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之乡的奇才?写家乡湖北黄梅的文章 - 之乡 -

黄梅之乡的奇才?写家乡湖北黄梅的文章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大家好,关于黄梅之乡的奇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写家乡湖北黄梅的文章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黄梅戏新女驸马 歌词
  2. 周瑜是个怎么样的人
  3. 棋手的诗句有些什么

一、黄梅戏新女驸马 歌词

1、小时候就很喜欢喜欢黄梅戏,因为黄梅戏的旋律真的很好听

2、当时韩再芬可以说是万人迷,一出女附马让人痴恋不已

3、如今那个年代已经离我们而去,音乐的风格也是翻天覆地

4、女驸马翻拍一辑又一辑,可我还是独爱这旋律

5、如今八O九O后都不喜欢戏曲,他们说听戏不如听R&B

6、我喜欢古典的黄梅戏,也喜欢新颖的流行歌曲

7、谁说鱼和熊掌不能并论相提,今天我就要把它们合二为一

8、戏曲嘻哈融在一起,让你们看看我有多么范特西

9、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10、中状元着红袍,帽 *** 宫花好啊好新鲜

11、这是一段非常经典的旋律,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颂至今

12、爱情到现在还是永恒的主题,就因为有太多的我爱他他却爱着你

13、如今女生要向冯素珍学习,对待爱情就要彼此相惜

14、如果看车看房再看人民币,那么这世上就有许多许多爱情悲剧

15、女驸马翻拍一辑又一辑,可我还是独爱这旋律

16、如今八O九O后都不喜欢戏曲,他们说听戏不如听R&B

17、我喜欢古典的黄梅戏,也喜欢新颖的流行歌曲

18、谁说鱼和熊掌不能并论相提,今天我就要把它们合二为一

19、姐姐蝶舞飞扬也是个音乐迷,古典流行歌曲都是游刃有余

20、这点倒是和我一样 *** ,真是什么样的姐熏陶什么样的弟

21、她也更爱这支黄梅旋律,让我们再听她唱起这一支戏曲

22、把我们带到那个世界里,体会那段爱情的感天动地

23、 *** 状元不为把名显, *** 状元不为做 ***

24、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25、小时候就很喜欢喜欢黄梅戏,因为黄梅戏的旋律真的很好听

26、当时韩再芬可以说是万人迷,一出女附马让人痴恋不已

27、如今那个年代已经离我们而去,音乐的风格也是翻天覆地

28、女驸马翻拍一辑又一辑,可我还是独爱这旋律

29、如今八O九O后都不喜欢戏曲,他们说听戏不如听R&B

30、我喜欢古典的黄梅戏,也喜欢新颖的流行歌曲

31、谁说鱼和熊掌不能并论相提,今天我就要把它们合二为一

32、戏曲嘻哈融在一起,让你们看看我有多么多么范特西

33、《新女驸马》是歌手组合蓝颜,蝶舞飞扬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的作词由歌手蓝颜担任创作,歌曲的作曲由黄梅戏创作。歌曲收纳于专辑《嘻哈黄梅戏》中,该专辑于2010年9月29日开始发行。这张专辑包含了歌手蓝颜的一首歌曲。

34、《新女驸马》是歌手蓝颜改编慕容晓晓演唱的歌曲《女驸马》的歌词而创作的歌曲,歌曲意在创新,增添了男声演唱的RAP歌曲,使歌曲更让人们所喜爱。歌曲发行之后,深受人们的好评,这首歌曲也是歌手慕容晓晓的 *** 作之一。

二、周瑜是个怎么样的人

1、首先,历史上的周瑜和三国演义里的那个周瑜差别还是很大的。

2、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 *** 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纳。孙权后来采纳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然后消灭曹 *** ,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周瑜 *** 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3、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 *** 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

4、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5、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6、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当利,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江苏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7、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8、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比并。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 *** 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9、因庐江一带,士民素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不久,孙策欲取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桥,周瑜娶小桥。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

10、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

11、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时孙权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他们只注意个人安危去就,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关键时刻,首先出面支持孙权的是张昭、周瑜、吕范、程普等人。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其他人自然不敢有异议异动。

12、曹 *** 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兵威日盛,志得意满,以为天下可运于掌。于是,在建安七年(202年),下书责令孙权,让他把儿子送到自己这里来做 *** 。孙权亦是人英,当然不愿如此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臣下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13、孙权本意虽不想送 *** ,但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也有点举棋不定。于是,他只带周瑜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周瑜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 *** ,他给孙权分析利害说:“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之侧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既贤且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宇,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 *** ,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 *** 一到曹 *** 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 *** 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更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数仆从、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为今之计,更好是不送 *** ,先静观曹 *** 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 *** 能遵行道义,整饬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 *** 骄纵,图谋生乱,那么玩兵如玩火,玩火必 *** ,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14、周瑜这番话,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的母亲也认为该这样做,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一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孙权便没给曹 *** 送 *** 。

