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苏州春秋历史 江南四大鱼米之乡 - 之乡 -

鱼米之乡苏州春秋历史 江南四大鱼米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鱼米之乡苏州春秋历史的问题,以及和江南四大鱼米之乡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古代春秋时期,无锡到底是越地还是吴地
  2. 谁知道苏州的历史情况以及苏州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3. 苏州有什么之称

一、古代春秋时期,无锡到底是越地还是吴地

浩瀚的太湖流域孕育着美丽而又富庶的江南地区,人杰地灵,她是我国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 *** 后期,从查山、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文物证明距今五千九百年前江南地区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经过远古原始社会、原始部落、蚩炎黄、三皇五帝、跨越夏商之交,这块以无锡为中心的江南腹地早已闪烁出“鱼米之乡”这颗东方明珠的光彩。

漫长的历史进程淡薄了人们的感觉。五千多年前创立世界古代文明的东方大国曾先后由三个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大部落所组成。乐部苏浙皖鲁及沿海一带由当时是国更大的部落首领青帝蚩尤统率,他以强大的阵容击败炎帝族共工,直近黄帝族,气吞山河、威震华夏。一度主宰着中国的历史!北方内蒙黄河中游由羌人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率领;西部黄河流域上游蒙古高原一带的狄人由黄帝轩辕氏率领。战略军事家黄帝以少胜多,发明指南车,又联合炎帝,在十分危急困难的情况下出奇制胜,消灭了蚩尤,再击败盟友炎帝,又西伐白帝,建立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正统观念的史学家历来只会歌颂黄帝,而贬低部落所创立的古代源於“ *** 时代”,是夷蛮、羌、狄三族共同组成的。更确切地说中华民族应是蚩炎黄三族组成,这才真正是中华文明的起点,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太湖流域却是“地广人稀”、“刀耕火耨”的荒凉之地,曾自居中原福地,歪称太湖江南为“荆蛮之地”,称当地百姓为“ *** ”,带有民族岐视的色彩,这是历史局限 *** 的缘故。

太湖流域长江三角州“良渚文化遣址群” *** 土的五 *** 前一位军事首领墓中有48把石钅戊、琮、壁、镯、玉钅戊、钩、玉礼器等珍品,有力证明华东地乃泱泱大区、灿灿古文明区。

古代周族领袖亶父世称周太王即古公亶父生於殷朝第23代商代国君武丁40年左右(约B.C.1284年),至殷朝第25代国君祖甲5年(B.C.1253年)遂建都陕西岐山周原,并生有泰伯、促雍、季历三子。长子婚后无子女,三弟有子昌,聪明伶俐即周文王。亶父暗示王位传季,日后传孙昌。长子孝父让贤,冬去春来,泰伯和二弟带领一支人马迅速南下,渡河过江,直抵太湖北部经无锡坊前直达梅里,安营扎寨,建城立国。时值殷朝第27代国君庚丁8年(约B.C.1212年左右)。泰伯在江南之一古镇--梅里造墙建城,定为国都,号称句吴,这是三千二百多年前江南地区最早城墙。他把西北文化带来江南,并入乡随俗,把古代绘画艺术用在 *** 皮肤的美化上来,带头实行对百姓的理发 *** ,把披头散发的长发剪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短发,促进人们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即历史上著名的“断发纹身”。

次年闻父病重,上慧(即惠)山采约,收集治父病的 *** 方,与弟北上控父治病后返梅里。尔后建立城邑、开发江南、变渔狩之地为稻田,扩大耕地面积,深受百姓爱戴。年后,至殷朝第27代国君庚丁10年(约B.C.1210年左右),古公亶父病亡,兄弟返岐奔丧,把王位继承权让位于三弟季历,并速离岐带孝返锡,为创建的句吴古国不辛劳,呕心沥血,是创建古代吴文化的先驱。

孔子曾评论泰伯,有“志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的至德圣人尊称。

泰伯先让贤后开辟江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融合全国东、西文化,奠定了江南古文明的基础,他不仅仅是吴国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泰伯是一位杰出古代思想家、 *** 家和群众领袖,他不坐享其成,而是历尽艰辛,去创建、去开发、去为百姓服务;他不因循守旧继承父业王位,而是去拓新,造就新天地。当弟季历为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后(B.C.1193年),泰伯再次让位于侄昌(周文王),时已年迈,不久病故。无锡人民为永远怀念这位开国国君,厚葬于鸿山(皇山)。泰伯生于约殷朝商王祖甲5年(约B.C.1253年左右),病故于殷朝第30代国君帝乙4年(约B.C.1187年左右),享年66岁,无子,死后传位于大弟仲雍。从此,这位伟人就长眠在无锡梅里(今梅村)鸿山之麓,泰伯墓作为 *** 古迹供后人瞻仰。

