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附城是什么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什么什么之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巧家县 有几个 乡镇
截至2017年,全县辖16个乡镇,即白鹤滩、 *** 山、大寨、茂租、东坪、小河、新店、老店、马树、崇溪、蒙姑、金塘12个镇,红山、包谷垴、炉房、中寨4个乡;下设36个社区居民 *** 会、147个村民 *** 会,2823个村民小组、806个居民小组。
白鹤滩镇地处巧家县城,是全县 *** 、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所在地。地势东高西低,属金沙江东岸阳坡地带,三面环山,南北峡长。
全镇辖27个村民 *** 会422个村民小组和4个城镇社区居委会,62个居民小组,总户数26959户94650人(数据截至2019年)。总耕地面积73190亩。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 山镇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地处县城东北部,距县城62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面,辖17个村委会。
该镇国土面积576750亩,更高海拔4041米,更低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4℃,适合种植玉米、洋芋、燕麦等农作物。全镇农民以畜 *** 收入为主。
云南省巧家县大寨镇,该镇位临金沙江,距巧家县城56公里,是未来中国第二大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选址地,白鹤滩电站建好以后,大寨镇将成为长江最内地的一个黄金码头。
茂租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城东北部,国土面积131.98平方公里,更高海拔3284米。更低海拔610米,居住有彝、苗、布依、壮、回五种少数民族。
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是一个立体气候条件下的山区农业乡,主产玉米、水稻、小麦、洋芋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魔芋、花生;经济 *** (木)有花椒、核桃、蚕桑、蓖麻;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矿、铜矿。
东坪地处巧家县城东北部,乡 *** 驻地海拔1800米。辖10个村民 *** 会、230个村民小组。
乡域总面积159平方公里,全境地形狭长,金沙江流经乡地北面,流长2.1公里;境内“三山两水”,属典型的高山深切地貌,形成了 *** 带、温带与寒带共存在的立体气候。
小河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40.12平方公里,人口2.6万(数据截至2019年),哨红公路经此迂回。辖小河、竹山、马鞍、新田、垭口、普谷、拖车、山保、瓦房、嘿格10个行政村。有铅、锌、铜、铁矿藏。
农产以玉米、马铃薯、水稻、花生、烤烟、花椒、油桐、吴茱萸。乡境竹山行政村西部有一仙人洞溶洞。
新店工业以采矿、粮油加工为主。辖区内地势高差较大,全乡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302亩,全乡辖13个村民 *** 会,254个村民小组87个自然村,7537户,30093人(数据截至2019年)。
居住着汉、苗、彝、壮、布依等民族。主产玉米、水稻、小麦、洋芋、荞麦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蚕桑;经济 *** 有核桃、板栗、花椒;目前,全乡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有集镇2个,有学校15所。
巧家县老店镇位于巧家东部,牛栏江南面,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辖17个行政村,362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426.82平方公里,居全县之一位,居住着汉、彝、布依、苗等民族12777户55033人(数据截至2019年),居全县第二位。
马树镇地处两市(昭通、曲靖)、两县(会泽、巧家)、六乡镇(炉房、大桥、迤车、老店、铅厂、崇溪)结合部,号有巧家“东南大门”之称。
马树镇辖8个村民 *** 会,2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18户,人口数30783人(数据截至2019年),居住着汉、彝、苗、布依、僳僳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5%。
崇溪地处昭通市巧家县城东南方,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辖12个村委会。
崇溪乡现有农户7802户,共34812人(数据截至2019年),崇溪乡全乡共有汉、满、彝、苗、布依等7个民族。农业人口数为34530人,劳动力总数18319人,从事之一产业人口15 *** 0人,外出务工人数5940人。