15、周瑜越来越得孙权的信赖,而他也越发竭诚尽智,为孙氏集团的崛起奔波劳碌,不辞辛劳,说得上忠贞不二。《江表传》记载,曹 *** 曾派人去游说,想使周瑜为自己所用,所派的人是九江蒋干。蒋干仪容过人,很有才气,善于辩说,江淮人士,无人能比。这次受命后,他头戴葛巾,身着布衣,装作闲游,去见周瑜。周瑜猜出了他的来意,出来迎接,劈头便问:“子翼真是用心良苦,居然远涉 *** ,替曹 *** 来做说客!”蒋干被周瑜开口便道破机关,颇为尴尬。勉强自解:“我和您本是州里乡亲,这次来,不过是来拜访您,顺便看看您的部队罢了。您却说我是说客,岂不过分?”周瑜笑道:“我虽不及夔与师旷,称不上知音,但闻韶赏乐,足知雅曲。”言下之意,你的心理,我是清清楚楚。于是请蒋干进入营帐,摆设酒宴,盛情款待,酒罢,对他说:“我有军机密事,您先到外面客馆住下,等事办完,我去请您。”三天之后,周瑜又把蒋干请人营中。这次,先领着他遍观军营,检视仓库和军资器仗,然后,仍然置酒高会。席间,周瑜向蒋干展示了自己的侍从、服饰珍宝,并对他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忠臣之义,内结骨肉之亲,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即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周瑜既已表示得十分坚决,蒋干也就无话可说,只好微笑。蒋干回见曹 *** ,对曹 *** 说,周瑜器量端雅,趣致高卓,言词说他不动。天下之士,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16、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 *** 等讨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入柴桑,周瑜率军击之,生俘邓龙。

17、曹 *** 基本统一北方(参见曹 *** 统一北方的战争)后,想进而统一全国,之一个战略目标便是荆州。时刘备中原逐鹿失败,正寄居在荆州刘表那里。孙权也早看中了荆州之地。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讨江夏,周瑜为前部大督都,打败了盘踞在那里的黄祖。

18、曹 *** 恐孙权占了先手,在同年九月,大举挥师南下。时刘表病死,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力孤,无法与曹 *** 争衡,率众南逃。

19、曹 *** 顺利占领荆州,收降刘琮的八万人马,拥有大军数十万,实力陡增,骄横益甚。扬言要顺流而下,席卷江东。行前,曹 *** 写信给孙权,信中说:“我奉旨南征,刘琮束手就擒。如今我训练了大军八十万,准备与您会猎江东。”

20、在这严重的局势面前,东吴的谋臣将士十分惊恐。孙权召集他们商讨对策,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迎曹”。他们说:“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 *** 者,长江也。今 *** 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 ***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只有鲁肃等少数人力主“抗曹”,然而不足以扭转局势。鲁肃建议孙权把周瑜从外地召回。

21、周瑜一归来,便力挽狂澜。他针对“迎曹”派的观点向孙权指出:“不然。 *** 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 *** 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 *** 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 *** 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 *** 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 *** 皆冒行之。将军擒 *** ,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22、孙权闻言大喜,对周瑜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台,此天以君授孤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23、当夜,周瑜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心,消除他的疑虑,又单独进谒。他对孙权说:“大臣们一见曹 *** 的战书上写有水步兵八十万,心中恐惧,也不认真推测一下虚实,就提出了降敌的见解,这是没道理的。现在,我们可以认真地估算一下,曹 *** 所带的中原士兵,最多十五、六万,而且是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之众;收降刘表的人马,最多不过七、八万,而且这部分人尚心怀观望、怀疑,并未一心一德。曹 *** 统御着这些疲惫病弱、狐疑观望的士兵,人数虽多,何足畏惧?我们只要有精兵五万就完全可以战胜他。请您不要迟疑,不要有所顾忌。”

24、孙权听了,大受感动,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之言,大合我心!张昭等人,顾惜家 *** 小,只为小 *** 虑,真让我失望。只有你与鲁肃的看法跟我一致,这是老天让你们二人来辅助我的!五万人,一时难以凑全。但我已选好三万人马,船只粮草和各种战具也已准备妥当,你和鲁肃、程普马上就可以带兵出发。我会继续调发人众、粮草,做你的后援。你能一战破曹,当然好,假如遇到挫折,就回来找我,我将与曹 *** 决一死战!”

