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纺织之乡 中国无纺布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麻纺织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中国无纺布之乡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鱼米之乡是哪个省
  2. 蜡染之乡是哪个城市
  3. 怎么选麻料衣服
  4. 中国夏布之乡在哪里夏布有何特色

一、鱼米之乡是哪个省

1、鱼米之乡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共有7个省: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

2、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气候温暖湿润,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重要产棉区和产粮区,区域内稻、麦、棉、麻、丝、油、水产等产量居中国前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3、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形成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整体。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4、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鄱阳湖平原除边缘红土岗丘外,中部的泛滥平原主要是由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河流冲淤而成;苏皖沿江平原是受镇江和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其中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

二、蜡染之乡是哪个城市

1、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2、蜡染,古称“蜡缬”。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写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主要 *** 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3、蜡染的发明以人们对物质特 *** 的重复认识和利用为基础,并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因素和技术条件,因此它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蜡染是基于人们对服饰美化的需要,在人类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是在多种染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蜡染产生的时间应在纺织、印色和画馈工艺成熟之后。从原料上看,蜡染对面料没有特殊要求,棉、麻、丝、毛织物都能采用;防染材料也不拘于特定品种,动植物蜡均可使用,通常是用树脂和蜂蜡;染色只能用冷染工艺,一般是植物染色,以靛蓝为主。从范围来看,蜡染技术存在与世界上很多地方,风格和使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由于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不宜进行蜡染,因此蜡染分布于热带和 *** 带地区。

三、怎么选麻料衣服

1、整体麻料的特点:不同的麻布有不同风格和特点,但是纯麻整体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布面风格:粗犷、挺括(除细亚麻布)凉快、 *** 、透气 *** 好。

2、综合说来麻作为服装面料有缺点也有优点

3、优点:凉快、透气、 *** ,挺括、悬垂 *** 好,防辐射,抗静电,抗菌;

4、缺点:宜皱,抗皱差,衣服尺寸稳定 *** 差,裁剪时需要注意,皮肤接触感差,直接接触皮肤会有刺感。(当然,现在高档混织的一般没有这个问题。)其次,部分 *** 肤有可能会对麻过敏。

6、纯麻类:苎麻:分两类,一类是手工或仿手工的风格叫夏布。多用来做蚊帐、麻衬、衬布等。机织紧密、均匀光洁的面料,可以染色、印花,由于挺括、透气排汗,是适合夏季面料。

7、亚麻:分原色和染色的。原色具有天然光泽;漂白、染色或经过丝光等工艺加工的亚麻布,具有布面平整光洁、可以柔软,也可挺括。穿着凉爽舒适、出汗不粘人。也是夏季比较适合的服装面料之一,可以用来做:衬衫、裙装,甚至做窗帘、沙发布等等。

8、黄麻:最粗犷的一种麻类,主要是用来做绳子、造纸;做成布料粗犷、挺括、结实;用来做麻袋、包包、鞋子等。当然,也可以加工成细腻的服装面料,的鞋底就是黄麻做的。

9、汉麻,又名线麻、寒麻、 *** 等,别名称谓多达十余种。史书载,麻起源于中国,由它制成的服装衣饰具有吸湿、透气、舒爽、散热、防霉、抑菌、抗辐射、防紫外线、吸音等多种功能,既可 *** 又可民用。而以制成抗菌袜子的效果来说,就受到广泛好评。汉麻是人类最早用于织物的天然纤维,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美誉。

10、混纺的麻类:这里混纺的麻,指与亚麻混纺,当然也可是苎麻、 *** 混纺。

11、棉麻混纺或混织:不同比例,偏向的效果不同,市场常见的有:70%棉30%麻;50%棉50%麻;棉占比多时,具有棉的柔软和细腻,也具有麻节的风格和凉爽透气的特点。也适合染色和印花,十分适合夏季服装,如衬衫、裙子、裤子、短裤等。

12、丝麻混织:也有不同比例,市场常见有70%麻30%丝;具有麻的粗犷,也具有丝的光泽,不仅挺括,透气,还具有较好光感。印花多用数码印花,色彩绚丽,很适合做 *** ,长裙。

