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材之乡(兰州市建材市场) - 之乡 -

甘肃建材之乡(兰州市建材市场)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甘肃建材之乡,以及兰州市建材市场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2. 为什么甘肃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之乡”
  3. 甘肃的风土人情

一、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南依武威,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 *** 的左、右旗相接,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48 *** 万,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一颗绿色宝石。具体地理位置在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东西长206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全县更低海拔1298米,更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

民勤县辖辖6个镇、12个乡:三雷镇、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东湖镇、红沙岗镇、昌宁乡、重兴乡、蔡旗乡、薛百乡、大坝乡、苏武乡、夹河乡、大滩乡、双茨科乡、红沙梁乡、收成乡、南湖乡。

据史料记载,有人类活动已有4000多年,是有名的“沙井文化”发祥地,甘肃著名的“文化之乡”、“礼仪之乡”。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率兵西征, *** 河西。从此开始,历朝在这里建郡置县, *** 开发农业,至今2100多年。

明清两代,人文蔚起,科举取士甲于河西,文人墨客 *** 垄上,享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

*** 17年(1 *** 8),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民勤尊师重教,人才辈出。1978年以来,有1.35万人考入大中专院校。近年, *** 在甘肃诸县名列前茅,在武威独领 *** 。各类科技人才,遍布全国。

县城内名胜古迹和文物众多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独特的大漠风光和沙生植物吸引了从多的中外游客, *** 更大沙漠水库枣红崖山水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瀚海之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更使这个地区充满传奇色彩。

*** *** 以来,民勤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连续10多年获得丰收,已初步建成粮油、棉花、瓜籽、甜瓜、糖菜、 *** 、蔬菜、畜禽、 *** 材、小杂粮等十大商品基地,并配套完善与之相应的 *** 市场和龙头加工企业,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80元,80%以上的乡村实现了小康目标。工业生产立足资源优势,以深化 *** 、加强管理为动力,重点发展糖类、轻纺、食品、建材、煤炭、化工、农机、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体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新特产品,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乡镇企业突飞猛进,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总产植年均递增40%以上。近几年,科技兴县,教育“普九”、邮电通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先后获得了全国和全省的先进。

民勤县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地域辽阔,土沃泽饶,素有“塞上奥区”之誉。自然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农作物尤其是瓜果类的糖份积累。全县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玉米和啤酒大教养为主,年总产量1.5亿公斤,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玉金香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甘草、锁阳、发菜、沙米等名贵野生资源极具挖掘潜力,开发前景看好。工业矿藏已探明的有储量10亿吨的西大窑煤田,还有石墨、水晶石、石油、石膏、芒硝、石灰石、白云母等多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优质资源。

近年来,民勤县唯一的地表径流——石羊河上游来水锐减,常常干涸断流。民勤人民赖以生存的 *** 更大的沙漠水库——民勤县红崖山水库于2004年5月首次全面干涸。地处石羊河流域末端的民勤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没有河水,人们不得不大量抽取地下水以解决农田灌溉、人畜饮水的困难,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致使民勤县成了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这种状况引起了省、市、 *** 的高度重视, *** *** 就民勤的生态问题先后四次做出重要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指出“在地里和环境梯度上,民勤处于全国荒漠化 *** 和防治的前沿地带,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是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绿洲不保,必将危及河西,河西不保,必将危及中国”。民勤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而民勤县委、县 *** 更是将生态建设做为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严肃地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口号,全县人民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保护生态”的伟大工程!

2020年11月, *** 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民勤县上榜。

2017年12月, *** 认定民勤县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05年,民勤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84名。

2004年,民勤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66名。

二、为什么甘肃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之乡”

1、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庆阳北石窟寺、武威天梯山、安西榆林窟、张掖马蹄寺……这些自魏晋以来不断营造、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历 *** 而不毁,既是 *** 、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路历史的见证,为甘肃赢得了“中国石窟艺术之乡”的美称。

2、甘肃石窟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而且各个时代的洞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存,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 *** 石窟艺术史,在中国 *** 史和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各地现存石窟170余处,其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l处(敦煌莫高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处。其分布按地理位置来看大体可分为河西、陇中、陇南和陇东四个区域。在古代河陇文化的发展中,上述区域之间既相互关联,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共同构成了甘肃石窟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局面。

3、本版今天着重介绍我省的四大石窟,希望以此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甘肃石窟文化的窗口。

