母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母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没有人能丈量母爱脚下的路有多长。
29、或许可以这样说,母爱有多深,它脚下的路就有多长,这路从一开始就铺在了我们子女内心的最温暖处了。
三、《音乐之声》玛丽亚人物详细赏析 300.400字
1.有趣的故事,悦耳的歌曲、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是《音乐之声》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也是一部长青的家庭 *** ,也是 *** 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 *** 。相信看过它的人一定不会轻易的忘掉,我想自己已经被这部 *** 感动了。它的音乐,它的主题,它经过精雕细琢的台词,充满艺术的美感,音乐的内涵,更重要的是爱的主题,真正打动每个人内心的纯真的爱。 *** 讲述的是一个知真、向善、求美的故事。
女主角玛莉娅生 *** 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尽显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 *** 爪牙高压的正气,宁可 *** 不做 *** 奴的爱国情愫,无不昭示了人类向善的意愿;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乐之乡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贯穿整部 *** 的妙曼歌曲(出自音乐 *** 理查德·罗杰斯之手),经过近半个世纪,仍传唱不衰,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和自然之美。
在影片的开始,天真烂漫的玛莉娅老是不遵守院里的作息,偷偷跑到山头外嬉戏、歌唱,我们很轻易的感觉到“美”,有自然之美,有歌声之美,还有玛莉娅那种积极向上的美,而不是感到不安或尴尬。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位子,只有能够让自己内心 *** 的释放才是真的快乐,在这影片开始,已经埋下向观众表达知真的伏笔。
玛莉娅也会在迷茫时问自己"我的未来将会怎样?",更会唱着好听的歌告诉自己"我会让别人看之俨然,触之温暖,我会让别人改变对我的看法,我对自己有信心.";她用快乐的善良的心感染别人,改变别人,甚至七个个 *** 怪异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和他们那个严肃的上校爸爸...这样的人你会不喜欢?这样的人你会不为之感动?以简单的心态,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又何尝不是艺术!
上校的 *** 格,表现的很自然。作为一个监长国恨当然不能忘,独自带着七个孩子,以他的身份,对孩子的爱表达的不细腻也很正常。最后是音乐让他变成一个慈祥的 *** 。看来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也符合了音乐之声的主题。当然也向观众暗示正确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艺术。
在舞会中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在最后的音乐会中歌声使上校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那饱含真情的歌声里,玛利亚发现了一个男人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在的美通过歌声表达了出来。还有孩子的歌声,蓝蓝的天空,嫩嫩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这就是成功影片的根据!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 *** 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 *** 和享受生活,消除杂念,达到 *** 的理想境界。优美的音乐可以说是音乐剧的灵魂,在音乐剧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有: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著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平素就非常喜欢看欧美影片,倒不是崇洋 *** ,而是因为这些影片大多情节生动曲折,故事 *** 强,更重要的是人物对话有时极其坦率直白,有时却委婉含蓄,但都异常风趣而充满智慧,值得回味。
《音乐之声》这部 *** 首先打动我的是它的名字。我想导演之所以用《音乐之声》来命名,肯定是因为故事发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吧。影片中或高昂、或低沉的节奏,或吟咏、或叙述的歌声,还有那幽默风趣的表演,无不令我迷恋、神往。即使是战争年代,奥地利人依然是那么乐观、坚强,战争的间隙还忘不了舞会、音乐会,因为音乐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战胜敌人、战胜困难力量的源泉。他们用音乐向人们传递着这样几种信息:人类永远需要善良、爱心、智慧、热情、尊严、尊重、爱国和坦诚相见等等,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
影片最打动我、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女主人公玛利亚。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给女主人公取名叫玛利亚,但我知道,在西方有个叫玛利亚的 *** ,她是 *** 的生母,人们一直把玛利亚视为善良、正义、仁慈、爱心等美好品质的化身。另外,影片中玛利亚身份很特别,她作为一个见习修女来到上校家,修女是爱的使者。导演之所以如此安排,一定是在告诉我们:对于上校和他的孩子们来说,玛利亚就是他们的 *** ,玛利亚到他家是来拯救他们的。
事实的确如此,玛利亚充满爱心、快乐、活泼,勇于接受挑战,同时聪明、大度,富有智慧、多才多艺。她让一个本来了无生机的家庭逐渐散发出生气和活力,她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回归天 *** ,逐渐喜欢她、依赖她、不能离开她;她还将一个冷酷的男人的 *** 也重新点燃,最终放弃富有的男爵遗孀而选择她作为孩子们的母亲。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玛利亚凭借她对孩子们的爱,对孩子们的理解,赢得了孩子们和上校的心。有人说一个好女人是一粒火种,是一本好书,是一首温馨的音乐,是耐人寻味、引人追随的一股力量。而玛利亚正是这样的一个女人,让我敬佩、欣赏!
