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字上面三个日打一成语,三个太阳一个梁打一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7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梁字上面三个日打一成语,以及三个太阳一个梁打一成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三字成语
  2. 成语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出处
  3. 一个梁字上面有三个太阳打一成语

一、三字成语

1、【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2、【打秋风】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贿赂。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贤仆夫》:“当今北面官人,入则内贵,出则使臣,到所在打风打雨,你何不从之?”

3、【打死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4、【打头风】指逆风。出自唐·白居易《小舫》诗:“黄柳影笼随棹月,白苹香起打头风。”

5、【打前站】行军或集体出行时先派人到将要停留或到达的地点去办理食宿等事务。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6、【打擂台】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竞赛。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之一折:“那 *** 山神州庙,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要与人厮打。”

7、【阿堵物】西晋的一些士族阶层人士自命清高,耻于言钱,钱被称为“阿堵物”。后人指为钱的别称,有讽刺意义。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他 *** 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王衍早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他行动。便叫来仆人说“举却阿堵物”。举却:拿开。

8、【败家子】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9、【半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10、【半瓶醋】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卖弄的人。出自《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11、【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12、【抱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13、【唱反调】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14、【长舌妇】好进谗言的妇人。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文钱小隙造奇冤:‘都是你这小天杀的,不学好,引这长舌妇开口。”

15、【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出自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16、【不旋踵】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也指不退却。

17、【不二门】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 *** 。出自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18、【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轻下重,扳倒后自己能竖立起来。现多用于讽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出自清·赵翼《陔余丛考》第三十三卷:“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19、【不成器】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 ***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20、【并头莲】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又作“并蒂莲”。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21、【表面光】表面上光洁,形容虚有其表。

22、【壁上观】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壁:营垒。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23、【出风头】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出:显露。

24、【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出自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25、【吃白食】白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吃东西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

26、【出锋头】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又作“出风头”。出:显露。出自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27、【初生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同“初生之犊”。

28、【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出自《后汉书·吴佑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

29、【吹鼓手】旧时婚丧礼仪中吹打乐器的人,比喻专为别人捧场的人。

30、【醋坛子】装醋的坛子,指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

31、【催命 *** 】催人早死的人,比喻人催促别人很紧很急。

32、【打埋伏】比喻隐藏物资、人力或隐瞒问题。也指事先隐藏起来,待时行动。

33、【打圆场】调解 *** ,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受,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出自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十一回:“亏得和尚打圆场,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劝下的,所以同了他来。”

34、【大手笔】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35、【单相思】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热情。出自明·高濂《玉簪记·村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36、【刀笔吏】指 *** 书的小吏。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37、【稻粱谋】比喻人谋求衣食。谋:谋求。禽鸟寻找食物。出自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38、【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9、【东方骑】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煊赫者。出自唐·褚亮《烛花》诗:“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

40、【东家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丘:孔丘。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

41、【蠹书虫】蛀书的虫子。比喻读死书的人。出自唐·韩愈《杂诗》:“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42、【多面手】指擅长多种技艺的人。

43、【夺锦才】形容才华超群,后来居上。夺锦:夺锦袍。争夺锦袍的才华。出自《新唐书·宋之问传》:“之问俄倾献,后览之嗟赏,更夺锦袍以赐。”

44、【儿皇帝】五代时期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后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 *** 的 *** 者。出自《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之一》:“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曰:‘报儿皇帝云。’”

45、【尔汝交】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昵,不分彼此的交情。尔汝:你。出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鲍溶》:“与李端公益少同袍,为尔汝交。”

46、【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又是谁的耳报神这么快?”

47、【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又作“耳旁风”。出自唐·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诗:“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

48、【二把刀】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49、【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50、【二而一】一演化为二,二合成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51、【二杆子】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52、【二流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53、【二五耦】比喻狼狈为。耦:两人耕地。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 *** 》:“二五耦。”

54、【方便门】 *** 语,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便利的门路。方便:便利。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漳州罗汉桂琛和尚》:“所以诸佛慈悲,见汝不奈何,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55、【方寸地】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

56、【放冷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之一折:“你们休放冷箭,报复去,道有孔目孙荣特地拜见哥哥来。”

