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齐鲁地区礼仪之乡这个问题,山东礼仪之邦孔孟之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指的是山东
“孔孟之乡”是因为孔孟都是山东人,“礼仪之邦”是因为曲阜的关系
孔子是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孟子是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姬姓封国)都于曲阜(山东省辖县级市),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是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
夏朝禹分九州时,山东属于青州。
商朝建立之前,商的始祖契都于蕃,相土东都在泰山下。山东西南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动中心,也是商王朝 *** 的中心区域之一;
商初有八次 *** ,其中前两次在山东境内。对山东东部未华夏化的东夷人,商王朝通过盟国奄国、薄姑国等对其进行 ***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文王之子曹叔振铎于曹;武王之弟周公则封于鲁。
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
生于鲁都曲阜的孔夫子在这里开创了儒家思想,成为后来中国社会框架与价值观的基石。蚩尤(中华先祖之一)、孔子、孟子等都是齐鲁两国对中华文明多方面贡献的杰出 *** 。
二、孔孟之乡 礼仪之邦 出自哪里
1、齐鲁大地(山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2、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沂源猿人化石证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证明,距今7000年至4000年之间,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族就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的转变,有了比较发达的农 *** 和手工业。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时期,东夷各部族就活跃在山东地域。商朝(约公元前半17—11世纪)早朝的活动中心就在今山东西南部。
3、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著名的齐、鲁两国是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256年)在今山东境内两个更大的封国。由于齐、鲁两国发达的经济、 *** 、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以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并以“鲁”为山东省的简称。
4、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泛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1234年)。元朝(公元1206~1368年)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1 *** 4年)设山东布政使司,形成与今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治所在济南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
5、齐鲁大地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山东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然对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发挥着重大影响。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思想家孟子、墨子、书法家王羲之、发明和手工艺家鲁班、神医扁鹊、军事家诸葛亮以及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和小说家蒲松龄等,都以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而载入史册。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全世界的人将会通过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而了解山东,可以说孔子及儒家思想是齐鲁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山东的一张具有国际影响的名片,有着无可替代的品牌价值。但今天我省除了孔府、孔林、孔庙外,并没有与儒家思想发展相适应、体现儒家思想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文化载体,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因此,打"孔子牌"应作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借助儒家思想扩大国际影响,吸引国际资本应成为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大课题。
三、山东作为我国礼仪之邦,至今还保留了哪些礼仪习俗呢
山东作为孔子的故乡,传承着几 *** 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经过后来许多的儒家人物的发展孔子的思想,形成了人们包罗万象的行动规范。其中包括人们之间相互往来的礼仪之举。说倒民间的礼仪续存,也就有这句话概括得非常具体,来而不往非礼也。礼是指相互之间行动举止,言谈话语的规定节奏,仪是相互之间衣着打扮和礼物的馈赠。
齐鲁大地,礼仪之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之间相互礼仪,保括民间的礼仪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健康。
山东既是孔孟之乡必然受其影响较多、较深。儒家学说本身就是以礼维序的,它倡导的是西周的礼制、礼法、礼仪、礼序。其是基于“以孝为本”、以忠成义,以上下、亲疏、男女、左右各相为序以达“仁”,且依此以达王侯、皇权之良序的。后来经改造、深化、完善为封建皇权所用达两千多年。其后虽经辛亥 *** ,特别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但因其惯 *** 在民间(主要是农村)仍有不少残存:
1、丧事有的地方仍很繁锁,停灵、寿衣、倍丧、吊丧、孝服、男女哭丧各有细规,丧牌、灵帆、丧期、纸码、迎送各有细则(很难细述);
2、婚、丧、大节、祭祀多地仍行磕头礼,其讲究也不是随便的。老、上、官、贵为尊,男要先跪左腿、女要先跪右腿,男重掌或抱拳、女合掌分别作揖;
3、重男轻女。在农村如膝下无子仍被视为绝後,女孩有的仍被视为外人;
4、有的家族观念、血缘亲疏意识仍很强。如因故收有养子仍被歧视,礼仪上也被排除族群、族规之外。本人亲见亲历亲戚、族内为此不爽或酿成悲剧…;
5、不仅山东,辐射周边,特别联结原京津直隶地区,满清礼俗和儒家混然交织,如行礼着长袍是清也是儒也相混不清;人死後着“寿依”女穿大襟上依、男穿官服是儒礼是清礼相混不清。上述皆旧礼俗,本不认为它是正面的合乎时代的……。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追求表面,更应创新为今所用!