作者:苏南三市 2006-4-9 17:50回复此发言

--------------------------------------------------------------------------------

根据历史记载:无锡作为历史古都整整已有三千二百年了。纪念泰伯名胜古迹有城里大娄巷内的的泰伯祠堂(解放后被毁)、锡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庙及鸿山泰伯墓道。在泰伯殿堂上高悬“至德无上”四个大字,他的功绩真可谓:“志异征诛,三让二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扌不万古江南”。孔子曾称赞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卒后传子周武王,于殷趄第31代国君纣辛32年(B.C.1123年),武王灭纣,并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现今锡山市阳山,又名安阳山。

三千二百多年来,从泰伯建吴,定都无锡,历经沧桑,传至第十九世孙寿梦(B.C.585-B.C.561年)国力强盛,称霸江南,在位25年。寿梦第4个季扎受封于延陵。孔子曾书题季子墓:“呜呼,有延陵君子之墓。”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文字最短的墓碑记。

无锡一作为先前早期古都早被某些历史学家遗忘,而苏州却是吴国 *** 后仅40年的都成,并在此 *** (B.C.473年)。近来国内名人雅士纷纷聚首姑苏,庆祝苏州建城 *** 0年。事实上,在 *** *** 的今天,来研究无锡经济的发展和她的历史,我认为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向国内外友人宣告:无锡是吴文化的源头,无锡作为吴国古都已有3208年之久,远远超过苏州 *** 0年之历史,早700多年。整个吴国历史长达742年,足足有7个半世纪,是古代中国历史最长的一个诸候国家。

在七个世纪内,无锡一直是江南地区的 *** 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吴王国的首都,天时地利人和,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有句吴国创始人吴泰伯,仲雍,有世界级的大军事家吴孔子(孙武),著有世界古代之一兵书《孙子兵法》13篇。《孙子兵法》不仅威震华夏,而且远至今日的美 *** 事家也孙子兵法理论所折服。吴王夫差在苏州因享乐而 *** ,孙武隐迹无锡梅园小桃园处,至今留有孙巷这条街道和孙氏后裔。有对城市建设有功的吴国国王寿梦(B.C.585-B.C.561年),在位25年,在锡城建造皇宫殿宇,现今的东大街、大市桥、大娄巷、观前街和崇安寺一带,并建造战车兵器,训练 *** ,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英雄。有壮士专诸,他是烧鱼闻名国内,是著名的烹任专家,素有“厨师鼻祖”之称。他臂力惊人,被公子光收买,制造出“鱼腹藏剑”的历史悲剧。他当场刺死吴王,公子光按其 *** :“一定要安葬在吴王宫宫殿处”,即厚葬于无锡城中大娄巷(解放后专诸纪念塔被毁)。当时在清理刺客现场时,杀气冲天的宫殿,数队兵士的残杀,哭声叫声乱成一片,破碎的碗碟,甩得满地,最后一大堆垃圾被倾倒入邻近的河塘中(注:原大市桥附近河道纵横,昔日中山路是条河流。在三凤桥下三皇街旁皆是河),世代沧桑,几经变迁,不料,在现今锡城改造中,竟会在东大街地段建高楼挖地基时发现一枚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短剑,这是在吴五宫附近被挖掘出来的,春秋青铜剑,有可能是“专诸刺僚剑”。如果说被郭沫若捧为国宝的“越王勾践破吴剑”,是 *** 匠人万心那样的名贵,那末比“越王剑”还要早半世纪的“吴王剑”的发现就更具有历史意义和 *** 意义,它是吴王阖闾派专诸刺王僚剑,不仅具有工艺品价值,更具有历史价值,建议市博物馆应把此剑重点保护起来供世人观赏。文化专家和考古专家们更应在 *** *** 的浪潮中深入现场、深入工地去发现更多的古代文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并恢复古迹景点。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战国开始,吴越再战,马山一仗,吴国大败,夫差 *** (B.C.473-B.C.472年)。泰伯开创的吴国基业整个历史竟长达740余年之久。