蒙姑位于县境南部,面积124.17平方公里,人口1.6万(数据截至2019年)。羊巧公路过境。辖农产玉米、水稻、红薯、马铃薯、烤烟、甘蔗,盛产石榴、香蕉,特产碗碗红糖。工业以粮食加工、榨糖为主。
金塘位于县境西部。面积124.6平方公里,人口1.9万(数据截至2019年)。羊巧公路过境。农产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甘蔗、烤烟、蚕桑,盛产石榴、香蕉,特产碗碗红糖和红糖狮子。工业以采石膏矿、煤矿、烧砖瓦为主。古迹有清乾隆四年建之参河铁索桥。
红山乡位于巧家县城东北部,地处金沙江南岸和牛栏江西岸交汇的三角地带。东临牛栏江,与鲁甸县梭山乡相望,南与本县小河镇接壤,西与本县东坪乡相连,北与四川省金阳县和昭通市昭阳区隔江相望。
地处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城东边,交通方便,辖8个村委会,现有农户5156户(数据截至2019年),该乡海拔1200米,适合种植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全乡耕地面积21209亩,林地54774.5亩,全乡农民收入以养殖业收入为主。
炉房乡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东南面,全乡有国土面积131.36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布依3种民族;更高海拔3041米,更低海拔 *** 0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立体气候较为明显;管辖6个行政村,136个村民小组。农作物种植面积37025亩,宜牧草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6.8%。
位于县境南部,面积83.2平方公里,人口1.2万(数据截至2019年),辖7个行政村,经济以种养业为主。
二、请问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有什么乡镇
1、灵山县辖17个镇、两个街道办:灵城街道办、三海街道办、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
2、灵山县是中国广西钦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均为100多公里,与六市形成了1个半小时经济圈,距广州市500公里,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此外灵山县也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和鱼米之乡。
三、罗定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名胜古迹
罗定市位于广东省西部,地处北纬22°25′11〃~22°57′34〃,东经111°03′08〃~111°52′44〃。广东省省辖县级市。中心城区56.5平方公里人口42.5万人,全市总面积2327.5平方千米。总人口127.5万人,(2010年),在外移居的乡亲27.5万人,中国百家姓中,仅罗定市,截至2000年4月止,就有姓氏508个。目前罗定居民大部分都是汉族,区内少数民族17个,有壮族、侗族、瑶族、苗族、土家族、畲族、 *** 、满族、黎族、布依族、傣族、藏族、蒙古族等。市人民 *** 驻罗城街道现任市委 *** 陈敏、 *** 陈作权城市名片中国南江文化之乡、中国玉桂之乡、中国22度阳光大米基地、中国镜菜之乡邮编:527200。代码:441230、445381。区号:0766。车牌:粤W。拼音:Luoding Shi。市花:叶子梅。市树:桂树。
罗定西部、西北部和南部一部分为云开大山山地,东面为云雾山山地,中部、东北部和南部为盆地、丘陵地带。全境形似东西南为边围,向东北开口的箕状盆地。罗定红盆内满布红色粉砂岩,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为省内山区罕见的盆地。西部缘为高山区,有10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更高峰为龙须顶,海拔1327米。东南缘为云雾山余脉,延伸至金鸡、苹塘、●塘等地一带衍生为岩溶地貌,峰林耸立,溶洞广布。罗定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南 *** 带季风气候区,夏长无严冬,气温偏高,热量丰富,春秋暖和,雨量变幅大,温、光、热地域差异明显,干旱及倒春寒灾害较多。全年平均日照率42%,平均气温在18.30~22.10℃之间。累年降水量在1260~1600毫米之间,平均值在1400毫米左右。罗定地下水总储量为3.60亿立方米;地表水绝大部分汇集于罗定江及其支流,其中11条二 *** 支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溪涧较多,落差大,水能可开发量6.27万千瓦。罗定江发源于信宜的鸡笼山,流经罗定境内的11个乡镇,由郁南县的南江口注入西江。罗定江全长201公里,流域总面积4493平方公里。其中罗定境内长81公里,流域面积2220.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6.50%。罗定江流域风光如画,孕育着底蕴深厚的文化,被清代广东才子宋湘称为“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罗定博物馆
