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茶叶之乡?黑龙江产茶叶吗 - 之乡 -

龙江茶叶之乡?黑龙江产茶叶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3

很多朋友对于龙江茶叶之乡和黑龙江产茶叶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湖南省武冈市有哪些乡
  2. 龙陵历史
  3. 浙江茶除了西湖龙井,你还知道啥

一、湖南省武冈市有哪些乡

1、2010年,武冈市辖2个街道、8个镇、9个乡。

2、辕门口街道辖:鳌山、石牌坊、旱西门、水云、玉龙、法相岩6个社区;玉龙、洞庭、兴隆、南塔、东山、资南、资江、资云、翠云、三堂院、水平、古山、落子铺、革新、长界岭15个村委会。

3、迎春亭街道辖:水西门、王城、竹山、大炮台、迎春、普岭、陶侃、花塔、东塔9个社区;新东、庆丰、丰仁、富田、新光5个村委会。

4、邓元泰镇辖:邓元泰居委会;小水江、丰坪、许家、磨石、踏岭、凤溪、山岚、天心桥、蔡家塘、潘家所、赤塘、渡头桥、周塘、清水、新华、资源、黄木井、渔塘、六坪、绿洲、合家、华塘、石盘、沙洲、木瓜桥、浪石铺、红石、新竹、清溪、石山头、山口、论道、江塘、雪峰、鸭子塘、中山、板塘、圳源、黄茅、马梓、陶家榜、龙家桥42个村委会。

5、湾头桥镇辖:湾头桥居委会;光远、八合、黎明、城口、京堂、长友、大桥、联合、朝阳、龙泉、东元、龙桥、合龙、石枧、 *** 、同富、铜湾、山青、六岭、白洋坪、八角、泻油、双合、傅家、 *** 、四郎、石覃、永丰、牮楼、大垅、南桥、龙门、大山脚、石田、栗塘冲、泉塘、斜塘、石丰、义夫、高家铺、六家、吉龙、白路、坪山、芭蕉、庾家桥、红叶、桂花48个村委会。

6、文坪镇辖:岩头岭、安心观2个居委会;宏顺、高塘、石井、横江、双江口、南岳桥、邓家冲、侯家、石冲、林峰、飞山、三水口、罗家榜、田中、拥护、黄泥坳、正坪、半岭、火云、中心、新联、联盟、川坪、花园、三联、拥坪26个村委会。

7、荆竹铺镇辖:荆竹铺居委会;公堂、九塘、钟窑庙、岐岭、陡山渡、回马、武东、西禅、西塘、六兴、永光、脚船、金莲、七里、双清、三元、光荣、金虎、漠溪、燕冲、紫山、荆江、曹岭、谢必、同兴、桐木、石山27个村委会。

8、稠树塘镇辖:稠树塘居委会;杨柳、金华、功德、干冲、木塘、田园、办塘、岩冲、薛家冲、丫叉、小水、凉山、烟塘、桂竹、石板、定富、苏龙、万福、甘田、仙神、独石、羊岩、龙形、陆家坪、飘坪、枧头、花塘、新铺、田中垅、井坪、小庄、法新32个村委会。

9、邓家铺镇辖:邓家铺居委会;新桥、东风、扶峰、黄塘、杨柳院、城里冲、凤凰、东旗、聚宝、黄竹、卧龙、石桥、龙伏、杨柳、金盘、大田湾、杨龙、南田、柏树桥、大龙、白羊、井龙、其林、双龙、名利、白水、托里、杨木、新平、新建、双桥、岩口、潭头、瓜界、柴山35个村委会。

10、龙溪镇辖:龙溪铺居委会;石路、王家桥、石洪、同心、柳荫、龙云、龙目、塘田、龙田桥、大坪、龙江、明塘、连山、双石、罗岚桥、南山、白茶、凤凰桥、大塘、塘袁、盐井、斗山、歧塘23个村委会。

11、司马冲镇辖:司马冲居委会;大园、坪江、高枧、元丰、下抄、抄江、长抄、东塘、田心、古底、氽水、正冲、夏家塘、江姐、勒石、五星、新安、山背、洽义、麻藤、杨梅21个村委会。

12、龙田乡辖:得胜、西安、马安、罗伟、龙井、桃花、新和、保元、里仁、玉屏、太平、永享、长岭、长塘、万全、石巷、枧道、龙田18个村委会。

13、头堂乡辖:七里桥、金明、石头坪、托坪、江口、双峰、小山、地母庵、月半、青山、荷花、龙岩、永兴、荷塘、栗塘、同保、栏马、石羊、二堂、曹旗、双乐、水乐、老屋、黄沙冲、白竹山、白溪、景福、玄羊、黄头、高船、大井31个村委会。