25、时刘备欲率军渡江,与鲁肃在当阳相遇,共图计策,刘备于是进住夏口,派诸葛亮谒见孙权,孙权与刘备遂结成联盟,共同抗曹。

26、孙权任命周瑜为左督,统军三万。程普为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周瑜和刘备部队会师,沿江而上,与曹军在赤壁相遇。曹军新到江南,不服水土,疾病流行,士气低落。刚一接战,立即败退,只好驻扎在江北,想等冬天过后,第二年春天再战;周瑜所部,初战获胜,士气振奋,驻扎在南岸。

27、曹营将士,好多人不习水 *** ,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曹 *** 下令把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连接成水上营寨,以便利行走。他自以为得计,称这些船为连环船。看到这种情况,周瑜部下老将黄盖献计:“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 *** 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认为黄盖说得有理。便选蒙冲斗舰数十艘,里面装满柴草,浇上油脂,外面用帐幕包裹, *** 上牙旗,做好火攻的准备。

28、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 *** ,信中说:“我世受孙氏厚恩,地位待遇本不低卑,但是,为人当识时务。孙氏要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与中原百万之众对抗,众寡悬殊,胜负已定。江东士吏,不分贤愚,均知此理。只有周瑜、鲁肃执意如此。”他还在信中表示:“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

29、周瑜选择了一个刮东南风的夜晚,命令黄盖带领数十艘战船(每一战船后拖一只小船,以备放火人员后退时使用),乘风向曹营进发。曹军以为黄盖真来投降,毫不防备,只是指点观看。船队行到距离曹军水寨一里左右,黄盖下令各船同时点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曹 *** 留曹仁守江陵,自己返回北方(参见赤壁之战)。

30、周瑜又与程普进军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带吕蒙去救甘宁,解除了甘宁之围。周瑜率兵屯驻北岸,约定日期大战曹仁。周瑜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退兵回营。曹仁闻周瑜卧病在床,亲自督帅士兵上阵攻击吴兵。周瑜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用命杀敌,曹仁只好退走。

31、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仁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

32、赤壁之战,中国统一过程暂告中断,三足鼎立局面已露端倪,周瑜则声威大震,名扬天下。

33、赤壁战后,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已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驻在 *** 。刘表旧部多附刘备。刘备为了进一步扩大地盘,到京口去见孙权,以江南四郡地少,不能安民为理由,请求孙权把南郡借给他,使他得以控制荆州地区的局面。

34、周瑜上疏给孙权,疏中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 *** 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 *** 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35、但孙权认为曹 *** 在北方势力太大,应该广泛招揽英雄人物才能与之抗衡;而刘备又绝非可以轻易 *** 之人,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策。

36、周瑜扼制刘备的计谋未被采用,很不甘心,于是又向孙权献上另一计策。时刘璋任益州牧,张鲁不断生事滋扰。周瑜对孙权说:“今曹 *** 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 *** ,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37、周瑜这一计划,非常有战略眼光。孙权当即表示同意。周瑜想赶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备工作。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一说死庐陵巴丘,今峡江县巴邱镇),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38、周瑜一死,孙权感到痛折股肱。于是,亲自穿上丧服为他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

39、周瑜墓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墓地面积约5亩,兆域高约8尺,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墓门向东,墓周绕以石刻栏杆,旁建木质六角“谈笑亭”。历经 *** , *** 塌亭倒。凡经修陵园总面积扩大到8 *** 8平方米。

40、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周瑜文采超群,精于音乐,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每当这时,他总要转头看一看。所以当时有谣谚说:“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41、周瑜待人谦恭有礼。当时孙权只是将军,诸将及宾客对他礼仪并不全备,比较草率。只有周瑜对孙权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

42、周瑜心胸开阔,以德服人,跟后世小说家虚构的那位截然不同。应该说,这才是周瑜的真 *** 格。程普曾一度和周瑜关系不好。程普认为自己年龄比周瑜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却始终折节容下,从不跟他一般计较。程普后来特别佩服周瑜,曾对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至于后人说周瑜气量狭小,忌贤妒能,被人气死,则纯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

43、对周瑜的才干,刘备、曹 *** 、孙权都非常清楚。刘备曾私下挑拨周瑜和孙权的关系。一次,孙权、张昭等人为刘备送行,张昭等人先离开了,孙权和刘备谈话。刘备叹息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曹 *** 则有意贬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正赶上我的将士们染病,于是,我自己烧船退却,没想到,这下倒使周瑜成了名。”

44、不过,不论别人怎样评论,孙权心中有数。周瑜去世,他痛哭流涕,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他称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对公卿们说:“没有周公瑾,我哪能称尊称帝呢?”