罗定市辖6个街道、17个镇:罗城街道、素龙街道、附城街道、双东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罗镜镇、太平镇、分界镇、罗平镇、船步镇、塘镇、罗定苹塘镇、金鸡镇、围底镇、华石镇、榃滨镇、黎少镇、生江镇、连州镇、泗纶镇、加益镇、龙湾镇。
梁为罗阳郡,因罗水得名。明万历年间,以讨平罗旁置州,因名罗定。1912年置罗定县。1993年4月8日, *** 批复(民行批[1993]72号)撤销罗定县,设立罗定市。 2000年,罗定市辖4个街道、20个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66190人,其中:罗城街道 82360人、素龙街道 96854人、附城街道 25227人、双东街道 15432人、罗镜镇 53785人、太平镇 48436人、分界镇 20624人、新榕镇 13399人、罗平镇 60245人、船步镇 53485人、满塘镇 29505人、苹塘镇 295 *** 人、金鸡镇 25666人、围底镇 31573人、华石镇 23844人、榃滨镇 35259人、新乐镇 19657人、黎少镇 39549人、生江镇 32322人、连州镇 39810人、泗纶镇 39369人、都门镇 11394人、加益镇 17579人、扶合镇 21252人。 2002年,罗定市辖6个街道(罗城、城东、城西、附城、双东、素龙)、20个镇(华石、苹塘、金鸡、围底、**塘、船步、罗平、太平、罗镜、新榕、生江、连州、分界、黎少、泗纶、加益、榃滨、扶合、新乐、都门),306个村委会、26个居委会。 2003年12月,撤销新榕、都门、新乐三镇,分别并入罗镜镇、泗纶镇和附城街道办。调整后,罗定市辖6个街道、17个镇:罗城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素龙街道、附城街道、双东街道、黎少镇、生江镇、连州镇、泗纶镇、加益镇、扶合镇、罗镜镇、太平镇、分界镇、罗平镇、船步镇、金鸡镇、苹塘镇、围底镇、华石镇、两镇、榃滨镇。 2005年5月,罗定市辖6个街道(罗城、城东、城西、附城、双东、素龙)、17个镇(华石、苹塘、金鸡、围底、塘、船步、罗平、太平、罗镜、生江、连州、分界、黎少、泗纶、加益、榃滨、扶合)。 2005年10月14日,粤民区[2005]49号批准罗定市扶合镇更名为龙湾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罗定市辖6个街道(罗城、城东、城西、附城、双东、素龙)、17个镇(华石、苹塘、金鸡、围底、塘、船步、罗平、太平、罗镜、生江、连州、分界、黎少、泗纶、加益、榃滨、龙湾)。
罗定是 *** 文化古邑,历史悠久,它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之南,东有云雾山脉,西有云开山脉,南接高雷,西通桂、黔、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冲,自古被视为门庭防卫,抚绥重地。远在一万年前的 *** 时期,已有人类在罗定大地上生息繁衍。他们居住在今天苹塘、金鸡等地的洞穴中,过着渔猎生活。距今四五 *** 前,罗定的泷江河、罗镜河、太平河流域,已遍布人类生活的踪迹。早年在罗平横垌背夫山发现的大型战国墓葬,其墓主人就是史料所称的“百粤之君”。墓 *** 土的大量文物证明,在2400多年前,罗定曾经创造过辉煌的远古文明。对此,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先生曾撰文指出:“罗定东邻高要,南接阳春,西界岑溪,是一天然古国,即古称两山之间(云开大山和云雾大山)的古王国之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罗定属苍梧郡端溪县地。东晋末年,在罗定地设立龙乡、元阮两个县,龙乡治所在今太平镇潭白管理区(关于元阮县城,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和徐俊鸣认为在罗定盆地的西缘)。这是罗定设县的开始。罗定自晋末建立县治后,地位迅速上升,龙乡建县仅数年,晋康郡就由元溪县迁来龙乡县。自此,罗定太平便成为郡治所在地,直至北宋初,相沿六百多年。期间,曾一度改设广熙郡,但郡城仍设在罗定。到了南朝梁、陈年间(公元502—581年),曾在罗定县设置一州(泷州);三郡(平原郡、开阳郡、罗阳郡);六县(龙乡县、夫阮县、永熙县、罗平县、开阳县、 *** 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3年),撤郡改行州县制,罗定地设一州四县。24年后,撤州改行郡县制,以罗定的太平、罗镜为中心设立永熙郡,仍以太平潭白为郡城,永熙郡下辖泷水县、永熙县(均在罗定)、怀德县(今信宜)、良德县(今电白)、安遂县(今郁南)、永业县(今岑溪)六个县。这是罗定历史上更大辖境。唐初改永熙郡为泷州,在罗定境内恢复一州四县政制。后泷州一度改名开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名泷州,所辖泷水、开阳、永熙(后改永宁)、 *** (后改镇南)四县,大至包括罗定全部及云浮、信宜、郁南、岑溪小部分地区。北宋开宝六年撤消泷州,四县并为泷水一县,长达六百多年。