57、【风木叹】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风木:同“风树”。出自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58、【风树悲】指丧父母的悲伤。出自唐·白居易《赠友》诗:“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59、【斧凿痕】原指用斧头、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不自然。斧:斧头;凿:凿子;痕:痕迹。出自唐·韩愈《调张籍》:“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60、【附骥尾】附着在千里 *** 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出自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61、【刮地皮】比喻 *** 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人民的财产。出自《新唐书·程日华传》:“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62、【 *** 画符】好像 *** 画的咒语,胡乱涂抹。比喻潦草难认的字迹。也比喻乌七八糟不知再搞什么。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 *** 画符。”

63、【和事老】多指不讲原则,不问是非而一味劝使双方和解之人。也指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人。和事:平息事件或争端。调停争端的人。出自《新唐书·宗楚客传》:“中宗不能穷也,诏琬与楚客,处讷约兄弟两解之,故世谓帝为‘和事天子’。”

*** 、【鸿门宴】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65、【集大成】融会各方面的优点及成就,以达到完备的程度。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66、【佳 *** 】指德才超群的晚辈。佳:好,优。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汝是我佳 *** ,当不减阮主簿。”

67、【家天下】指帝王把国家 *** 据为己有,世代相袭。《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68、【贱骨头】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的人。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69、【解人颐】笑掉人的下巴颏儿。形容人开怀大笑。解:脱掉。出自《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70、【解语花】比喻胜似花朵般美丽的女子。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71、【金不换】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72、【九回肠】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出自梁简文帝《应令》:“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73、【卷地皮】把地皮都卷走了。比喻官吏的残酷搜刮。出自唐·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客谢井)》:“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74、【卷铺盖】收拾行李离去。比喻被解雇或辞去职务,离开原来工作地点。

75、【苦肉计】故意伤害自己的 *** 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出自元·关汉卿《单刀会》之一折:“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76、【两面光】两个面都光滑。比喻两方面都不得罪,两边做好人。

77、【辽东豕】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78、【吝啬 *** 】吝啬的或过度节俭的人。

79、【捋虎须】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捋: *** 。出自明·施耐庵《 *** 传》第五回:“太公道:‘好却甚好,只是不要捋虎须。’”

80、【落汤鸡】比喻落水或浑身湿透的人。出自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汤鸡子浴风波。”

81、【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出自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82、【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出自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83、【满堂红】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 *** 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84、【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出自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85、【冒失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就算我是个冒失 *** ,闹了个烟雾尘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们想想,难道炕上那个黄布包袱我就含含糊糊的丢下不成?”

86、【每事问】每件事都要询问。指凡事都要作进一步的调查。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87、【门外汉】指外行人。出自《五灯会元·天竺证悟法师》:“师举东坡宿东林偈……曰: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曰:是门外汉耳。”

88、【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出自元·纪君祥《赵氏 *** 》第四折:“好着我沉吟半晌无分诉,这画的是徯幸杀我也闷葫芦”。

*** 、【 *** 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出自《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 *** 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90、【 *** 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出自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三停刀砍不断黄桑棍,九稍炮不破 *** 阵。”

91、【绵里针】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绵:丝棉。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笑你个风魔的翰林,无处问佳音,向简帖儿上计禀。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俺那 *** 忘恩,赤紧的偻人负心。”

*** 、【莫逆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莫:没有;逆:抵触;交:交往,友谊。

93、【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出自《宋史·岳飞传》:“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94、【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者。”

95、【鸟兽行】像 *** 一样的行为。指。出自《周礼·夏官·大司马》:“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亡。”

96、【牛马走】本义指在皇帝驾前像牛马一样跑前跑后的人。也泛指供驱使奔走的人。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

97、【牛眠地】迷信者指所谓有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出自《晋书·周光传》:“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夫,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98、【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99、【蓬间雀】生活在蓬草间的小鸟。比喻目光短浅,没有志向的人。蓬:飞蓬;野草;雀:小鸟。出自《庄子·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 ***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100、【霹雳手】指断案敏捷的人。出自《旧唐书·裴漼传》:“崇义大惊,谢曰:‘公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101、【飘飘然】由于迷恋某人或怀有极大的骄傲自大情绪而感到轻飘飘。形容得意。出自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裴湛》:“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102、【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103、【七返丹】传说中的一种丹 *** ,有增功保健的功效。出自东方玉《七步惊龙》第四章:“‘七返丹’功参造化,练气之士,得此一粒,可抵二十年勤修之功,即普通人服之,亦可明目轻身,得享遐龄。”

104、【麒麟阁】汉代阁名,供奉功臣。指卓越的功勋或更高的荣誉。出自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诗:“今代麒麟阁,何人之一功。”