13、简易鉴定 *** :亚麻,外观:纯亚麻比棉麻或仿麻类的粗糙。麻节自然,分布均匀,相对密度高,染色漏有白节。色彩相对,棉麻或仿麻同色相比较暗;棉麻或仿麻相反。手感,纯亚麻手感粗糙、偏硬,粗节明显的还有布面不平的凸凹感。(特高档的也能处理的柔软,但相对于棉、丝仍粗糙。)棉麻或仿麻相反。水洗麻料手感相对柔软,但粗糙感增强,朴实,乡土的气息变强了。燃烧:纯麻燃烧,燃烧慢,不冒黑烟,(可以形容一缕青烟。)没有 *** *** 气味。烧纸的味道、灰白色的灰烬。

14、苎麻:外观,纯苎麻比亚麻更粗糙,一般也比亚麻纱线粗,麻节更明显,突出。色彩相对,混纺、混织或仿苎麻也偏暗;棉苎或仿苎麻相反。纯苎麻更加粗糙,粗节凹凸感更强,甚至刺手。混纺、混织、仿苎麻相反。燃烧:同亚麻基本相同。一般苎麻是水洗或其他处理后才做服装面料。所以手感相对也柔软,但麻节粗、一般面料厚重,更加突出朴实、自然的风格。

15、黄麻:黄麻的外观跨度更大,根据对纤维处理的程度不同,有亚麻的外观、也可以偏向苎麻。可以粗犷,也可以细腻。所有外观既可以一目了然,也有难分。主要是因为做服装面料不多,主要是用来做包装、绳子。仔细看,稍有粗细不一长麻节。一般粗糙 *** 。摸着刺手。服用面料,根据不同要求,也可以处理光滑、柔软。

16、混织的可以拆开分别鉴定,混纺不易鉴定。混纺、混织鉴定复杂,如果想彻底清楚成份,建议到专业检测机构检验确定。

麻纺织之乡 中国无纺布之乡-第1张图片-

17、由于不同种类的麻纤维特 *** 不尽相同,我们在选取的时候,常常结合用途来考虑。

18、 *** :拥有抗菌防辐射的健康纤维, *** 又称为“汗麻、 *** ”,因其横截面比苎麻、亚麻、棉、毛复杂(有三角形、四至六边形、扁圆、腰圆形等),中腔常与外形不一。光线照 *** 来,一部分形成多层折射或吸收,大量形成漫反射,使麻织物不仅看上去光泽柔和,还具优良防紫外线辐射功能。另一方面,因为 *** 纤维中空,平时含氧气,使厌氧菌无法生存,对金 ***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球菌等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不用用到任何 *** 剂,就可抗菌,是标准的绿色产品。

19、苎麻:综合 *** 能更佳的天然纤维之王,苎麻不仅纤维亮白,而且还是麻中纤维长度最长的麻纤维,弹 *** 很好。由于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细长孔隙、坚韧、质地轻,是公认的“天然纤维之王”。用来做衣服,具有凉爽、吸湿、透气、挺括的特点。但麻面料一般都不是太贴身,所以苎麻面料也不适合用来做冬天用保暖衣。反之,它更适合用做夏季服装,做冬季的衣服也显得非常大气。

20、亚麻:软暖如棉的吸水小能手

亚麻纤维粗而短,手感柔软棉相同;就强度而言,亚麻的强度在植物纤维中算比较高的,湿态时强度可增加10%,比棉的吸水 *** 好;最省心的是,亚麻的更高熨烫温度约为232℃,不会产生静电和起球现象;基于这些优良特 *** ,亚麻就成了女式上衣、套装、运动夹克衫和高档桌布和餐巾优选原料之一, *** 不菲。

21、罗布麻:丝般柔滑,混纺显优势,罗布麻是野生纤维植物中的佼佼者,除了具有一般麻的特 *** 外,还具有丝一般良好的手感。但由于罗布麻表面光滑无卷曲,抱合力小,在纺织中加工容易散落,制成率低,且影响成纱质量。所以罗布麻是麻类纤品质中仅次于苎麻的优良纤维,纤维延伸率小,适宜与棉、毛、丝混纺。

22、黄麻:厚实又漂亮的地毯原料,黄麻通常是以束纤维状态存在,纤维长度不均匀常常影响纱的强度,过去常用于做麻袋的原料。但又因黄麻纤维白而有光泽,吸湿 *** 号,散水快,还被用来织地毯和窗帘。

23、我们在了解麻料后自然就知道怎么选择了,亚麻手感柔软如棉,不会产生静电和起球现象,是首选。其次是苎麻、 *** 等。在选择麻料衣服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一摸二看三闻,摸手感柔软,看接缝处是不是处理好了,有些麻料衣服接缝处没有处理好导致脱线。闻没有太刺鼻的味道,有一股淡淡的麻的清香就可以了。

四、中国夏布之乡在哪里夏布有何特色

江西分宜县被 *** 授予“中国夏布之乡”荣誉称号.