45、周瑜有两子一女,女配太子孙登,长子周循娶公主,次子亦为官。

46、周瑜字公瑾,庐江舒 *** 。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与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兴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孙策因为周瑜是庐江郡人,在那里很有威望,于是派他到庐江郡驻守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位于今安徽当涂县北,又名采石),后又兼任春谷(今安徽繁昌县西南)县长。不久,孙策想夺取荆州,任命周瑜为中护军(与中领军同为重要军事长官),兼江夏太守(实际上此时的江夏郡为刘表所有,孙策任命周瑜此职意在进讨江夏取荆州)。周瑜随孙策取荆州攻克皖县(今安徽潜山县),得到汉末大臣桥公(桥玄,官至太尉)两个女儿。桥公二女皆天姿国色,有倾城之貌。孙策自己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接着又攻下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并进讨江夏郡,但未能得手。在回兵之时向南平定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治所在今江西吉安西南)两郡,周瑜(孙策回去曲阿,叫周瑜率领重兵.坐镇(今江西峡江县之北)的巴丘)留下来镇守庐陵郡的巴丘(今吉安市北的峡江县)。

47、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 *** 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还备(官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 *** ,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 *** 者,长江也。今 *** 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 ***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 *** 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 *** 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 *** 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 *** 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 *** 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 *** 皆冒行之。将军擒 *** ,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台,此天以君授孤也。

48、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 *** 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49、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于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解释者,只有认识并发现了自然的规律,才能 *** 自然,变,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50、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 *** ,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 *** 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 *** 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 *** 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 *** ,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 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51、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52、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以“法”为核心的法治理论。,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 *** 。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徙庐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 *** ,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 *** 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扦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于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于兴继,为胤归诉,乞丐余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 *** 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于胤也。而胤恃此,酗 *** 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会胤病死。

53、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 *** ,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 *** 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三、棋手的诗句有些什么

1、尧造围棋教化人,丹朱技艺竟何深?

2、惟知万古无同局,黑白轮流日月新。

3、注: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 *** 围棋教子。《路史后

4、记》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 *** 了围棋,“以闲其情。”

5、援弓射雁费绸缪,通国名师数弈秋。

6、漫不经心成底事?专心致志锻吴钩!

7、注:弈秋,“通国之善弈者”。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一个围棋高手,“专

8、心致志”这个成语就是从其故事而来。

9、论道休提孔孟家,杜陵夫子足堪夸。

10、枰棋绝技崇高雅,不向红尘竞奢华。

11、注:西汉时人称杜陵人杜夫子为“天下之一名手。”他棋艺 *** ,好棋如命。有人讥笑他在下棋上浪费时间,他却说:“我精通了围棋之

12、道,可以弥补孔夫子之不足。”,可见他确实是把围棋当作一种艺术、当作一门不在儒家经典之下的学问来研究的。也显示了非凡的胆气。(

13、 *** 围棋各有高,抑扬褒贬早昭昭。

14、史家定论从班固,弈旨一篇雄辩滔。

15、注:班固,东汉有名的将领和史学家。生于公元32年,自幼聪明伶俐,善长下围棋,他作了一篇《弈旨》,这篇文章后来被列为关于围棋

16、“五赋三论”的“三论”之首,影响深远,为后人正确认识围棋指明了方向。(古言“博弈”,实际是指博和弈两种游戏,前者是一种 *** ,

17、被历代禁止至于失传;后者指围棋,为历代提倡.班固认为弈远优于博。)

18、囊括纹枰百计谋,领衔乱世万兜鍪。

19、汗青历历由评点,疑 *** 依依垒土丘。

20、注:曹 *** 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的 *** 家、军事家,计谋多端,酷爱围棋。据《三国志·太祖纪》记载,曹 *** 的棋力也不弱。他与当时魏国的

21、著名棋手山子道、王九真、郭凯都交过手。传说其死后布下“七十二疑 *** ”。

22、铁马金戈小 *** ,龙兄虎弟藐沙场。

23、手谈吕范江东事,更把清名四海扬。

24、注:孙策,三国孙坚之长子、孙权之兄,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熹平四年(公元175)。死时仅二十六岁。是东吴的“开山

25、”国主,十七岁时便心怀远大抱负,不仅具有雄才大略,而且武艺 *** ,勇冠三军,人称“小 *** ”。孙策的围棋水平也很不错,经常跟吕范

26、边下棋边议事,现今传世的最古老的棋谱,就是孙策和吕范的对局。世称“孙策诏吕范局”。

27、建安七子禀奇才,书画琴棋各所怀。

28、纵使野狐迷望眼,能教一一复重来。

29、注:王粲是三国时期魏国大棋家,“建安七子”之一。是有历史记载最早的能够复盘的棋手。(把下过的棋重新摆出来,称为“复盘”,

30、在后来是棋手的基本功之一;木野狐是围棋的别称。)

31、地摊聊且谋生计,棋圣身尝几度凉?

32、但见三国无匹敌,吴中绝技播八荒!