105、【麒麒楦】指装扮成麒麒的驴子。形容徒有其表的人。麒麒:传说中的一种 *** 吉祥的神兽;楦:楦头,楦鞭子用的木制模型,这里指驴子。出自唐·张鷟《朝野佥载》:“唐杨炯每呼朝士为麒麒楦。”

106、【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乞:求,讨。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107、使 *** 神为之哭泣。比喻诗文感人至深。出自唐·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诗:“落笔惊风雨,诗成泣 *** 神。”

108、【墙外汉】指非局中之人,不属于某专业或不专于某门知识或艺术的人。出自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慕容垂歌辞》:“我身分自当,枉杀墙外汉。”

109、【墙有耳】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语出《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110、【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出自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34回:“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

111、【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出自宋·曾敏行《独醒 *** 》卷五:“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112、【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出自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113、【翘辫子】清代男 *** 梳辫子,刽子手 *** 时要把辫子提起,翘辫子指杀头。借指死亡。

114、【翘尾巴】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翘:向上昂起。

115、【清一色】原指打 *** 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出自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二十九回:“而且他〔佘小观〕赌品甚高,输得越多心越定,脸上神色丝毫不动。又欢喜做‘清一色’。所以同赌的人更拿他当财神看待。”

116、【穷折腾】翻来覆去地做某事,没有任何效果。

117、【孺子牛】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孺子:儿童。

118、【煞风景】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同“杀风景”。出自宋·楼钥《次韵沈使君怀浮冈梅花》诗:“毋庸高牙煞风景,为著佳句增孤妍。”

119、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又作“守财虏”“守钱虏”。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五回:“搁不住这班人都做了守财奴,年年只有入款,他却死搂着不放出来,不要把天下的钱,?剿颐础!?/SPAN>

120、【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121、【忘形交】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出自《新唐书·孟郊传》:“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 *** 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

122、【忘年交】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出自《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123、【五里雾】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的境界。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 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124、【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出自《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二、成语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出处

『壹』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上梁不正下梁歪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释义]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内为不正,下面的 *** 跟着容做坏事。

[出处]晋·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上字开头的成语有很多,比如:上下一心、上行下效、上窜下跳、上天入地、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上下一心[ shàng xià yī xīn ]

2.【出自】:《淮南子·诠言训》:“上下一心,君臣 *** ,与之守社稷。”(译文:上下一心,君臣同一志向,团结广大民众保卫社稷国家。)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二:上行下效[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

1.【解释】:效:仿效,跟着学。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2.【出自】:汉·班固《 *** 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译文:学习之人(懂得)效仿,上面如何做,下面的人效仿着。)

3.【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三:上窜下跳[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

1.【解释】:比喻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

2.【出自】: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四:上天入地[ shàng tiān rù dì ]

1.【解释】: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2.【出自】:清·洪升《长生殿》第四十六出:“待贫道就在坛中,飞出元神,不论上天入地,好歹寻著娘娘。”

3.【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所畏惧。

五:上梁不正下梁歪[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

1.【解释】: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 *** 跟着做坏事。

2.【出自】:晋·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译文:谓在上位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就会跟着为非。)

3.【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叁』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请问还有什么与之相近的成语或谚语,俗语也行

【读音】: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解释】: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 *** 跟着做坏事。

【出处】:晋·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解释: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解释: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8回:“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

解释: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

出处:木青《不许收获的秋天》第二一章:“而眼下,在群众追根查源的时候,或者说对曾番有所怀疑的时候,曾番自然要来个搅浑水。”

【拼音】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语解释】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 *** 跟着干坏事。

【典故出处】明·兰陵笑笑生《 *** 》第26回:“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英文】when the above beh *** e wrongly,the below will do the same(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成语举例】茅盾《锻炼》:“上梁不正下梁歪,伤兵们果然做得过分一点。”

【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近义词】上梁不正上好下甚

是成语: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 *** 跟着做坏事。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版映了权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词目】上梁不正下梁歪【发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释义】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 *** 跟着做坏事。【出处】晋·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示例】不要怪他们,这叫做~。清·玩花主人《缀白裘·〈铁冠图·夜乐〉》。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玖』看图猜成语 *** 大全第十五上梁不正下梁歪

[释义]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内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语出]《旧唐书·容贾曾传》:“上行下效; *** 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

[正音]行;不能读作“hánɡ”。

[用法]用作贬义。说明上下之间的影响重大。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辨析]~与“步入后尘”有别:~侧重于形容上下级之间仿效;“步入后尘”侧重于形容一般人之间的仿效。