夏布--用苎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布。

苎麻是我国特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因而透气 *** 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 ***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

江西是中国苎麻四大主要产区之一,苎麻种植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和使用手工织布。

手工夏布的纺织在中国有上 *** 的历史,中国中部的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出产的夏布更是享有盛名,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从双林调走的一匹夏布。

《诗经》上说:“东门之地,可以沤苎。”说明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用自然发酵 *** 加工麻料。

三国时吴国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书中记苎麻“缩根地中,至春日生,不岁种也”。不岁种也,是说苎麻的是多年生草木植物,不需要每年重新栽种。这时苎麻的特 *** 就已为人们所认识,积累了种麻经验。

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杂诗》云:“御冬足大布,粗细以应阳。”意思是冬天有粗布衣服御寒就满足了,夏天有粗布衣就可以遮遮太阳。可见早在东晋就有夏布生产。

南北朝的南朝,江西的手工业取得更大的进步,桑麻纺织业得发展。麻纺织技术也很先进,“亦有夜浣纱而且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

唐宋以来,江西是全国重要和苎麻产地,品种资原十分丰富。纺织品以麻、葛为主,夏布生产很发达。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当时江西进贡朝廷精品苎布的有袁州、筠州等五处。其时,宜丰等地的白苎布不仅数量大,且质量好,誉满京华。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上大蒙笼》诗云:“清风源里有人家, *** 在山亦桑麻。”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苎麻)“无土不生,其种植有撒子、分头两法,色有青黄两样。”明清时期,苎麻的种植已遍及江西各府县广大农村,夏布产量增多,质量精良,逐渐形成了万载、宜黄、宜丰等夏布生产和贸易中心,产品远销国内外。

苎麻耕作简便、产量高、效益好。每年于五、七、十月收剥三次。五月收的春麻质量更佳,可织精细嫩白夏布。十月收的秋麻质量较差,只能织粗夏布。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有司亲临督劝,惰不如令者罚。”(《明太祖实录》)不种的每年要罚交麻布一匹。

*** 年间,夏布、苎麻生产,不断增长。据宜春、宜丰各地文献统计: *** 23年种苎11525亩,总产4909担; *** 26年种苎12800亩(宜丰50亩),总产15 *** 9担, *** 30年总产16600担。

宜丰夏布,一向生产粗、细、漂白夏布三种,多产于石市、芳溪一带。 *** 初年,宜丰“夏布岁出六千六百匹有奇”。 *** 25年《江西年鉴》载:宜丰年产夏布3.2万匹,销外县2.5万匹。那时一匹,有长36、70、72、80尺,宽1.6,1.7,1.8,1.9尺四种规格。有六百扣、八百扣、一千二百扣三种。宜丰夏布纱质细软,经纬成宜,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秀,不起皱折、不变形。“柔软滑润,平如水镜,轻如罗绡,嫩白匀净。”花色品种多,有 *** 、漂白、染色、印花;有细色、中色、粗色,有上等、中等、下等,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苎麻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纤维作物,它的纤维长度为棉花的6-10倍,拉比棉花大六到七倍。且吸水块干、易散热,制成麻布,易洗易干,透气通风,穿着凉爽舒适。同时又适宜与羊毛、棉花、化纤混纺,制成麻涤纶、麻睛纶等,美观耐用,即是理想的夏秋季衣料,又是工业的重要原料。麻混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很走俏,享有独特的地位。在欧美各国,麻制品衣料是高档商品。在日本,麻纺织品比棉纺织品 *** 高好几倍。

今天,纺织业虽已高度发达,但夏布作为蚊帐布、托肩布、渔业工业用布等,仍然具有广泛的用途。

OK,关于麻纺织之乡和中国无纺布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麻纺 无纺 中国 织之乡 布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