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花 *** 蹄花是哪个部位 - 下厨房 -

蹄花 *** 蹄花是哪个部位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下厨房 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蹄花 *** ,以及蹄花是哪个部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炖蹄花的做法大全
  2. 四川正宗蹄花汤的做法
  3. 猪各部位肉的名称 *** 全解
  4. 重庆蹄花汤的正宗做法

一、炖蹄花的做法大全

1、冷水下锅焯水,加适量料酒,10分钟,把肉捞出过冷水冲洗,去浮油,待用

2、备好八角,桂皮,大蒜,姜片,柠檬皮

3、热少量油,化老 *** ,放猪蹄炒,炒糖色后放盐,味精,生抽,老抽(生抽:老抽=3:1)初调味调色,加八角,桂皮,姜片,大蒜,柠檬皮继续翻炒下

4、加开水沫过猪蹄,沸腾煮个5分钟

5、连汤带猪蹄全数倒入高压锅,调水调咸淡,以水沫过猪蹄为原则。高压锅闷30分钟后,以筷子可 *** 肉里为原则就好,最终调味。已经可以吃了

二、四川正宗蹄花汤的做法

1、白芸豆提前半天浸泡,充分泡发。蒜切碎,葱切葱花,姜切片。

2、猪蹄一只,剁开,清水浸泡一会儿,洗净。

3、锅里加清水,加香叶4片,姜片2片,白酒1勺,煮开。入猪蹄焯水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

4、猪蹄入砂锅加水至满。大火煮开后加2片姜片,1勺白酒小火慢炖。炖至汤汁略发白后倒入芸豆,加开水,继续炖。猪蹄软烂(约2个半小时)后加盐调味关火。

5、油泼辣子半勺,2勺醋,1勺生抽,少量糖,蒜末,熟芝麻调汁。

6、【油泼辣子】碗中放入辣椒面,熟白芝麻,少量盐,糖,少量清水拌匀。菜油加热至冒烟,关火稍晾凉后全部倒入碗中,滴几滴香醋,气泡全部消失后晾凉。滤去上层的红油后入干燥玻璃瓶冰箱保存。油:辣椒面=2:1油:水=10:1油泼辣子和醋调成酱汁,适合蘸食或拌面。

7、猪蹄含有丰富的胶质,芸豆含大量的植物蛋白,美容菜。

8、酸辣调料汁是四川人特别喜欢的口味。

9、如果在汤里加点四川酸菜,就是 *** 店里的酸汤蹄花。

三、猪各部位肉的名称 *** 全解

1、有句俗语:「有毛吃到棕蓑,没毛吃到秤锤。两脚吃到楼梯,四脚吃到桌柜。有肉吃到肉燥,没肉吃到垃圾。」形容人无所不吃,一只猪除了 *** 外,几乎什么部位都可以拿来吃。但你知道每天吃进口中的猪肉,是出自猪身上的哪个位置?不同部位的猪肉又有什么差异?

2、前胸的上半部为梅花肉,下半部即为胛心肉。取自猪只背脊前方到肩胛骨处的肉,属于猪只身上运动量较大的部位。肩胛肉的肉味丰富、有着迷人的 *** ,加上带筋又有油脂,能够做多种烹调变化。

3、梅花肉 Pork Picnic Shouder Roast:

4、属于上肩胛肉,油脂分布均匀,是最常使用的部位,因有筋有肉,吃起来口感好,用途广泛,过去也是价位更高,俗称「上肉」。现代 *** 多不喜欢油脂过多的肉质,因此肉摊贩卖时大多会把皮和厚厚的猪油脂肪层去掉才卖给消费者。