14、安乐乡辖: *** 、红星、双圳、长冲、塘富、 *** 、安乐、独山、郑家坪、高桥、新泽、双石桥、田庄、德江、东庄、五桂、清水亭17个村委会。

15、大甸乡辖:尖山、青龙、大甸、茶园、匡家桥、分界、湾里、小温、栗山园、外古、小铺、陶田、山底、枫木、红联、船田、纸槽、内古、木瓜界19个村委会。

16、马坪乡辖:田塘、青松、石塘、长源、金星、参塘、万山、劳背、长石、铜盆、金龙、火马、白羊坳、罗园、宝花、转龙、石地、陈龙、东冲、滨江、富山、龙局、双江、南青、大团、大水26个村委会。

17、晏田乡辖:蕉林、何家冲、三井、合心、荷花井、黄坡、大路坪、汽水岩、青山亭、歧冈、大胜、姚家冲、向东、八角庙、石云、天堂、大坪冲、竹坪、双宅、白田、扶塘、梅树、天龙庵、石门24个村委会。

18、秦桥乡辖:古枧、潮水、小冲、青云、秦桥、石竹、柳山、千秋、高原、同会、华口、杉木、鹅眉、新民、新春、创新、板桥、黄沙18个村委会。

19、水浸坪乡辖:永红、隆兴、小田、峦山、红朱、石林、三江、桐木铺、仁堂、双虎、水浸坪、花桥、贺东、高霞、大山、黄菜、德胜、新凤、金凤、天鹅、井塘、白云、竹山、澄山24个村委会。

20、双牌乡辖:长托塘、众乐、云雾、浩山、青和、双凤、米山、太源、浪石、白地、白竹、四龙、田中间、马形、龙从、罗家山、油岭、滔溪、双岭、钟桥、大坝、满背、栗山、双牌、三塘、天龙、八角亭、宝山、金盆、新龙30个村委会。

21、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冈市辖4个街道、8个镇、9个乡。

二、龙陵历史

1.龙陵县的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张剑秋,(1919—1955)龙陵县象达人。

历史名人张剑秋,(1919—1955)龙陵县象达人。

1945年任象达小学校长。 *** 胜利后,参与创办晓东中学。

1948年10月加入中国***。滇西解放后任马龙县县长。

朱家锡,(1909—1949)龙陵象达朱家庄人。龙云批准成立“龙潞区游击支队”并任命其为少将、支队司令兼龙陵县县长。

他参与筹办“晓东中学”,并报请省教育厅批准。1948年初,建立云南民革反蒋武装,并任副司令。

朱华,龙陵象达人。1951年3月初调任陈赓司令员机要秘书并随其出国抗美援朝,1984年任湛江气象学校筹备处主任、校长、 *** ,同期选为湛江市 *** 第四、五届 *** 。

朱家祥,(1 *** 0-1963)龙陵县象达乡朱家庄人。1935年朱家祥为追求真理,与朱家品、张剑秋相约到武汉 *** 军办事处联系去延安,又到上海找巴金,向其求知。

1945年春,为重振家乡教育,朱家祥出任象达小学校长。

龙陵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古称黑水笼,意为“林中之村”,是历史上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龙陵与 *** 一衣带水,国境线长19。

71公里,是滇西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陵辖10个乡(镇),全县有27万人口,23个民族,4种世居少数民族,4万多华人、华侨分布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龙陵交通十分便利,320国道穿境而过,距芒市机场30公里,距保山机场120公里,保龙高速公路将于2008年建成通车。“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切闻雷”。

独特的气候造就了龙陵的丰饶与美丽。全县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为54。

59万千瓦,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全国的5倍。年均降雨量2110毫米,素有“滇西雨屏”之称,森林覆盖率达54。

6%,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201种动物,1213种植物,储量丰富的煤、硅石、高岭土、石灰石等非金属矿藏,铅、锌、锡、铜、铁等16种金属矿藏使这里成为动植物的乐园和产业开发的理想之地。

古往今来,龙陵为滇西通往 *** 、印度的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二战时期,滇缅公路横贯县境,作为中、缅、印战区的滇西 *** 主 *** ,松山被美 *** 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在美国空军支援下强渡怒江,拉开了滇西 *** 的序幕,16万远征军历时半年多,作战百余次,发动了著名的松山攻坚战、县城争夺战、平达象达围歼战。现龙陵县境内还遗存松山 *** 遗址、白塔日军司令部、日军军政班本部、董家沟尉安所等众多遗址。

龙陵不仅 *** 文化底蕴厚重,而且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品位极高。境内有集治病疗养、科学研究、休闲度假为一体,被称为“神汤奇水”的邦腊掌热矿泉旅游度假区;有湖水青碧、山弯水秀的蚌渺湖;有曲径通幽、洞中有河的勐糯仙人洞;有长江之一湾气势的三江口热带风光和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等许多让人留恋忘返的景观景点……滇西 *** 名城龙陵期盼您的光临。