范蠡和西施也隐迹太湖,范蠡并改名为陶朱公,制陶经商,泛舟蠡湖,并著名有世界上最早的《养鱼经》,至今仍为亚太地区养鱼专家所称赞。公元前335年楚威王灭越后,无锡由楚国宰相春申君黄歇经营,发展农业,在锡山开采锡矿,制造锡具,建造黄城(又名吴墟),常饮马于慧(即惠)山,后人纪念亿,定名为黄公涧,解放后立石坊刻字“春申涧”。锡矿开采至秦始皇年代(B.C.221年)已近枯竭。并于西汉高祖五年(B.C.202年)正式由国家立案建县,定名为无锡县。至王莽时期改为有锡县,隋朝复改为无锡县。清朝雍正年间,以今中山路(原为南北走向一条河)为界,河西定为无锡县,衙门在今邮政大厅与邮电大厅当中,解放初期,苏南行署在此办公,门前二石狮子搬到今锡惠公园门口;河西因有金匮山(今大楼巷野园里),故定名为金匮县,1911年合并成为锡金军 *** ,现城中公园原为锡金公园,金匮县正堂衙门即现在的崇安区区 *** 所在地。

作者:苏南三市 2006-4-9 17:51回复此发言

--------------------------------------------------------------------------------

无锡县城墙的变迁: *** 前3208年,泰伯来锡后先在梅里建城规模较小,这是江南最古老的城邑。公子光夺取王位后在今胡埭乡建立之一个阖闾城,在县西25公里处,然后再建第二个阖闾城(姑苏城)(B.C.514年),但这以前若干年吴王僚早已在无锡建造城墙,并大兴土木建造吴王宫,宫殿建筑群(在今市中心中阳附近大娄巷)。秦始皇下江南,先到无锡,由县令陪同,游览太湖风光,足迹到达马山,故又马迹山。

经春秋战国的 *** 时期,无锡县城多次毁建,刘邦建立汉王朝(B.C.206年),复建无锡县城,规模尚小,城围2里19步,城墙高2丈1尺。城东鸿山南麓是以“举案齐眉”著称的东汉高士梁鸿、孟光夫妇的隐居地。梁朝时,无锡城墙扩建,周长达四里37步(注:旧制一步等于五尺),子城周长1百30步。至宋朝时,力筑子城,扩大到170步,有正四城门,原东门称为熙春门。

明代 *** 侵锡,城墙毁掉数十米,在光复门处血流成河,县令王其勤奋力抗倭,后把护城河上的桥改为吉祥桥,延用至今。王其勤的饮马槽(石制)现存在城中公园同庚厅左侧河旁,是一难得的 *** 文物。学前街西面有西水关,是江南地区数一数二的水城门,可惜已拆。

欲使春秋传万古,须知日月照千江。

昔日无锡也算著名的水城,并不亚于威尼斯。大小河流及桥梁不下数百,光锡城内就有河流20多条,各种木石桥50余座。从无锡县衙门正堂前楼(已拆),有东西二大街,东去是市中心大市桥,复修于隋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是隋炀帝下江南时修建的。中市桥是宋代建筑遗存,然尚有许多的桥是无法考法了。

解放后,无锡城门有东门、南门、西门、老北门(1945年改为胜利门)和光复门。时无锡城墙周长11.2里,于1950年4月开始至1951年3月拆除,建成环城路(解放路)。

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

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泰伯浩气存千古,肝胆留人间。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吴歌如海源金匮”(无锡)之说。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诗歌和无锡地区的土(山)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吴歌,促使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和北方文化结合而发展成为吴文化,无锡是发祥之地,创出了无数的光辉灿烂的无锡山歌、田歌、村歌、渔歌、圩歌、船歌、情歌......等,这都是泰伯及其后人的丰功伟绩。

有史记载可知,无锡是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古都城,随着考古的进展、历史遗迹的发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断言无锡的古文化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泰伯作吴。让我们为发掘和继承古文化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吧,为无锡建成三千二百周年而庆祝吧!