四、山东为何称为齐鲁圣地,礼仪之邦说起山东会想到哪些名言名句
1、一提起山东,大家都会说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那么山东的历史有多么璀璨呢?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金代以前为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2、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将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 *** 早、中期的滕县北辛文化,距今也有7 *** 左右。
3、这里先后出现了 *** 的北辛文化,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
4、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在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朝前期的五次 *** ,有三次在山东境内。
5、山东为何称为齐鲁圣地和礼仪之邦呢?我们熟知在西周时期,实行的是诸侯国的 *** ,称为“封邦建国”之策。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以藩屏周的分封制。
6、就是周朝的 *** 者把土地分封给亲属、功臣或前朝遗贵,这些人在封地上成立诸侯国,要履行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以及缴纳贡赋、定期朝觐等义务。
7、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的殷人和东夷人势力强大,屡次发生叛乱。周公 *** ,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子牙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
8、其它还有曹、滕、卫等诸国,紫陌在这里就不多介绍其它诸侯国了。在先秦之前,山东是齐国和鲁国的属地,故而别名齐鲁。
9、鲁国是周公的封地,由于当时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由其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定都曲阜。鲁国 *** 的核心区域在今山东省的济宁、 *** 、菏泽等地。伯禽是周武王的侄子,是同姓分封之地。圣地的原因相信大家就很清楚了。
10、在先秦时期之前的齐国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但从周礼传播角度讲,鲁国的影响力是高于齐国的。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更有历史厚重感。
11、周公的治国方略是“尊尊而亲亲”,他十分重视传承,所以专门制礼作乐,为周王朝制定出一整套典章 *** ,鲁国作为其子的封国,更大程度的保存了周礼,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
12、春秋时期,鲁国是唯一一个把周礼完整继承下来的国家。当时,如果谁想学习周礼、恢复周礼,只能去鲁国。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是著名的礼仪之邦。
13、齐国的理念和鲁国刚好相反,以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为发端的齐文化,孕育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之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吸引了各类人才,文化氛围非常好。
14、也就是说,齐国在文化方面重视的是汇聚百家。还有山东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儒家的发源地,是思想家孔子的故乡,孔子及其 *** 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数 *** 的封建王朝乃至现在,影响都十分深远。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15、山东是古代文化的中心。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 *** 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而山东的名言名句更是数不胜数。
16、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墨子、荀子、庄子、郑玄、仲长统等人。孔子的名言有: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以上孔子的这些名言名句,相信我们在 *** 年代都是或多或少学习过的。还有: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等很多名言,紫陌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0、富贵不能 ***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 ,曾益其所不能。
32、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33、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34、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35、圣 *** 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无它道焉。
3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 *** ,而心意自得。
37、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38、在 *** 军事方面,有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诸葛亮、戚继光等。
39、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40、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41、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42、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43、以一击十,莫善于阨;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千击万,莫善于阻。
44、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央。
45、在历史学方面,有左丘明、华峤、崔鸿等。
46、在文学方面,有东方朔、孔融、王粲、徐干、左思、鲍照、刘勰、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冯惟敏、李开先、李攀龙、蒲松龄、孔尚任等人。
4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9、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玫万千,独摘一支怜!芸芸众生,乱花迷眼,万千变化,几经沧海,几人为故人忧?
50、在艺术方面有王羲之、颜真卿、李成、张择端、高凤翰等人。
5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2、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鲁班、甘德、刘洪、何承天、王朴、汜胜之、贾思勰、王祯、燕肃等人。
53、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54、在医学方面,有扁鹊、淳于意、王叔和等。
55、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山东还有很多的名人,比如:文成公主、程昱、黄巢、季羡林、焦裕禄等古现代人物也都是山东人士或在山东出生。
56、山东自1949年6月,山东全境解放。同年山东省 *** 改称山东省人民 *** 。
57、到2002年底,山东全省划分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 *** 、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9个,乡镇级单位1 *** 7个。
58、你还知道山东的哪些历史名人和名言呢?下方留言交流。
59、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五、礼仪之邦是哪个省份
礼仪之邦是山东省。山东是孔子、孟子的家乡,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山东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因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都在这里诞生,在孔孟文化的影响下,山东地区推崇儒家思想和文化,崇尚儒家文化的礼仪,也因此山东被称为孔孟之乡和礼仪之邦。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与辽东半岛隔渤海相望,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相邻,总面积15.71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0070万人,山东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春秋时期山东大部分地区主要为齐鲁所有,故山东也称齐鲁大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