1943年冬,德国 *** 在苏联 *** 遭受沉重打击,节节失利;日寇在太平洋 *** 逐岛与美军作战,处处掣肘,情况不佳,其兵力因 *** 辽阔分散,早已不敷分配,遂将滇缅路上的兵力,多数转移他调,改对滇缅公路死守沿线据点的战术,以争取时间,幻想德寇能在苏联获胜后,与其在中国会师。

1942年,我在云南远征军第11集团军87师任 *** 参谋,驻防怒江前线,与日军隔河对峙;由于滇缅、雷多(史迪成公路)两条国防公路线被敌 *** 切断,美援华物资滞留印度,不能运进中国,故 *** 滇缅路的战役,已迫在眉捷,唯当前敌情尚不清楚,重庆军令部亦曾指令即速查情上报。 87师曾派了一个加强连(符玉白部)偷渡过江,伏击日军邮车一辆,毙敌七人,俘获邮件四大包,经我通宵整理,得知当面之敌是56师团渡边正夫部2 *** 0人为主力,另有第18师团、第2师团两部留守及后勤部队约10000余人,总兵力约38000人左右,防守着滇缅、雷多两路及其两侧近二十个城市、上百个据点,其兵力之分散,可想而之知。

*** 滇缅路的战斗于1943年冬揭幕。这次战斗任务系由云南远征军包括第11集团军宋希濂所辖71军三个师,54军郑廷笈两个师,第9集团军关麟微的第2军王凌云两个师,第五集团军杜聿明的200师,另有预2师顾葆裕部,新28师刘伯龙部,及新39师、荣誉第1师、重炮团、重迫炮团等部队,总兵力达十万人,准备自滇缅、雷多两公路齐头并进。

还有美志愿军陈纳德第14航空队协助作战。驻印度中国远征军新1军孙立人部、新6军廖耀湘部以及 *** 工兵第8团、辎汽26团等部近三万人则准备由印度、 *** 边界向中国境内推进。

云南远征军总司令先是陈诚和黄琪翔,后是卫立煌和黄杰。 1944年春,我奉派 *** 11集团军出席重庆军令部西南谍报参谋会议后回到云南保山由旺镇87师司令部的第二天,师长张绍勋(广东人,黄埔5期),召开师战前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副师长黄炎、 *** 副师长谢淑周、参谋长王信文、参谋主任王多年、作战参谋倪金易和我、259团团长聂率淮、260团团长贾鸿儒、261团团长庾浩如,以及直属高炮、通信、输送、工兵连长等;美 *** 事顾问团联络参谋负责人 *** 中校参加了会议。

师长首先传达并说明军部作战命令和部署, *** 滇缅路的意义与目的,以及当前敌情与我师的战斗序列和 *** 区分。师决定以259团为先遣团,由怒江 *** 渡趁黑夜偷渡过江,经小路穿 *** ,直捣滇缅路上的战略要点黄草坝,一举而占领之,以断敌龙陵至松山的交通,同时派我带师谍报队一分队随先遣团行动,搜集敌情,其他各团等候详细作战命令,及时行动。

我于当晚率师武装谍报队16人,到施甸镇师259团团部集中,夜10时左右,随该团尖兵连乘橡皮舟由 *** 渡顺利偷渡过江,至拂晓前全团渡河完毕,未遇抵抗,足证敌人兵力不足,防务空虚。我旋即大踏步向滇缅路上的黄草坝挺进,于当天下午超经小路穿 *** ,一举占领黄草坝。

该处距龙陵县城仅20余华里,是龙陵到松山据点间的一个公路重点,敌人在此修有官兵沐浴场所、汽车停放地等设施。由于敌人凭借着坚强的防御工事,采取死守据点、不出击也不撤退的战术,致使我军不能沿滇缅路循序攻击前进。

当时奉卫立煌总司令指示:采用“香肠战术”,把敌人像灌香肠一样,一节一节的捆起来,用围困隔断、逐个消灭的战术。例如在怒江边上就 *** 松山据点之敌,雷多公路就 *** 卫腾县城,互相隔断,无法接应。

因此我军穿 *** 作作战,亦无补给线,全靠空投补给,战线逾长逾深,加之滇西雨季,迷雾不时笼罩,空投亦曾发生困难。我师259团攻占黄草坝后,旋即回师东向,向距黄草坝约30华里敌人控制的松山据点背后的大坝镇据守之敌猛攻,当时 *** 松山的新28师、新39师牺牲很大,毫无进展。