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因罗旁地区的“瑶乱”被平定,泷水县升格为罗定直隶州,“罗定”一名自此载入史册。罗定直隶州管辖东安(云浮县)、西宁(郁南县)两县,俗称“三罗”,至辛亥 *** 改罗定州为罗定县止。三罗地区成为广东一个重要行政区域,长达三百四十余年。罗定先民们在一万年前便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他们从山洞穴居走向山丘建屋定居;从原始群走向氏族社会;从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经过数 *** 德融合发展,成为百越民族的一个成员有着相同图腾 *** ,有着共同文化特征。到1700多年前德东晋王朝,罗定地区居民仍是越族人。故历代王朝在罗定实行越族酋长自制 *** 。到东晋末年,在今罗定设置龙乡、夫阮二县时,县名便是来自越语译音。如“夫阮”就是越语“荒地的村”的意思。两县的行政长官亦由当地越族酋长担任。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居民因战乱灾难大举南迁,不少豪门大族亦随之落籍岭南。南朝的梁王朝时(约公元502—557年),原籍河南鄢陵,曾任新、石二州刺史的陈法念举族定居罗定。他们“以孝义训溪垌蛮族”,传播中原先进的文化,加速了罗定土著越族的封建化进程。陈氏家族一连五代都担任罗定越族酋长。和高凉冯冼氏、钦州宁氏合称岭南三大酋长。以使用铜鼓著称的古代越族,到南北朝时期被称为俚、僚族,主要原因氏分属两大酋长管辖:粤西南路至海南岛的部落尊冼夫人为酋长,叫俚人;西江南岸、高凉以北地区尊陈法念为酋长,叫僚人。唐朝,在岭南推行怀柔俚僚的政策,陈氏家族的陈集原官至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颍川郡开国公。其事迹入载官修的《新唐书》、《旧唐书》。唐玄宗开元十六念(公元728念),泷州刺史陈行范领导僚族人民反唐称帝,攻占了粤西四十余城。唐王朝派宦官杨思率十万大军围剿泷州,陈行范与六万多 *** 僚人被杀,许多僚人因此 *** 西迁。留居原地的唐代僚人,到宋元年间改称僮族(今壮族)。唐朝末年,原在荆楚地区生活的瑶族大举南迁,徙落今两广各地。此后历五代、宋、元、明各朝凡 *** 百年,罗定地区的居民以瑶族和僮族为主体。其僮族,清代大学者顾炎武说:“僮则旧越 *** 。”宋元明时,罗定地区的瑶、僮两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 *** *** 的斗争此起彼落,持续二百多年。到明万历年初,明王朝出动十万大军征剿罗定瑶民,历时一年,杀害四万多人。大量瑶民四散逃亡,少部分避居深山。明初推行屯田 *** ,不少参加屯田的汉族士兵落籍罗定。与此同时,官府公开招募流民定居垦荒,大批汉族人纷纷迁居泷江两岸。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派往罗定围剿瑶民的官兵成批落籍罗定。此后,大批 *** 继续迁入,罗定居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原来瑶、僮两族逐渐改变为以汉族 *** 为主体。古代罗定虽地处岭南,声名却传播神州。历代均有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涉足罗定,如唐朝的诗人宋之问、武后宰相张柬之、桓彦范;翁方纲、何仁镜等,都曾避乱或寓居罗定,留下了许多题咏。初唐杰出诗人宋之问任泷州参军时所写的《过蛮洞》、《入泷江》两首诗,被收入《全唐诗》中,描写当时罗定少数民族聚居,文身凿齿,瘴疠肆虐、生活贫困的情况。陈氏豪族的陈集原在唐武周年间撰写的《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取六朝骈文之精华,文笔优美,骈词工丽,后被收入《全唐文》和《广东文征》。明万历年以来,出任罗定地方官者多具文韬武略,如陈磷、郑人逵、张国经、洪颐煊、宋起凤等,他们启贤兴学,促进了罗定文化教育的发展。到 *** 时,罗定成为广东的文化县之一。
罗定市工业以省级先进企业广东液压泵厂、罗定 *** 电厂为支柱的机电系列企业,以水泥为支柱的建材系列企业,以林化厂为支柱的化工系列企业,以嘉达纺织厂、银利纺织厂为支柱的轻纺系列企业,以市服装集团公司为支柱的服装系列企业形成五大支柱产业,还有世界更大充电器生产厂雅达电子,工业在 *** 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罗定市农业基础扎实,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由于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尤其市引、蓄、提、电相结合的水利水电建设取得历史 *** 的突破,粮食十多年来持续稳产高产,1991年被 *** 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1995年被国家 *** 、中国农业评价中心评为中国农业生产百名大县市(排名29位),1997年造林荫道1007公顷,成为绿化 *** 会、林业部、人事部授予罗定市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19 *** 年,罗定市达到广东省绿化标准。1996年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外向型经济起步早发展快。