5、料理方式:适合长时间炖煮、红烧、大块烘烤,如叉烧肉、炖肉、白切肉,烹调时间越长越能将味道煮进肉里,另外也能切成薄片,做为火锅、烧烤用肉片。

蹄花图片 蹄花是哪个部位-第1张图片-

6、胛心肉:胛心肉就是下肩胛肉,在传统市场常听人用 *** 说的「ㄍㄚˋ心」就是它。胛心肉因为较没有油脂,被认为是做绞肉的更佳部位,通常可加入一点肥肉,让绞肉料理更加滑顺,制成料理如水饺馅、包子馅等也会更好吃。

7、有的肉贩会把附近相连的前胸肉、梅花肉都包含在前腿,但以多数分法来说,前腿比较单纯就是指腿部部分。前腿较后腿粗短,膝盖向前弯曲,一般常吃到的万峦猪脚与德国猪脚使用的都是前腿部分,但略有不同的是,万峦猪脚会使用整支前腿,但德国猪脚主要是取前腿上方多肉的地方,而不包含脚蹄。

8、此部位脂肪甚少、胶质多,怕吃油的人,常会挑选此部位;肉质比梅花肉结实一点,又不会像后腿肉太瘦,口感上较为适中。

9、料理方式:因肉质比后腿来得Q,适合红烧、炖煮至熟烂,或是煎烤烹调、炒肉丝或剁成绞肉做馅料。

10、位于猪只背脊 *** 的部位,油脂偏少、肉质富咬劲,形状和纹理工整,算是猪肉中很好的部分。因为肉块完整,一大块特别适合做成炸猪排,也常见于 *** 成中式排骨这类菜色,料理后有更浓厚的肉质香味。

11、料理方式:因为纤维细且比较紧密,不适合长时间烹煮;但短时间的烹煮,像是厚切做成炸猪排,或者切丝快炒的口感都很好,可以吃得到肉的咬劲。

12、在处理时,为了让肉质可以更加松软,可用肉槌拍肉,此动作会把肉的纤维和一些组织拍断,烹调时肉的收缩就会比较有限,维持口感,不会过度干硬。

13、是背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是猪只身上运动最少的部分,也是全猪中最嫩的一块肉。特色是肉味较淡、无骨且不带筋,脂肪含量低。靠近肋排的里肌尖端是特别嫩的部分,又称为「腰内肉」。

14、料理方式:这块肉纤维细,适合快速短时间烹调,以免肉汁流失,像是煎、炒、炸都是小里肌很适合的烹煮方式,或者单纯做成炸猪排食用。

15、指的是猪只背脊部下方的肚腩部位,俗称「五花肉」,皮、猪油、肉分层清楚,所以又被称为「三层肉」。含有大量油脂,所以肉的风味特别强烈,一块完整的猪五花,可以品尝到多样风味。购买五花肉可挑选厚一点,以前半段的口感更好。

16、料理方式:可依烹调需求来挑选肥瘦比例,油脂丰富的五花肉口感温润,适合切块红烧或卤、炖煮,不会因为长时间炖煮而肉质变硬,而是会越煮越入味,例如梅干扣肉、东坡肉,最外层的猪皮也因此成为Q弹胶原蛋白 *** 食物。若想要快炒或清烫后白切蘸酱,则可选择肥瘦比例差不多的。

17、后腿肉质特别结实,较靠 *** 的地方因为肉纤维较粗,油脂较少仅带一点肥肉,肉质的口感上较涩。

18、属于后腿的最上方,瘦肉多、较少油脂,口感相对较涩;但因为筋膜较少,处理上比较方便,常被用来做绞肉、肉羹或快炒,也很常用做加工肉品,尤其是香肠、火腿等。

19、料理方式:肉质较粗,适合炒肉丝、做绞肉,其实贡丸、火腿、肉松等加工品多会选用后腿肉来 *** 。

20、若想用臀肉部位来做烧烤料理,可以先切片拍扁,改变肉的结构,这样处理过会更好吃。

21、 *** 下方一小段到膝盖间的部位称为蹄膀,也有人叫「腿库」,此处肉多,肉质肥而不腻、猪皮较薄,通常适合连皮一起做长时间炖煮。

22、料理方式:通常适合连皮一起做长时间炖煮,可以切块卤煮或红烧,炸过再烤亦很不错。

23、蹄膀以下为猪脚、猪蹄,猪属于偶蹄类动物,每支脚都有两大两小共四个蹄,通常会先去除趾甲后再做料理,又称做蹄花,脚蹄皮厚筋多,掌心也是胶原蛋白饱满的部分,软嫩又有弹 *** 。