33、注:严子卿,三国东吴民间的著名棋手,自幼家贫,在棋摊子上学会围棋,可尊为“地摊”棋手的先祖和楷模。《三国志》上说他“围棋

34、莫与为辈”;《广博物志》上把子卿与马绥明尊为当世的棋圣,在中国围棋史上,冠有棋圣之名的,以这二人为最早;当时人们把严子卿的棋

35、艺,皇象、张子并、陈梁甫的书法,曹不兴的画,宋寿的占梦,郑妪的相面,范淳达的算命,合称为“吴中八绝”。

36、珍珠遗弃自蒙尘,黑白混淆乱伪真。

37、秋雨枯棋遭劫杀,春风拂拭涣如新。

38、注:韦曜,三国时期东吴人,他写的《博弈论》, *** 地论述了下围棋的无益的方面:围棋有违孔孟之道;棋盘上的争胜作伪,违背忠信

39、的原则;以“劫杀”为名,不符合“仁”的道理;以财物作赌,使人丧尽廉耻,所以围棋是不能下的。何况,在三国争雄的多事之秋,有志者

40、应该多读书,研究计策,学好武艺,以求“千金赏”、“万户侯”,而“一木之枰,孰与方圆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所以也不符

41、合君子立身行正的大道。在文章中引用围棋中的一些具体战术,可以看出他也是懂围棋的,但他把博和弈混为一谈是一错,把围棋中的技艺和

42、做人相提并论又是一错。尽管如此,由于他的文笔好,反对下棋无休无止有些道理,对后世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以至于到今天,仍然有人认为

43、下棋无益。韦曜也许不能算围棋名手,但其观点对于今天过度沉湎围棋的非职业棋手是有警醒意义的,也从反面印证了“国运兴则棋运兴”的

44、道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围棋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只有在今天这样和平 *** 的时代,围棋才能发扬光大。

45、3楼:报童(btbaot)发留言送礼物 07-09-29 15:31:12回复此帖举报十、阮籍

46、癫狂隐士好清谈,放浪形骸尚自然。

47、作乐呼来千斗酒,消愁惟借一棋盘。

48、注:西晋著名的“竹林七贤”,喜好清谈,行为 *** ,不拘礼制,他们也都很喜欢下围棋,阮籍是“七贤”之一,《晋书·阮籍传》上说

49、阮籍母亲死的时候,他正在下棋。对手表示可以暂缓一下,待阮籍料理完 *** 后事再继续,阮籍不干,一定要马上决一胜负。有人理解为是他

50、愤世嫉俗、太过清高的的心 *** ,表达悲伤的异类方式。

51、风声鹤唳叹符坚,落子从容赞 *** 。

52、茶酽酒温棋未了,灰飞烟灭凯歌还。

53、注: *** 是东晋大将,也是著名的围棋爱好者。公元383年,符坚率军侵犯晋国,打到淮肥时,京师震动。晋帝当即提升 *** 为征讨大都

54、督。 *** 成竹在胸,一边和侄子、将军谢玄下围棋,一边部署作战,赢得了著名的“淝水之战”的胜利。

55、人间万事俱蹉跎,仙境一局黑白歌。

56、欲罢观棋天色晚,老翁松畔笑其柯。

57、注:王质,晋代樵夫,因迷路入山,见仙人围棋,观看,走的时候,斧头烂了(意“天上一日,人间 *** ”)

58、国君雅好独围棋,书画弦琴蓦地稀。

59、大赛为依分九品,入神坐照各相宜。

60、注:肖衍,南朝梁武帝。他是个棋迷,据说他常常通宵下棋,交往棋手,还亲自主持棋事。他曾令大棋家柳恽和陆云公主办了一次全国 ***

61、的围棋大赛,规模宏大,轰动一时。比赛后,由柳陆二人主持给棋手们定品级。据《南史·柳恽传》上记载,当时能评上品级的棋手就有二百

62、七十八人,可见参加的人很多,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一次全国 *** 围棋比赛。当时评定棋手有九个品级。这种棋品制,在三国时就已经出现了。

黄梅之乡的奇才?写家乡湖北黄梅的文章-第1张图片-

63、《说郭》上曾引魏国邯郸淳的《艺经》,上有:“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

*** 、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这种品级制,为我们现在实行的棋手九段制奠定了基础。(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四艺)

65、勿叹乔装花木兰,当怜娄逞又红颜。

66、枰棋朔气随风散,一样家乡两样还。

67、注:娄逞是我国史 *** 载的之一位女棋手。南北朝时齐朝东阳人,据《南齐书·谢论传》中说,她粗通围棋。可在当时,女子下棋没有对

68、手。娄逞如同木兰一般,便女扮 *** 与达官贵人交往,才能被发现,被任命为扬州议曹从事。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位从事大人是位乔装打扮的女

69、子。宋明帝一道圣旨,将其遣送还乡。

70、金谷园丰局面纷,马嵬坡远夜传音。

71、 *** 十诀成圭臬,一子双征叹手筋。

72、注:王积薪是唐玄宗时的棋手,安史之乱时,王积薪随唐玄宗逃往四川。碰到了婆媳两位女棋手,夜间一起谈论围棋忘了困倦。“邓艾开

73、蜀势”便是那天夜里学得的。他根据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围棋《十诀》,至今被所有棋手视做宝鉴。王积薪与棋手冯汪在太原尉陈