二、谁知道苏州的历史情况以及苏州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1、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 *** 0多年历史。吴王阂闾命伍子胥建水陆八座城门,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东方水城,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2、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譬如:孙武——春秋吴 *** 事思想家;陆逊——中国三国时期吴 *** 事家;张旭——中国唐代书法家;张籍——中国唐代诗人;范仲淹——北宋 *** 家;范成大——南宋诗人;蒯祥——明代杰出的建筑 *** ;沈周——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徵明——明代杰出画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唐寅——画家、文学家;祝允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柳亚子——中国近代诗人;陆文夫——作家;顾颉刚——中国历史学家;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

三、苏州有什么之称

1、问题一:苏州的美称是什么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丝绸之府)”、“园林之城”。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

2、问题二:苏州有什么美称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丝绸之府)”、“园林之城”的美誉。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

3、问题三:苏州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苏州春秋时代建城,是吴国的 *** 中心

4、春秋至战国时代之间,越国统一江南,为越国首都

5、西汉武帝时为江南 *** 、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东汉时地位被扬州取代,但也是东南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6、三国时代为东吴管辖下的大城,东吴 *** 建业之前的旧都

7、西晋时代地位不如建业和扬州,但也保持了一贯的经济强势

8、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代,扬州及其强盛,使得苏州失色不少

9、唐朝,778年,苏州人口数量居江南之冠,被 *** 江南雄州,是江南唯一的雄州

10、五代十国苏州隶属吴越国,经济持续发展,但是同时代扬州依然强盛,杭州也因为是吴越国首都而崭露头角

鱼米之乡苏州春秋历史 江南四大鱼米之乡-第1张图片-

11、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南宋时代杭州成为首都跃居全国之一州,名贯东南,但是苏州依旧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

12、元朝的苏州,被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威尼斯是当时欧洲中部的一个强大的国家,海垄断地中海,马可波罗把苏州称为他国家的首都,可见苏州的发达

13、明代,苏州的经济和文化双向繁荣,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文化方面更是达到巅峰,出了无数的才子状元,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文化大城

14、清代的苏州经济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只因为不是首都而排在北京之后名列全国第二,是当时东半球最繁荣的 *** 业城市

15、问题四:苏州称什么城苏州古时称之为“阖闾大城”,现在称之为“水城”和“东方威尼斯”、“园林之城”

16、问题五:苏州现在的称呼的古称是什么?古称吴,简称苏,又叫姑苏

17、问题六:苏州被称为什么之乡江南水乡

18、问题七:苏州的古称是什么?苏州-吴越、平江扬州-广陵杭州-临安开封-汴梁

19、问题八:苏州有哪些城市的别称,别称怎么来的?苏州一带最早的名称是勾吴,一代学人钱仲联先生在干将路石坊题写的“勾吴神冶”就取的这最古的地名。此地名是吴文化的始祖泰伯自号。据说周的远祖太王看中了小儿子季历的儿子姬昌,认为能光大其族,于是大儿子泰伯、二儿子仲雍就让贤远走江南,现在阊胥路上的泰让桥就是赞颂泰伯的让国之义。西中市下塘的泰伯庙、常熟虞山的仲雍墓都是吴地人民对吴文化始祖的追念。

20、苏州有一个雅致的别名“姑苏”。相传,在大禹治水时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大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的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吴地封给胥。从此,吴中便有了“姑胥”之称。年代久了,而在吴语中,“胥”、“苏”两字相近,于是“姑胥”就渐渐演变成“姑苏”了。“姑”的发音为辅音G,当时土话中的发声词,无意义,常作专用名词的前缀词,勾吴的“勾”也是如此情况。

21、武王灭纣,封仲雍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立吴国,从此有了“吴”这一地名。吴王阖闾即位后,命伍子胥“相土尝水”筑阖闾大城,就是现在苏州城的前身。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平定江南,于此置吴县,隶于会稽郡,并为会稽郡郡治。这是历史上称吴县之始。

22、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改吴县为泰德县。当时王莽为了篡夺 *** *** ,大玩“托古改制”的闹剧。王莽改吴县为泰德县,其寓意可能源于这一带曾经沐浴过太伯的恩德。

23、隋文帝开皇九年(5 *** ),改吴州为苏州,这是历史上称苏州之始。武则天 *** 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南地置长洲县,吴县、长洲县同城而治,均隶于吴郡。长洲县,因境内有古长洲苑而得名。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至元末(1367年) *** 余年间,苏州城先后成为平江府和平江路的治所,因而又有平江城之称。清雍正初年,析长洲县东南部置元和县,吴、长洲、元和三县同城而治,皆隶于苏州府。所以又有以县名称呼的现象。

24、语言学的资料显示,古代门外称趋,所以苏州古代又别称吴趋。苏州城内现有吴趋坊即以此命名。苏州阊门一作昌门,又作吴门,所以古代诗画仲多称苏州为“吴门”,如明代有“吴门画派”,清代有“吴门医派”。