24、料理方式:适合长时间的卤煮、红烧。

25、也就是一般俗称的猪脚筋,虽然前后脚蹄中都有蹄筋,但前脚蹄筋较不易取出,所以市面上多是从后脚蹄中抽出,也因数量不多,更好事先向摊贩预订,或是在干货行也能买到需要发泡的干蹄筋。一般烹调方式除了在办桌菜中常吃到的佛跳墙会加入外,也可以略微炸过再卤, *** 的口感与丰富胶质受到不少人喜欢。

26、即俗称的「松阪猪」,起初是有业者发现这个部位吃起来的口感不输松阪牛,才取了这个名字吸引买气,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食材。猪颈肉占全猪比例很少,一只猪身上只有六两,因此又称为「黄金六两肉」。

27、此部位肉质口感脆、油脂也够,料理时要掌握快速烹调、切薄片两大原则,不适合久煮或用焖的方式烹调,否则肉会越煮越硬。

28、顾名思义是位于肝脏上方的一块肉,将猪内脏中的胸腔及腹腔分隔开的一片隔膜,连接至肝脏,因此称为肝连肉,是内脏中唯一的一块瘦肉,又有「内脏的松阪肉」之名,珍贵 *** 可见一斑。在传统市场不易买到肝连肉,因为大多已被面摊老板们早早预订走了。

29、猪下巴、脸颊两侧部位的肉,又名「嘴边肉」、「菊花肉」,油脂不多,肉质带有软筋,口感软嫩,因猪吃东西咀嚼时会不断运动到嘴边肉,所以肉质软中有嚼劲,汆烫切片或烧烤都很好吃。

30、即猪头肉,猪骨头上的细肉取下切剥后,即成为一道美味骨仔肉。

31、是猪膝盖处的韧带与软骨组织,因为前腿虎掌较小,所以使用后腿虎掌居多,外型为白色、口感软Q且富有胶质,通常会连着大骨一起贩卖,富有胶质。因为数量不多,建议事先向摊贩预订。除了常听到的「虎掌烩乌参」这道菜外,也很适合红烧或三杯等重口味的菜色。

32、在运动量大的 *** 部位有一块俗称「老鼠肉」,为猪腱肉的一部分,多指后腿猪腱,每只猪只能取出四块,肉质Q弹、带有嚼劲却又不致过硬,外型有如橄榄,带有肉膜包覆且内藏软筋。

33、猪的前腿与后腿都有猪腱,橄榄状的猪腱位于 *** 部分的肌肉束中,前腿的腱肉较小、后腿较粗大,所以有的肉贩也会称之为小腱与大腱。这里较无油脂又带软筋,适合长时间炖煮,采红烧或卤肉皆可,一般便当店常见的猪肉切片也常使用这个部位。

34、位于猪皮下方和里肌中间的薄薄一层肉,肉质软嫩,数量少、价位高。建议逆纹切成薄片后烫熟蘸酱料吃,类似蒜泥薄片的吃法,最能品尝特殊口感。  

35、胛心肉附着的骨头,被称为胛心排,骨头比较粗大、耐煮,较常拿来熬汤,像是 *** 炖排骨。

36、五花肉留下最后一层和骨头相连的瘦肉的部分,就是所谓的肋排,此部位的肉多汁,多拿来烧烤做成烤肋排,而肉摊也常把肋骨挑出来,成为一支一支细细的支骨,肉的部分就拿去卖三层肉,支骨拿来熬汤。