74、九言家里下的九局棋。因陈九言家又称金谷园,所以题为《金谷九局图》,双方精妙的棋艺与风格,从晚唐诗人韩描写《金谷九局图》的诗句

75、:“眼病休看九局棋”中,我们仍可想象出九局棋的激烈厮杀情景。现还存有王积薪习用式子——“一字解两征”(见宋代李逸民所著《忘忧

76、清乐集》)中,可见其棋艺水平之一斑。

77、新罗曼舞起悠扬, *** 人参劝客尝。

78、国技丰功传友好,一衣带水赞邻邦。

79、注:开元25年,即公元738年,新罗( *** )国王兴光病逝。唐王派出左赞善大夫邢涛为特使,前往新罗参加吊祭活动。唐玄宗知道新罗

80、和中国一样,是君子之国,礼义之邦,“其人多善弈棋”,便命当时我国围棋名手杨季鹰作为邢涛的副手,一同前往新罗。这是我国历史上记

81、载的去 *** 的之一位棋手,杨季鹰棋高一着,到那儿后没有人能战胜他, *** 人民钦佩他,送给中国使者许多贵重的礼品。

82、棋子犹然冷暖知,蓬莱揪玉炫当时。

83、神头一着凌空镇,无愧大唐胜负师!

84、注:顾师言是唐朝著名棋手。日本国王子来访,唐宣宗得知王子精通围棋,便把顾师言召进宫,命他和王子对局。王子拿出了极为名贵的

85、棋盘”揪玉局”和棋子“冷暖玉”。顾师言以一着“镇神头”大获全胜,扬了大唐国威。唐宣宗时,曾以一只盖金花碗为奖品,举行过围棋比

86、赛。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围棋奖杯赛了,顾师言力挫群雄,夺得冠军。

87、雪夜风窗乱竹枝,清明陌路雨如丝。

88、故人残局村家酒,最是诗思漫溢时。

*** 、注:杜牧,唐代著名诗人,以《清明》诗最为出名。嗜好围棋。有两首《送国棋王逢》,其中一首是:绝技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

90、,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吴图指围棋)

91、纵使待诏称之一,相逢帝主尽和棋。

*** 、旁观莫问局中事,且看前朝血泪遗!

93、注:贾玄,宋太宗时棋待诏(专门陪皇帝下棋的官职)、国手。他的棋神出 *** 没,千变万化,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对方。和他下棋的无不

94、对其棋艺水平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称霸棋坛数十年,他在进宫前便深知道自汉朝以来,已有好几位棋待诏因弈棋被皇帝赐死。因此他与宋太

95、宗下棋时,常常故意下成和棋,所以深得太宗宠幸。

96、一子姑饶天下先,众人合计也枉然。

97、略凭棋诀雕虫技,入住京师二十年。

98、注:宋朝哲宗、徽宗时,出了独霸棋坛、所向披靡的大棋手刘仲甫。他在围棋各方面都比王积薪有所发展,对后来棋手影响甚大,是围棋

99、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著有《棋诀》。

100、六分之一是棋才,亭里醉翁真快哉。

101、十九路迷多少事?且同法远论将来。

102、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非常喜欢围棋,他自号“六一居上”,六中之一便是围棋,他曾经和法远和尚以棋谈论人世,法远说:“从

103、来十九路,迷悟几多人?”。为此,他写下了著名的围棋诗《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

104、应谢友人约未来,闲敲棋子动诗才。

105、黄梅岁岁思君结,青草依依拂我怀。

106、注:赵师秀(?~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宁宗庆元元年(1195)

107、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推官。晚年宦游,逝于临安。以一首围棋诗出名:七绝《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108、忘忧清乐在枰棋,坐隐吴图悟道机。

109、乌鹭悠闲飞河洛,木狐藏野烂柯溪。

110、注:李逸民是宋代人,他编著《忘忧清乐集》是一部重要棋书。《忘忧清乐集》书名来自宋徽宗的题诗:“忘忧清乐在枰棋”,全书分为

111、四部分:一、文字部分,包括《棋经十三篇》、《棋诀》、《论棋诀要杂说》等重要著作;二、全局棋谱,其中有著名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

112、面》、《四仙子图》等;三、边角的着法,包括有座子的与无座子的着法;四、棋势,每个势子各有专名,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局部死活。

113、本首七绝诗意包含围棋的几种别称(忘忧、枰棋、坐隐、吴图、乌鹭、河洛、木野狐、烂柯)

114、玄玄开启妙之门,辨理释疑去伪真。

115、图谱精微存走式,珍珑 *** 手展缤纷。

116、注:严德甫,元代大棋手,由他主编、晏天章帮助整理刊刻的《玄玄集》(又名《玄玄棋经》)。书名来自《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

117、,众妙之门”,是用来比喻棋图着法精妙的。全书共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卷,内容丰富。收有班固的《弈旨》、马融的《围棋赋》、皮日休的