由于我师向大坝出击,给友军以很大鼓舞。我师在大坝 *** 8小时,始攻克该镇,是役毙敌200余人,生擒5人,残敌50余人溃逃至附近丛林中隐藏。

我军亦伤达30余人。经审讯俘虏后,得知据守大坝镇之敌为日寇第2及第18师团留守部队共一个多大队,该处设有仓库,因而我259团官兵颇有收获,除大宗战利品 *** 装备上交外,官兵从头上钢盔到脚下皮鞋都换成了日式装束,并将所缴的军大衣、军毯、罐头、燃料等捆成背包,每人背一捆,简直装扮成了一支“ *** ”。

由大坝溃散之敌,全副武装,窜至距黄坝约五华里的丛林中,师长张绍勋命我带两名谍报员、一班武装士兵押着一个俘虏前往喊话招降。我遂以两名谍报员在先头搜索前进,我带着日俘走在中间,武装断后,刚拉到密林小径急转弯处,敌以 *** 密集火力向我们扫射,先头两名谍报员当即饮弹牺牲,我随即命令所有人员卧倒,一面令日俘松山一郎用日语喊话,让他们停火缴枪不杀,结果越喊扫射愈凶,只好停止前进,回师复命,招降未果。

我87师奉到攻击龙陵命令之后,即以乘两次胜利士气旺盛的259团回师西向,担任主攻,师司令部亦由黄草坝推进到距龙陵仅8华里的公路边上的瓦窑。攻城之战于当晚黄昏开始,遇到敌人顽强抵抗。

由于战前侦察工作不细致,黑夜难辨龙陵城区地形, *** 6小时后,该团的攻击部队一进入城区街道,团长聂。

1942年 *** ,日本侵略军攻陷 *** 后,立刻把战争魔抓伸进滇西,妄图沿滇缅路长驱直入,进而陷我全滇,威逼重庆。自此,“黑云压城城欲摧”,地处西南极边的保山转眼之间由 *** 后方变为最前沿。

5月4日,日寇侵入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保山这座毫无空防的 *** 古城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妄滥炸;5日,日军前锋伪 *** 近战略要地惠通桥,被我守军有效阻击;10日日军侵入边城腾冲。至此,怒江以西 *** 田土沦入敌手。中国远征军七十一军依次天堑在北起栗柴坝、南至三江口的全长 *** 多公里的怒江东岸设防据守,经多次交锋,挫败了日军东进企图,遂稳定了战局,并与之隔江对峙了两年之久。期间,预备二师及三十六师曾先后渡江入腾,配合民众展开游击战,并多次重创敌人。

当时,曾一度成为我国唯一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的滇缅公路被截断后,大量援华 *** 物资只能由美军航空队通过“驼峰航线”输送,困难重重,风险极大,难有保障。为重新控制并利用滇缅公路这条战争生命线,中国驻印远征军6个师和英、印军于1943年10月下旬联合发起了对 *** 日军的 *** ,初获战果。次年4月17日,得到了充实和加强的中国远征军作出了渡江 *** 计划,卫立粕将军遂率长官司令部立帐保山马王屯,调集并指挥第十一及第十二两个集团军16个师共16万人,分左右两翼向盘距了腾龙一线达两年之久的顽敌发起致命的攻击。

5月11日起,霍揆彰将军率右翼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继而又经四十多个昼夜血战,终于在9月14日光复边城腾冲。是役,历大小数百战,全歼据守腾境各地日军六千多人。

5月22日起,宋希濂将军率左翼第十一集团军铁流西进发起了以战况惨烈而震惊全世界的松山战役,并于9月7日攻克松山主峰,创造了中国 *** 史上聚歼守敌三千余人而无一人漏网的辉煌战例。接着,该部又沿滇缅路攻击前进,扩大战果:11月3日收复龙陵,继而攻克芒市、遮放、畹町,并于次年1月27日与 *** 远征部队在边境芒友会师。至此,历时8个多月的滇西 *** 之役以全胜告捷,总计歼敌2.1万余人,并收复滇西全部失地。

滇西 *** ,是中国 ***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 ***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英勇悲壮的战争中,保山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倾其所有,配合 *** 内惩 *** 、外御强敌,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在两年零八个月的峥嵘岁月里,保山先后惨死平民9万余人;民工牺牲2.46万人;房屋被毁2.8万间;遭受日机轰炸520架次——仅“五四被炸”这一天,整个保山城除了东北一角外,所有繁华街道、居民区、机关、学校公共场所均遭日机狂轰滥炸而化为一片 *** ,当场 *** 10134人,3267间房屋被毁, *** 古城顿时 *** 山血海,阴风惨烈。此后,瘟疫蔓延,又夺去了6万余人的生命(据考,此系丧心病狂的日寇投放细菌弹所犯罪行)……然而,大劫之后,保山人民依然咬紧钢牙,参军的参军,支前的支前,劳军的劳军,直至赢得最后的胜利。