4、敦煌莫高窟“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更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莫高窟是世界现存 *** 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5、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莫高窟壁画富丽多彩,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 *** 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6、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县麦积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北支小陇山前山区的孤峰,相对高度142米。峰顶呈圆锥状,红色砂砾岩层略近水平,因岩体形如农村麦垛而得名。

7、石窟创建于十六国姚秦时期(约384年),大兴于北魏太和元年(477年)以后,西魏再修崖阁寺宇,北周造七佛阁,隋初建舍利塔,又于七佛阁下雕出高达15米的摩崖大石佛,石窟高峻惊险,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星罗棋布,层层相叠。有崖阁、摩崖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及不同类型的窟形与窟龛等,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 *** 、经济、文化、 *** 及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重要依据。石窟以精美泥塑艺术著称于世,还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国历代雕塑艺术特点。

甘肃建材之乡(兰州市建材市场)-第1张图片-

三、甘肃的风土人情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从分布情况来看, *** 主要聚居在临夏 *** 自治州和张家川 *** 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 *** 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 *** 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 *** 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 *** 和古丝绸乏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 *** 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肉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 *** 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 *** 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临复 *** 寺,是 *** 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 *** 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 *** 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 *** 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 *** 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向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 *** 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 *** 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月。甘肃省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是日照最多的地区;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据 *** 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其中,农用地为3.81亿亩;建设用地0.14亿亩;未利用地2.87亿亩。人均占有土地26.31亩。人均占有耕地2.71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 *** 、高寒石山、 *** 岩、低洼盐碱、沼泽等。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 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虽然甘肃省气候干燥,气象灾害危害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风力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气候资源,是可再生利用的。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 *** 、沼泽、石山 *** 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 *** .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 *** 基地之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 *** 万千瓦,年发电量4 *** .98亿千瓦小时。矿产资源种类多而储量丰富。能源矿产中,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地热水均有储量,仅煤炭就包括了无烟煤、一般用煤、焦煤、褐煤等几大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钒、铬等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灰岩、熔剂白云岩等14种,大部分已探明储量,铬铁矿、钒矿、菱镁矿及铸型用粘土等储量在中国居前5位;有色金属矿产包括了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矿产共28种已探明了储量,其中铜、镍、钴、铅、锌、锑、铂族、硒和碲等矿产是甘肃的优势矿产;此外尚有硫、磷、蛇纹岩、芒硝等非金属化工原料矿产9种和石棉、白云母、石膏、石灰岩等非金属建材原料矿产14种均已探明了储量。

甘肃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居突出地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糜子、胡麻、油菜籽、甜菜、棉花、 *** 、烟叶、当归、 *** 参等,此外还有各种蔬菜瓜果种植栽培,形成了种类繁多、布局合理的种植体系,很多产品已成为甘肃省的名优特产,如河西甜菜(含糖率居全国第二位)、敦煌长绒棉、山丹油菜籽、兰州水烟、黑瓜籽、天水花牛苹果、秦安 *** 、岷县当归、纹 *** 、潞 *** 等。畜 *** 是仅次于种植业的农业经济部门,畜禽品种齐全,大家畜有马、牛、驴、骡、骆驼,小畜禽有猪、羊、鸡、兔等,有28个优良畜禽品种,其中河曲马、山丹马、岷县黑裘皮羊、合作猪、静宁鸡、甘肃双峰驼等是闻名中国的优良畜种。随着多种经济的发展,利用2万余公顷宜养鱼水面发展了渔业生产,共养殖100多个鱼种,其中红鳟鱼、细鳞鲑、大鲵、甲鱼、黄河鲤鱼、鸽子鱼、石花鱼为名优特水产品。依靠省境森林资源和宜林土地资源积极发展林业生产,形成了以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薪炭林为结构,以冷杉、云杉、油松、华山松、栎类林、杨桦林等为优势种的林业生产体系,活立木总蓄积量1.74亿立方米。工业是甘肃 *** 经济的主导产业,利用丰富的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了基础工业,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协调配合,包括煤炭、石油、电力、冶金、机械、化学工业、建材、森林、食品、纺织、造纸等十几个部门在内的生产体系,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电力、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制造和建筑材料的重要基地。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甘肃建材之乡和兰州市建材市场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兰州市 甘肃 建材市场 材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