“三资”、“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到320家,遍及电子、纺织、轻工、化工、机械等10多个行业,项目规模由小到达,并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成为广东省山区县(市)出口创汇大户之一。1996年7月, *** 批准设立“中华人民 *** 国罗定海关”,隶属广州海关领导,为罗定和周边县市的对外贸易和交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基础建设加快,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在建的的有云岑高速公路、 *** 高速公路、阳高速公路,全部高速公路会在2012~2013年建成,有通往云浮、岑溪、阳春、信宜、南江口等5条共长210公里的一级加大标准水泥路;有可供82座客机升降的飞机场,有自筹资金建设的南江港码头。能源方面,实行自办水电、获电和连接省电网三项并举,实现村村通电。全市水电装机容量4.76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0.7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4万千瓦的油电厂即将建成投产。通讯方面,实现了 *** 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中继线路光纤化,程控 *** 、图文传真、移动 *** 使用十分普遍。市政发展快,城区格局新。城市建设围绕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城区建成面积已达16.1平方公里,街道总长140公里。城区建设逐步实现绿化、美化、净化。1995年3月,省 *** 批准罗定市的城区总体规划到2010年扩大到56.1平方公里面积、40万人,成为以轻纺和建材工业为主、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1996年被省委省 *** 定为13个创建文明城市试点之一。1996年底罗定制订并通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1997年,城市规划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荣获广东省“南粤杯”。
教育基础较好。自古以来,罗定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辖区内有一所普通高校——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全市现有37所中学、493所小学,在职教师10936人。有罗定中学、廷锴纪念中学、罗定实验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3所重点中学。市面中学有素龙一中,泷洲中学,泷水中学等。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社会总劳动力49.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3万人,城镇劳动力16.5万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13.8万人,可供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0.7万人,在各类企业业的外来员工有1万多人。
龙龛蜕骨、牛石仙踪、双龙晓雾、四凤朝阳、东桥塔照、南岭梅先、泷江渔唱、径口樵歌。罗定城市绿道(文道)旅游景区罗定文塔-----位于罗定市城区泷江河旁,三面环水,十分美丽。龙湾生态旅游区罗定孔子庙连州仙境茶园生态旅游区连州蒲垌风景区连州战斗纪念公园苹塘石山峰林风景区龙龛岩--岭南之一唐刻聚龙洞--亿万年的龙宫三元宝塔--广东古塔之最博物馆--看战国文物蔡廷锴将军故居-- *** 名将的家乡美食推荐:罗定豆豉鸡罗定皱纱鱼腐龙湾 *** 仔鱼
[编辑本段]全国征 *** 赛特色奇观
广东榕树王在罗定市加益镇石头村河坝寨有一棵17人才能合抱的大榕树,是广东单枝之一大榕树,因此被人称为“广东榕树王”。这棵大榕树离村寨约三四百米,像一座小山丘,站在榕树底下,浓荫蔽日,凉意顿生。只见巨大的主干上生出9根枝干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就像9条游龙一般(见小图),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最粗的枝干估计要四五人才能合抱,最小的枝干也要两人才能合抱。主干上有个巨大的树洞,洞口之大,如一头大象。一位年过六旬的村民说,据他目测,这棵“榕树王”树高超过30米、占地面积近十亩。当年他的爷爷也不知道这棵榕树的树龄有多大,有的人说有500年,有的说800年,目前还无人来考证。前些时候有不少游客出于好奇,尝试着合抱大树,结果需17人才能合抱。“榕树王”附近还长着几棵榕树,虽然与“榕树王”相比小了很多,但树干也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中,广东有10处入选;地处粤西边界的罗定市有两处近现代重要史迹 *** *** 建筑类重要发现———之一初级合作社旧址和长岗坡渡槽名列其中。