37、里肌肉附着的骨头,称为里肌排,又称「小排」,是去除了背脊、支骨后剩下中间比较粗短的骨头,小小一节节,肉算多,料理上适合长时间烹调入味,像是糖醋、红烧都是常见做法,肉质和大里肌肉的口感差不多,比较有嚼劲。

38、通称龙骨,是猪的脊椎,若和大里肌相连即为便当中的排骨,但若把两边的大里肌取出,基本上就只剩骨头,几乎没有肉,不过因脊髓含有胶质,常拿来炖补、熬高汤。

39、时常在小吃店中听到汤面或羹汤的汤头以大骨汤熬成,猪腿的前腿骨与后腿骨主要便用来熬汤用。可请小贩帮忙把骨头切段,除了方便处理,也可以让骨髓与汤汁互相混合,使汤头更能吸取腿骨香气。

40、一般在猪肉摊上不太容易买到猪血,因为在屠宰场时都有专门收猪血的商家会直接买走再加工处理,所以通常民众较容易在超市买到成块的猪血或米血糕。因猪血铁质丰富所以腥味较重,无论用中西式做法处理猪血,都建议加些蒜、韭菜或小茴香等口味较重的食材调味,或像外头小贩在米血糕上撒花生粉与香菜,亦可减少腥味。

41、猪只的皮下脂肪发达,而脂肪就是猪肉摊上一块一块白色的猪油,传统家庭都习惯将猪油切成小块后丢到锅里油炸,炼出可用于炒菜或拌饭的新鲜猪油,或超市也可买到冷藏过的现成猪油,遇热融化后同样可拿来炒菜、拌饭、面。

42、猪油也会出现在香肠与一些加工制品中,增添食品的口感与滑顺度。通常使用的猪油多为猪背油,除了面积较大且完整,处理时产生的杂质也较少,另外还有一 *** 腹腔的油,因为料理时杂质较多,会使食物口感不好,所以顶多只会拿来油炸食物,炸完即丢。除了这种成块的油,还有一种「网纱油」,除了这种成块的油,还有一种网纱油是位于胰脏下方、包裹猪腰的网状肥油,较常见是用来固定小吃「龙凤腿」的馅料。

四、重庆蹄花汤的正宗做法

蹄花汤是一道简单的家常菜, *** 原料主要有猪蹄、白芸豆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白芸豆提前半天浸泡,装盘前撒葱花。

辅料:姜4片、白酒1勺、香叶4片、盐适量、油泼辣子半勺、醋2勺、生抽1勺、糖一点点、蒜2瓣、葱2根、熟白芝麻1小撮

1、白芸豆提前半天浸泡,充分泡发。蒜切碎,葱切葱花,姜切片。

2、猪蹄一只,剁开,清水浸泡一会儿,洗净。

3、锅里加清水,加香叶4片,姜片2片,白酒1勺,煮开。入猪蹄焯水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

4、猪蹄入砂锅加水至满。大火煮开后加2片姜片小火慢炖。炖至汤汁略发白后倒入芸豆,加开水,继续炖。猪蹄软烂(约2个半小时)后加盐调味关火。

5、油泼辣子半勺,2勺醋,1勺生抽,少量糖,蒜末,熟芝麻调汁。

1、营养物质逐个数:每100克猪蹄中,有蛋白质15.8克、脂肪26.3克、碳水化合物1.7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

2、丰富的胶原质蛋白。猪蹄汤上厚厚的一层胶质,就是猪蹄中的胶质经过长时间焖煮出来的。胶原蛋白质可以让人的肌肤变得更加有弹 *** 和韧 *** ,而且还能延缓肌肤的衰老呢!

3、强筋健骨。猪蹄具有强筋健骨的功效,同食适合身体瘦弱、大病过后、腰膝酸软的人们食用。

4、促进生长。猪蹄还具有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作用,另外还能减缓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进程。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部位 哪个 *** 花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