大家都看得出,上校的7个孩子调皮异常,短时间内就气走了十几位 *** ,玛利亚刚进门时,孩子们就制造青蛙、松球恶作剧,让玛利亚出丑,试图把玛利亚也赶走。凡此种种,让上校更加严厉地对孩子进行 *** 练,纪律和 *** 练根本无济于事。面对这种情况,玛利亚没有被吓跑气跑,也没有追随上校的纪律和 *** 练,而是首先找到孩子们淘气的症结。一次外出活动时玛利亚问孩子们:“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可爱的孩子这么爱捉弄人呢?”想不到上校的一个女儿说:“我们想引起爸爸的注意!”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眼里的一些调皮 *** ,他们与上校的孩子是何其相似!他们的内心一定是相近的!。可是面对那些小调皮,我们深思过他们调皮的原因吗?即使找到原因我们又对孩子做了呢?且看玛利亚,她不仅给与孩子热情、爱心,让孩子们接纳她,更重要的是她勇敢地与上校抗争,让上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实,上校对孩子严格要求,也是对孩子的爱,但是上校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他们还是孩子,不是士兵!上校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懂如何爱孩子!所以当上校看到玛利亚带孩子们穿着窗帘布做成的运动衣四处疯跑、爬树时,就严厉指责玛利亚,并赶她离开。玛利亚此时不卑不亢地说:“上校,衣服是紧箍咒!你不理解孩子,你爱爱孩子!”这话让上校生气,让他震惊,但也让他觉醒,尤其是他看了孩子们给男爵夫人表演的合唱以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向玛利亚道歉,至此上校也完全接纳了玛利亚。
玛利亚对孩子们的爱、理解、宽容表现在很多细节当中,如她刚进上校家时,上校向孩子们引见她时点名那个情节。因为上校对孩子们实行军事化管理,孩子被 *** 像机器一样呼来唤去,更可悲的是孩子的名字也被刺耳的哨声所替代。当玛利亚问及孩子的名字时,上校竟然说不用叫名字,用代号就可以。直率的玛利亚当即就反驳说:“孩子怎么可以用代号?那些代号是用来唤狗唤猫的,对孩子我们得用感情呼唤名字!”影片很长,这个情节不足几分钟,但就是这个细节却留给我很多思考,用感情呼唤名字!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对人最应有的尊重!虽然他们只是孩子!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深思,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接受新班级、新挑战的老师学习。玛利亚刚到上校家的之一天,孩子们就在她的口袋里塞青蛙,晚饭时在她的座椅上放松球。如果我们面对这7个小调皮,我们会怎么做?如果我们面对这样的 *** ,又该如何?玛利亚怎样艺术地处理这些恶作剧,不失尊严地继续跟他们相处呢?玛利亚的做法实在令我学习,她的睿智、宽容、大度实在令我钦佩!其实她的睿智、宽容皆源于她有一颗理解孩子的心,有关爱孩子的情。她把孩子当孩子看,不仅能容忍他们做的一切,而且能教育引导他们该怎么做,这不是为人师这应具有的品质吗?在这里我想把玛利亚在餐桌前对孩子们说的那段话拿来与大家共享:“我想谢谢你们每一个人把那件礼物放到我的口袋里。你们一定体谅到我来到一个家庭的不安,我多么想不被当外人看待,你们体贴入微,使我一到就感觉到那么温暖、幸福和快乐。”听了她的话,有几个孩子竟然哭了,为什么呢?大概是他们感到太惭愧了。因为他们做得很过分,而玛利亚却在上校面前替他们保密,说了那么一段充满希望的话,这怎能不令孩子们羞愧万分呢?孩子们以后还会再有这种恶作剧吗?不会的,因为人的内心都是向善的。
诸如此类的情节太多太多,但每一处都是玛利亚美好品质的再现和升华。看这部片子的当天,恰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 *** 一篇题为《班主任就该管 *** 》的文章,恰好我又看了郑渊洁就此文标题发表的看法,并把标题改为《班主任就该爱 *** 》,另外他的博文中的几句话也给我启迪:看一个国家是不是有前途,就看这个国家的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欢上学。老师爱 *** 能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看来,爱的确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就让我们都像玛利亚一样理解我们的 *** ,爱我们的 *** ,把孩子当孩子看,做他们的 *** 吧!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