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鱼米之乡的美称是,以及长江中下游为什么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 鱼米之乡是哪个省
- 我国三大平原中,哪一个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 中国四大鱼米之乡是哪四个城市之首又是哪个城市
- 鱼米之乡是哪个地方的美称
- 鱼米之乡是哪里的美称
- 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是
- 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一、鱼米之乡是哪个省
1、鱼米之乡是江苏、浙江、上海、湖北。
2、众所周知的鱼米之乡当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苏、浙江北部和上海,那里地处长江、淮河、沂河下游,平原辽阔坦荡,河流湖泊众多,气候条件良好,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普遍种植水稻,淡水鱼种类多且资源丰富,自古以来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
3、湖北江汉平原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渔业以湖泊、水库养殖为主,为国内著名淡水渔业基地之一。
4、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原江南省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两江总督驻南京,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江苏巡抚衙门设在苏州,苏州为省会,直至1912年。1983年起江苏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现设南京1个副省级市,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2个省辖市,24个县级市,24个县以及54个市辖区。
5、“江苏”名称是在清康熙时组建江苏省时取区域南部两个府即江宁府(今南京市)之“江”字和苏州府之“苏”字合成省名。江蘇省的简称“蘇”的繁体字就很形象的诠释了江蘇的含义,“蘇”由草、水、鱼、禾四字组成,象征着江蘇自古就是鱼米之乡。
二、我国三大平原中,哪一个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在我国三大平原中,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被誉为“鱼米之乡”。该地区的土地垦殖指数极高,尤其是上海和江苏,分别为62.1%和45.6%,这使得它成为重要的粮食、棉花和油料生产基地。这里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多种农产品。
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这里的湖泊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千米,占平原面积的10%。在两湖平原上,有超过1300个较大的湖泊,加上小湖泊,共计有1万多个,面积超过1.2万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
这些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与长江相通,不仅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还产鱼、虾、蟹、莲、菱、苇等水产品。这里更是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世界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因此,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中国水产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长久以来被誉为“鱼米之乡”。
三、中国四大鱼米之乡是哪四个城市之首又是哪个城市
1、中国没有“四大鱼米之乡”之说,但有“四大米市”之说,之首是无锡市。具体情况如下:
2、“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中国历史上,曾因大米集中交易而形成了“四大米市”。江西九江、江苏无锡、安徽芜湖、湖南长沙或湖北沙市,这四大米市均在江南(沙市位于长江以北),又被称为“江南四大米市”。
3、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南临太湖,西依惠山,北连太湖水网平原,扼沪宁铁路、京杭运河与锡澄公路、锡澄运河之交。无锡建县始于秦汉,沿用至今,历史上曾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素有中国"四大米市"之首的响誉
4、中国的“四大米市”是在旧时农业商品经济不发达过程产生的,对促进当时的粮食生产、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当地的社会发展、农民生活和商业经贸有很大的提高。无锡、长沙、芜湖、九江作为四大“米市”,有着共同的沿江交通便利、粮食生产丰富和商贸流通发达的优势。
5、早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无锡已是太湖流域和两浙漕粮集中地及江南著名粮食市场。乾隆年间,无锡粮食的吞吐量达到七八百万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粮食加工业成为全国5大碾米中心。
6、 *** *** 以来,无锡米市成交活跃,业务遍及全国各地。为了适应粮食流通体制 *** 和新一轮市场 *** 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无锡米市的功能和品位,恢复使用"无锡粮油中心 *** 市场"国家级市场招牌。"无锡米市"主要由南北两个市场组成。
7、南市场以无锡粮油中转储备仓库为基地,拥有铁路粮油专线、京杭大运河米码头的优势,以稻谷、小麦、大豆、玉米等大宗原粮交易为主;而北市场以现有的无锡粮油市场为主体,以成品粮油现货交易为主,满足了锡城及周边地区居民米袋子菜篮子需要。市郊三里桥是中国更大的粮油市场,1990年粮油成交量居四大米市之首。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米之乡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四大米市
四、鱼米之乡是哪个地方的美称
1、鱼米之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的美称。
2、“鱼米之乡”本义是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而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3、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主要的城市就是长沙、杭州、武汉、湖南、江苏、安徽等地。这些地方也是淡水鱼的主要产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势相对会低一些,湖泊也十分的多,这样的条件也是很适合鱼类生长的。
4、地形的显著特点是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一般海拔5~100米,但海拔大部在50米以下。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为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
5、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三角洲以北即为里下河平原。平原为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长江北岸部分;西缘是洪泽湖和运西大堤;东缘则是苏北滨海平原。
五、鱼米之乡是哪里的美称
鱼米之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平原城市的美称。鱼米之乡其实指的就是盛产鱼、稻米的地方,也就是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平原。主要的城市就是长沙、杭州、武汉、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在这里种植水稻,要比其他的城市产量更好,它们不仅仅是鱼米之乡,经济还十分的发达。
六、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是
1、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它东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其地貌特征是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依托长江水运,可以沟通中国东西部地区;依靠沿海航运,可以联结中国南北方地区;通过远洋航线,可以加强对外经济交流。此外,长江三角洲还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 *** 。
3、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这里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湿润;能源丰富;市场广阔,技术先进;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好。
4、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 *** 还表现在其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5、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龙头,其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6、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在于其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这一地理特点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对外 *** 的前沿阵地。
七、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原因:1、长江中下游地势平坦,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2、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沛,适合种植水稻;3、长江中下游地区 *** 了著名的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淡水湖,其淡水渔业发达,是我国淡水鱼的主要产地;4、早期大规模水稻种植业与渔业也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进行的。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众多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交通运输网。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淡水湖泊众多,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