25、问题九:杭州和苏州被称为什么地方小家碧玉苏州情刚柔并济杭州风人间天堂的姊妹城市小家碧玉型的苏州人,在小小的园林里,小小声地说话,小里小气地过着滋润的生活。而杭州人的 *** 格作风中,多了一些大气和一分刚烈,就如同杭州虽然有美丽慵懒的西湖,但也有磅礴澎湃的钱塘潮。杭州人南北兼容,刚柔并济。

26、古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人耳熟能详。苏州、杭州似乎总是被人们连在一起。根据研究,从唐代中叶起已开始将这两地相提并论了,且在那时就有诗人将江南比拟做天堂,而苏杭之所以被赞为天堂,除了江南一带的富庶外,还因其风光之丽才得此冠冕。

27、天堂之中必有 *** ,历史上苏杭美 *** 是出了名的,最有名的首推公元5世纪时的西施。而苏杭两地也因秀丽的风光,经常被比拟为女 *** 。这对柔情的姊妹城市有什么异同,还看下面分解。苏州人说话语调软遣词用字含蓄有余地

28、苏州人最明显的特征,不在于外型,或是 *** 格,而是其一口优雅的「吴侬软语」。苏州人只要一张嘴说话,很容易就能辨识出来。苏州话温软动人,语调平和又不失抑扬,其悦耳的程度,连老外都折服。话说有一位美国作家到苏州刺绣厂参观,现场由刺绣名家朱凤女士讲解,不多久,这位美国作家竟然不要翻译了。随行的人很奇怪地问美国作家听得懂吗?美国作家回答说,他不是在听解说,而是在听音乐,说朱凤女士的讲话「like music」,像是美妙的乐章。

29、俗话说:「宁愿和苏州人吵架,不愿听宁波人说话」。宁波话和苏州话虽然都同属吴越方言语系,但宁波话说起来太硬,也不好听。不懂宁波话的外地人,要是听宁波人讲 *** ,经常会误以为是吵架了。

30、而苏州话还真不是吵架的利器,软绵绵的苏州话不适合扯着嗓子高喊,也展现不出唬人的声势。已故的苏州幽默 *** 张幻尔曾说,北方人吵架要动手时,便高喊「给你两个耳光!」苏州人吵架要动手时,却说「阿要拨侬两记耳光嗒嗒?」实在是有礼貌,动手之前还要先征求对方意见:「要不要给你两个耳光?」两个耳光大概也不太重,「嗒嗒」有尝尝味道的意思。

31、有人说,走过苏州女孩的身旁,听着她们说起来「嗲声嗲气」的苏州话,觉得浑身的骨头都要酥掉了一样,苏州似乎更应该是「酥州」;而苏州男子也不免被外界评为有那么一点娘娘腔。

32、除了声音软绵绵外,苏州人说话的遣词用字也很「软」。不像北方人一根肠子通到底有话直说的个 *** ,苏州人讲话就像苏州园林的小径那样委婉、曲折,不明说用暗示,不说死留有余地。比如说算帐,如果苏州人觉得金额有误,他们会婉转地说:「重新算一下吧!」绝不会用指责的态度说对方:「你算错了!」

33、慢动作的生活节奏苏州人做事很 *** 或许是历史上,苏州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比较好的缘故,现今的苏州人自识甚高。比方说,嫌四川人吃辣、山东人吃大蒜、北京人嘴贫、广东人说话像 *** 人、东北人模样太大…在苏州人眼里,外地人都是问题。

34、这种「自恋」使得苏州人看家守舍的多,好像背井离乡、去远方掘金,这些事从古到今都不应该是苏州人干的,他们更愿意稳稳当当地在自己的小天堂里安居乐业。

35、「园林意识」和「小巷情结」已经烙印在苏州人的 *** 格基因中。苏州园林和北方园林更大的差别在于,北方园林诸如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呈现的是一种当权者的气派,而苏州园林则是 *** 失意者的退隐之地, *** 之作即「拙政园」。这种「退隐文化」流传下来,使得苏州人在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 *** ,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开拓与冒险的精神。人说「上海人什么国都敢出」,仅相隔一小时车程的苏州人却是没有太多这样的心思。

36、在天堂里的生活,节奏也必然是慢的,因为一切是那样闲适。两位老苏州在街上碰见了,经常会......>>

37、问题十:苏州素有什么的美称苏州的美称诸如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状元之乡丝绸之乡刺绣之乡水城。。。。等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鱼米之乡 江南 苏州 春秋 四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