境内出土的“蒲缥人”遗址,挖掘出大量房屋遗迹、用火遗迹、劳作工具、动物化石等各类可资鉴定的实物标本2300余件,构成一部内容翔实厚重、形象鲜明生动的无字史书,经鉴定至少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至少在三千多年前,保山就已经存在部落国家。

在汉朝势力触及保山这片 *** 之前,傣族先民已经在保山盆地建立部落国家“勐掌”(傣语“勐”意为“地方、国家”,“掌”意为“象”,“勐掌”即“象之地”或“象之国”);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将“勐掌”记述为“乘象国”。公元前425年,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部落小国以“勐掌”为中心组建联盟国家,“勐掌”被其它小国称作“勐达光”(傣语意为“ *** 之国”;“勐”意为“地方、城邦、国家”,“达光”意为“目光焦聚的地方”,延伸为“ *** 、中心”或“老大”、“大哥”),“勐掌”首领成为整个联盟国家的共主、各国百姓称其为“诏隆”(意为“大王”)、各国首领称其为“哀隆”(意为“大哥”);《华阳国志》、《后汉书》[5]等汉文典籍将这个联盟国家记述为“哀牢国”(“哀牢”即傣语“哀隆”的变音),后期的傣文典籍将这个联盟国家记述为“达光国”。

公元前109年,汉朝 *** “勐达光”(哀牢国)东面的雟(洱海周边)、昆明(洱海以东)、滇(滇池周边)等部族和国家设“益州郡”,将势力延伸入“勐达光”(哀牢国)境内设不韦(今隆阳)、嶲唐(今云龙漕涧)、比苏(今云龙)、邪龙(今巍山)等县(据点);之后,“勐达光”将王城由怒江以东的“勐掌”(保山盆地)迁至怒江以西的“勐缅”(腾冲盆地)、以此避开汉朝的威胁。公元47年,“诏达光”(哀牢王)贤栗遣使拜访汉朝越雟郡太守,请越雟郡太守向汉朝皇帝转达归附之意;同年,“勐达光”(哀牢国)成为汉朝的附属国。

公元69年,“诏达光”(哀牢王)柳貌携所属77个邑王、5万余户、55万多人彻底并入汉朝,汉朝将前期占领设县的哀牢地(怒江以东至洱海一带)划出、与后期归顺的哀牢地(怒江以西)合设永昌郡;永昌郡辖哀牢县(怒江以西地区)、不韦县(保山盆地)、嶲唐县(漕涧盆地)、比苏县(云龙河河谷平地)、邪龙县(巍山盆地)、叶榆县(洱海盆地)、云南县(祥云盆地)、博南县(永平盆地)等8个县及数十个属邑,在“勐达光”控制的怒江以西地区设置哀牢县,共8县合起来在“勐掌”(保山盆地)的中心城“允掌”成立永昌郡(“永昌”为“允掌”的另一种写法,意为“象城”)、归“诏达光”(哀牢王)与永昌郡守共同治理。永昌郡的建制历经东汉、蜀汉、西晋、东晋、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等王朝;但在西晋灭亡后,永昌郡的建制形同虚设、朝廷任命的官员无法到任;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永昌郡,永昌境内各土目统辖自治。

从公元69年东汉设置永昌郡、到公元557年陈朝放弃永昌郡,永昌郡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488年。公元738年,“蒙舍”(汉朝邪龙县、今巍山县)傣族(哀牢人)入主洱海盆地建立“蒙舍龙”(汉译“南诏国”);公元762年,“蒙舍龙”(南诏国)统一澜沧江以西各部、设永昌节度。

公元902年,“蒙舍龙”(南诏国)汉裔权臣郑买嗣 *** 南诏王及南诏贵族八百余人,建立“大长和国”,洱海盆地陷入乱局;公元937年,前南诏国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平定洱海地区乱局,建立“大理国”,继承南诏国的 *** 遗产,仍设永昌节度(后改永昌府)。公元1253年,蒙古可汗忽必烈率军沿川藏边界南下灭大理国,先后平定大理国的八府、四郡、四镇、三十七部,在保山设永昌三千户,隶属大理上万户;公元1274年,元朝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行省),撤万户、千户、百户等军政合一辖区,设路、府、州、县等行政区,永昌三千户改为永昌州(后升级为府),隶属大理路;公元1286年,大理等处宣抚司、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合并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治地在大理路永昌府;公元1291年,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升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代云南行省管辖云南西部地区,治地仍在大理路永昌府。

公元1312年,“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思汗法兼并周边地区、建立“勐卯弄”(麓川国);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国)向东扩张、占领永昌地;保山成为“勐卯弄”(麓川国) ***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其控制区域置平缅宣慰司;保山属平缅宣慰司“勐掌”地。