118、《原弈》、吕公的《悟棋歌》、《四仙子图序》、张拟(一作张靖)的《棋经十三篇》、刘仲甫的《棋诀》等篇。重点是边角走式,还有让子

119、局谱和术语图解。共有三百七十八个棋势图,是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玄玄集》在中日围棋界影响深远。

120、从来 *** 爱山呼,乌鹭故轻胜与输。

121、烟雨六朝笼往事,春风堪笑莫愁湖。

122、注:徐达是明朝大将军,他与明太祖朱元璋同游南京城外的莫愁湖,朱棋瘾来了,要与徐下棋,并对他说:“如果你胜了,朕就把莫愁湖

123、湖赐你。”徐大获全胜,朱自觉丢了面子,正要发作,徐赶紧跪下说:“请陛下细看全局。”原来,棋盘上竟用棋子组成了“ *** ”二字。朱

124、立刻转怒为喜,龙颜大悦,对徐的棋艺更加佩服,于是下令把莫愁湖赐给了徐,并筑楼一座,取名“胜棋楼”,还写了一副对联“烟雨河山六

125、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徐达也许只能算半个围棋名手,但是其溜须拍马技术可谓登峰造极也!(乌鹭,围棋别称)

126、纵横无匹较雄长,海内名师景远王。

127、弈品推高惟巧妙,棋开三派溯千江。

128、注:明武宗时,棋界形成永嘉派、新安派、京师派三派。以永嘉派鲍一中(名景远)年龄更大,出名也最早。著名作家吴承恩著有《围棋

129、歌赠鲍景远》,上面说鲍景远二十岁时,已被誉为海内之一,“纵横妙无匹”,“处处争雄长”。四十多岁时,还参加过几次著名的围棋比赛

130、。吴承恩称他为“棋中师”,王世贞说他“弈品之一。王世贞认为鲍一中棋风特点是“巧”。

131、布阵犹疑乳臭干,收官已见鬓霜斑。

132、一生心血惟三谱,留与后人仔细看。

133、注:明末过百龄,无锡人,十一岁即识棋,很快成为公认的国手。几十年间纵横无敌,天下棋手莫不“以无锡过百龄为宗”。过百龄棋著

134、很多,主要以三谱著名:《官子谱》一卷,《三子谱》一卷,《四子谱》二卷。

135、轻巧玲珑蕴万千,宁输数子不失先。

136、每逢倚盖双飞燕,为访高人态度谦。

137、注:清初围棋名手,嘉兴梅里镇人,与过百龄下过著名的“过周十局”,处处争取主动权是他的更大特点;在棋艺上的独创手段是以倚盖

138、对付双飞燕最为出名,著有《围棋谱》一卷。

139、急水回澜奇万状,行藏多变究乖张。

140、偏师驰突穷棋理,周虎黄龙敢较长。

141、注:周东侯,名勋,清安徽 *** 人。棋路古怪多变,不拘一格。最擅长攻杀。当时黄龙士棋盖天下,棋手望风而靡,只有周东侯一人敢与

142、他对弈。人称黄龙士为龙,周东侯为虎,周东侯因其棋高德尚,深得人们敬重。晚年,他专心培养后代,撰有《弈悟》,《二子谱》,《四子

143、曲意精微奥妙深,幼年睿智保存真。

144、眉山墅隐无纤巧,利钝大方 *** 分。

145、注:汪汉年,清安徽天都人。清顺治年间,“汉年与周东侯遇于广陵,争胜负十余局,一时名噪,遂分 *** 。”据《眉山墅隐·跋》引录

146、程兰如的话说:“汉年天分高,用意曲其精微奥妙。”汪汉年的著作,有《眉山墅隐》一卷,这是我国古代棋艺家编选时局谱中少偏见的典范

147、神龙首尾杳无形,不染纤尘着手轻。

148、一气清通天地阔,脱然高蹈舞空灵。

149、注:黄龙士,江苏泰县姜堰填人。生干清顺治八年。天资过人,在清初“群贤蔚起,竞长争雄”的状况中,鹤立鸡群,“一切俯视之”,

150、夺得霸主地位。被尊为“棋圣”。他的对局实践对围棋发展的更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围棋的风格。在他之前,棋风局面狭窄凝重。黄龙士使

151、棋风大变,在其之后,局面开阔,轻灵多变,思路深远。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

152、少年斗志行云遏,力缚神龙血泪篇。

153、不战屈人臻妙境,冲和恬淡入高天。

154、注:徐星友,名远,钱塘人,曾被黄龙士三子相让下了十局棋。这十局棋下得异常激烈,当时就被人们称为“血泪篇”。这十局棋之后,

155、徐星友棋艺猛进,终于达到了与先生齐名的水平。徐星友的棋风,最重要的特点是“平淡”,非一般人所能达到,它对后世影响甚大;其后半

156、生倾注全力撰写的《兼山堂弈谱》是我国最有价值的几部古谱之一。

157、康熙盛世行棋运,四大名家次第新。

158、奇巧 *** 高格调,别开生面启三春。

159、注:清康熙未年至嘉庆初年,围棋迎来了最鼎盛时期。棋坛霸主以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为“四大家”,并列于棋坛之巅。梁