被誉为“广东红旗渠”的长岗坡渡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水利工程的大手笔,它以巨龙般的身躯,把上游的泷江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银河水库,滋润着下游20多万亩农田,罗定盆地从此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罗定因此也连续摘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随着金银湖饮水工程的竣工,长岗坡渡槽还源源不断地为城区居民提供干净的“放 *** ”,当地30多万群众一直受惠。更为神奇的是,渡槽建成29年多来没有出现过一次渗漏,从未大修,工程质量过硬。说起渡槽,它曾经在上世纪的神州大地红火过一阵子。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和通航,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现在许多水利工程、引水工程等大量地使用着渡槽,创造出很多富有特色的新式渡槽、现代化渡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内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就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兴建。“这个渡槽把以往白白流掉的太平河河水引入金银河水库,”当年指挥修建长岗坡渡槽的原罗定水利局老局长陈海顺对笔者介绍说,“而金银河水库灌溉的农田占全县所有农田的四分之一还要多,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县水电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过去罗定穷得有名,穷在缺水,十年九旱。1955年遇上8个月大旱,全县有20多万亩田 *** 不下秧, *** 下去的十多万亩无水灌溉,半枯半死。其实,罗定境内有六条主要河流,流量并不小;但过去境内没有一条像样的水利设施。半个多世纪前,罗定大办水利,经过40多年的水电建设,全市的水利设施基本上形成引太、引泗、引沙等六宗引水工程,特别是“引太灌金”成为更大 *** 工程,而长岗坡渡槽是这一工程的关键大型建筑物。长岗坡渡槽于1976年动工兴建,1981年竣工通水,历时四年多。渡槽设计过水流量25秒立方米,长度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共5200米,这个长度在当时是全国之最。渡槽宽6米,高2.2米。渡槽共有133个墩,132个跨拱,拱的更大跨度51米,更高高度37米。长岗坡渡槽的设计曾做过两次方案,最后由原肇庆地区水电局派来工程师孔祥华与罗定县水电局工程师梁中承担设计和施工。两位工程师从设计上反复推敲渡槽结构,寻求省钱、省料、安全的设计方案。工程采用肋拱形式和实心重力墩,除几个大跨度的拱跨以外,有2700米长的拱跨都用无筋拱或少筋拱,单钢材就节约了300多吨。渡槽共有161条伸缩缝,每处理一条都经过很多次工序才能完成,由于严格把关,每条都精雕细琢,贴接得密密实实,通水以来没有发现一处漏水。近日,笔者驱车来到罗定市罗平镇平垌村,远远看到一座高大的渡槽凌空飞架,气势雄伟。来到一个跨拱下,只见四条并排的肋拱横跨在两个槽墩之间,肋拱间每隔一米有一根横梁将四条肋拱连接起来。而在肋拱之上是一组由大及小的复合拱。同来的罗定市水务局副局长王云峰介绍,与用排架和木模板做支撑、混凝土倒制出来的肋拱不同,叠加在肋拱上的复合拱是预制件,在修造好肋拱后一个个镶上去的,这种连拱加复合拱的独特设计增强了跨拱的稳定 *** ,同时大大节省了建筑材料,也使渡槽更具观赏 *** 。笔者顺着渡槽的走势望去,一个个大跨度的连拱似长虹卧波,此起彼伏,舒展大气;而连拱上并列有序的复合拱则如一排排阵形整齐的雁阵,展翅齐飞,错落有致。笔者又拾级而上,登上渡槽。渡槽上每隔2米有一根拉杆,拉杆将槽两端固牢。渡槽上两边还有人行道,可供两个并排行走。刚下过暴雨,槽内水流湍急,直往下游冲去。站在拉杆上,脚下水流奔腾而去,确有“逝者如斯”的感受。望着表面粗槽、略有沧桑的渡槽,笔者感受到了当年罗定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铁锤、钢钎,打造出一座气势磅礴的水利工程。陈海顺老局长回忆说,高空浇筑混凝土作业,除了很高的肋拱采用卷扬机运送混凝土外,绝大部分混凝土料都是靠人力一担一担地沿着排栅挑土去的。砌筑槽墩高达25米,也是靠肩膀将100多公斤重的石块一块一块地抬上去。罗定水利建设的显著成就,吸引了国内外四面八方来客, *** 贵宾参观后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人真有本领!”1979年,原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到罗定视察了长岗坡渡槽建设,即席赋诗一首:“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讲述罗定水利建设的《罗定山河换新装》还编上了上世纪70年代的小学课本。
好了,关于附城是什么之乡和什么什么之乡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