公元1382年,明朝击垮云南的元朝势力置云南都指挥使司(军事机构),进入“勐卯弄”(平缅宣慰司)怒江以东领地设金齿卫指挥使司(军事机构)与永昌府(行政机构);公元1384年,“勐卯弄”迫于压力归附明朝、其控制区域置麓川平缅宣慰司;公元1390年,明朝裁金齿卫指挥使司与永昌府,设金齿军民指挥使司、统辖金齿地(注:“金齿”为大摆夷,“银齿”为小摆夷,今为傣族)军政事务;今保山境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公元1399年以后,明朝逐步“析麓川地”(使麓川平缅宣慰司仅剩今梁河南部、芒。

龙陵县情概况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

龙陵县总面积2884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人(2004年)。

龙江茶叶之乡?黑龙江产茶叶吗-第1张图片-

县人民***驻龙山镇,邮编:678300。代码:530523。

区号:0875。拼音:Longling xian。

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 98。 25′至 99。

5O′县域东西更大距离 *** 公里,南北更大跨度 78公里。以东南西北为序。

分别与施甸、永德、镇康、 *** 、潞西、梁河、腾冲、隆阳相接壤,国境线全长 19.71公里。全县总面积 2884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龙陵县辖3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龙山镇、镇安镇、勐糯镇、河头乡、龙江乡、腊勐乡、碧寨乡、龙新乡、象达乡、平达乡、木城彝族傈僳族乡。

历史沿革 2000年,龙陵县辖2个镇、10个乡:龙山镇、镇安镇、河头乡、腊勐乡、龙江乡、龙新乡、象达乡、平达乡、勐糯乡、天宁乡、碧寨乡、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009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龙山镇 28833镇安镇 39569河头乡 14205龙江乡 27099腊勐乡 19875碧寨乡 11382天宁乡 8818龙新乡 28287象达乡 32697平达乡 24943勐糯乡 16355木城彝族傈僳族乡 8034。

2005年,龙陵县撤销天宁乡,将原天宁乡管辖的天宁、坡头和半坡3个村委会划归龙新乡管辖,将三家村和新林2个村委会划归碧寨乡管辖。 2006年,将龙新乡的天宁、坡头、半坡3个村委会划归碧寨乡管辖。

自然地理龙陵是一个山区县,地处怒江、龙川江两江之间,高黎贡山山脉由北向南伸入县境,地势呈中部高而东西倾斜之势,全境崇山峻岭,丘陵起伏,河流纵横,更高海拔 3001.6米,更低海拔 535米,垂直高差 2466.6米。龙陵县兼具低纬、季风和山原地势气候特征。

形成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突出的 *** 带山原季风气候。西南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西面迎风坡多雨,夏无酷热。

东部背风雨量适中,无寒暑剧变。年平均气温 14.9℃。

最冷为 1月,月平均气温 7.4℃。极端更高气温22.9℃,极端更低气温3.8℃。

由于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局部又分为北热带、南 *** 带、中 *** 带、北 *** 带、南温带、中温带六种气候区。境内山川秀丽、四季如春。

自然资源龙陵县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境内除东有怒江、西有龙川江外,还有大小河流 44条,分布全县各乡镇。水资源为全国人 2700立方米的 45倍,初步探明水利电力蕴藏量为 54.59万千瓦,是保山市电力开发更大的一个县。

地下矿藏有褐煤、铅、锌、铌、钽、锡、铁、铅、铍、铜、银、钨、硫、金、大理石、硅、高岭土、硅藻土等。龙陵地处山区森林资源及其丰富,森林覆盖率为 54.6%,有高等植物 1000余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秃极杉、桫椤;属二级保护的有云南山茶、鹅掌楸、银杏;属 *** 保护的有楠木、红椿、山龙眼、顶果木、白桂木等,良好的森林覆盖,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奇珍异兽有孔雀、原鸡、白鹇、犀鸟、锦鸡、鹦鹉、 *** 、虎、豹、马鹿、熊、蜂猴、长臂猿等。

旅游资源龙陵旅游资源,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的滇西 *** 主 *** ——松山战役 *** *** 遗址,被国内外誉为"神汤奇水"的邦腊掌热矿泉旅游度假区,有八 O八湖山公园,溶洞奇观勐糯仙人洞,小黑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茄子山水库生态旅游区,独具特色的怒江大峡谷的三江口风光,以及世界珍稀植物桫椤群风景区等。龙陵气候宜人物种丰富,又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要道,中原文化与绚丽多彩的边疆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全县的旅游资源可涵盖山、石、泉、林、水、洞、民族风情等,是开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科教旅游的宝地、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交通状况目前,龙陵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548.16公里,公路密度为每万人57.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53.68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58公里,省道173.76公里,县道479.4公里,乡道726.6公里,专用道110.4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二级路22公里, *** 路61公里,四级路930.97公里,等外路534.19公里;按路面等级划分:沥青路面251.38公里,弹石路面219.33公里,砂石路面341.8公里,土路面735. *** 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国道、省道和经济干线为骨架,辐射全县12个乡(镇)、121个村委会及厂矿、边防、驻军、林区、蔗区、旅游区的公路交通 *** 。