160、魏今,山阴人,生于康熙前期。棋风以奇巧多变为更大特点。先于其他三人闻名天下。

161、丰神闲静值乾隆,浑厚沉持气象雄。

162、象戏围棋双国手,晚香弈谱记屠龙。

163、注:程兰如是乾隆时期新安人,多才艺,不仅围棋全国之一,下象棋也是国手水平。棋风稳重有力,“以浑厚胜”。《晚香亭弈谱》是其

1 *** 、主要著作,也是最有价值的古谱之一。(象棋古代叫象戏)

165、崇山峻岭抱雄奇,吐纳千川煮日曦。

166、血映当湖归净澈,桃花泉水绕清溪。

167、注:范西屏,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 *** (1709),三岁学弈,十六岁时,便成为闻名天下的国手。四十岁不到已被称为“棋圣”,

168、他不仅汲取了前人的全部经验,而且大有创见和发展。甚至断言围棋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是我国古代围棋集大成者。乾隆四年时,范西屏、

169、施襄夏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

170、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范西屏著《桃

171、花泉弈谱》二卷,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价值更大的古谱之一

172、老骥驰骋步骤安,行云流水不争先。

173、深谋远虑存劳逸,含蓄虚实破敌关。

174、注:施襄夏,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1年)。浙江海宁人,与范西屏是同乡,且是和范齐名的国手。他们

175、共同演绎的《当湖十局》, *** 了我国古代围棋的颠峰水平。深谋远虑,稳扎稳打是其棋风的主要特点。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实攻虚、以

176、柔克刚,是其棋风的奥妙所在。他的《弈理指归》二卷,是我国古棋谱的典范。

177、家父凝眉棋势危,垂髫小子壮思飞。

178、年方十二称国手,别样心裁孰可追?

179、注:陈子仙,海宁人。清朝未年最后两位更优秀棋手之一。十二岁就以国手著称,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年少的一位国手。他的棋

180、别出心裁,独创一格。陈于仙曾与陈方合著《陈方七局》一卷。他的遗局,由常棣华辑成《于仙百局》一卷

181、九子让来应可悲,曾公豪气一时摧。

182、须知傲物凭松节,不屑朱门馔玉杯。

183、注:周小松,名鼎,江都人。出生于嘉庆年间,二十余岁成国手,与陈子仙齐名。周小松为人正直清廉,平易近人,每次与人下棋,都尽

184、其所能,从不接受达官贵人的贿赂而让棋。相传曾国藩曾请周小松去下棋,周让他九子,然后把他的棋分割成九块,每块都仅能成活,曾国藩

185、大怒,把周小松赶出了大门。周小松的著作,有《新旧棋谱汇选》四卷,《餐菊斋棋评》一卷,《皖游弈萃》一卷。

186、枭雄毁誉短流长,慧识英才慨解囊。

187、应恨时乖偏误我,徒从乱世演荒唐。

188、注: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北洋军阀,酷爱围棋,曾资助少年吴清源赴日学棋。

*** 、段府朋高奉酒茶,东瀛客远觅樱花。

190、少年感念垂青顾, *** 犹知哪一家。

191、注:顾水如( *** 2年---1971),诞生于枫泾镇(今属上海市金山县),因为这一年系“龙”年,所以他小名叫“继龙”。在近代中国棋

1 *** 、坛上,顾水如是负有盛誉的 *** 人物,他才气横溢,棋理清晰,受到酷爱围棋的段祺瑞欣赏资助达二十多年,曾送他赴日本学棋,成为我国第

193、一个赴日学棋并且接受其先进围棋理论的高手。曾与刘棣怀并称“南刘北顾”。他不迷信日本理论,敢于质疑,体现了中国高手可贵品质。他

194、还扶助过少年吴清源赴日。(吴清源的名字就是顾取的,原名是吴泉)。解放后得到时任 *** 的 *** 关怀,培养过少年陈祖德,为新中国围棋事业

195、一局难消一日饥,半生漂泊半逢时。

196、桐城大将雄心在,国技重光应有知。

197、注:刘棣怀( *** 7---1979),祖籍安徽桐城,是跨越 *** 和新中国两个时代的棋手 *** ,人称“桐城大将”,与过惕生并称“南刘北过”

198、( *** 了当时中国围棋更高水平)。解放前颠沛流离,常常以在茶楼赌棋为生,解放后1958年获得全国比赛冠军。1960年6月以63岁高龄在对

199、子条件下之一次击败日本七段濑川良雄。也见证了当时中日顶尖高手的差距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黄梅 湖北 奇才 家乡 文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