[例句]领导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这样~;就能带动大家一同进步。

嘴尖皮厚腹中空睁只眼,闭只眼同是天涯沦落人死要面子活受罪

死不死,活不活敬酒不吃吃罚酒横眉冷对千夫指高不凑,低不就

尔为尔,我为我儿行千里母担忧恶人自有恶人磨恶龙不斗地头蛇

张公吃酒李公颠糟糠之妻不下堂远水救不得近火一则一,二则二

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块石头落了地一而二,二而一一而二,二而三

一波才动万波随咬人狗儿不露齿燕雀岂知雕鹗志言有尽而意无穷

雄纠纠,气昂昂挟天子以令天下先小人,后君子跳在黄河洗不清

跳进黄河洗不清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不怕,地不怕说时迟,那时快

水流湿,火就燥树欲息而风不停树欲静而风不停树欲静而风不宁

是非只为多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人生自古谁无死人逢喜事精神爽

清官难断家务事桥是桥,路是路强中自有强中手千日斫柴一日烧

千日打柴一日烧千里姻缘使线牵起死人,肉白骨磨不磷,涅不缁

敏于事,慎于言浪子回头金不换跼高天,蹐厚地酒逢知己千杯少

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铃须用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铃还是系铃人

今日有酒今日醉狡兔死,良犬烹画龙不成反为狗画虎不成反类犬

皇天不负苦心人各人自扫门前雪高鸟尽,良弓藏东方不亮西方亮

貂不足,狗尾续打破砂锅问到底初生之犊不畏虎初生之犊不惧虎

成也萧何败萧何人生何处不相逢一是一,二是二船到桥门自会直

不念僧面念佛面兵在精而不在多放诸四海而皆准大水淹了龙王庙

知其一不知其二远水解不了近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传十,十传百燕雀安知鸿鹄志乌头白,马生角树欲静而风不止

数东瓜,道茄子山雨欲来风满楼人生七十古来稀强龙不压地头蛇

前怕龙,后怕虎千里姻缘一线牵起死人而肉白骨柳暗花明又一村

老而不死是为贼决胜于千里之外惊天地,泣 *** 神狡兔死,良狗烹

见其一未见其二钉是钉,铆是铆带着铃铛去做贼大水冲了龙王庙

聪明反被聪明误春蚕到死丝方尽秤砣虽小压千斤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能登大雅之堂半部论语治天下无事不登三宝殿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树底下好乘凉众人拾柴火焰高醉翁之意不在酒张公吃酒李公醉

远来和尚好看经只重衣衫不重人有其父必有其子玉不琢,不成器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山望着那山高知其不可而为之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快有过之,无不及冤有头,债有主宰相肚里好撑船

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一利必有一弊有钱能使 *** 推磨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口吸尽西江水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而再,再而三一不做,二不休言必信,行必果羊毛出在羊身上

一钱不落虚空地一个萝卜一个坑言寡尤,行寡悔行百里者半九十

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病还须心 *** 医眼不见,心不烦

夏虫不可以语冰挟天子以令诸侯勿谓言之不预也小不忍则乱大谋

王顾左右而言他挑得篮里便是菜天下乌鸦一般黑无可奈何花落去

偷鸡不着蚀把米听其言而观其行四海之内皆兄弟同生死,共存亡

跳到黄河洗不清书同文,车同轨识时务者为俊杰汤里来,水里去

失败为成功之母身在曹营心在汉胜不骄,败不馁识二五而不知十

胜败乃兵家常事神龙见首不见尾三寸鸟,七寸嘴三折肱,为良医

上梁不正下梁歪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不知, *** 不觉

神不知, *** 不觉人心齐,泰山移求大同,存小异强中更有强中手

*** 眼里出西施桥归桥,路归 *** 心不足蛇吞象清 *** 断家务事

前怕狼,后怕虎强将手下无弱兵牵一发而动全身盆朝天,碗朝地

七次量衣一次裁牛不喝水强按头冒天下之大不韪磨刀不误砍柴工

赔了夫人又折兵眉毛胡子一把抓满招损,谦受益老 *** 上扑苍蝇

吕端大事不糊涂雷声大,雨点小来而不往非礼也拒人于千里之外

今朝有酒今朝醉解铃还需系铃人居移气,养移体既来之,则安之

三、一个梁字上面有三个太阳打一成语

1、[释义]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2、[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梁字上面三个日打一成语,三个太阳一个梁打一成语-第1张图片-

3、[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4、[例句]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响遏行云;可以~。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成语 三个 上面 太阳 一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