与公路网相适应的公路客运网和汽车维修 *** 网也基本形成。全县拥有客运车辆195辆,营运货车270辆;二类维修企业2户;三类维修业170户,已开辟客运线路22条,日发客运车辆249班次。

经济发展全县耕地面积 40.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 1.66亩。主要种植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和甘蔗、烤烟、香料烟、油菜、咖啡、木薯、茶叶及干水果等经济作物。

曾被列为云南省商品粮基地县、干果基地县和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龙陵县是重点侨乡之一,是对外国人 *** 县。

*** *** 以来,龙陵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 85480万元,按可比口经计算比上年增长 7.8%。农田、水利、交通、能源、通讯、广播。

保山,古称永昌。历史上,曾是滇西最早的原始居民“蒲缥人”的栖息地;战国中期,为古哀牢国 *** 中心;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在此设县置吏,“哀牢转衰”;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内属”,保山市的前身永昌郡宣告成立。文献记载,当时的永昌郡地域极广,大致相当于今滇西、 *** 及 *** 广大地区,有23 *** 7户计 *** 7344人,从面积看为卓立东汉的天下第二大郡。此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天子几度易姓,永昌郡制有存有废,辖地亦有伸缩。至唐宋时期,保山先属南诏,为永昌节度城市景点照片(18张);继归大理,前期仍承节度,后改为永昌府。两个地方民族 *** 都建都大理,又倚保山为其向西发展的基地。元初,设永昌三千户,隶大理上万户府,后相继改设永昌府、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帅府不在大理而在保山)。明代,先后置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军民府—“保山”这一今名即首用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设保山县为“府附郭”之时。清代设永昌府, *** 府一,厅、县、土州、长官司各二及安抚司三,宣抚司五,是全省领州县级政区最多、设治也最复杂的府。辛亥 *** 后,1913年废府置县,因为甘肃省金水市下有一个县的名称叫永昌,所以易名保山,同时在其原辖地腾冲设腾越道,辖域相当于今保山、临沧、丽江、大理、德宏、怒江、迪庆7地州;1930年裁道设之一殖边督办署,辖12县、10行政区;1940年改设腾龙边区行政监督;1942年设第六区行政 *** 专员公署,治所移保山;1948年改设第十二行政 *** 专员公署,治所再移腾冲,辖4县、7设治局。

保山市于2000年12 *** *** 批准建立。其前身保山地区则始建于1949年12月28日,当时辖域甚广,共7县、7设治局,包括今保山、德宏全部及临沧、怒江一部分,后几经调整,形成现在格局。即一区四县: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保山由于自然的环境比较好,兰花很适宜在当地种植。所以保山人民挖兰花、养兰花、买卖兰花成为风气。所以保山赢得了“兰城”的称号。

中国远征军是***于1942年派出的一支入缅( *** )作战的 *** ,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中国三分之二的 *** 了,***正在固守中国西南方,日军此时进犯 *** , *** 想到如果日军占领 *** ,中国的西大门将不保,所以 *** 要派出一支远征军入缅作战,守住 *** 。

这就是中国远征军。注:远征军先后于1942和1944年两次出征。

龙陵位于今云南西部(滇西),龙陵会战是远征军与日军在龙陵作战,属于(中国)的 *** 战争(1937-1945)。我是一名初中生,这是我了解的情况,以上 *** 如果对你有帮助就选我的吧。

三、浙江茶除了西湖龙井,你还知道啥

浙江,江南茶区著名茶产地。浙江茶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代,都赫赫有名,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西湖龙井。不管你喝不喝茶,基本上都听过西湖龙井的大名。

其实浙茶又何止于龙井!近年来的后起之秀——安吉白茶的名声越来越响,成为浙茶的另一张名片。除了安吉白茶外,浙江的名茶也远比你想象得多。今天小昵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浙江茶。

西子湖畔,武林群山环抱,云雾缥缈、泉水叮咚,这里诞生了十大名茶之首,至今有一千余年历史,被无数文人、皇帝赞誉的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盛名太过,以至于全国绝大部分绿茶产区都产“龙井茶”,但只有西湖区西湖乡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这五个产区所产龙井才是真正的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采摘细嫩,茶型扁平,以虎跑泉水泡之,汤色清冽,幽香四溢,西湖整个春天的灵气都在杯里。

安吉白茶虽没有西湖龙井的历史那么源远流长,但近年来其品牌崛起,大有抢占浙茶榜眼之实力。

安吉白茶是浙江省安吉县特产,虽叫白茶,实为绿茶。安吉白茶的茶树为变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因叶片的颜色特殊,故而有了白茶的名称。

安吉白茶所含茶氨酸比一般绿茶要高,所以滋味尤其鲜爽。

浙江省新昌县,从古至今都是出产贡茶的宝地,有奇山丽水。龙井茶中的另一翘楚“大佛龙井”就产自新昌。

大佛龙江虽没有西湖龙井那么家喻户晓,也属浙江龙井茶中的极品,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匀润,滋味鲜爽,汤色杏绿,叶底细嫩,具有典型的高山风味。大佛龙井近年来屡次位列茶叶公用区域品牌榜前十。

浙江开化,位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山峦起伏,钱塘江的源头地,是古代著名的茶产区。开化龙顶产自白云山,是典型的高山云雾茶,内质丰富,香气馥郁。

径山茶源于径山寺,其盛名始于唐朝。

自古禅茶一味,南宋时径山寺名冠天下,日本僧人南浦绍明慕名前来修行,在寺中修习径山茶宴,回国后将径山茶宴推广开来,形成了日本茶道的雏形。所以说径山茶,是日本茶道的“ *** ”。

“佛国”普陀,闻名遐迩。普陀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正是孕育茶树的灵秀之地。普陀云雾茶在唐朝时,就已经开始生产,清朝甚至被列为贡品,是有名的“佛茶”。

惠明茶,产自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其名源于法名“惠明”的僧人。惠明茶在明朝时就被列为贡茶,近代以来更是在名茶评比中屡获金奖。

惠明茶最绝妙的搭档就是景宁当地的南泉山水,冲泡出来的茶汤,一杯淡、二杯鲜、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茶韵犹存。

顾渚紫笋产自浙江 *** 兴县顾渚山一带,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

顾渚紫笋,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之一”,深受唐朝皇帝的偏爱,吟诵顾渚紫笋茶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明朝“罢团进散”,紫笋茶失传,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被重新发掘出来。

平水珠茶,主产于嵊州、绍兴、新昌、余姚、上虞、诸暨、奉化、鄞县、东阳等地,历史上曾以绍兴县平水镇为珠茶主要集散地,因而常把珠茶称为“平水珠茶”。

平水珠茶是浙江独有的传统名茶,由日铸茶发展而来,素以形似珍珠、色泽绿润、香高味醇的特有风韵而著称于世。几百年来,外销不衰,是我国主要出口绿茶产品。

望海茶主产于浙江宁海县望海岗村,此地背山靠海,终年云雾缭绕,环境得天独厚。

望海茶因其干茶色泽翠绿,汤色清绿,叶底嫩绿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是浙江十大名茶之一。

松阳银猴产于浙江省松阳县瓯江上游古市区半古月“谢猴山”一带,茶形独特,成品条索粗壮弓弯似猴,因而得名。

松阳银猴成品茶满披银毫,色泽光润,冲泡后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是浙江名优茶之一。

武阳春雨产自浙江武义俞源海拔千米的九龙山一带,形似松针丝雨,色泽嫩绿稍黄,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具有独特的兰花清香。

九曲红梅,又叫“龙井红茶”,是西子湖畔的百年红茶,其源于杭州西湖灵山“九曲十八湾”的地理特征,是浙江名茶中唯一的红茶,更被誉为浙江茶区“万绿丛中一点红”。

九曲红梅外形甚美,条索细若发丝,弯曲细紧如银钩,冲泡后其色红香清如红梅。著名的弘一法师曾赋诗赞道:“白玉杯中玛瑙色,红唇舌底梅花香”。

平阳黄汤属于黄茶中的黄小茶,是中国四大传统黄茶之一,产于浙江平阳等地。黄茶工艺复杂,平阳黄汤传统工艺中有“九烘九焖”,从而造就了其“杏黄汤,玉米香”的独特品质。

浙江是传统产茶大省,名优茶数量众多,篇幅所限,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么多的浙江茶,你喝过几种?

湖州:莫干黄芽、顾渚紫笋、安吉白茶

杭州:径山茶、九曲红梅、西湖龙井、天目青顶、安顶云雾、天尊贡芽、雪水云绿、鸠坑毛尖、千岛玉叶、千岛银珍、建德苞茶

绍兴:平水珠茶、诸暨石笕、泉岗辉白、新昌雪芽、大佛龙井

宁波:瀑布仙茗、奉化曲毫、望海茶

台州:华顶云雾茶、临海蟠毫、羊岩勾青

金华:浦江春毫、东白春芽、磐安云峰、兰溪毛峰、武阳春雨

温州:平阳黄汤、三杯香、苍南翠龙、雁荡毛峰

文章分享结束,龙江茶叶之乡和黑龙江产茶叶 ***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龙江 茶叶 黑龙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